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科學家發現兩種罕見六鰓鋸鯊新物種

2020-12-13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報導, 於當地時間周三發表在《PLOS ONE》上的一篇論文介紹了在馬達加斯加和桑給巴爾附近的西印度洋發現的兩種新鋸鯊物種。 據了解,通常情況下鯊魚每側都只有5個鰓裂,但新發現的兩種鯊魚卻有6個。

研究人員在最近的野外標本採集和博物館標本研究中都發現了這兩種鯊魚。

該研究論文首席作者、德國軟骨魚類研究實驗室的鯊魚研究人員Simon Weigmann在紐卡斯爾大學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一發現簡直令人震驚。

「關於西印度洋鋸鯊的知識仍普遍匱乏。但考慮到它們已知的深度分布,這兩個新物種都可能受到捕魚作業的影響,」Weigmann說道。研究人員擔心過度捕撈可能是導致這些鯊魚數量減少和稀少的原因。

鋸鯊是一種迷人的生物,它們處理食物的方式與眾不同。Newcastle介紹稱,這種鯊魚的嘴可以快速地左右擺動然後將獵物切成細碎的小塊進而可以非常容易地吞下去。

在這一發現之前,已知的六鰓鋸鯊只有一種,即六鰓鋸鯊(Pliotrema warreni)。這些鯊魚的頭部X光照片能夠顯示它們之間的區別。

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Andrew Temple同時也是這篇論文的合著者指出:「這一發現再次證實了西印度洋在鯊魚和鰩類生物多樣性方面的重要性,但也說明了我們還有很多不知道的。」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罕見蝙蝠新物種:通體橙色
    科學家又發現了蝙蝠的新物種,跟目前都不一樣的是,其是罕見的橙色。 這一罕見的發現是在與世隔絕的寧巴山脈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的。這一發現發生在2018年初,當時科學家們正在對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寧巴山區的蝙蝠種群進行保護性調查,寧巴山區是西非一個橫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象牙海岸邊境的地區。 研究人員重點調查的是一系列老礦洞,這些礦洞後來成為了蝙蝠的棲息地。 作為調查的一部分,研究人員遇到了一隻醒目的橙色蝙蝠。
  • 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大小如公雞 卻是食肉恐龍
    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大小如公雞 卻是食肉恐龍 2019-11-26 14:16:26 來源:環球網  |  作者:林迪 |字號:A+ | A- 【發現恐龍新物種】據外媒CNET援引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近日,科學家在澳大利亞1億多年前的意莫瑞拉組(Eumeralla Formation)化石中發現了少數骨頭,包括8英寸(
  • 最近,科學家在越南發現非常罕見的奇鱗蛇,一個新的物種
    科學家們在越南北部發現了一種新的奇異鱗片穴居蛇 在越南北部的河流、海灣和山谷中,隱現的石灰巖山脈被稱為喀斯特地貌。許多物種是該地區特有的,這意味著它們只存在於那裡。 在昨天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越南科學技術學院生態與生物資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在河江省發現的一種新的蛇。該物種屬於一種罕見的穴居蛇屬,它從進化樹上分支出來的時間比大多數其他種群都要早。正因為如此,它們在外表和行為上與其他許多蛇都不一樣,這可以幫助科學家尋找出關於蛇進化的新信息。
  • 外媒:科學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深海發現30個新物種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導 外媒稱,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GNP)管理局當地時間周一宣布,一個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的深海中發現了30種新的無脊椎動物。據法新社基多8月17日報導,GNP在一份聲明中說,深海專家們發現了脆弱的珊瑚和海綿群落,包括10種竹珊瑚、4種八放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
  • 科學家意外發現新物種:全透明水母 在海底最深處
    大海深處還有很多我們不為人知的生物,這也是吸引科學家源動力。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當時是在海底的最深處。
  • 2019年,科學家發現了71種新物種—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12月9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加州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2019年共發現了71種新的動植物物種。
  • 科學家意外發現新物種:全透明的水母 藏在海底最深處
    大海深處還有很多我們不為人知的生物,這也是吸引科學家源動力。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當時是在海底的最深處。
  • 日本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命名「日本龍神」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李桐佑】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6日報導,日本科學家通過研究一具7200萬年前的恐龍全身骨骼後得出結論,該骨骼化石為鴨嘴龍科下的一個新物種,系生存於白堊紀後期的草食類恐龍。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導截圖據北海道大學發布的一份聲明稱,該團隊將新物種起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意為「日本龍神」(Japanese dragon god)。研究顯示該骨骼屬於年齡為9歲的成年恐龍,長達8米,重約4噸(存活時重約5.3噸),是日本國內發現的最大恐龍全身骨骼化石。
  • 這不是科幻電影CGI特效,是科學家在深海發現的新物種
    圖片上具有光滑表面的膠狀物體雖然看起來很像科幻電影中用CGI製作出的生物,但這其實是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為海底發現的新物種所拍下的照片:隸屬櫛水母(comb jelly)門的Duobrachium sparksae。
  • 吃貨們感受下:科學家發現全透明新物種 藏在海底最深處
    大海深處還有很多我們不為人知的生物,這也是吸引科學家源動力。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當時是在海底的最深處。NOAA團隊將這種半透明的動物命名為Duobrachium sparksae。
  • 科學家發現兩個能侵蝕海岸巖體的新軟體物種
    哥倫比亞考卡山谷大學海洋生物學家8日宣布,他們在該國太平洋沿岸巖體中發現了兩個以巖石為食的軟體動物新物種,它們對巖體造成的生物侵蝕是自然侵蝕速度的三倍。    考卡山谷大學海梅·坎特拉教授介紹說,這兩個新物種體長約1至2釐米,都有兩片貝殼,其中一個與食石軟體動物接近,擁有手術刀似的螯足,以此切開巖體並鑽入其中,然後分泌化學物質對巖石進行分解;另一個物種與海筍科接近,其貝殼上長有銼刀般的尖刺,將巖石表面刮為粉末後進行分解。
  • 罕見!美媒:科學家在印尼發現十種新鳥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美媒稱,研究人員在對印度尼西亞三座島進行的為期6周的考察中發現了10種新鳥。這是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鳥類發現。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12日報導,由於鳥類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且人類用肉眼就能看到它們,數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對它們進行精心的命名和跟蹤。雖然平均每年發現5到6個新品種,但速度相當慢,尤其與發現昆蟲或魚類的速度相比。
  • 巴西科學家阿拉瓜亞河域發現河豚新物種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新聞網站「globalpost.com」1月22日報導,當地時間22日,巴西亞馬遜州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Amazonas)科考隊在亞馬遜流域發現淡水河豚的新物種。據了解,這次發現的河豚新物種生活在阿拉瓜亞河域(Araguaian Basin)。科學家起初以為它們只是與河豚聚居群走散的亞馬遜河豚。
  • 澳洲發現新物種:粉紅蛞蝓和肉食性蝸牛—新聞—科學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澳大利亞偏遠山脈地區最新發現兩支新物種,體型較大的螢光粉紅色蛞蝓和一種肉食性蝸牛。
  • 科學家一百年首次在亞馬遜雨林發現新品種淡水豚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種新淡水豚據信目前約有一千條棲息在阿拉瓜亞河域。 科學家建議列瀕危,據科學家說,這種淡水豚的基因多樣性很低,加上人類修築水壩與農牧活動侵擾,建議列入瀕危物種 紅皮書的易危。淡水豚是世界上很罕見的動物。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目前所知有四種淡水豚,其中三種列在《瀕危物種紅皮書》上。
  • 韓國發現紅色毒蟹玻璃蝦等多種罕見物種
    北京時間9月2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在韓國最新進行的科學考察中,科學家發現了117種新物種,同時為此前從未在韓國發現的15種物種進行記錄
  • 史前爬行動物再添成員 英科學家發現翼龍新物種
    科技日報訊 (記者聶翠蓉)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10日報導,英國古生物學家在《地質學家學會會刊》發表論文稱,他們從收藏在劍橋塞格威克博物館和布萊頓布思博物館的化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翼龍神秘物種。該項目的主要作者、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博士生羅伊·史密斯研究這些化石主要是為了尋找鯊魚刺,結果發現與魚翅刺類似的無齒翼龍的顎片,但許多細微差異仍可以將它們區分開來。 史密斯表示,新種翼龍顎片與魚翅刺最大的區別是,新翼龍顎片表皮有著與神經緊密聯繫的小洞,這些小洞有助於翼龍捕捉食物,而魚翅刺沒有這些特徵。
  • 中國科學家確認發現小鯢新物種——"吉林爪鯢"
    新華網長春3月8日電(記者齊海山)中國科學家最近確認在吉林省發現的一種小鯢為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幾年前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奇異的小鯢,經過實驗室遺傳學分子實驗,確認為小鯢新物種。
  • 刷新中國新記錄!科學家發現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
    王祝華科學家們在海南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過程中,發現了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中國新記錄屬2個,中國新記錄種11個,海南新記錄屬12個,海南新記錄種85個,這是海南數十年的物種資源探索的重大突破,內涵重要的科學價值。
  • 科學家發現海洋新物種:全透明水母 在海底最深處
    2020年12月2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當時是在海底的最深處。NOAA團隊將這種半透明的動物命名為Duobrachium sparksae。這是一種櫛水母,俗稱梳狀水母。這個新物種生活在波多黎各沿海,2015年NOAA的 "深度發現者 "遙控車拍攝的視頻畫面中首次發現了它。「這是一個美麗而獨特的生物體,」NOAA漁業科學家、研究主要作者說。觸手似乎接觸到了海底,但目前還不清楚它是否以某種方式固定在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