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我想活的自私一點兒

2021-12-18 林蔚安

幾年之前,我或許寫過《革命之路》這部電影,已經不太記得了,那時的生活並不是很好,主要是迷惘和茫然,看這部片子更多的是尋求同理心,從中得到些慰藉。

是的,你看美國中產又怎麼樣,以愛之名又如何,這部電影裡,倖存下來的Jack和Rose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主演是小李子和凱特),最後還不是走向幻滅:如果你不能接受自己在生活中的平庸,那麼反抗的結果便是如此,以激烈的悲劇收場。庸碌生活的痛苦,對大多數人而言,逃避就可以,不用去多想,生活依然可以繼續。

我們之中的大多數人,無一例外地都在忍受中得到了庸碌的生活:穩定,安全,無聊,痛苦。

像一隻孤獨的鯨魚,在深深的海底發出了聲波,卻又被大海的波濤聲所覆蓋。


沒錯,生活本來就是一地雞毛,如果你低眉垂眼,陪盡小心,安分守己,壓抑一生,同時又沒在這種壓抑中抑鬱走向自我了結,那麼恭喜你:或許你能夠獲得一個旁人眼中相對美滿的角色。

你一生都在演戲:演別人眼中的自己。

或許夜深人靜之時,想起心中那曾經有過的一簇小火苗,低低的嘆息。

皺紋爬上臉龐,四肢不在靈活,眼神暗淡,頭髮脫落,一臉老年斑,最終湮滅在一堆早上在超市大賣場中大聲呼喝地去和別人一起搶大蔥、白菜。

你的後代長大了,偶爾來看望你一下,不鹹不淡地說幾句話,你還要裝出一副長者應有的模樣-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好聊。

你知道,別人在忍受你;你同樣,也在忍受他們。

然後,如果你足夠幸運,能夠在睡眠中安然離世,這算是人生中至大的福氣,但更大的機率,是你會在年邁之時,奔波在各大醫院的各種器材和報告中,在別人更加的不耐煩和強烈厭惡中,走完你戰戰兢兢的人生。

優雅的老去,那不過是一句徹頭徹尾的謊言。

那麼到底要怎麼樣?

《革命之路》中,凱特就是不想這樣在自我麻醉下去,她進行了一場魚死網破的掙扎。

果然,網破了,魚也死了。

劃線部分是我之前對於這部片子的理解。

但現在不那麼想了,其實復盤一下,為什麼最後會搞成這個結局,那是因為凱特把希望寄托在了小李子身上。

這世界上,有一千條路通向巴黎。

如果去,拖只皮箱可走,赤手空拳可去,又何必,期期艾艾地拉著一個和你無法同路的人勉強苛求。

這才是魚死的根本原因所在。

片中那個瘋子數學博士John其實才是最清醒的人,他說:「錢從來不是理由,內心的膽怯才是。大多數人都身處空虛之中,只是很少人有看清真相的勇氣。」

可是,又有什麼好膽怯的。

生存是件容易的事兒。

活著是件很難的事兒。

你還在思考嗎?會臉紅嗎?心臟還會跳動嗎?眼睛還會發亮嗎?

這些不是生存的指標,是活著的機體特徵。

可能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自己在一起,所以會去考慮這樣的事情。有時候偶爾看到的一本書或者一句話,也會被動地讓我去思考:讀書其實改變不了什麼命運,但多看點兒書,會教人來如何應對命運。

因為和命運相比,我等血肉凡夫,並無招架之力。所以,談不上改變,只能是去想應對之策。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其實說穿了,能夠擁有的,也不過只是自己。

對於其他任何人,還是,算了吧。

不管對誰抱有期待:父母也好,伴侶也好,子女也好,其實得到的只有一個結果:

你累,別人更累。

人生過半,我想活的自私點兒,興高採烈些。

我把自己的人生分成了好幾個階段,我覺得經歷過的,都已是前生,我的今生,還並沒有真正開始。

你如何看待我,是否討厭我,未來會怎樣,通通都沒有關係。

人類的悲歡並不通融。

一直都很喜歡莊子,他的浪漫,他的幽默,他的豁達。

莊子一直在教育說:要和不確定性共舞,要能夠學會天地合一,一個人如同天地間的飄絮,隨風擺動即可,並不需要安穩地牢固地紮根於地上。但你的隨風而動本身,就是一種坦然,是一種智慧。」

我們,一起走吧。

天地不過是飄搖的逆旅,晝夜也只是光陰的門戶。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相關焦點

  • 人生下半場,最好的心境是活得樂觀!
    人生下半場,最好的心境是活得樂觀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世界的模樣,取決於你凝視它的目光,生活的模樣,取決於你看待它的心態。」人生下半場,過得好不好,取決於心態。人生下半場,一定活得樂觀,才能讓生活如虎添翼,樂觀地活著,才是生活的希望,接受自己的平凡,才能活出非凡的人生。
  • 5元旅店的那些離家出走的女人們:人生下半場,多為自己而活
    之前微博裡看到一個熱門的吐槽,發現贊同和擁護者無數,那個主題的內容是:十個中年女人,有八個想離家出走,一個想離婚。 像孫二娘這樣的女人,肯定也是有故事的女人,本想在風花雪月中成為男人身邊的女人,卻不知不覺活成了女人心中的「男人」。五元旅店,成為那些女人們擋風遮雨的地方,成為交流情感互相取暖的精神皈依。
  • 12句經典人生感悟,為自己而活,這不是自私
    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2. 原諒我半夜騷擾你的睡眠,我承認這很自私。但內心如此苦悶,快要把我撐爆,只有你值得我傾訴,一通電話後,明天的我又是全新的我。3. 身處紅塵,我們不可能獨善其身。
  • 人生下半場,且行且珍惜
    而且,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按照道理說,時間滴滴答答,一直都是迅速在溜走,但到了我們的人生下半場,生命後半程,總會感覺,時間在加速,原本還很長的人生好像瞬間就變短了。當一個人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年輕,已經來到了自己人生的下半場,可以這樣說,相比人生的上半場,下半場也有自己的精彩,也有自己的福分,但總歸是因為離死亡更近了幾分,心裏面要多一些憂患的意識。也因此,到了人生的下半場,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時光,珍惜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人事事,珍惜生命中不會再重來的風景。
  • 人生下半場,女人最大的悲哀,是還在計較這些小事
    她躺在病床上就在想,不然還是收起漂亮的衣裳,做一個樸素的中年女人就行了。可邱蓉還是捨不得,不斷的想著「我為什麼不能做自己呢」,出院那天她總算想明白了,自己為何要去計較別人怎麼看自己。所以,到了人生下半場,就不要去計較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這個道理,你不想要別人對你指指點點,那你也不應該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 人生上半場多點認真,下半場才能活得輕鬆
    人們常說,40歲是人生的一條分界線。人生的上半場結束了,下半場即將拉開帷幕。比賽剛開始的時候,各種戰略戰術先試試看,反正自己有的是時間,不好用隨時可以換。沒想到,時間一晃來到了下半場,眼看著時間不多,才突然發現自己連對方的球門在哪兒都不知道。於是,出現了中年危機。
  • 41歲離婚2次的女星讓我明白:「自私」的人生,真的很爽
    看了她就會知道,原來「自私」的人生真的很爽。我知道,很多人始終認為,自私是不好的。 可我想說,如果一個人的自私沒有傷害別人,那這樣的自私就沒什麼不好。 曾經看過一個理論,名為「看不見的手」。 大體意思是,每個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時,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達到另一個目標,他原本的意願只是為了追求自己生活的安樂,可最後的結果往往能夠促進社會的利益。
  • 人生的下半場,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下半場,不再與世界較勁,要懂得好好善待自己。 以前總想得到他人的肯定,到後來才發現,我們無法做到讓人人都滿意,懂得取悅自己,才是品質生活的開始。 人生的下半場,活出自我,比什麼都重要。
  • 人生下半場,千萬別矯情
    人生很累,牽掛很多,卻並不妨礙人們積極尋求前行的路。經歷了人生的磨練,總覺得人生實苦,但幸福與否大多取決於自己的心態。人生的下半場,最大的敵人只剩下自己。中年人,事多,情濃,壓力大。如果能活出一份豁達、一份明白,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一定要保持中立的處世態度,學會站在局外看世界。
  • 人生最大的自私是無私
    回到家裡,聽到村裡發生的事,家庭發生的各種鎖事,這些事在他們看來都是很重要的事,大事情,但我聽了覺得在我這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我想這是我出來多年成長進步的結果吧,人在外面接觸的事物多了,眼界就寬了,人的格局大了,心胸就寬了,眼光就遠了,我總結了,家庭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發生的矛盾多半是利益矛盾
  • 人生下半場,且行且珍惜
    而且,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按照道理說,時間滴滴答答,一直都是迅速在溜走,但到了我們的人生下半場,生命後半程,總會感覺,時間在加速,原本還很長的人生好像瞬間就變短了。當一個人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已經不再年輕,已經來到了自己人生的下半場,可以這樣說,相比人生的上半場,下半場也有自己的精彩,也有自己的福分,但總歸是因為離死亡更近了幾分,心裏面要多一些憂患的意識。也因此,到了人生的下半場,我們更應該珍惜自己的時光,珍惜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人事事,珍惜生命中不會再重來的風景。
  • 王維:人生下半場,千萬別矯情
    作家煙羅說過:「人生下半場,最大的敵人只剩自己。」人這一生,前半程年少氣盛,大多數人活的是心氣,覺得自己不可一世;後半程才發現人活的是心態,是自己與自己較勁。所以說,人生下半場,千萬別矯情。尤其是進入人生下半場,生離死別總要走一場。有些話,無須多言;有些事,只須去做。最深的愛,最真的情,從來不是表演,也不會矯情。
  • 人生下半場,請於這樣的人在一起!
    人生短暫,前半生使命在身,不能為自己而活,後半生應該活的精彩。那麼,怎麼樣才算精彩呢?人生下半場,請與這樣的人在一起!和他們在一起心裡沒有灰暗,人生沒有雨天。2、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人與這樣的人在一起,每天都有個好心情。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態度感染著你,不知不覺中驅散心中的霧霾。
  • 人生的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人生的上半場,我們的身體健康是父母給的;到了下半場,你要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02前些日子,見了一位朋友,97年出生,由於長期走在電腦旁,導致自己腰椎盤突出。當時聽她說到這幾個字,我很詫異。在我印象當中,腰椎盤突出不是在老年人身上發生的嗎?為什麼發生在她身上呢?有時候在跟別人聊天,就會發現,現在有太多的病,越來越年輕化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很多人會告訴你,跟一個人的作息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聯。
  • 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堅持的6件事!
    人生下半場,越走越多的是年齡,越走越少的是時間!蔡康永曾說:「對自己好一點,那是會跟你在一起最久的人。」走過半生,你會發現,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愛誰都不如愛自己。漫漫人生路,如同一場逆旅,途中波折不休。不妨想想人生下半場,還有哪些事值得我們去堅持?
  • 人生下半場,除了不負時光的努力,還要有敢於說「不」的「兇狠」
    懂得拒絕「不好意思」的人,生活才會賜予他更多,比如內心的舒適、乾淨的社交圈子、自己想要活成的人生。偶爾「兇」一點兒,適當「狠」一點兒,你會發現世界突然就變得溫文爾雅了!做人,需要偶爾「兇狠」一點兒。面對內心不願意接受但並不那麼大的小要求時,一旦答應,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當次數疊加到自己實在不願意忍受時,一次的拒絕就會摧毀之前所有的付出。
  • 戚繼光——人生的下半場
    倭寇的結束意味著戚繼光人生上半場結束了,他不得不走入下半場。他的下半場是從一道奏摺開始。上奏摺的人叫吳時來的給事中,這人七歲能詩文,有神童之稱,一次野火燒山,其父吟曰:"半塊火可燒千仞山"。他接詠道:"一粒谷能種萬頃田"。
  • 芥川龍之介獎《我將獨自前行》:為他人而活,有時候是一種自私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書,若竹千佐子寫的《我將獨自前行》。本書主要講述了桃子年老後的生活狀態,從忍耐寂寞到一個人體會到生活的樂趣,進而覺醒自我意識的故事。簡單溫暖的筆觸,或許會讓讀者想像到自己年老後的生活。亦或者,從中得到些許的人生啟發。
  • 不活在別人的眼裡 我的人生有我的模樣 只此一生請向心而行
    溫馨提示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不活在別人的眼裡 我的人生有我的模樣 只此一生請向心而行活著有時候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一路走來有時候仔細想想我們這些年有多少時間是為自己而活。我們內心裡最想活成的自己是什麼模樣,生活的壓力與責任之下我們可還能活出自己的模樣,向心而行很多時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 從10歲讀到70歲,《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影響了宮崎駿的一生
    在講了無數次要退休之後,他又一次重新策划起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七十五歲的宮崎駿把一份新的企劃書拿到桌前,告訴老搭檔鈴木敏夫,他還想再做一部電影。鈴木敏夫開玩笑說:「想像一下,你剛完成分鏡就去世了,那可是巨大的打擊。」但是最終,這部影響了他一生的作品還是被投入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