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2月25日電(魯佳)2019年,巴黎大區接待遊客達到創紀錄的5030萬人次,比2018年增加20萬人次,但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形勢下,這一令人滿意的結果並不足以打消旅遊業對2020年業界前景的疑慮。
據《巴黎人報》報導,巴黎大區旅遊業委員會(CRT)24日公布的年度數據顯示,巴黎大區2019年接待遊客5030萬人次,旅遊業收入達217億歐元,酒店接待過夜人數達3540萬人次。考慮到2019年法國社會運動頻繁,巴黎交通等方面受到嚴重影響,這可謂一份令業界比較滿意的成績單。
但巴黎大區議會主席瓦萊麗·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和巴黎大區旅遊業委員會主席埃裡克·讓納梅特爾(Eric Jeunemaitre)24日進行數據介紹時,對這一「勝果」保持謹慎,認為如果沒有「黃馬甲」遊行或反退休制度改革示威等因素,巴黎大區旅遊業的成績會好得多。
報告顯示,巴黎大區2019年接待的遊客比2018年增長了0.4%,該數據掩蓋了遊客類別的顯著變化。酒店記錄的3540萬過夜客人當中,法國人佔1880萬,同比增長40.8萬,漲勢非常強勁。但與此同時,入住酒店的國際客人有所減少,排名前五位的依次為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西班牙和中國人。數據顯示,2019年英國遊客數量驟減,這主要受到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中國遊客數量跌破100萬,但消費總額位居國際遊客榜單第二位。
另一方面,遊客到訪的巴黎景點也發生變化。巴黎「最受歡迎的景點」巴黎聖母院於2019年4月15日發生火災事故,導致這一每年接待1200萬遊客的「冠軍選手」從榜單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羅浮宮,2019年接待遊客960萬,但該數據比2018年減少60萬,相當於同比下滑5%。凡爾賽宮接待遊客820萬,排名第二;艾菲爾鐵塔接待遊客610萬,排名第三;第四名至第十名分別為奧賽博物館(360萬)、蓬皮杜中心(330萬)、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240萬)、科學與工業城(240萬)、凱旋門(160萬)、巴黎聖禮拜教堂(140萬)、光之博物館(140萬)。
瓦萊麗·佩克雷斯強調,這一報告結果尚未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而2020年的數據堪憂。巴黎大區旅遊業委員會認為,雖然現在衡量疫情對業界的影響還為時過早,但已經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指標,2020年2月至4月,中國至巴黎的機票預訂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了60%。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季節性旅遊租賃房屋正在蠶食傳統酒店的市場份額,導致巴黎大區酒店2019年接待的過夜人數比2018年減少了49.2萬,季節性旅遊租賃房屋的預訂數量則在一年內增長了7.6%。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