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雲南發現珍稀神秘「飛鼠」,此前全球僅發現過兩種!

2020-12-25 八兩科學

大自然有很多夜行性的動物,若提起會在夜間飛行的哺乳動物,除了貓頭鷹、蝙蝠一類,你還會想起什麼?還有飛鼠。但它們「飛行」實際是一種「滑翔」。也因飛鼠常在夜間出沒,讓人很少察覺到,有一些神秘感。據《動物分類》(ZooKeys)7月18刊登一項研究,我國雲南發現一種新品種的「飛鼠」,不過這個物種已極度瀕危,急需保護。

據悉,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李權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個稀有的飛鼠物種——高黎貢山飛鼠(Biswamoyopterus gaoligongensis)。從公布的資料看,高黎貢山飛鼠體長1米(含尾巴)左右、體重不到2公斤,背部紅褐色,脖子一道明顯的灰白色,一直延伸到腹部。至於圖像所示的兩眼放光,則是晚上拍攝產生眩光的原因。

高黎貢山飛鼠
高黎貢山飛鼠

鼯鼠,也叫飛鼠,夜行性動物,常在樹林間滑翔,以植物果葉為食。其中比氏鼯鼠屬被認為是最神秘的極度瀕危飛鼠,被列入「全世界最稀有的25種野生動物名單」。2017年研究人員在整理標本時,發現了一種產地在高黎貢山的鼯滑鼠本,誤以為是屬於比氏鼯鼠。但毛色、頭骨、牙齒等特徵分析,結果顯示兩者存在很大差異,或許是一種新飛鼠種。

隨後研究所的科學家和澳洲科學家合作進行實地考察。順著標本線索成功捕獲這個物種的新標本,並找到另外2隻飛鼠活體進行了觀察記錄,確認它們是不屬於任何已知飛鼠種(印度比氏鼯鼠和寮國比氏鼯鼠),故將其命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這一發現填補了印度、寮國比氏鼯鼠分布區之間1250千米的空白,也意味著比氏鼯鼠的分布範圍比以前認知的更為廣闊。

雲南大鼯鼠

其實高黎貢山保護區分布著很多的種類的鼯鼠,其中雲南大鼯鼠居多。主要這裡有著不遜色巴西和的婆羅洲的溼性常綠闊葉林,另外巨大的海拔差異,非常適合鼯鼠這類高度依賴溫暖森林的動物生存。目前保護區已著手對高黎貢山飛鼠的監測調查,以確定分布狀況和種群數量,制定保護措施。

相關焦點

  • ...丨雲南迪慶哈巴雪山首次拍攝到20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
    生物多樣性保護丨雲南迪慶哈巴雪山首次拍攝到20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活動影像 2020-07-28 2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現!四面山現新物種,已獲國際認證
    記者從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獲悉,該所在進行植物資源調查過程中發現兩個植物新物種,分別是正宇梅花草、四面山梅花草。其中,四面山梅花草僅分布在重慶市江津區四面山的丹霞地貌的溪流岸邊,種群較大,更新良好。該植物葉片略呈菱形,退化雄蕊4至5裂,花瓣近端邊緣具流蘇。
  • 旅遊新發現:從黃山到雲南,遊客數量少了,珍稀動物種類多了
    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從黃山到雲南,遊客數量上少了,珍稀物種多了,其實並不是沒有珍稀動物,是我們遊客給它們留的活動空間太小了,學會文明旅遊非常必要」。青頭潛鴨為全球極危物種,數量不足1000隻。3月9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海流水庫迎來了一大批遷徙候鳥,為海流水庫增添勃勃生機。據報導:3月3日在我國黃山發現了兩種麝(she)鼩(qu)。是一種哺乳動物!
  • 奇特、珍稀!潮州發現新物種「潮州蕕」 ​
    (受訪者丁劍鴻供圖)  據悉,今年國慶節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陳又生教授及其團隊經過前期全面研究,深入調查及分子系統學分析,證實了生長在潮州的一種小草是一個奇特、珍稀的新物種,並在國際生物分類權威期刊《Phytotaxa(植物分類)》上正式發表論文,描述並命名了唇形科蕕屬新種。
  •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2月22日,時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
  • 雲南發現30米高珍稀巨樹,已有200年樹齡,發現之前全國只有6棵
    原始森林是陸地原始自然生態留存最好的地方,不過原始森林在我國留存下來的比較少,只在東北和西南地區有部分留存,這些地方保存著我國珍稀的動植物自然遺產。比如在雲南高黎明貢山,科考人員發現了珍稀的滇桐物種。據新華社5月23日報導,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對外宣布,該保護區保山段發現一個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個體數量達31株。
  • 【不一樣的2020】這一年,在雲南新發現了這些稀奇植物
    隨著COP15的悄然來臨,雲南這片孕育生物多樣性的沃土,究竟有多少新奇的物種?2020年底,雲南觀察推出特別欄目,觀察君邀您帶上探索的眼睛,一起認識2020年雲南發現的新物種。
  • 【魅厲雲南】在雲南經常有新物種出沒是什麼體驗,一起來看看動植物...
    ,此前在全球僅發現兩例該物種標本,2019年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 然保護區發現該物種活體尚屬首次。,通過形態對比和分子證據發現其應該為一新種,並將其命名為先導板蟹蛛。此外,園研究人員還發現了衛矛科的1個新種,該新種被命名為「勐臘五層龍」。
  • 雲南再次發現新物種,「運氣海芋」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巧合的是,前段時間在雲南發現了新物種,科學家聲稱它的出現意味著地球的環境正在變好,這是真的嗎?雲南發現新物種今年地球上出現了很多新物種,同時有一些物種正在瀕臨滅絕,可以說環境讓它們難以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前段時間雲南竟然出現了一種罕見植物,它之所以罕見,是因為它對當地的環境要求極高,如果當地的環境不好,是難以出現這種新物種。
  • 雲南疑現罕見物種裡氏盤腹蛛 中國目前僅發現6隻
    近日一則「雲南疑現罕見物種」新聞引發關注,據報導,雲南省鹽津縣廟壩村民近日在玉米地裡發現了一隻類似蜘蛛的生物,外形奇特,屁股圓圓的上面還有花紋就好像一個古代銅錢形狀
  • 北京發現野生蘭花新種 刷新世界「無喙蘭屬」記錄
    原標題:北京發現野生蘭花新種 刷新世界「無喙蘭屬」記錄   記者31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北京林業大學研究人員近期在北京地區發現了一個蘭花新物種,被命名為「北京無喙蘭」。據悉,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為模式標本產地並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也使無喙蘭屬在全球的種類增至7種。
  • 雲南巧家縣五針松成全球最瀕危物種
    100種最瀕危物種名單,巧家五針松榜上有名。一份名為《無價還是沒價值》的報告對巧家五針松做了描述:「種群大小:現存小於25成熟個體;分布範圍:巧家,雲南,中國;主要威脅:局域分布和小種群;需要採取的措施:遷地保護和種群恢復,建立保護區域,遷地保護和回歸引種……」巧家五針松,又名五針白皮松,是1992年原西南林學院(現西南林業大學)李鄉旺教授發現的新種,分布巧家縣白鶴灘鎮楊家灣村樟木箐和中寨鄉付山村徐家灣一條南北走向山脊東西兩坡面上部的山坳中
  • 野牡丹科新物種!雲南發現新物種金平異藥花
    【野牡丹科新物種!雲南發現新物種金平異藥花】12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該局高級工程師、科研所所長喻智勇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瑩博士等學者,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keys》發表文章稱,他們在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野牡丹科異藥花屬的一個新物種,為世界生物物種增添了一新成員。 該物種具四數花和8個二型雄蕊,藥隔基部鼓起但無距。
  • 陝西天坑群發現飛鼠,一跳可飛百米遠,原來它就是傳說中的
    ,實際上其種類相當多,全球分布也十分廣泛。 也有人認為鼯鼠和飛鼠是一種動物,實際上鼯鼠並非一種,它雖然是松鼠科的一個分支,但是全世界現存的鼯鼠種類就有13屬34種,僅在我國就有7屬16種,我國特產的鼯鼠有復齒鼯鼠(又稱橙足鼯鼠
  •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這是5月19日拍攝的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的滇桐植株。新華社發(陳曉丹攝)  新華社昆明5月23日電(記者林碧鋒、趙珮然)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日前對外宣布,科研人員在該保護區保山段發現一個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個體數量達31株。這是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滇桐。
  • 全球僅剩37棵野生的國家Ⅰ級瀕危珍稀植物:雲南藍果樹
    全球僅剩37棵的國家Ⅰ級野生瀕危珍稀植物:雲南藍果樹花木君珙桐1869年被法國神父戴維斯在四川穆坪發現,並採種到法國,隨之擴散到歐洲美洲,成為世界十大觀賞植物之一。喜樹 藍果樹科(Nyssaceae)是一個小科,僅有3屬10餘種,然而該科植物為我國特產的就有10種,並且有不少是珍稀瀕危物種。
  • 麗水發現新植物!和恐龍同時代 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2018-06-22 10:44 | 指尖麗水粗齒桫欏近日,景寧林業局「景寧蕨類植物調查研究」課題組在景寧石印山公園和金仙寺後山發現桫欏科植物——粗齒桫欏新分布,這是麗水市範圍內的新記錄。據介紹,粗齒桫欏(Alsophila denticulata)屬桫欏科,由於葉邊緣呈粗型鋸齒狀而得名,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具有極高的園藝觀賞價值。桫欏科植物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是迄今發現的唯一木本蕨類植物。在約1.8億年前,桫欏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與恐龍並稱「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誌。
  • 上海發現全球昆蟲新物種!濱江森林公園內約有200頭
    原標題:重磅丨上海發現全球昆蟲新物種!  自此,上海動物大家庭又多了兩名新成員。就在科研工作者們認為驚喜已經足夠多的時候,又一項驚喜橫空出世:科研工作者在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發現了一個全球昆蟲新物種!
  • 外媒:科學家發現兩種罕見六鰓鋸鯊新物種
    據外媒報導, 於當地時間周三發表在《PLOS ONE》上的一篇論文介紹了在馬達加斯加和桑給巴爾附近的西印度洋發現的兩種新鋸鯊物種。 據了解,通常情況下鯊魚每側都只有5個鰓裂,但新發現的兩種鯊魚卻有6個。
  • 雲南發現「運氣海芋」,新物種不斷出現,意味著地球環境變好了?
    巧合的是,前段時間在雲南發現了新物種,科學家聲稱它的出現意味著地球的環境正在變好,這是真的嗎? 雲南發現新物種 今年地球上出現了很多新物種,同時有一些物種正在瀕臨滅絕,可以說環境讓它們難以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前段時間雲南竟然出現了一種罕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