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更多能源公司關注生物燃料和氫

2020-12-25 中國石化新聞網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生物燃料新聞倫敦報導,西班牙能源巨頭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技術和可持續業務主管路易斯·

    雷普索爾認為由於生物燃料適合滿足氣候目標,生物燃料將成為海運和航空行業的近期選擇,而合成燃料在2030年以後也將成為潛在的選擇。

    卡布拉說,「在短期到中期,我們認為生物燃料,高級生物燃料是航運和航空行業的一個很好的選擇。」他說,在2030年以後,一項可能起飛的技術是合成燃料,即從捕獲的二氧化碳和可再生氫中生產的脫碳燃料。

    「雷普索爾計劃將其現有的煉油廠改造成可再生能源生產基地,雷普索爾時下正在對畢爾巴鄂煉油廠進行投資,以證明「這項技術最終可能具有競爭力,「卡布爾如是說。

    另外,義大利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和義大利石油巨頭埃尼公司已同意聯合開發20兆瓦的電解產能,為埃尼公司在義大利的兩家煉油廠提供氫氣。兩家公司表示,這兩個試點項目將涉及每臺10兆瓦的電解槽,預計將在2022年或2023年開始產生綠色氫。埃尼公司沒有具體說明這些項目將由哪些煉油廠承擔。

    兩家公司在聲明中表示,「電解槽將位於埃尼公司旗下的兩個煉油廠附近,在那裡,綠色氫似乎是最好的脫碳選擇。「

    埃尼公司的其他氫氣計劃包括在拉文納附近的一個大型碳捕獲和儲存項目,這個項目將創建歐洲最大的二氧化碳儲存和藍色氫中心。此外,埃尼公司還與NextChem公司合作,在其位於威尼斯馬爾蓋拉港的生物精煉廠建造一個合適的廢物制氫廠。

    李峻 編譯自 生物燃料新聞

    原文如下:

    More companies in Europe eye biofuels, hydrogen

    Spanish oil company Repsol sees biofuels as a near-term option for the maritime and aviation industries as they adapt to meet climate goals, with synthetic fuels as a potential option after 2030, Luis Cabra, head of Repsol's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business.

    "In the short-term to mid-term, we see biofuels, advanced biofuels as a good option for shipping and aviation," Cabra said. After 2030, one technology which could take off is synthetic fuels, namely decarbonized fuel produced from captured CO2 and renewable hydrogen, he said.

    Repsol plans to adapt its current refineries to sites generating renewable energy and the company is investing in its Bilbao refinery to demonstrate "that this technology may eventually become competitive," Cabra said.

    Separately, Italy's largest utility Enel and oil major Eni have agreed to jointly develop 20 MW of electrolysis capacity to supply hydrogen to two of Eni's Italian refineries. The two pilot projects will involve electrolyzers of 10 MW in each case and are expected to start generating green hydrogen by 2022 or 2023, the companies said. Eni did not specify which refineries are to host the projects.

    "The electrolyzers will be located near two of the Eni refineries where green hydrogen appears to be the best decarbonization option," the companies said in the statement.

    Eni's other hydrogen plans include a large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project around Ravenna to create one of Europe's biggest CO2 stores and blue hydrogen hubs, while at its biorefinery in Porto Marghera, Venice, it is working with NextChem on a possible waste-to-hydrogen production plant.

相關焦點

  • 菲亞特動力科技、南京依維柯和 SNAM:有關利用生物燃料和氫燃料...
    菲亞特動力科技、南京依維柯和 SNAM:有關利用生物燃料和氫燃料實現交通脫碳的協議2020-12-15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分別作為設計並製造動力系統與商用車的兩大品牌,菲亞特動力科技和依維柯,與全球領先的能源基礎設施運營商之一Snam公司(義大利天然氣基礎設施公司),籤訂了一項意向書,希望通過技術和商業合作
  • 氫燃料火車來了!氫能源革新歐洲鐵路運營模式
    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如今在歐洲已成為現實。繼2018年,全球首列iLint氫燃料電池列車在德國北部成功投入運營後,14輛iLint氫燃料列車,計劃將於2021年在下薩克森州(Lower Saxony)投入運營。
  • 千裡馬公司研製成功氫燃料電池自行車
    近日,紅豆集團旗下的千裡馬公司技術中心與上海攀業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綠色天使」系列氫燃料電池自行車已經研製成功。  據了解,這款車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電池,「綠色天使」系列氫燃料電池車採用的是最新研製成功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該項電池系統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綠色天使」系列氫燃料電池車輸出功率為180W,使用的燃料為氫氣,氫氣存儲採用了金屬儲氫技術。此外,該款車的車身由鋁合金打造而成,整車重量為30公斤,續航能力為75千米,時速為每小時25千米。
  • 氫燃料電池上市公司有哪些 這兩家龍頭企業備受關注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氫能源,在氫的儲運等環節有一定突破。另外,也在不斷推進氫燃料電池車的應用。對於一些投資者而言,氫燃料電池上市公司自然是會偶爾關注的。那麼,氫燃料電池上市公司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兩家龍頭企業吧。
  • 氫燃料電池壽命有多長_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目前,氫燃料電池廣泛應用於大巴、物流卡車、應急電站、醫療、旅遊等領域,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採用國內技術生產的氫燃料電池壽命普遍只有約2000小時、效率只有40%,而雪人公司新研發的電池壽命已超過1萬小時,是前者的5倍。
  • 全球氫燃料電池市場深度解析
    氫作為儲能介質,未來結合光伏、風電將重塑能源格局。我國可再生能源 發電比例在快速增大,但同時也存在發電和負荷中心在地理上的布局不均 和季節性不均難題,氫儲能是儲能等領域重要發展路線之一,具有規模適 應性強、環境友好、終端應用靈活多樣、可跨季度儲存等優點,並可與天 然氣管網結合,是大規模消納棄風、棄光、棄水等新能源,實現電網和氣 網互聯互通的重要手段。
  • 奔馳宣布終止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4月23日消息 據外媒electrek消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日前宣布,正式終止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開發計劃。戴姆勒承認氫燃料汽車製造成本太高,大約是同等電池電動汽車費用的兩倍。儘管30多年來,該公司一直致力於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以實現零排放汽車的願景。
  • 愛沙尼亞能源集團加入歐洲清潔氫聯盟
    愛沙尼亞國有能源集團Eesti Energia加入了歐洲清潔氫聯盟,以加速向愛沙尼亞以及該公司所在的其它國家市場提供創新、清潔和面向未來的能源解決方案,從而支持該地區的綠色革命。  歐洲清潔氫聯盟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歐洲採用氫技術,並將可再生能源和零排放氫生產與工業、交通和其他部門相結合。
  • 美錦能源首批50輛飛馳氫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正式運營
    整理:山西資本圈 近日,由佛山市飛馳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山飛馳」)生產製造的50輛氫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在廣東鴻景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營。該批氫燃料電池廂式運輸車,是當前佛山飛馳引以為傲的氫能產品,將在粵港澳大灣區投入使用。
  • 美錦能源:年初至今飛馳汽車累計交付113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
    摘要 【美錦能源:年初至今飛馳汽車累計交付113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美錦能源在互動平臺表示,2020年年初至今,飛馳汽車已累計交付113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尚未完成的訂單仍有100輛純電動公交車,43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
  • 【能源地圖】芬蘭:能源大幅入超,著眼新一代生物燃料
    該發電機組名為「歐洲壓水反應堆」(EPR),堪稱法國的海外出口戰略反應堆,是法國阿海琺集團開發的新一代壓水反應堆。奧爾基洛託3號機組的輸出功率高達160萬千瓦,從2005年8月開始進行建設,旨在提高芬蘭的能源自給率。 根據當初的計劃,現在該機組應該已經投入運轉,但由於採用新式反應堆、建設長期中斷導致相關技術經驗較少等,種種因素導致工程大幅延期。
  • 加拿大建氫燃料「高速公路」
    新華社渥太華3月13日電加拿大總理哈珀13日在溫哥華宣布,加聯邦政府將向卑詩省撥款兩億加元(約合13億元人民幣),幫助其建設氫燃料「高速公路」和研發其他清潔能源技術。  哈珀在設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加拿大氫燃料電池協會總部宣布,這筆聯邦撥款將資助卑詩省實現其氫燃料「高速公路」計劃。
  • 氫燃料電池概念股有哪些?氫燃料電池概念股龍頭一覽表
    據最新消息顯示,氫燃料電池概念股走強,全柴動力(600218)漲停,德威新材(300325)漲幅為9.95%,美錦能源(000723)、華昌化工(002274)等個股也有比較亮眼的表現。那麼,氫燃料電池概念股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 奔馳大眾本田放棄氫燃料乘用車,中國的2萬億擊敗日本的1千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戴姆勒集團的梅賽德斯-奔馳,正式終止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計劃,因為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太高,大約是同樣規格的蓄電池式的純電動汽車成本的兩倍。在全球範圍內,乘用車毫無疑問的體量最大的車輛市場,奔馳、大眾和本田相繼明確放棄氫燃料乘用車,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車企不會發展氫燃料乘用車了,這意味著,日本一直舉國之力推動氫夢想可能會夢斷最大的車輛市場。
  • 選擇可再生能源制氫,歐洲能源巨頭啟動一場新的脫碳運動,丹麥已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脫碳(Decarbonisation)成為經濟復甦關鍵詞,十家歐洲能源利益相關方發起「選擇可再生氫」活動(Choose Renewable Hydrogen),認為使用可再生能源製得的氫氣作為燃料是使歐洲工業完全脫碳的關鍵。
  • 奧迪與法國全球生物能源公司推進新燃料發動機商業化可減少汙染物...
    奧迪與法國全球生物能源公司(Global Bioenergies)籤署新協議,重點關注生物質殘渣原料的商業化應用道路以及新型可再生汽油混合燃料發動機的測試。在完成了一系列發動機測試和在異丁烯(isobutene)生物生產過程中取得重大進展之後,兩家公司同意啟動一項新計劃。
  • 日媒:日本清潔能源主打氫燃料 2030年國內用量達到30萬噸力爭零排放
    中國小康網12月8日訊 老馬 日本政府計劃設定到2030年使國內氫使用量達到1000萬噸規模的目標,目前已展開調整。日本提出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為此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氫的應用不可或缺,歐洲和中國也已開始在相關方面加強投入。
  • 氫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分析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這種化學元素,製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其基本原理是電解水的逆反應,把氫和氧分別供給陽極和陰極,氫通過陽極向外擴散和電解質發生反應後,放出電子通過外部的負載到達陰極。   和普通電池一樣,燃料電池由陽極、陰極和電解質組成。大部分燃料電池汽車使用聚合物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
  • 雪梨大學研究:氫燃料技術發展的「新」催化劑
    近日,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將水轉化為氫的高效方法,可以將豐富的水資源轉化為珍貴的純氫。受制於生產過程的高成本和高能耗,氫燃料長期以來都難以被有效利用,而這一技術是開發該清潔能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突破。
  • 氫燃料電池車唱主角 豐田將借東京奧運會秀重磅武器
    今年年初,日媒曾報導,為迎接2020年奧運會,日本東京計劃投入452億日元用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和建立氫氣站,豐田和本田計劃在2020年前向東京投放6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此外,豐田還計劃明年推出豐田普銳斯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因此,贊助奧運會對於豐田而言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該公司不僅會大力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等新產品,還將配合奧運會賽事展開多元化的營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