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大小如公雞 卻是食肉恐龍

2020-12-16 中國網河南頻道

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大小如公雞 卻是食肉恐龍

2019-11-26 14:16:26

來源:環球網

  |  

作者:林迪

| 字號:

A+

A-

【發現恐龍新物種】據外媒CNET援引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近日,科學家在澳大利亞1億多年前的意莫瑞拉組(Eumeralla Formation)化石中發現了少數骨頭,包括8英寸(20釐米)的爪子。據估計,這屬於一種新的食肉恐龍。

據悉,這種罕見的發現引起了古生物學家的興趣,化石包括兩顆牙齒,兩個爪子,一個踝骨和椎骨,它們屬於一群獸腳亞目恐龍,被稱為大盜龍科恐龍。此前澳大利亞西部墨爾本西南的「埃裡克西部紅砂巖」(ERTW)已經出土了數百種化石,但由於其與被稱為溫頓南方獵龍的物種相似而特別令人興奮。

斯威本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研究的第一作者Stephen Poropat對此表示,「除椎骨外,所有這些骨頭都可以與溫頓南方獵龍比較。」驚人的相似之處為研究人員帶來了難題,因為溫頓南方獵龍是在昆士蘭州發現的,該地區位於ERTW以北數千英裡。這些骨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500萬年前,這意味著兩個化石之間存在1000萬年的差距。

Stephen還表示:「我們可能已經找到了未成年溫頓南方獵龍的骨骼,但這更可能屬於其他物種。也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發現是醒目的8英寸爪子。」Stephen解釋了這種獨特的形狀與其他地區的大盜龍科恐龍的爪子幾乎相同,其中包括在阿根廷發現的獸腳亞目恐龍Megaraptor,其爪子長約13英寸。

據了解,目前只有化石碎片可用,它尚未收到正式名稱或標識符。而Stephen指出,「埃裡克西部紅砂巖」過去已經發現了一些化石,他希望將來會發現更多的獸腳類動物骨骼。該地點的另一次探險將於11月進行。「這些沉積物都代表了非常深、流動速度相當快的河流,因此,我們並不希望找到一個陸地動物的完整骨架,但是我們可能會很幸運。」

責任編輯:李海嘯

相關焦點

  • 日本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命名「日本龍神」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李桐佑】據新加坡亞洲新聞臺(CNA)6日報導,日本科學家通過研究一具7200萬年前的恐龍全身骨骼後得出結論,該骨骼化石為鴨嘴龍科下的一個新物種,系生存於白堊紀後期的草食類恐龍。新加坡亞洲新聞臺報導截圖據北海道大學發布的一份聲明稱,該團隊將新物種起名為「Kamuysaurus japonicus」,意為「日本龍神」(Japanese dragon god)。研究顯示該骨骼屬於年齡為9歲的成年恐龍,長達8米,重約4噸(存活時重約5.3噸),是日本國內發現的最大恐龍全身骨骼化石。
  • 盤點最兇殘的肉食恐龍:玫瑰馬普龍最大食肉恐龍[組圖]
    原標題:盤點最兇殘的肉食恐龍:玫瑰馬普龍最大食肉恐龍[組圖] 玫瑰馬普龍:最大的食肉恐龍  玫瑰馬普龍(Mapusaurus roseae)體長40英尺,體重大約6噸,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恐龍物種。
  • 古生物學家在猶他州發現了新的食肉恐龍品種化石
    古生物學家宣布在猶他州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為異特龍Jimmadseni,新物種是食肉動物,估計長約26至29英尺。異特龍Jimmadseni重約4000磅,大約在1.57億到1.52億年前在北美漫遊,是異龍的最古老物種。
  • 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以前未知的恐龍物種,其外觀與科學家們所描述差異很大。 它有長矛狀的齊肩毛狀物和鬃毛。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白堊紀研究》期刊上。這種恐龍的個頭不超過現代的雞禽,大約於110萬年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境內。
  • 這是科學家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腳印:由麻雀大小的迅猛龍留下
    大多數情況下,當人們提到恐龍最先想到的肯定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它擁有最大的足跡、是最大的陸生動物。但現在,古生物學家卻發現了另一個極端--最小的恐龍足跡,其可能來自於先前不為人知的一種迅猛龍(大小大概跟麻雀差不多)。
  • 科學家顛覆性發現:這種比霸王龍更大的食肉恐龍可能生活在水中
    與大多數恐龍不同,歷史上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的棘龍似乎更喜歡水。棘龍已經進化出水生的特徵這個觀點基於本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對埃及棘龍尾部化石的分析。歷史上發現的棘龍化石几乎都是不完整的,此前發現的一個相關標本在二戰中被毀。此前對於非鳥類恐龍的研究表明,這些動物僅限生活在旱地環境,曾有一些關於部分恐龍生活在水環境中的說法頗具爭議,幾十年前就被拋棄了。
  • 科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迅猛龍 復原圖曝光全長約60釐米
    1 迅猛龍腰帶和後肢化石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今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稱,他們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一個美頜龍類新物種,對我們理解恐龍的演化有重要意義。我們知道,恐龍家族的成員們並不都是些大個子,美頜龍就是很小的一種。如果給一隻沒有羽毛的雞加上一條長尾巴,再給它的口中添上牙齒,把翅膀的前端改成細小的指爪,就變成美頜龍的模樣了。因為它的身體結構太像鳥,以至於最初發現始祖鳥骨骼化石時,人們還以為是美頜龍呢。
  • 巨型新物種恐龍化石 或是全新的三角恐龍物種
    近日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博物館展出了一副古怪的恐龍頭骨化石,據科學家稱它可能是一種全新的三角恐龍物種,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巨型有角物種。這個長達1.2米的頭骨很可能屬於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耶魯大學的尼克這樣說道。
  • 重大發現!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 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
    今天上午,中國境內又發現了一種新恐龍。有中國地質大學的網紅教授邢立達領銜的中外科學家團隊在河北豐寧地區發現了美頜龍類新物種。美頜龍是一種很小的恐龍,忽略骨骼形態只看大小,和一隻雞差不多。這種恐龍發現最多的地方在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和中國遼西。
  • 澳洲發現大型食肉恐龍 足跡達80釐米
    澳洲發現的新型食肉恐龍高三米,後側的剪影為暴龍(澳洲廣播公司圖)古生物學家安東尼·羅米利奧(Anthony Romilio)表示,一種腳印達80釐米長的恐龍的發現使澳大利亞在恐龍研究領域躋身世界前列。羅米利奧博士稱:「我一直想知道澳洲的大型食肉恐龍到底在哪裡。」
  • 科學家發現新恐龍物種 擁有前所未有的奇怪尖刺「裝飾品」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物種——Ubirajara jubatus。這是一種小型生物,它的肩膀上長出了奇怪的尖刺,科學家推測這些尖刺被用作「裝飾品」,就像孔雀的尾羽一樣。
  •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
  • 科學家發現美頜龍類新物種 30釐米的恐龍復原圖曝光,一隻沒有羽毛...
    恐龍家族裡的成員們並不都是大個子,還有的身體結構像一隻沒有羽毛的雞。  美頜龍類,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典型」的小型獸腳類恐龍的集合,包括具有歷史意義的美頜龍和中華鳥龍——分布比較零散。該分支的絕大多數已經確定的成員發現於德國索爾恩霍芬群島的上侏羅統地層和中國遼西下白堊統義縣組地層。
  • 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食肉恐龍兩個月換一口新牙!
    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食肉恐龍兩個月換一口新牙!我們人類一生只換一次牙,所以大家對自己的牙齒倍加愛護和珍惜。食肉恐龍就不一樣啦,古生物學家最近的研究證明有一種食肉恐龍兩個月就能將滿嘴的牙換一遍,這換牙頻率真的是逆天啦。
  • 恐龍跟鯊魚一樣愛換牙?科學家:瑪君龍每兩個月換一口牙
    食肉恐龍的牙口怎麼樣?通過研究馬達加斯加的一種食肉恐龍,科學家了解到,這種恐龍會頻繁的換牙,牙齒更新速度甚至與動物中的「換牙王」鯊魚不相上下。瑪君龍(Majungasaurus)是一種7000萬年前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恐龍,它們跟霸王龍一樣,位於食物鏈的頂端。通過研究瑪君龍的化石,生物學家麥可·德埃米克(Michael D'Emic)發現,瑪君龍的新牙齒生長速度非常特別,比其他食肉恐龍快2到13倍,它們大約每兩個月會換一口牙。
  • 十大肉食恐龍排名 食肉恐龍的種類有哪些
    提起恐龍,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霸王龍。沒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霸王龍是有史以來最大,也是最為兇猛的陸地食肉恐龍。但是隨著科學家們的探索,人們對恐龍有了更為為全面的了解。那麼你知道食肉恐龍的種類有哪些嗎?它們之中誰又是最厲害的?接下裡就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10.特暴龍
  • 科學家發現史上最袖珍恐龍,體型與蜂鳥類似,體重僅2克
    來源:新聞晨報 特約作者:柏晨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有科學家稱發現了歷史上體型最小的恐龍。在一塊來自緬甸北部,距今已有9900萬年歷史的琥珀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份鳥狀頭骨的標本。在《自然》雜誌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寫道,這種恐龍的體型與現存最小鳥類蜂鳥類似。這意味著某些小型鳥類可能是由恐龍進化而來。此前,人類已知的小盜龍(Microraptor)等小型恐龍體重約幾百克,但這類新發現恐龍的重量只有2克。
  • 英美學者發現恐龍新物種 被誤認為巨椎龍數十年
    海外網8月6日電 近日,英美研究員在對一具數十年前發掘的恐龍遺骸研究後對外公布,發現恐龍新物種,此前將該遺骸歸類為巨椎龍屬於誤判。然而,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恐龍研究員保羅·巴雷特(Paul Barrett)和博士生金伯利·查佩爾(Kimberley Chapelle)在與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重新評估標本之後,他們意識到骨骼和頭骨屬於一個全新的物種。
  • 西班牙發現長著奇特駝背的食肉恐龍
    西班牙發現長著奇特駝背的食肉恐龍提起長有駝背的動物,大家一定會想到駱駝,其實有些恐龍的背上也長有駝背一樣的結構,其中就包括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時期西班牙的食肉恐龍,這種恐龍就是外形奇特的昆卡獵龍。昆卡省的大發現在西班牙的中部是昆卡省,這裡氣候乾燥、土地貧瘠,常見錐狀山以及峽谷這樣的地質地貌。
  •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從最近被科學家發現的巨型食肉恐龍的化石上來看,霸王龍的「恐龍之王」的位置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竟然有比暴龍更大、更可怕的食肉恐龍。下面我們就來根據最新考古探索給恐龍界的十位食肉恐龍老大們做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