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紫禁書院落戶長春!這是全國第八座

2021-02-19 掌上長春

24日,記者從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獲悉,故宮紫禁書院長春分院落戶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

第八座紫禁書院城市分院即將落戶長春蓮花山

據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世茂冰雪小鎮項目落戶該度假區以來,一直在著力推動與北京故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故宮紫禁書院長春分院事宜。

本月22日,雙方在北京達成共識,正式籤署協議,紫禁書院的第八家分院落戶長春蓮花山度假區世茂冰雪小鎮項目商業核心區,預計在4月中旬開工建設。這將有力地推動故宮文化在長春的傳播與推廣,完善長春文化產業的結構,為長春城市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世茂與故宮雙方代表共同籤署合作協議

據了解,故宮紫禁書院通過故宮出版物及文化創意產品展陳、傳統藝術文化教育、講座論壇、藝術展覽等方式,積極推廣故宮文化,被世人譽為「行走的故宮」,深受大眾喜愛。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生態環境優越,山林草木茂盛,水資源充沛,物產豐富,匯聚了關東民俗文化、滿族文化、東北莊稼院文化等多元文化,與故宮文化相得益彰,是紫禁書院理想的安「身」之處。

故宮·紫禁書院

「故宮紫禁書院落戶長春蓮花山後,將帶來深受大眾追捧的故宮文創產品以及『紫禁大講堂』等文化IP,這些融合了歷史與現代的文化產物,將為長春的文化建設和發展賦能。」長春蓮花山度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記者:宋莉

編輯:劉素娜

相關焦點

  • 紫禁書院珠海分院在香洲埠開張
    經過去年故宮文化與紫禁書院領導、專家的多次考察調研,香洲埠與故宮文化於今年1月籤訂合作,在香洲埠設立「紫禁書院珠海分院」,並共同發起「紫禁橫琴大講堂」。書院落戶香洲埠是「時代的選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香洲埠作為古今文脈交融的一處所在,匠心院落蘊含傳統建築精髓,與紫禁書院之氛圍相互融合。紫禁書院選擇香洲埠落戶,是「時代的選擇」。
  • 福建商業一周要聞:香港嘉裡擬在三江口投建商務基地 故宮紫禁書院...
    故宮紫禁書院、故宮文創將入駐福州世茂雲上鼓嶺   據悉,故宮博物院將攜故宮紫禁書院和故宮文創兩大文化IP入駐福州世茂雲上鼓嶺項目,系全國第6所紫禁書院。據紫禁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分院的設計以圖書、書畫、文房、雅生活為主題,融入了故宮藏米友仁《雲山墨戲圖》的作品元素及內在意蘊,除了深受眾人喜愛的紫禁城衣食住行元素的「故宮文創」之外,還將融合福州當地茶文化、福建省非遺等,組成充滿傳統書香意韻的文化藝術空間。
  • 故宮博物院與市文化委、南岸區政府籤訂合作協議 故宮學院分院落戶...
    (本組圖片均由記者熊明攝)  重慶日報訊 (記者黃琪奧)我市市民在家門口可以看到故宮的寶藏了。1月2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文化委獲悉,故宮博物院已與重慶市文化委、南岸區人民政府籤訂合作協議,三方將就在重慶設立故宮學院分院、建設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開展故宮文化數位化展示、加強學術科研交流和傳統文化教育傳播合作、設立紫禁書院六個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 紫禁之巔——故宮
    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的故宮吧!相信大家去北京,第一個要去的就是故宮,她也是我們國家的瑰寶。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于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統稱「皇城」,大約明朝中晚期,與外禁垣區分開來,即宮城叫「紫禁城」,外禁垣為「皇城」。
  • 故宮學院重慶分院落戶南濱路 市民在家門口可看國寶
    重慶商報訊 昨日,故宮學院重慶分院在抗戰時期故宮文物重要南遷點——重慶安達森洋行舊址揭牌成立。據悉,這是繼蘇州、景德鎮、西安、深圳和上海等分院後,故宮學院開設的又一家分院。未來,重慶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感受到故宮國寶的魅力。
  • 看 多媒體閱讀「故宮」
    「美林豬」亮相故宮文華殿    本報訊(記者  崔巍)「你好呀!故宮」多媒體閱讀研討會近日在故宮·紫禁書院召開。該研討會由故宮出版社、故宮·紫禁書院主辦,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作為研討會品牌支持。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原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及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表示,閱讀這一課題也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代同行,希望故宮·紫禁書院與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一起把「你好呀!故宮」多媒體閱讀話題深入探討下去,「這對全民閱讀尤其是青少年兒童閱讀將有很好的助益。」
  • 它把故宮文化搬到你家門口了!
    這就是故宮,世界五大宮之首,無數人的朝聖地。過去7年,全球近1.3億人不遠萬裡來到京城腳下,只為身臨雄偉皇宮。可惜,這座世界級文化遺產,遠在廣州,遠在灣區2000公裡之外,短暫旅遊、數字博物館,都無法讓我們真正讀懂故宮。
  •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青島演講:給市民一片文化的園地
    海天大酒店是老青島們難忘的城市記憶也是青島時代標尺上一張不可替代的名片而今在海天大酒店的原址上誕生了一個新的城市地標——海拔369米的海天中心在此處拔地而起作為集高端酒店、藝術中心、城市觀光廳等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海天中心刷新了青島這座城市的新高度
  • 在88米深坑蓋酒店的TA又來了,要在廣州做「故宮」
    這,就是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600歲「故宮」落戶廣州「所有過往,皆為未來」。紫禁城,這座經歷600年風雨的宮殿,見證了朝代更迭、中華振興的偉大曆程,如今是國風傳統文化的寶庫——故宮博物院。如今,故宮博物院藏品超過186萬件套,不僅是中華文化的寶藏,更成為每個中國人必打卡之處。2020年,素有「行走的故宮」稱號的紫禁書院將正式落戶廣州院子,在當下生活中傳承「故宮文化走出去」的歷史使命,構建故宮文化與嶺南文化完美融合的傳播交流平臺,感悟中華優秀傳統的無窮魅力。
  • 阿房宮、大明宮、故宮都亮了 紫禁文化為何成為中華民族文明標誌
    大唐帝國的宮殿:大明宮大明宮,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稱為「東內」。最有名、保存最完整宮殿:故宮中國故宮別稱是紫禁城,佔地72萬多平方米,有樓宇8000餘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 故宮元宵燈會免費搶票系統癱瘓,決戰紫禁之巔一票難求
    據故宮介紹,此次「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作為「紫禁城裡過大年」系列展覽活動的延續,目的是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好地闡釋「傳統節慶」這一充滿團圓幸福感的話題,讓公眾能感受到博物館裡獨特的節慶味、人情味。
  • 在深圳就可以 體驗故宮文化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肖雄鵬)昨日,經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授權,位於深圳鹽田的紫禁書院正式揭幕開放,第十二屆文博會鹽田專項活動之一——「紫禁書院文化講座」亦同時舉行,市民今後在深圳就可以體驗故宮文化。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知名文化學者王魯湘,以及鹽田區委書記杜玲、區長吳德林等出席了活動。
  • 秋雨書院落戶雲南彌勒 為全國首創「園林院落式」書院
    圖為秋雨書院一角。彌勒市委宣傳部 供圖中新網昆明12月29日電(何淑亭)28日,紅河彌勒秋雨書院落戶雲南省彌勒市。該書院是全國首創的「園林院落式」書院。紅河彌勒秋雨書院位於彌勒市熙和北路與熙和中路交叉處,總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風格以新中式為主,採用院落圍合方式組合空間。書院主要展出五個大板塊,分別是餘秋雨先生的手稿廳、碑林、山川翰墨、書籍館和馬蘭視聽空間。圖為餘秋雨。
  • 我在深圳「望」故宮
    故宮與深圳,這兩個相距幾千公裡的地方因為深圳紫禁書院、故宮學院深圳分院和深圳萬千故宮文化的愛好者而變得越來越近。各項故宮文化相關的講座、體驗活動和文化產品更是在深圳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讓深圳人了解故宮成為了一項新的文化「潮」事。
  •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開建 - 法治北京-法制網
    2020年,這座文物展陳面積超過紫禁城的園林式博物館將開放文物庫房展示區,2022年6月全面迎客,預計年接待客流300萬人次。  北院區規劃有地鐵站  「進入新世紀以來,故宮經過7年藏品清理和3年可移動文物普查,使在帳藏品總量由原來的近100萬件增至186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佔90%以上。但是受到場地等因素,展出藏品僅有2%。
  • 故宮》入選國家2019數字出版精品項目
    2019年10月16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布了2019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活動入圍名單,故宮出版社、故宮·紫禁書院聯合塗思美育共同打造的《你好呀!故宮》(第一季)從各地各部門選送的517個項目中脫穎而出,選入95個入圍精品項目名單中!
  • 錯過了故宮六百年展?重慶還有座「故宮」
    最近全國降溫相信大家都被故宮的初雪刷屏了吧在山城重慶也有一座「紫禁城」中國建築大師張永和參與了修葺今年剛剛竣工完成錯過了紫禁城的初雪不如一起來看看這座南國故宮吧~01百年老洋行,國寶避難所(文物抵達安達森洋行倉庫)安達森洋行老闆是瑞典人,但這座建築卻沒有西式的拱頂連廊,沒有羅馬式柱頭,也沒有繁複的雕飾。
  • 故宮裡的音樂課——《聆聽紫禁城》
    金秋時節,紫禁學堂的小學子和家長們踏著和煦的午後陽光來到紫禁書院,沉浸在一場別開生面的耳朵審美課堂中——《聆聽紫禁城》。以音樂為引,我們邀請到了故宮博物院宮廷部的音樂史專家劉國梁老師,講述《聆聽紫禁城——故宮博物院藏文物中的明清宮廷音樂》。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從來都是門門相通。
  •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2022年6月全面迎客
    昨天,故宮博物院迎來93歲生日,一座新「別苑」——北院區項目正式啟動。2020年,這座文物展陳面積超過紫禁城的園林式博物館將開放文物庫房展示區,2022年6月全面迎客,預計年接待客流300萬人次。  故宮北院區紅牆黃瓦,典雅莊重。
  • 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開建,2022年6月全面迎客,未來地鐵直達
    2020年,這座文物展陳面積超過紫禁城的園林式博物館將開放文物庫房展示區,2022年6月全面迎客,預計年接待客流300萬人次。北院區規劃有地鐵站「進入新世紀以來,故宮經過7年藏品清理和3年可移動文物普查,使在帳藏品總量由原來的近100萬件增至186萬餘件,其中珍貴文物佔90%以上。但是受到場地等因素,展出藏品僅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