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簸箕群主觀看印度電影《佛陀》有感,真實不虛是最有力量的

2020-12-17 十鬥十簸箕之私人智庫

十簸箕群主推薦一部豆瓣高分連續劇,印度拍的電視劇《佛陀》,本劇製作精良,音樂畫面都極美,看完感觸很深。本劇是非常忠於事實的,而且極其用心,因為佛教歷經2500多年的變遷,要回歸原點其實是特別難的,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自己佛陀,真正的佛陀沒人見過,很多經典也都神話佛陀失去本心。

本劇裡面很少拍佛陀示現神通,也不講前世今生,更沒有鬼神道之類的演繹。所以特別之處在於,佛陀的一切身口意的示現,都是我們可以直接學習的,簡單說就是很接地氣的大智慧大慈悲,真實不虛才是最有力量。

最喜歡的一段,我要怎麼才能過河,神通和祭供,他們都有用嗎?

.......

優樓頻羅迦葉:我相信您所言是實情,只是來源於您的個人經驗,這些理論,沒有建立在正法之上。您說有條解脫之道,覺察自己的智慧,和深入禪定,通過這些,人類能了解自己和一切眾生。但我有個問題,那些宗教的儀軌,神通和祭供,他們都有用嗎?

佛陀:如果有人想到河的另一邊去,他該怎麼做呢?

優樓頻羅迦葉:要是河水不深,他就趟過去,要是水深,那就划船渡河,或者遊過去。

佛陀:如果他不想趟過去,也不想遊過河,也不想划船渡河呢?那他只能向神靈祈禱,祈求河的對岸能出現在自己腳邊。

優樓頻羅迦葉:這種人我們叫他傻瓜,大傻瓜。

佛陀: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用智慧降服了欲望和無知,又怎會找不到至高真理和解脫之道呢。一味地祭祀或獻祭,他只會停留在原地——他起步的地方。

優樓頻羅迦葉:……我讀過很多聖典,也受過不少訓誡,但還沒有人用如此簡單的形式,揭示生命的微妙真理。從來沒有人。(合十)

佛說萬千法門終不離戒定慧,貪嗔痴,這部劇的側重點,還不在佛陀講法,而是在於佛陀作為人的人格魅力,身體力行的示現。裡面很少拍佛陀示現神通,也不講前世今生,更沒有鬼神道之類的演繹。所以特別之處在於,佛陀的一切身口意的示現,都是我們可以直接學習的,簡單說就是很接地氣的大智慧大慈悲。

開啟智慧的音樂,電視劇佛陀原創音樂,十簸箕群主下載

推薦: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開智慧,離不開自身的磨練;十鬥十簸箕學習教材推薦。

為什麼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共勉

相關焦點

  • 指紋十簸箕女竟然都是傻傻有福善良的人,總是寧願自己受苦
    這篇文章是我發布很久的一篇原創文章,也是最受各個平臺推薦一篇文章,公眾號智庫深度一直在研究十鬥十簸箕,作為群主經過對一萬四千多十鬥十簸人的研究,特總結了十簸箕女的性格特點,傻傻善良樸素正直,生活中付出很多,還有就是經常不懂拒絕,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別人,寧願自己受苦...
  • 善良十簸箕女孩婚姻大事一定要過心,一定不要看走眼相愛的人
    十鬥十簸箕群主提醒善良十簸箕女孩婚姻大事一定要過心,因為十簸箕女的最大的缺點不是太善良,而是太容易無原則相信別人,又缺乏辨識能力。如鬼谷子說的:忠實無實,不能知人。人啊,一輩子有很多的過法,可是我希望十簸箕女孩的一輩子,在重要事情上,是走心的。
  • 【榜樣的力量】觀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有感(二)
    【榜樣的力量】觀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有感(二) 2020-09-1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觀看一部動漫電影《天空之城》後有感
    觀看一部動漫電影《天空之城》後有感看完這部電影令我心中感動,用心觀看著電影屏幕,剛開始的時候藍色的天空上漂浮著白色的雲。那種顏色讓人佛看不到什麼希望了,都希望自己的目標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有著神秘的眼睛,還有看不清的臉頰。
  • 無意之間喜歡上印度電影,你看過最經典的印度電影都有哪幾部呢?
    沒看過這幾部電影,你真的不知道印度電影的實力那麼強!說到印度,大家都稱為印度三哥,三哥的實力確實很強。在影視領域,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國的印度,也不乏會有優秀的電影導演和演員。推薦給大家幾部豆瓣高分印度電影,這就不也差不多能代表印度電影了。
  • 佛陀說法聖地——印度靈鷲山
    夕陽西下 一顆佛心 正法久住到印度尼泊爾重走佛陀之路朝聖禪修行,雖然佛陀聖跡有很多,但有很多聖跡已經埋沒在歷史的塵封之中,眾生福慧淺薄,無緣再看到。現有的印度尼泊爾朝聖十二大聖跡線路,是在多年的重走佛陀之路——印度尼泊爾朝聖行禪修行實踐中體悟梳理出來的,創新性地開闢了一條由最科學的佛陀朝聖線路。這條朝聖線路查閱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徵求許多國內外高僧大德的開示。這條朝聖路線成功地開闢,對於重走佛陀之路——印度尼泊爾朝聖禪修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於圓滿朝聖佛陀,體味佛陀正法和修行具有重要意義。
  • 生活在印度:到菩提伽耶,找佛陀去(續)
    不說牧羊女晚來半天,佛陀就可能沒了命。如果牧羊女來早一點,佛陀不是餓得多少有點失去知覺,他很可能會拒絕服用任何食物,尤其是奢侈的奶製品。因為,當時的佛陀,正在苦修,他絕不願意輕易打破堅持了六年之久的修行。當年,佛陀離家修行時,其父淨飯王囑咐族親中有志修行的憍陳如等五人隨行服侍。
  • 俗話說「十指簸箕沒有鬥,只往外簸沒處裝」,你的手有幾個簸箕?
    而俗語文化正是傳統文化中流傳最具特色的一個。古人對世界的認知有限,直到現在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雖然比古人多了不少,但比起浩瀚的宇宙來說,還只是滄海一粟。正是由於古人認知匱乏的原因,他們便將自己的經驗總結成一句句俗語,而人們逐漸開拓著自己的認知,一些俗語在現在看起來貌似是比較荒誕的,但就是這種表面荒誕,背後卻影藏著一定的智慧!
  • 印度總統莫迪強調印度是佛陀「耕耘的土壤」
    菩提樹(圖片來源:資料圖) 印度總理莫迪9月3日在菩提伽耶參加首屆全球印度教、佛教論壇中指出,儘管個人宗教實踐不存在問題,但衝突往往來源於宗教不能相容,以及強加觀點於他人的極端方式。 通過發掘古印度與佛教的關聯性,莫迪總理在此次論壇中將「避免衝突」稱為化解衝突最有效的機制。這種推廣是莫迪擴大印度文化和佛陀關聯的努力的一部分;佛陀曾在印度北方邦及比哈爾邦東部弘法布教、創立僧團。 在來自超過12個國家的100位代表參與的特別集會前,莫迪發表了20分鐘的演講。
  • 手指上的鬥和簸箕,到底有什麼作用?科學家給出真實答案
    我們每個人的手指上都有指紋,這些指紋呈現出不同的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指紋有規律的圓形叫做「鬥」,而沒有規律的圖案則被叫做「簸箕」。一直以來,手指上的鬥和簸箕就被認為是代表某種預言,跟每個人的命運有直接關係。
  • 印度小哥觀看「流浪地球」表情太可愛了
    想問一下哪部電影是今年農曆新年檔中最熱門的。我相信很多網友都會說是「流浪地球」一定是排第一。這部電影在今年的農曆新年電影中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黑馬。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它都處於領先地位。觀看「流浪地球」後外國人的反應是什麼?
  • 【真的佛陀】佛陀的三尊等身像(佛陀真容)
    這三尊佛像中,以十二歲時釋迦牟尼佛身為皇子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該佛像後從古印度流入中國,又經唐代文成公主帶入西藏,原供於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釋迦牟尼佛八歲銅像原供於大昭寺,也是這三尊珍貴佛像之一。在印度鹿野苑,有佛陀三十五歲成道時的佛像。那鎏金的色彩也閃爍著讓人無法逼視的光芒。
  • 信仰者的力量——觀電影《信仰者》有感
    我是在淚流滿面淚流中看完電影《信仰者》(原名《第十軍團》)的,該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弋陽縣人民政府聯合攝製,著名導演楊虎執導。  1935年,為了配合中央紅軍長徵,方志敏奉命率領紅10軍團直插國民黨腹地。,蔣介石驚恐萬狀,調遣大軍圍追堵截。
  • 印度「最神聖」的一棵樹,佛陀在樹下頓悟成道,如今成為熱門景點
    眾所周知,古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曾經我國著名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經就是為了到達古印度,因此印度現在留下了大量珍貴的佛教遺蹟。在印度的眾多佛教遺蹟中,佛陀頓悟成道的菩提樹是最著名的「聖地「之一,很多佛教信徒以及遊客來到印度旅遊,都會到這棵菩提樹來參觀遊覽。
  • 電影賞析:《印度合伙人》
    因為衛生巾關稅高昂,在2012年印度仍有80%以上的女性在生理期無法使用衛生用品,初中文化程度的主人公拉克希米為了妻子的健康,尋找低成本的衛生巾的生產方法,卻被全村人視為變態、瘋子;最後他遠走大城市德裡,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女合伙人帕裡,最終發明了低成本衛生巾生產機器,並開放專利,為印度全國對於女性經期衛生觀念帶來變革,2018年7月印度取消衛生巾進口關稅。
  • 在印度普通人眼中,中國軍事力量有多強大?印度網友給出真實評價
    對此,有人表示:如今中國的綜合實力正在不斷提高,那麼其軍事實力究竟有多強大呢?一直抱有「大國夢」的印度,就曾在其社交網站上做了一項調查:詢問中印兩國的軍事實力究竟哪國更勝一籌?針對該問題,有一半印度網友則給出了真實的評價,中國的軍事實力遠在印度之上。但也有少部分有「民族榮譽感」的人堅持己見,認為印度遲早是要入駐五常的,所以其軍事實力才是最強大的。
  • 重走玄奘路:佛陀傳法鹿野苑
    15日晚上,在去阿格拉火車站的汽車上,印度導遊陳真不好意思地介紹,火車站建設得不太好,環境較差。陳真在大學學過1年漢語,雖然發音生硬,但能介紹一些風土人情,有問能答。 到了火車站,我們看到,售票和候車同在一個不大的房間裡,像是英國統治時期建的,老得滿目滄桑。房間裡有幾條長凳,坐不下的乘客都在外邊席地而坐、而臥。地上有不少垃圾。
  • 讀《凡人佛陀的參悟之道》有感:佛陀曾是凡人,他的偉大在於超越
    書中通過對人類歷史上最神秘的人之—佛陀一生的合理闡述,為每一個和佛陀一樣曾經平凡的生命指引了一條通往平靜、和諧的精神道路。作者透過文字告訴讀者:神聖如佛陀這樣的人,也是經歷萬般的坎坷和無比的堅持才得以解脫,超越時代的偉大永遠植根於當下的平凡中。通過此書,作者展示了他一貫的寫作風格,即用自我的內心與外界的紛擾抗衡。作者認為,印度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得道成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世人僅僅是知道而已,很少有人真正思考成佛這一過程中,悉達多王子所經受的內心煎熬。
  • 俗語說的「十指簸箕沒有鬥,只朝外簸沒處裝」是有何寓意?
    —阿諾德 俗語說「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在農村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叫做「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把官做,九鬥十鬥吃喝不愁」(鬥是圓圈,簸萁是條紋)。小時候村裡老人閒來無事時總是喜歡看小孩的手指指紋。看到全是簸箕的就說長大後要懂得存錢,不要只想著花錢,然後搖搖頭。看到是十個鬥的就說著娃娃長大後命很好,不用下地幹活。
  • 莫迪:印度是佛陀"耕耘的土壤" 應重視佛教事業的復興
    印度總理莫迪於今年9月朝禮佛陀的證悟之地印度菩提伽耶大菩提寺。(圖片來源:資料圖)  通過發掘古印度與佛教的關聯性,莫迪總理在此次論壇中將「避免衝突」稱為化解衝突最有效的機制。這種推廣是莫迪擴大印度文化和佛陀關聯的努力的一部分;佛陀曾在印度北方邦及比哈爾邦東部弘法布教、創立僧團。  在來自超過12個國家的100位代表參與的特別集會前,莫迪發表了20分鐘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