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美媒:科學家在印尼發現十種新鳥

2020-12-1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美媒稱,研究人員在對印度尼西亞三座島進行的為期6周的考察中發現了10種新鳥。這是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鳥類發現。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12日報導,由於鳥類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且人類用肉眼就能看到它們,數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對它們進行精心的命名和跟蹤。雖然平均每年發現5到6個新品種,但速度相當慢,尤其與發現昆蟲或魚類的速度相比。

報導稱,這些研究人員來自新加坡和印尼的大學,他們前往印尼蘇拉威西東北部沿海的託吉安群島、珀倫島和塔利亞布島,以尋找鳥類為明確目的。他們取得了成功,記錄了5種新的鳴禽——1種扇尾鳥、1種草鶯、1種蜜雀、2種柳鶯——以及另外5種鳥類亞種的外貌和發聲方式。

研究人員寫道:「描述在如此有限的地理區域發現的如此之多的鳥類,是罕見之舉。」

研究人員指出,上述發現有若干意義。第一,它有助於指導這些島嶼上的保護工作,一個重要原因是,島嶼生態系統中的物種往往進化得更快,因而獨特品種的密度更高。

第二,其他科學家可以此為鑑更快地發現更多新物種。根據2011年的一項重要研究,地球上約86%的物種尚未被發現。如果研究人員集中精力考察更獨特的生態系統,比如高海拔地區的生態系統,或許能有所建樹。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最近發現大量鳥類的其他實例「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一些未經探索的鳥類分布區域可能還等著人類去發現」。

報導指出,在物種大規模滅絕的背景下,快速發現新物種尤其重要,因為大規模滅絕似乎對鳥類造成了特別嚴重的打擊。隨著數千種可能尚未被發現的物種在澳大利亞的大火中滅絕,以及無數其他物種在世界其他地方被悄悄滅殺,現在是科學家們調整方向、為發現新物種而努力的好時機。

相關焦點

  • 印尼漁民捕獲「中國間諜」裝置?美媒:可能不是給潛艇探路用的
    [印尼漁民捕獲的無人水下航行器]在2020年12月2日,印度尼西亞漁民捕撈到一條不尋常的「魚」:一條像魚雷一樣的潛水無人機,或稱無人水下航行器(UUV),它的指示燈仍在閃爍。他們把它交給了印尼當局。軍事分析家們很快就確定這艘無人水下航行器是「海翼」,是中國製造的UUV。但事情可能不那麼簡單。美媒表示,大多數UUV的為亮黃色或橙色,以便於回收。
  • 美媒:英國科學家發現11個新帝企鵝族群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美媒稱,英國科學家說,根據從太空觀測到的鳥類糞便證據,南極洲帝企鵝群的數量超過了此前的估計。據美聯社柏林8月5日報導,英國南極考察處的科學家當地時間周三發表論文,稱這個最南端的大陸上分布著61個帝企鵝群,比以前確認的數字多11個。
  • 美媒:科學家發現小行星撞擊致恐龍滅絕新證據
    美媒稱,科學家在墨西哥近海的海底進行鑽探後,獲取了地球生命史上最糟糕一天的地質學記錄。這種獨特的地質學記錄顯示,6500萬年前,一個城市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從而消滅了恐龍和地球上3/4的生命。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9日報導,9月9日,科學家發布了對採自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新巖石樣本的分析。這項分析展示了一種層狀分布的沉積巖。在這場撞擊的核心地區,該沉積巖以精確到分鐘的方式記錄了一場全球性大災難的第一天。科學家說,巨大的小行星撞出一個100英裡(1英裡約合1.61公裡)寬、12英裡深的巨坑。
  • 十種極其罕見的變異龍蝦 雙色藍色花斑白化龍蝦
    對於喜歡吃海鮮的人來說,龍蝦絕對是一道不可少的美味,但是龍蝦的種類繁多,小編今天就為你介紹十種極其罕見的龍蝦,它們有藍色的,據說出現的概率是二百萬分之一;有黃色的,出現的概率是一千萬分之一;雙色的,出現的概率是五千萬分之一;最稀奇的是白化的,出現的概率為億分之一……就是不知道如此罕見的龍蝦能吃嗎
  • 科學家發現罕見蝙蝠新物種:通體橙色
    科學家又發現了蝙蝠的新物種,跟目前都不一樣的是,其是罕見的橙色。 這一罕見的發現是在與世隔絕的寧巴山脈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的。這一發現發生在2018年初,當時科學家們正在對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寧巴山區的蝙蝠種群進行保護性調查,寧巴山區是西非一個橫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象牙海岸邊境的地區。 研究人員重點調查的是一系列老礦洞,這些礦洞後來成為了蝙蝠的棲息地。 作為調查的一部分,研究人員遇到了一隻醒目的橙色蝙蝠。
  • 美媒:科學家在西非人身上發現未知人種「印記」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在現代西非人的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遠古人種的「幽靈」。這一發現表明,生活在該地區的早期人類與這一未知人種雜交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致在現代人身上留下了印記,這讓我們對人類歷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有了深入了解。
  • 被科學家發現隱藏在馬裡亞納海溝的7種罕見生物
    位於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海洋裡最深的海溝,其深度距離海平面大約有11034米左右,這個深度已經超過了陸地的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因此,馬裡亞納海溝也成為了科學家最喜歡探究的地點,畢竟在這樣神秘的深海下面,蘊藏著到底有哪些生物,這的確需要人類的破解,而在近些年,科學家也的確成功地發現了許多極其罕見的生物,也證明了這裡是有生物可以存活的,那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
  • 印尼科學家稱,世界最古老金字塔在爪哇島被發現,始建於上萬年前
    曾經有科學家稱,如果把一座金字塔碾成碎石,鋪成一尺寬的路,那麼這條路將可以繞地球一圈!因為埃及金字塔群在建築史上的成就,人們稱之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2018年12初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的秋季會議上,來自的印尼科學家們發表了一項有爭議的研究成果,證明古農巴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字塔結構建築所在地。他們在長達幾年時間的研究中發現,古農巴東不僅是一座山,而是一座有上萬年歷史的古建築。
  • 美媒:廣東寵物店發現螃蟹新物種 被當成水族寵物
    原標題:美媒:廣東寵物店發現螃蟹新物種 被當成水族寵物核心提示:它的物種名為灰巖,指「生活在石灰巖上」。 這種螃蟹被發現會在石灰巖山丘、細流和裂縫中快速地爬來爬去。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 美媒稱,一種此前不為人知的淡水蟹清清楚楚地展現在人們眼前 :在中國的一家寵物店裡出售。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但在某一天,它們被京山觀鳥愛好者發現並拍攝下來,從而成為了京山鳥類名錄中的一部分。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會刊《鄉村觀鳥》雜誌特設了一個欄目叫《京山鳥種新記錄》,會根據京山和外地鳥友的觀鳥、攝鳥記錄,不定期發布京山新發現的鳥種,展示京山鳥類之美。
  • 最近,科學家在越南發現非常罕見的奇鱗蛇,一個新的物種
    科學家們在越南北部發現了一種新的奇異鱗片穴居蛇 在越南北部的河流、海灣和山谷中,隱現的石灰巖山脈被稱為喀斯特地貌。 在昨天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越南科學技術學院生態與生物資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在河江省發現的一種新的蛇。該物種屬於一種罕見的穴居蛇屬,它從進化樹上分支出來的時間比大多數其他種群都要早。正因為如此,它們在外表和行為上與其他許多蛇都不一樣,這可以幫助科學家尋找出關於蛇進化的新信息。
  • 美媒:美疾控中心發現美國新冠病毒病例可能早於中國數周
    美媒:美疾控中心發現美國新冠病毒病例可能早於中國數周 2020-12-01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小眼鏡猴 失蹤80年後重現(圖)
    網上關於眼鏡猴的圖片電影中可愛的眼鏡猴形象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科學家今年8月在印尼蘇拉威西島山地,發現體型和最罕見的侏儒眼鏡猴。科學家原本以為體重只有50克的眼鏡猴已絕種,失蹤了80年。
  • 科學家:印尼霾害比官方所說更嚴重
    國際林業研究中心(CIFOR)科學家維喬特表示,煙霾導致農作物接收的陽光太少,難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因此預料農民收成會不好。此外,印尼政府估計有50萬人因為霾害而罹患呼吸道疾病,但這些僅是煙霾問題的「冰山一角」。他指出,林火焚燒導致儲存在泥炭地的碳轉化為溫室氣體,從而助長氣候變遷。「當太陽升起時,整個世界呈一片黃色。尤其是在問題嚴重時,能見度可能不到100米。」
  • 美媒: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型DNA結構
    參考消息網4月25日報導美媒稱,科學家們首次在細胞內發現了一種被稱為「I-基序」的新型DNA結構。此前「I-基序」從未在活細胞內被直接見到過。這是一種DNA,但與我們已經知道的DNA有所不同。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4月23日報導,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的這一新發現4月23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化學》月刊上。報導稱,在體細胞的深處是我們的DNA。DNA編碼中的信息決定了我們身體的構成及運作方式。
  • 中方水下機器人被外國漁民捕獲,美媒罕見辯解:或和軍事沒關係!
    近日,印尼漁民捕獲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漁獲物——一架類似魚雷的潛水器或無人水下航行器(UUV),而且被找到時它仍在工作,指示燈閃爍。他們將他們的發現交給了印尼當局。軍事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一種中國製造的名叫「海翼」無人水下航行器。但美國福布斯網站認為,並不能完全去確定這一裝備就有軍事目的。
  • 我們拿下印尼七成鎳礦股權後,美媒埋怨起來了
    我們以往每年都會從菲律賓和印尼大量進口鎳資源,但是如今鎳越來越難進口,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動動腦筋開始想辦法了。和印尼達成進一步鎳礦合作鎳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分別為印尼、澳大利亞和巴西這三個國家。由於我國取消了和澳大利亞的貿易,所以我們對於澳大利亞的鎳資源不會再做出考慮,而又因為我們和印尼有著不錯的煤炭合作,所以我們就計劃和印尼達成進一步的鎳礦合作。
  • 科學家警告:印尼除雨林種棕櫚恐加劇氣溫上升
    科學家對此警告,印尼清除雨林以開闢棕櫚種植園,加劇了氣候變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其國內氣溫上升,或進而導致水源減少,野火也將更普遍。燒芭(焚燒芭蕉樹)是開墾耕地的廉價方式,但伴隨燒芭產生的煙霾籠罩印尼,2015年造成經濟損失高達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3元),超過50萬印尼人因霧霾而患上呼吸道疾病。環保組織指出,15%的溫室氣體是因森林流失和退化而產生,進而造成全球氣候暖化。
  • 科學家160米深水下拍到罕見活化石腔棘魚
    科學家利用遠程搖控車拍下了罕見的腔棘魚的生活錄相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本海洋科學家近日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萬鴉老灣大約160米深的海底發現了一條罕見的腔棘魚幼苗,並拍下了它的生活錄相片段。  腔棘魚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古魚類,大約3.6億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因此它也是一種著名的活化石物種。
  • 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 罕見的自然地理現象美到哭泣
    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 罕見的自然地理現象美到哭泣時間:2019-01-21 14:08   來源:新聞晨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沙發現神秘海洋藍洞 罕見的自然地理現象美到哭泣 近日,經過專家的現場探查確認,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海洋藍洞為三沙永樂龍洞(SanshaYongleBlueH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