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英國科學家發現11個新帝企鵝族群

2020-12-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美媒稱,英國科學家說,根據從太空觀測到的鳥類糞便證據,南極洲帝企鵝群的數量超過了此前的估計。

據美聯社柏林8月5日報導,英國南極考察處的科學家當地時間周三發表論文,稱這個最南端的大陸上分布著61個帝企鵝群,比以前確認的數字多11個。

報導稱,科學家們利用歐洲「哨兵2號」衛星任務拍到的圖像尋找冰面上的汙跡,發現了大量的鳥糞。

威風凜凜的帝企鵝在氣溫可低至零下50攝氏度的偏遠地區繁殖。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依靠航拍照片和衛星來發現這種不會飛的海洋鳥類的聚居地。

英國南極考察處地理學家、論文主要作者彼得·弗裡特韋爾稱最新統計結果是「好消息」,但他指出,新發現的帝企鵝群都很小。

他說:「(它們)讓企鵝總數量只增加了5%至10%達到略超過50萬隻,也就是大約26.55萬至27.85萬個繁殖對。」

報導稱,由於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預計海冰將逐漸減少,這會給帝企鵝帶來影響。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到本世紀末,帝企鵝群可能會減少30%以上。

一些新發現的帝企鵝聚居地遠離海岸,它們所在的海冰圍繞擱淺的冰山形成,這種海冰的消失風險格外大。(編譯/何金娥)

相關焦點

  • 研究者發現11個新的帝企鵝棲息地,但它們仍受全球變暖威脅
    研究者發現11個新的帝企鵝棲息地,但它們仍受全球變暖威脅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穆靖元 2020-08-06 07:34
  • 從太空中捕捉到便便照,科學家找到了一群藏得極深的帝企鵝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過去的十年裡,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科學家們一直在通過衛星圖像中尋找企鵝糞便的痕跡來間接地尋找企鵝。在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分析了歐洲航天局的哥白尼哨兵2號衛星在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拍攝的圖像。他們查看了圖像中的棕色像素,這些像素代表海鳥糞斑。
  • 南非科學家多次偶遇海豹性侵帝企鵝
    據英國《每日記事報》11月17日報導,科學家在亞南極州馬裡恩島多次發現怪異事件,雄性海豹竟壓在比其體型小許多的帝企鵝身上,並不分帝企鵝性別地強行與它們交配。其中,一隻海豹在交配結束後甚至吃掉了被自己侵犯的企鵝。
  • 美媒:科學家發現小行星撞擊致恐龍滅絕新證據
    美媒稱,科學家在墨西哥近海的海底進行鑽探後,獲取了地球生命史上最糟糕一天的地質學記錄。這種獨特的地質學記錄顯示,6500萬年前,一個城市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從而消滅了恐龍和地球上3/4的生命。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9日報導,9月9日,科學家發布了對採自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新巖石樣本的分析。這項分析展示了一種層狀分布的沉積巖。在這場撞擊的核心地區,該沉積巖以精確到分鐘的方式記錄了一場全球性大災難的第一天。科學家說,巨大的小行星撞出一個100英裡(1英裡約合1.61公裡)寬、12英裡深的巨坑。
  • 科學家揭示帝企鵝幼崽的秘密生活
    帝企鵝幼崽在離開它們父母后所做的事情到現在為止還是有點神秘。近日研究人員用衛星跟蹤器標記了15隻步履蹣跚的企鵝幼崽,以了解它們的生活以及它們如何處理南極洲的惡劣環境。雖然成年帝企鵝是遊泳健將,在水下像魚雷一樣遊泳,但帝企鵝幼崽並不是那麼優雅。 「當它們首次進入水中,它們都非常笨拙和缺乏自信,」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Sara Labrousse表示。
  • 美媒:美疾控中心發現美國新冠病毒病例可能早於中國數周
    美媒:美疾控中心發現美國新冠病毒病例可能早於中國數周 2020-12-01 1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冰消融,南極帝企鵝的數量卻增長了20%,科學家表示:喜憂參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過去十年裡,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科學家們一直在通過衛星圖像中的糞便斑點來間接尋找企鵝。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歐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2號」衛星在2016年、2018年和2019年拍攝的圖像。他們檢查了圖像中代表企鵝糞斑的棕色像素。
  • 衛星圖揭示南極帝企鵝新棲息地
    北京時間 8 月 7 日消息,在一項新研究中,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的科學家從太空圖片中發現了南極洲企鵝活動的新線索。這些企鵝的糞便汙跡表明,它們建立了一些新的棲息地,但這些地點大多位於可能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
  • 帝企鵝日記2上映時間爆料 帝企鵝日記2劇情介紹豆瓣評分多少
    帝企鵝日記2上映時間爆料 帝企鵝日記2劇情介紹豆瓣評分多少時間:2018-10-13 14:11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帝企鵝日記2上映時間爆料 帝企鵝日記2劇情介紹豆瓣評分多少 帝企鵝日記2主要講的什麼 電影《帝企鵝日記2》主要講的是一群小企鵝的故事,這是一部生態記錄片
  • 帝企鵝打破了潛水世界記錄 在南極水下呆了32分鐘!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一個生活在南極的帝企鵝成功進行了32.2分鐘的潛水,創造了世界最長潛水時間記錄,超過前世界記錄5分鐘,之前最長的帝企鵝潛水記錄為27.6分鐘 紐西蘭國家水和大氣研究所的Kim Goetz博士及其同事記錄了這隻企鵝的壯舉
  • 美媒:廣東寵物店發現螃蟹新物種 被當成水族寵物
    原標題:美媒:廣東寵物店發現螃蟹新物種 被當成水族寵物核心提示:它的物種名為灰巖,指「生活在石灰巖上」。 這種螃蟹被發現會在石灰巖山丘、細流和裂縫中快速地爬來爬去。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 美媒稱,一種此前不為人知的淡水蟹清清楚楚地展現在人們眼前 :在中國的一家寵物店裡出售。
  • 科學家:帝企鵝糞便落地後會轉化為笑氣 人聞了會頭疼
    據外媒報導,帝企鵝這個居住在南極洲的鳥類會吃很多海鮮並由此產生許多糞便。這是生命循環的一部分,同時也給科學家研究鳥類帶來了一些挑戰。結果他們發現,帝企鵝的食物含氮量非常高。當它們的糞便抵達地面,土壤細菌就會將其中的氮轉化為笑氣。Elbering說道:「如果你聞上鳥糞幾個小時會完全瘋掉。你會開始感到不舒服、頭痛。」隨著企鵝群向南極洲的新區域擴張,這種充滿氣體的情況最終可能會加劇。
  • 美媒: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型DNA結構
    參考消息網4月25日報導美媒稱,科學家們首次在細胞內發現了一種被稱為「I-基序」的新型DNA結構。此前「I-基序」從未在活細胞內被直接見到過。這是一種DNA,但與我們已經知道的DNA有所不同。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4月23日報導,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的這一新發現4月23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化學》月刊上。報導稱,在體細胞的深處是我們的DNA。DNA編碼中的信息決定了我們身體的構成及運作方式。
  • 美媒:考古學家在巨石陣附近發現英國最大規模史前遺蹟
    參考消息網6月23日報導 美媒稱,考古學家在世界文化遺產地巨石陣附近發現了至少20處史前豎井,他們說這是在英國發現的最大規模的史前遺蹟。據美國《時代》周刊6月22日報導,這些深5米多,直徑10米的豎井位於德靈頓牆周邊,該牆是一處距巨石陣兩英裡的古老定居點遺蹟。
  • 美媒:科學家在西非人身上發現未知人種「印記」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在現代西非人的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遠古人種的「幽靈」。這一發現表明,生活在該地區的早期人類與這一未知人種雜交的程度如此之深,以致在現代人身上留下了印記,這讓我們對人類歷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有了深入了解。
  • 刷新中國新記錄!科學家發現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
    王祝華科學家們在海南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過程中,發現了海南特有新物種11個,中國新記錄屬2個,中國新記錄種11個,海南新記錄屬12個,海南新記錄種85個,這是海南數十年的物種資源探索的重大突破,內涵重要的科學價值。
  • 美媒:科學家在印尼發現十種新鳥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美媒稱,研究人員在對印度尼西亞三座島進行的為期6周的考察中發現了10種新鳥。這是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鳥類發現。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月12日報導,由於鳥類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且人類用肉眼就能看到它們,數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對它們進行精心的命名和跟蹤。雖然平均每年發現5到6個新品種,但速度相當慢,尤其與發現昆蟲或魚類的速度相比。
  • 英媒:科學家稱早飯時間吃冰激凌讓人更聰明
    (原標題:英媒:科學家稱早飯時間吃冰激凌讓人更聰明) 新華社北京11
  • 帝企鵝抱團取暖的溫度
    海聞 看過電影《帝企鵝日記》的人,再去看德國攝影師鞏特爾·裡爾最近拍攝的一組帝企鵝在南極暴風雪中抱團取暖的片子,會覺得很親切很熟悉。照片裡,裡爾拍攝到一組罕見的企鵝抱團取暖畫面。約300隻大大小小的帝企鵝在暴風雪中抱在一起,或趴在地上,來抵抗極寒。
  • 美媒:新冠變異毒株發現竟源自一瓶葡萄酒賭注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月7日發表了題為《新冠變異毒株在英國和南非被發現始末——源自一瓶葡萄酒的賭注》的文章,作者為資深醫學記者伊莉莎白·科恩,文章稱,重要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在英國和南非能被發現,源自一瓶葡萄酒的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