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為何威力無比?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為何威力無比?(圖片來源:資料圖)

《大悲咒》為九十九億恆河沙數諸佛所共同讚嘆,功德威力無與倫比,是所有法會佛事中都一定會持誦的神咒。

《大悲咒》出自「伽梵達摩」所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全名為《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咒》全文84句。

《大悲咒》在漢傳佛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自唐代翻譯《大悲心陀羅尼經》之後,《大悲咒》即廣為弘傳,並被納入漢地叢林功課。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載:《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為利樂一切眾生而宣說,其利益功德廣如大海而嘆莫能盡;無論是消障除難、得善遂願,還是究竟的覺證解脫,《大悲咒》都能因其不可思議的大方便威神之力廣為利樂。因而有不在少數的佛門四眾弟子,虔心持誦《大悲咒》以自利利他、護持佛法。

大悲咒的來歷

經典記載,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於千光王靜住如來處首次聽聞大悲咒。並受命以此心咒,普為未來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當時的觀世音菩薩位居初地,一聞此咒則超越八地。成為法喜充滿的八地菩薩,立下為利樂一切眾生而生千手千眼的誓願,發願後馬上便具足千手千眼。十方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為之放光普照。觀世音菩薩此後又在無量佛會重聞此咒並親自受持。即使經歷了無數億劫的生死變易,也常所誦持而不廢忘,也因持此咒而常以蓮花化生佛前。

大悲法門的核心

《大悲心陀羅尼經》中,大梵天王為探求《大悲咒》的真實義,向觀世音菩薩請問其相貌:「唯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就《大悲咒》的「相貌」,觀世音菩薩予以啟導:「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一切法皆有形相,《大悲咒》所顯示的「相貌」,即是《大悲咒》所具有的種種意義,這是《大悲咒》的真實相。觀世音菩薩在此處所開示的「相」,即是佛弟子所要探求和理解的「法」。《大悲咒》的「相貌」,即是《大悲咒》的真實義,也是觀世音菩薩大悲法門的真實義和修行準則。

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聽聞持誦《大悲咒》,可以滅除累劫重罪障難,獲得一切安樂圓滿,乃至成就無量功德善法。

依《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說,《大悲咒》所具有的大方便威神力,是不可思議嘆莫能盡的。

概括起來,大悲咒有以下12種不可思議無量威神功德利益:

1.離三惡道苦

聽聞大悲咒的三惡道眾生,能離三塗苦;誦持大悲咒的眾生,不會墮落三惡道中。

2.現生所求皆果遂

誦持大悲咒,現生中的所求所願都能果遂。但排除不善的人,不至誠的人,以及生少疑心的人。

3.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如理的發願和稱念名號後誦持大悲咒,堅持每夜誦滿五遍,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的生死重罪;

若對大悲咒生疑,即使誦念,連小罪輕業也不能滅除,重罪更加無效。但尚且能種下成就菩提的遠因。

4.往生佛國

人天誦持大悲咒,臨終時十方諸佛都來授手,可以往生到任何嚮往的佛土。

5.免惡死,得善生

持大悲咒可以解決生死中最切身的善終和善生問題。可掃盡一切不吉祥的惡死,具備種種吉祥的善生。

無論現生暫時問題亦究竟解脫問題,大悲咒皆以不可思議方便力,遮止一切惡因惡果,具足一切善因善果。

免十五種惡死:

持大悲咒能掃盡一切不吉祥的惡死,遮止一切惡因惡果。

得十五種善生:

所生之處常逢善王;常生善國;常值好時;常逢善友;身根常得具足;道心純熟;不犯禁戒;

無論投生的時代環境和政治環境、人際和物資、身根和道心、法緣和根機等,都是妙善圓滿的。

6.消除一切病患

誦持大悲咒,三界一切病患都能治好。所有痛苦纏身的眾生以此陀羅尼治療,無不痊癒。

7.得智慧、三昧、辯才,降伏魔外。

8.常得諸神護衛

對於如法誦持並對眾生起慈悲心者,受觀世音菩薩派遣的各路善神龍天會時時跟隨,悉心護衛。

善神會輪流保護孤宿荒野的人,會化作善人給迷失深山的人指路,為需要的人提供水火等需求。

9.速超上地

聲聞人誦持大悲咒,未證果的能速得證果。

聽聞大悲咒的、修行書寫的、如法而住的,四沙門果不求自得。

修行人或三千大千世界的諸神,未發菩提心的能速令發心。

未得大乘信根的眾生,大悲咒能增長大乘種子的法芽。

修行六度未滿足的能速得滿足。

未達到初住的能速達初住,乃至達到十住;甚至能達到佛地,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所以誦持大悲咒能夠快速超入上上地,大悲咒也因此而名為「速超上地陀羅尼」。

10.成為加持之源

誦持大悲咒者,自身便是無量功德寶藏,並且成為了他人不可思議的加持之源,成為尊重恭敬的對象。

11.成為無盡功德藏

大悲咒總持無量文義和功德,持誦大悲咒即是無量功德善法的攝藏。

12.於諸實際問題能有所饒益

大悲咒另有諸多具體的微妙利用,若除災厄若藥用,乃至啟請觀音等。

大悲咒全文及讀音(咒文在上,讀音在下):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1)

ná mó ·hé là dá nā ·duō là yà yē。

南無·阿唎耶。(2)

ná mó ·ā lì yē。

婆盧羯帝·爍缽囉耶。(3)

pó lú jié dì ·shuò bō là yē。

菩提薩埵婆耶。(4)

pú tí sà duǒ pó yē。

摩訶薩埵婆耶。(5)

mó hē sà duǒ pó yē。

摩訶迦盧尼迦耶。(6)

mó hē jiā lú ní jiā yē。

唵。(7)

ōng。

薩皤囉罰曳。(8)

sà pó là fá yì。

數怛那怛寫。(9)

shù dá nā dá xià。

南無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10)

ná mó xī jí lì duǒ·yī méng ā lì yē。

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11)

pó lú jí dì·shì fó là léng tuó pó。

南無·那囉謹墀。(12)

ná mó·nā là jǐn chí。

醯唎摩訶皤哆沙咩。(13)

xī lì mó hē pó duō shā miē。

薩婆阿他·豆輸朋。(14)

sà pó ā tuō·dòu shū péng。

阿逝孕。(15)

ā shì yùn。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多·那摩婆伽。(16)

sà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sà duō·ná mó pó qié。

摩罰特豆。(17)

mó fá tè dòu。

怛侄他。(18)

dá zhí tuō。

唵·阿婆盧醯。(19)

ōng。·ā pó lú xī。

盧迦帝。(20)

lú jiā dì。

迦羅帝。(21)

jiā luó dì

夷醯唎。(22)

yí xī lì。

摩訶菩提薩埵。(23)

mó hē pú tí sà duǒ

薩婆薩婆。(24)

sà pó sà pó。

摩囉摩囉。(25)

mó là mó là。

摩醯摩醯·唎馱孕。(26)

mó xī mó xī·lì tuó yùn。

俱盧俱盧·羯蒙。(27)

jù lú jù lú·jié méng。

度盧度盧·罰闍耶帝。(28)

dù lú dù lú·fá shé yē dì。

摩訶罰闍耶帝。(29)

mó hē fá shé yē dì。

陀囉陀囉。(30)

tuó là tuó là。

地唎尼。(31)

dì lì ní。

室佛囉耶。(32)

shì fó là yē。

遮囉遮囉。(33)

zhē là zhē là。

麼麼·罰摩囉。(34)

mó mó·fá mó là。

穆帝隸。(35)

mù dì lì。

伊醯伊醯。(36)

yī xī yī xī。

室那室那。(37)

shì nā shì nā。

阿囉嘇·佛囉舍利。(38)

ā là shēn·fó là shě lì。

罰娑罰嘇。(39)

fá suō fá shēn。

佛囉舍耶。(40)

fó là shě yē。

呼盧呼盧摩囉。(41)

hū lú hū lú mó là。

呼盧呼盧醯利。(42)

hū lú hū lú xī lì。

娑囉娑囉。(43)

suō là suō là。

悉唎悉唎。(44)

xī lì xī lì。

蘇嚧蘇嚧。(45)

sū lú sū lú。

菩提夜·菩提夜。(46)

pú tí yè·pú tí yè。

菩馱夜·菩馱夜。(47)

pú tuó yè·pú tuó yè。

彌帝利夜。(48)

mí dì lì yè。

那囉謹墀。(49)

nā là jǐn chí。

地利瑟尼那。(50)

dì lì sè ní nā。

婆夜摩那。(51)

pó yè mó nā。

娑婆訶。(52)

sā pó hē。

悉陀夜。(53)

xī tuó yè。

娑婆訶。(54)

sā pó hē。

摩訶悉陀夜。(55)

mó hē xī tuó yè。

娑婆訶。(56)

sā pó hē。

悉陀喻藝。(57)

xī tuó yù yì。

室皤囉耶。(58)

shì pó là yē。

娑婆訶。(59)

sā pó hē。

那囉謹墀。(60)

nā là jǐn chí。

娑婆訶。(61)

sā pó hē。

摩囉那囉。(62)

mó là nā là。

娑婆訶。(63)

sā pó hē。

悉囉僧·阿穆佉耶。(64)

xī là sēng·ā mù qié yē。

娑婆訶。(65)

sā pó hē。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66)

sā pó mó hē·ā xī tuó yè。

娑婆訶。(67)

sā pó hē。

者吉囉·阿悉陀夜。(68)

zhě jí là·ā xī tuó yè。

娑婆訶。(69)

sā pó hē。

波陀摩·羯悉陀夜。(70)

bō tuó mó·jié xī tuó yè。

娑婆訶。(71)

sā pó hē。

那囉謹墀·皤伽囉耶。(72)

nā là jǐn chí·pó qié là yē。

娑婆訶。(73)

sā pó hē。

摩婆利·勝羯囉夜。(74)

mó pó lì·shèng jié là yè。

娑婆訶。(75)

sā pó hē。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76)

ná mó hé là dá nā·duō là yè yē。

南無阿利耶。(77)

ná mó ā lì yē。

婆嚧吉帝。(78)

pó lú jí dì。

爍皤囉夜。(79)

shuò pó là yè。

娑婆訶。(80)

sā pó hē。

唵·悉殿都。(81)

ōng·xī diàn dū。

漫多囉。(82)

màn duō là

跋陀耶。(83)

bá tuó yě。

娑婆訶。(84)

sā pó hē。

相關焦點

  • 大悲咒:溝通觀世音菩薩的神奇「密碼」!
    念誦大悲咒除了能「消災延壽」、「罪滅河沙」之外,其真正用途,更加神奇,因為只要你一心念誦大悲咒,就能溝通觀世音菩薩。大悲咒的來歷,根據觀世音菩薩講述,是在無數劫以前,觀世音菩薩因地修行的時候,聽聞千光王靜住如來開示,念誦了一遍大悲咒,觀世音菩薩立即由初地菩薩,證悟到八地的歡喜菩薩。
  • 遇到困難時才念誦《大悲咒》,到底有沒有用?
    很多人可能猜到了,這個神咒就是我們熟悉的大悲咒。大悲咒有種種名,每一種名稱,都與它的力量有關。經常持誦大悲咒,可以讓自己廣大圓滿,也可以讓自己達到無礙大悲。其中有一種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能讓修行的人速超十地。《華嚴經》中記載,善財童子參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識就是觀世音菩薩。她為善財開示時說,只要一個人一心念誦大悲咒,就能迅速獲得無量福報。
  • 觀音菩薩為何要宣說〈大悲咒〉?
    〈大悲咒〉的名稱〈大悲咒〉有種種不同名稱,從名稱就可看出此咒的廣大殊勝。〈大悲咒〉的宣說因緣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宣說〈大悲咒〉?依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在補陀落迦山的一場法會上,釋迦牟尼佛正要說陀羅尼法門時,突然大地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眾皆疑惑,總持王菩薩便起立合掌問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誰所放?」
  • 觀世音菩薩的「大悲神咒」及「千手千眼」的由來?
    她跟世尊講,若諸眾生誦持大悲咒,就是你們大家如果念《大悲咒》之後,如果你們墮三惡道了,也就是說你們如果墮三惡道了,觀世音菩薩說我不成正覺。她為了救渡所有的眾生,她說我誓不成正覺,實際上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我們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的最高的正覺。
  • 藏傳大悲咒
    藏音大悲咒,或是藏傳大悲咒則是十一面觀音的咒語,這兩者本來就是不同的咒語,稱之為藏音大悲咒原是出於商人的包裝。漢傳佛教,也就是我們一般熟知的大悲咒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咒語,來源是大藏經裡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觀世音菩薩不管是化身為十一面觀音或是千手千眼觀音,都是大悲觀世音,所以要將兩個咒語都稱為大悲咒,也不是不行,但是還是要知道不同之處。十一面觀音在六觀音之中,主救濟、破修羅道,給眾生以除病、滅罪,求福現世利益。總之為除惡向善,引導佛道之菩薩。
  • 有求必應廣大靈感的「大悲咒」原來是這位佛告訴觀音菩薩的!
    《大悲咒》出自「伽梵達摩」所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全名為《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至於本咒所以有種種異名,釋尊曾經告訴阿難說:這是起因於觀世音菩薩的宏願。菩薩曾在世尊處發願:「設若諸人天誠心念我名者,亦應念本師阿彌陀如來名,然後誦此陀羅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誦五遍,則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即於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接引,並且隨其所願往生諸佛國土。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
  • 智慧的啟迪 聆聽佛音樂《大悲咒》
    簡介: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大悲咒(八十四句)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囉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慄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囉楞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
  • 梵音雲供 | 藏傳大悲咒 · 十一面觀音根本咒
    【十一面觀音根本陀羅尼】—— 藏傳大悲咒——ན་མོ་རཏྣ་ཏྲ་ཡཱ་ཡ།  ན་མཿཨཱརྱ་ཛྙཱ་ན་སཱ་ག་ར། 系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扒照觀音。由於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此一觀音的著名,是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名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依佛典所載(大正20·149a)︰『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
  • 大悲咒:打開溝通佛菩薩的秘密!
    這部佛經就是《大悲咒》。《大悲咒》是《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一部分,根據佛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當初一挺聞此咒,瞬間由初地菩薩,升至八地的歡喜菩薩。由此可見此咒的殊勝。觀世音菩薩得此咒後,從不間斷地宣說此咒,讓更多的眾生,聽聞此咒而得利益。佛教中講:「一聲大悲咒,罪滅恆河沙。」
  • 佛教:念「大悲咒」,其接引願力來自哪裡?
    所以,念「大悲咒」,其接引願力其實就是來自於觀世音菩薩當年發的大誓願心,即「我若能利益一切眾生,令我即時生千手千眼」,也是菩薩們發的共同誓願,即度不完眾生,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也正是憐惜眾生的一時迷悟,而發的大「悲」心,即「大悲咒」。
  • 如何持誦大悲咒,消世業、生淨土、增福慧除災厄(長文,請耐心看)
    這個神咒是漢地叢林功課之一,每天清晨在全中國大大小小的寺院中,四眾弟子都要在大雄寶殿念上一遍大悲咒,來祈求觀世音 菩薩和大悲神咒的加持。有關大悲咒的修法和功德,完整地記錄在《大悲心陀羅尼經》裡,這是一部觀世音菩薩和釋迦牟尼佛對大悲咒所作的重要開示集。想了解大悲咒、修持大悲咒,這是必學的經典。
  • 為何所有法會都要誦大悲咒?大悲咒有什麼意義
    《大悲咒》在漢朝的佛法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觀世音菩薩渡劫成就佛位時,所發下的宏願,教化眾生,造福眾生,為眾生排憂解難,教會他們學會佛法並加以驗證,得到超脫。之後,《大悲咒》多被用於消除災難和解決困難,還有祈福。
  • 《心經》和《大悲咒》真的不可思議,竟然有這麼多的「秘密」
    大悲咒,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亦說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內證功德之根本咒。千手千眼大悲陀羅尼這個大悲咒是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數諸佛所說的神咒,觀世音菩薩為憐憫一切眾生之故,發大悲心,倒駕慈航,來娑婆世界普度眾生脫離苦海,使其得到解脫。只要虔誠誦持大悲咒,必有不可思議的感應。
  • 佛樂 |《大悲咒》字字皆慈悲,功德無量!
    《大悲咒》出自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咒》為九十九億恆河沙數如來所說,功德威力無與倫比,讀此咒能清淨業障,救拔諸苦,如果每日讀誦七遍,臨終時可以隨意往生任何佛國。聽聞大悲咒的三惡道眾生,能離三塗苦;誦持大悲咒的眾生,不會墮落三惡道中。誦持大悲咒,現生中的所求所願都能果遂。但排除不善的人,不至誠的人,以及生少疑心的人。如理的發願和稱念名號後誦持大悲咒,堅持每夜誦滿五遍,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的生死重罪;若對大悲咒生疑,即使誦念,連小罪輕業也不能滅除,重罪更加無效。但尚且能種下成就菩提的遠因。人天誦持大悲咒,臨終時十方諸佛都來授手,可以往生到任何嚮往的佛土。
  • 六字大悲咒是佛教的,為什麼道教也有六字大明咒?
    「有音無義,有字無解」的佛教《大悲咒》,一部深刻影響中國人的咒語。根據相關研究,早在唐代,僧眾及信眾就對《大悲咒》產生了信仰。如今的中國社會,也隨處可見以《大悲咒》為主題的護身符、音樂、圖片等。宋元之後,《大悲咒》更廣泛的影響著僧人與世俗信眾的生活。在宋元文獻裡,有很多關於《大悲咒》神效的記載。
  • 觀世音菩薩保證,誦《大悲咒》的人,臨命終時隨願往生
    無腐化有什麼困苦艱難,若能誠心懇切地念《大悲咒》,都能得到平安,逢兇化吉!觀世音菩薩對佛說:「如果眾生誦持《大悲咒》,不能滿願,誓不成正覺,除非是不善或不至誠者「。「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誦持我《大悲咒》的眾生,「墮三惡道者」:他要是墮落餓鬼、地獄、畜生,這三惡道裡去的,「我誓不成正覺」:我就不成佛。如果他誦《大悲咒》,不墮落三惡道,我才願意成佛。 【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
  • 民間傳聞佛道兩家觀音菩薩的不同來歷與大悲咒淺釋
    在佛教觀世音菩薩的成道日也是農曆六月十九日,但是典故完全不一樣,那一世觀音菩薩為妙善公主,起初父母並不同意他出家修行,還進行重重阻礙,後來他父王生病,醫生說需要親人的手和眼作為藥引才能治癒,那時正在閉關的妙善公主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毅然決然的獻出了自己的手眼,幫助父親治癒頑疾,最終父母大受感動,於是同意了他出家修行,還叫人造了千手千眼的妙善公主像,供世人供養,最後妙善公主
  • 大悲咒:大悲咒適合什麼時候聽
    大悲咒任何時間都可以聽,並沒有限制。只是在聽的時候需專心去聽,這樣才能更好的去領悟咒語的含義,才能知道全文講的是什麼。而且大悲咒也是需要長期聽的,這樣從咒語中能學到更多的知識。1、在聽大悲咒的時候,要合理的安排時間,這樣就可以專心致志的去聽了。而且在聽的時候也要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這樣既不會打擾到別人的休息,自己也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2、 在聽大悲咒的時候,要讓自己的內心清淨下來,不要有任何的雜念。大悲咒雖然字數不多,但並非容易理解。只有全身心的去聽,去領悟,那麼才能知道其中的含義。
  • 念誦大悲咒的你,真的了解大悲咒的意思嗎?
    大悲咒是現在眾多修行之人都在學習的咒文,這部咒文可以說是包含了觀世音的慈悲之心,同時它也是修佛的一個重要口訣。而且大悲咒任何人都能念誦,它是不分靠教派的,只要你想學,那就可以去念誦。雖說大悲咒適合所有人念,但是在念的時候,你對大悲咒的意思了解嗎?知道大悲咒講的是什麼嗎?
  • 佛教:誦持「大悲咒」,有何功德利益?
    《大悲咒》在漢地佛教叢林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它是佛門四眾弟子必修的功課之一,依照不同譯經家的翻譯,《大悲咒》大體上有廣、中、略三個版本。如今,在佛子中流傳最廣的,當屬「伽梵達摩」所翻譯的84句《大悲咒》。儘管《大悲咒》有不同的版本,但它均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