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告:印尼除雨林種棕櫚恐加劇氣溫上升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31日報導,根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自1990年以來,森林面積已流失近1/4。科學家對此警告,印尼清除雨林以開闢棕櫚種植園,加劇了氣候變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其國內氣溫上升,或進而導致水源減少,野火也將更普遍。

燒芭(焚燒芭蕉樹)是開墾耕地的廉價方式,但伴隨燒芭產生的煙霾籠罩印尼,2015年造成經濟損失高達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3元),超過50萬印尼人因霧霾而患上呼吸道疾病。環保組織指出,15%的溫室氣體是因森林流失和退化而產生,進而造成全球氣候暖化。

一組國際科學家現也發現,森林的流失會直接影響當地的氣候。該研究刊登在近日發行的《生物地理科學》最新期刊,其聯合作者德國格廷根大學研究員諾爾發布聲明說:「土地用途從森林轉為種植棕櫚和橡膠等經濟作物,會產生地面變暖的效果,加劇了氣候變化。」

該研究分析了2000年至2015年從蘇門答臘島佔碑省上空收集到的衛星數據,佔碑是印尼森林砍伐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分析發現,當地上午10時左右的平均地面溫度上升了1.05攝氏度,但在未被開墾的森林地區,溫度僅上升0.45攝氏度,這顯示森林砍伐加重了氣候變化。而在樹木剛被砍伐的地段,其溫度可比森林地區高多10攝氏度,被砍伐地段即使開闢了種植園,也呈現一樣的溫度差距。

在長滿成年棕櫚樹的種植園,其溫度比森林高約0.8℃。若棕櫚樹還年輕,枝葉小和少,其散發的水分較少,降溫效果不及成年棕櫚樹,種植園的氣溫會因此比森林高6℃。

該研究首席作者格廷根大學研究員薩巴佐指出,棕櫚種植園的泥土會受到更多陽光照射,水分蒸發速度也會比森林較快。(實習編輯:周思敏 審核:田瑞哲)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預測:50年後全球氣溫將大幅上升,華北平原不再適合定居
    對此,科學家給出了答案。據衛星網近日援引《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撰文報導稱,在未來的幾十年裡,許多國家的氣溫上升可能要比以前六千年來的氣溫上升都要多。美國專家們推測認為,到2050年的時候,這樣的氣候會威脅到那些無力購買空調的窮人生命。按照他們的推測,50年後,大多數年平均氣溫零上13攝氏度的地區將升高到20攝氏度。
  • [視頻]西伯利亞永凍土帶解凍 全球變暖將加劇
    而近日一些科學家又發出警告說,氣溫的上升不但造成北極冰蓋加速消融,而且還使得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開始融化。而凍土帶的解凍反過來又會加劇全球變暖,形成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北部和東部,存在著面積廣闊的永久凍土帶。由於近年來氣溫的不斷上升,這些已經冰封幾萬年的土壤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情況:開始不斷融化,很多地方的土層甚至已經出現塌陷。
  • 全球暖化問題加劇,南極氣溫升至20℃,首次出現血紅色的雪!
    如心生態,關愛健康隨著全球暖化不斷加劇氣溫也隨之增加
  • 聖海倫火山噴發警告!科學家發現熔巖「每天上升5米」
    一部爆炸性的紀錄片披露,隨著科學家們密切監測一個每天上升5米的熔巖圓頂,聖海倫火山可能再次噴發。聖海倫火山正在以每天5米的速度上升。1980年5月18日,美國華盛頓州的聖海倫斯火山爆發。一個巨大的列上升80000英尺到大氣中,火山灰沉積在11個州,造成至少57人死亡,並導致超過10億美元(7.7億)的損失。科學家們現在正密切關注著這座火山,以確保它們做好準備,以防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亞馬遜Prime頻道的「超級災難:以前發生過,以後還會發生」系列節目揭示了一組火山學家是如何監測定時炸彈的。」
  • 研究預測:全球氣溫平均上升2℃ 1/4土地將更加乾涸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1月1日報導,有科學家近日表示,即使按照《巴黎協定》所設標準: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之內,地球表面仍會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變為暴露在「顯著」的乾旱中。但這些科學家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中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人類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之內,可使地球表面土地乾旱面積低於十分之一,這比氣溫上升2攝氏度的情況下少了三分之二。
  • 美國研究報告:北極地區氣溫上升較其他地區快一倍
    美國研究報告:北極地區氣溫上升較其他地區快一倍 航拍北極地區格陵蘭島東北海岸線起伏的山巒。資料圖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12月13日發布年度報告,警告北極地區氣溫上升較其他地方快一倍的現象,已成為新的常態。氣候暖化將加快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並會加劇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年度報告指出,北極在21世紀經歷史無前例的變化,海上浮冰的消失及海平面溫度的下降速度均是過去1500年前所未見的。
  • 【熱點新關注】全球氣溫或將提前上升1.5攝氏度,我們該怎麼做?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10月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1.5攝氏度。氣溫升高1.5攝氏度聽上去似乎沒什麼,但為何它頻頻出現在各個社交媒體的頭版頭條?這個數字又意味著什麼?
  • 瑞士人為冰川送葬 皮措爾冰川因氣溫上升正在消失
    瑞士人為冰川送葬 皮措爾冰川因氣溫上升正在消失時間:2019-09-27 11: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瑞士人為冰川送葬 皮措爾冰川因氣溫上升正在消失 (22日),數百人聚集於瑞士格拉魯斯阿爾卑斯山,為山上的皮措爾冰川舉行葬禮。該冰川因氣溫上升正在消失。
  • 科學家警告:糧食危機並不遙遠
    科學家警告
  •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會怎麼樣?大阪被淹
    英國《衛報》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全球氣溫升高將導致不可逆轉的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3℃,上海和邁阿密等沿海大都會將被淹沒,數億人口受到影響。如果聯合國不久前發出的警告成真,全球氣溫繼續上升3℃,上升的海平面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全球數以億計的居民受到影響。
  • 科學家警告,澳大利亞叢林大火或會捲土重來
    科學家的警告 令人擔憂的是,近日又有科學家警告稱,澳大利亞叢林大火或會捲土重來,因為澳大利亞科學和氣象機構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的天氣不同尋常
  • 科學家警示: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的影響可能嚴重低估,後果難以挽回
    為什麼近年來全球的氣溫越來越高,溫度越來越高呢?相信很多人都明白,這是因為溫室效應的加劇。而溫室效應的主要來源就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不斷增加,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斷增加。這是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工業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人類工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的使用必然會不斷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
  •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 3 攝氏度會怎麼樣?上海大阪被淹
    11月5日消息 英國《衛報》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全球氣溫升高將導致不可逆轉的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3℃,上海和邁阿密等沿海大都會將被淹沒,數億人口受到影響。如果聯合國不久前發出的警告成真,全球氣溫繼續上升3℃,上升的海平面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全球數以億計的居民受到影響。
  •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會怎麼樣?上海大阪被淹
    氣溫升高3℃,上海和邁阿密等沿海大都會將被淹沒,數億人口受到影響。如果聯合國不久前發出的警告成真,全球氣溫繼續上升3℃,上升的海平面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全球數以億計的居民受到影響。聯合國本周發出警告,著名的海灘、商業區和大片農田將在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面前面臨威脅。除非各國減少碳排放量,否則這一預言絕非危言聳聽。
  • 氣候變化已重塑美國: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暴增、動物遷移
    氣候變化已重塑美國:氣溫上升、極端天氣暴增、動物遷移  Emma Chou • 2018-11-27 16:22:58
  • 全球氣溫上升對俄羅斯還有好處?科學家表示,三個優勢將逐漸顯露
    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全球氣溫開始急劇上升,北極圈的環境慢慢發生了改變。有科學研究發現,今年西伯利亞的平均氣溫比去年高出了8度,該地區位於北極圈內的小鎮維爾霍揚斯克,更是在6月份的時候,達到了38度的高溫,這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
  • 海平面上升,將造成10萬億英鎊的洪水損失!
    一項研究警告說,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對沿海地區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價值高達10萬億英鎊。英國國家海洋研究中心(NOC)發表的一項研究警告說,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將使世界經濟每年損失10萬億英鎊(約合14萬億美元)。
  • 下周氣溫料驟降 天文臺:香港冬季氣溫有長期上升趨勢
    下周氣溫料驟降 天文臺:香港冬季氣溫有長期上升趨勢 2018-12香港天文臺(天文臺)7日宣布,預計10日將有一股強勁的東北季候風南下,香港屆時的氣溫將明顯驟降至攝氏12至13度。另外,受到全球暖化、城市化,以及東北季候風強弱的影響,使香港冬季的氣溫有明顯的長期上升趨勢  天文臺解釋,由於受到全球暖化、城市化,以及東北季候風強弱的影響,致使香港的氣溫遲遲未能轉涼。
  • 北極地區最高氣溫達到38℃,比科學家的預期提前了80年
    科學家曾預測,北極要到2100年才會達到這樣的溫度——這意味著北極變暖的速度比他們預期的快了80年。此次氣溫比正常高出18度,如果得到世界氣象組織(WMO)的確認,這將是北極圈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如果這一數據被證實,6月20日Verkhoyansk記錄得的100.4華氏度將成為北極圈內的最高紀錄,超過了目前在1915年阿拉斯加育空堡創下的100華氏度的最高紀錄。
  • 科學家警告:2020年春季又提前,不是個好兆頭
    對此科學家警告稱:氣候變化對黃石國家公園構成了巨大威脅,也對世界其他地區構成了嚴重威脅。 科學家發現,這種氣候紊亂引發當地植物(如草)異常繁茂,因而導致近年來黃石地區的野牛數量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