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洱源:鄉村振興「鳳羽模式」正在起飛

2021-01-11 雲南網

鳳羽鎮。千宿文旅供圖

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風光如畫的鳳羽白族壩子裡,一場大刀闊斧的鄉村振興村容村貌整治、道路提升改造行動,正在江登佛堂村火熱進行,讓所有來到這裡的人們讚嘆不已。

鳳羽鎮位於蒼山第一峰雲弄峰的背後,處在洱海的源頭,此次迎來鄉村振興試點機遇,除了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與支持外,跟總部設在佛堂村的大理千宿文旅密切相關。

鳳羽鎮。千宿文旅供圖

積極探索鄉村振興「鳳羽模式」

千宿文旅是國內新銳雜誌《新周刊》創辦人、原執行總編封新城離職後,聯合佛堂村人陳代章共同創建的一家立足於鄉村的文旅企業。從2016年到現在,該企業在有著國家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雙重稱號的鳳羽壩子裡,進行了一系列與生態農業、文化創意有關的探索和實踐,並根據地域及文化特徵初步摸索出鄉村振興「鳳羽模式」。

據悉,鄉村振興「鳳羽模式」,即走出粗放式農業生產模式,走出「大破大立」的「鄉村城鎮化」改造和發展模式,走出千篇一律的單一建設模式,依託鳳羽獨特的地域環境和文化底蘊,借鑑世界先進的鄉村保護和發展經驗,藉助國內外知名人士的力量,通過藝術、文創與鳳羽的鄉土、農業緊密結合,最終達成「軟鄉村、酷農業、融藝術、慢生活」的規劃願景,讓鳳羽壩子成為一個大地藝術谷,成為一個集文化創意、藝術植入、古村落保護、休閒度假、農業示範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新型旅遊田園綜合體。

鳳羽鎮。千宿文旅供圖

適時抓牢鄉村振興試點機遇

千宿文旅的鄉村振興理念並非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在鳳羽乃至整個洱源,人們都看到了那些由封新城和團隊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新生事物,看到了於丹、李健等名人走進鳳羽後產生的積極效應。

2018年,千宿文旅做法與鳳羽的顯著變化引起大理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關注及重視。同年8月,大理州委書記陳堅率由州、縣各部門組成的考察團考察鳳羽及「鳳羽模式」,並通過會議討論研究決定將鳳羽鎮納入大理州鄉村振興試點單位,將江登佛堂村納入大理州鄉村振興重點試點村行列。

2019年6月,經過多次研討、審核、修改,由千宿文旅全程參與編撰的《洱源縣鳳羽鎮「一鎮兩村」鄉村振興試點規劃》被洱源縣委、縣政府審定通過,由此正式拉開了鳳羽鎮鄉村振興的大幕。

鳳羽鎮。千宿文旅供圖

鄉村文創改變村民思想觀念

如今,走進鳳羽壩子,第一眼便能看到鳳羽河兩岸井然有序、生機盎然的為保護洱海專門開闢的生態防護種植帶。之後,會看到正在建設中的白石江沿線綠化整治工程、剛剛建成不久的江登溼地公園,以及千宿文旅慢城農莊初具雛形的大澗口鄉愁公園。而矗立在壩子田野間的大型藝術裝置「三個蘋果」、奔跑在江登溼地水面上的大型鋼筋雕塑「白駒過隙」,則彰顯著鳳羽鄉村文創的水平及品位,十分引人注目。

走進佛堂村,村莊、道路整治工程正在加緊進行。雖然尚未完工,但可以看到村裡的主路和每一條巷道都由過去的土路變成了現在的石板路,而且有史以來第一次裝上了路燈;農戶家的牆壁上,由過去的亂塗亂畫變成了現在統一的山水畫、田園畫;農戶家裡,家家都啟動了廁所改造,如今大部分家庭都擁有了現代化的標準衛生間。

空中稻田劇場。千宿文旅供圖

很多村民都表示,佛堂村現在的變化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實上,佛堂村的變化除了村容村貌,給人最大衝擊的還是它散發出來的文化氣息。

3年前,千宿文旅就在這裡建設了兩座文創性質的宅院(退步堂和天馬草堂)供村民及外部遊客參觀、體驗;另外還成立「慢生活「學院、農民畫社等,充實村裡的文化氛圍。3年後,千宿文旅又在這裡的古梨園內建起了「空中稻田劇場」,以及鳳羽的第一間鄉村文創酒吧,並舉辦了現代藝術融合鄉土藝術的「鳳羽白米豐收節」。這三年下來,相對於其他板塊,千宿文旅的文創影響力更令村民和外界矚目。

鳳羽鎮。千宿文旅供圖

佛堂村在變化,鳳羽鎮在變化。同樣是鄉村振興,但「鳳羽模式「所帶來的變化,是基於思想、觀念的變化。而這種變化還在繼續,還在延伸。

雲南網記者 李亞芬 通訊員 陳銳

相關焦點

  • 雲南洱源:沙溪、雙廊、鳳羽「新金三角」論壇圓滿落幕
    8月26日,由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大理千宿文旅及其旗下大理退步堂鄉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鳳羽慢城農莊、白米倉青年文創空間聯合承辦的首屆沙溪、雙廊、鳳羽「新金三角」論壇在鳳羽白米倉青年文創空間圓滿落幕。一個是藏於深山的千年古驛站,一個是爆紅的網紅漁村,一個是遺世獨立的世外桃源。
  • 【傾情禮讚新中國 鄉村振興看大理】慢城:將鳳羽打造成中國的文化...
    鳳羽,因「鳳歿於此,百鳥集吊,羽化而成」故名。 當2019全國網絡媒體大理行記者團到訪鳳羽鎮,記者們紛紛感受到慢城農業莊園濃鬱的文藝氣息,嵌入式的打造方式,賦予了鄉村振興新的含義。
  • 【傾情禮讚新中國 鄉村振興看大理】「慢城」鳳羽:在濃鬱的民族...
    鳳羽,因「鳳歿於此,百鳥集吊,羽化而成」故名。&nbsp&nbsp&nbsp&nbsp8月18日,「傾情禮讚新中國 鄉村振興看大理」2019全國網絡媒體大理行記者團來到洱源縣鳳羽鎮,記者們在濃鬱的民族風情中感受原生態慢生活。
  • 雲南洱源:保護生態推進鄉村振興
    新華社昆明9月8日電題:雲南洱源:保護生態推進鄉村振興新華社記者丁怡全一陣風吹過,稻香撲鼻。趙紫豔站在田埂上眺望,合作社的千畝稻田向遠方綿延。距收割稻子還有一段時間,趙紫豔每天就到田邊走走看看。為了讓老百姓在生態保護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鳳羽鎮引進龍頭企業,通過「政府引導、企業發動、農戶種植、企業回購」,重點打造「水稻+養魚」的生產模式。「每一畝不但發5公斤魚苗,還補助200元。企業還跟農戶籤訂種植協議,水稻產出後高於市場價回收。」有了這麼好的政策,趙紫豔率先試驗了500畝。為了讓魚長得好,水稻不施化肥,施少量有機肥;不用農藥,改用物理除蟲。
  • 大理鳳羽:隱匿於蒼山背後的文藝小鎮或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露天美術館
    原標題:【西部開發新脈動】大理鳳羽:隱匿於蒼山背後的文藝小鎮 或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露天美術館記者張玉玲 鳳羽鎮位於洱源縣城西南部,因「鳳歿於此,百鳥集吊,羽化而成」而得名。鳳羽鎮位於洱源縣城西南部,素有「文墨之鄉」「世外桃源」「百鳥朝鳳」等美譽,是歷史上滇西「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中轉站,也是滇西三大名鄉之一。縣委、縣政府正著力將鳳羽打造成為「有產業、有顏值、有底蘊、有秩序、有保障、有精神」的美麗鄉村典範。目前一個倡導軟鄉村、酷農業、融藝術、慢生活方式的鳳羽慢城農業莊園項目正在籌建,旨在讓繁忙的都市人閒暇之餘享受不同的生活。
  • 為什麼是鳳羽?為什麼是封新城?
    作為傳媒人看農業、看鄉村的時候,我又看見了文旅和藝術。文旅和藝術沒有先後順序,能做什麼就做起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是藝術讓鳳羽先開出了花。後來國家提出鄉村振興和新文旅,政策趕上了。但我覺得傳媒人就應該有這個前瞻性和領先性,國家的政策只是剛好印證了我的判斷。
  • 洱源藏著一個羽化而成的世外桃源,正在成為中國最大的露天藝術館
    軟鄉村,酷農業,融藝術,慢生活。當佛堂村黨支部書記、鳳羽慢城農莊負責人陳代章這樣回答我的時候。我突然對這個位於大理洱源縣,有著美麗名字的小鎮——鳳羽,刮目相看。四百年前,公元1639年農曆三月初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從大理洱源縣城出發,在鳳羽的天馬山和鳥弔山之間,繞著壩子,做了七天的考察遊歷。他在遊記中寫道,「曲峽通幽入,靈皋夾水居,古之朱陳村、桃花源,寥落已盡,而猶留此一奧,亦大奇事也」。壩子裡藏著的桃花源般的奇妙所在,讓其頗為感嘆,「古之鳳羽縣也。」
  • 從「窮鄉僻壤」到「文墨之鄉」的振興之路
    2018年,鳳羽鎮被列為州、縣鄉村振興試點,其中佛堂自然村被列為大理州5個鄉村振興重點試點村之一。鳳羽鎮圍繞鄉村振興總體要求,佛堂村以「水韻江登·慢享佛堂」為發展主題,抓實壯大產業、提升環境、挖掘文化、完善治理各項措施,鄉村振興的「佛堂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 大理鳳羽:隱匿於蒼山背後的文藝小鎮 或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露天美術館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張玉玲鳳羽鎮位於洱源縣城西南部,因「鳳歿於此,百鳥集吊,羽化而成」而得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不遠千裡到訪鳳羽考察遊歷,發出「曲峽通幽入,靈皋夾水居,古之朱陳村、桃花源,寥落已盡,而猶留此一奧,亦大奇事也」的感嘆。9月26日,西部開發新脈動採訪團跟隨徐霞客的腳步到鳳羽鎮,感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的魅力。
  • 鄉村振興看大理丨「量體裁衣」 美麗鄉村各不同
    8月18日至19日,全國網絡媒體大理行記者採訪團陸續走進大理美麗鄉村,探尋其鄉村振興「乾貨」。融藝術、慢生活 走「時尚」振興之路洱海的源頭,點蒼山雲弄峰背後,有一個聞名遐邇的白族鄉鎮——鳳羽鎮。養於「深閨」中,這裡不僅自然資源豐富,還瀰漫著濃鬱的藝術氣息。這些「藝術氣息」來源於鎮上一個嵌入式的鄉愁公園——鳳羽慢城農業莊園項目。
  • 生態鄉村這碗飯怎麼「吃」才能有滋有味?鳳羽佛堂村告訴你
    既有傳統的吹嗩吶、舞霸王鞭,又有電吉他和鄉村民謠表演,秧官敲響芒鑼,把氣氛推向了高潮。在屋頂稻田「七分地」下面,同時舉行鄉土畫家趙志明的水彩畫展。佛堂村與大理一般的白族傳統村落相同又不同。這裡有鄉村咖啡館,有網紅裝置藝術,辦過凱迪拉克試乘試駕,不少「名人大咖」趨之若鶩,還是全州5個鄉村振興示範點之一。
  • 一個「沉睡」鄉村的再生:藝術之力喚醒鄉村振興之魂
    中新社大理7月12日電 題:一個「沉睡」鄉村的再生:藝術之力喚醒鄉村振興之魂作者 胡遠航 黃小桐鄉民全員出動,欣賞一場在「空中稻田」的演出。第一個節目,嗩吶、三弦吹響,村裡的金花、阿鵬,唱起白族調、抽起霸王鞭。第二個節目,城裡的樂隊、歌手出場,貝斯彈起、爵士樂響。
  • 雲南大理「地熱國」洱源
    走進雲南大理,仍能尋味「大理古國」的一脈風流,或許還能偶遇到虛竹一樣儒雅的僧人,如段譽、喬峰一般的花樣男子,興許大家都能在溫泉池裡擦肩而過。當地溫度在10-21攝氏度之間,10-11月的平均溫度約為12攝氏度。
  • 大理有名三塔寺,鳳羽有名帝釋山
    「大理有名三塔寺,鳳羽有名帝釋山」。這是洱源縣鳳羽白族民間廣為流傳的順口溜。鳳羽帝釋山在鳳羽鎮西面聞名中外的鳥吊山中和峰麓,東距洱源縣城十八公裡。鳳羽帝釋山七寺四塔的歷史,相傳已越千年。鳳羽帝釋山古寺建築群,從下到上七座廟宇,分別為靈山寺、大覺寺、聖母寺、觀音寺、九蓮寺、睡佛寺、玉皇閣。「虛空供養」、「無量度人」、「無量吉祥」,「南無如意」四塔,佛、儒、道三教泥塑神靈,形成完整的宗教廟宇建築群。聽當地的老人談起美麗的傳說,故事的結尾金鳳凰從遠方飛來,羽毛掉落在美麗的壩子裡,為鳳羽帝釋山古寺建築群蒙上了神秘色彩。
  • 鬧中取靜,推薦4條春節雲南自駕線
    冬天,雲南陽光正好。連續幾年,我都把春節自駕選在雲南,找一些不太熱門的景點,隨便走走,曬曬太陽,將春天定格在記憶中。2020年春節馬上來臨,特別推薦4條線路,儘可能避開熱門景區,儘可能避開冰雪路面,讓你開著轎車隨便跑。
  • 石睿鵬:封新城——一個人的鄉村振興試驗計劃
    2015年,封新城正式辭去在《新周刊》的全部職務,來到蒼山腳下,洱海之源的雲南鳳羽小鎮。他在這裡,開啟了一種新的嘗試:文旅實踐與鄉村振興。 鳳羽古鎮位於雲南省洱海縣西南部,蒼山背後,洱海源頭。1639年,徐霞客遊歷至鳳羽,流連七日,驚嘆其「曲峽通幽入,靈泉夾水居,古之朱陳村、桃花源、寥落已盡,而猶留此一奧,亦大奇事也。」
  • 陳墾專欄:鳳羽九章——封新城的鄉愁、藝術夢和文旅實踐
    ——陳嘉映 《何為良好生活》一、徐霞客說桃花源消失了,他要重做一個出來四月的末尾,我去了大理洱源的鳳羽,就是想看封新城到底在那兒做些什麼。我是帶著很多疑問和猜想去的。在飛大理之前,我搜索了一些關於大理洱源、鳳羽古鎮的資料。這一搜索,居然讓我花了不少時間,把徐霞客遊記裡面關於雲南的部分全部看了一遍。在古代那種條件下,徐霞客那種漫長的旅行,只有瘋子才能完成。若非有對自然和異鄉極強的好奇和熱愛,有超強的適應力和意志力,他的行程早就半途而廢了。
  • 陳懇專欄:鳳羽九章——封新城的鄉愁、藝術夢和文旅實踐
    ——陳嘉映 《何為良好生活》一、徐霞客說桃花源消失了,他要重做一個出來四月的末尾,我去了大理洱源的鳳羽,就是想看封新城到底在那兒做些什麼。在飛大理之前,我搜索了一些關於大理洱源、鳳羽古鎮的資料。這一搜索,居然讓我花了不少時間,把徐霞客遊記裡面關於雲南的部分全部看了一遍。在古代那種條件下,徐霞客那種漫長的旅行,只有瘋子才能完成。若非有對自然和異鄉極強的好奇和熱愛,有超強的適應力和意志力,他的行程早就半途而廢了。
  • 鄉愁是一部厚重的史書,鳳羽風採閃亮《雲嶺小康展畫卷》大理站
    鳳羽秋景(攝影 趙輝)直播先走進鳳羽文廟,清朝時期,這裡成為鳳翔書院,尊師重教的傳統得到很好的延續,出了4個進士11個舉人。如今,鳳羽的進士故居仍保存完好。另外,鳳羽鎮還擁有全省第二大白族村鳳翔村,共有8000多人聚居於此,村裡至今都還保存著過去的青石板路。在鳳羽特色民族服飾店,記者發現了做工精良的鳳冠帽,「我們家三代都是做鳳冠造型帽子的,它既可以當配飾還可以當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