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血糕擁有不俗身姿,而竹筒飯召喚鄉愁和記憶,臺灣美食不可缺

2020-12-12 美食達人分享課堂

大家好,今天小編分享給大家臺灣美食竹筒飯和豬血糕,希望大家喜歡。

竹筒飯和豬血糕

豬血糕

英國旅遊網站virtualtourist.com評選全球十大最怪食物,中國臺灣的豬血糕名列榜首,其後排名依序為:韓國活章魚、烏幹達蚱蜢、法國料理的鴿子、馬來西亞榴槤、挪威鱈魚乾、澳大利亞蛾幼蟲、越南蛇酒、義大利驢肉、南非鴕鳥肉。會覺得這十種食物很怪,自然是參與評選者少見多怪,不值得回應。

不過豬血糕之所以被視為十怪之首,大概是覺得豬血作為食物很可疑,西洋人見臺灣人喝豬血湯、吃豬血糕,恐以為臺灣到處是吸血鬼。

豬血糕又名米血糕,乃新鮮豬血加糯米炊制而成,不僅傳統市場、超級市場皆有賣,幾乎所有類型的火鍋店也都備有此料;也有許多高級餐館烹製成名餚,如連續兩年獲《飲食》雜誌「餐館評鑑」五星榮譽的臺中市日華金典酒店「金園中餐廳」,其年度饗宴「金鴨宴」就有一道主菜叫「錦繡珍珠落玉盤」,靈感即來自豬血糕,做法是將鴨血糕用湯匙挖成小球狀,加入杏鮑菇丁,用三杯醬下火快炒後,再以九層塔來增色增香。由於是鴨宴,將豬血換成鴨血,道理一樣。

個別吃豬血糕時,更準確的名稱應是花生豬血糕,蓋此物多見於攤車,蒸熟後置於車上的籠屜內,取食時先插著竹籤如棒冰,浸入蘸醬中,再滾上一層厚重的花生粉,並撒一點香菜葉。這樣的豬血糕有別於火鍋店切成小塊,而須切得大而薄,以便沾惹更多花生粉。它並非吸血鬼的主食,而是臺灣尋常的風味小吃。

我推測豬血糕源於臺北市的屠宰場,可能就在昌吉街、蘭州街一帶,現在全臺仍以臺北較多見。昔年臺北市北區的豬只屠宰場,豬血並沒有人要,窮則變通的臺灣人遂提桶去接收,加入糯米中,調味,蒸煮而成,是製作簡單、價格親切的庶民小吃。

簡單,是豬血糕的美感特徵,也是生活的藝術,不矯飾,不包裝,不過度加工,透露一種質樸憨厚的美學手段,可當點心,可作菜餚,又可取代主食,是藍領美食的典型之一。因此吃豬血糕少了正經八百的身段,一支豬血糕在手,可以享受邊走邊吃的快感。有些東西邊散步邊吃,是很痛快的;吾人社會地位越高,吃東西時越拘謹越講究禮儀,這種無形的枷鎖,固然較不妨礙他人的觀瞻,卻也壓抑了自己的樂趣。

坊間大部分的豬血糕多批自工廠,面貌模糊。東南亞戲院前「小李豬血糕」則不依賴工廠,自己調配醬料,自己製作豬血糕,並切成菱形,那豬血糕從籠屜取出,蘸滿花生粉交給顧客時,猶柔軟抖動著。

先決條件自然是豬血要絕對新鮮,好吃的關鍵在於成品的柔軟、香滑口感,柔軟而飽含彈性和嚼勁。除了「小李」,猶有一些美味的豬血糕,諸如景美夜市「張阿姨豬血糕」、三峽老街「鄭記古早味豬血糕」、鶯歌「老街豬血糕」、南雅夜市「板橋第一家豬血糕」、德惠街一六七巷「德惠街豬血糕」和南機場夜市、迪化街七十號門口的豬血糕……素食麻辣火鍋店「以辣之名」的豬血糕,以海苔代替豬血,沒有了血腥氣,多了清香味,創意十足。

豬血糕可煮可蒸可滷可炸可炒可三杯,放進麻油雞或薑母鴨湯中,更能顯現不俗的身姿。

此物在麻油雞或薑母鴨的高湯中,吸飽了特殊的油脂和香味,融合本身原有的味道。這跟入味不同,無以名之,我稱之為「借味」。

蓋豬血糕製作時已調味,入鍋前即擁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勁道十足的米酒頭、爆過老薑的麻油都只是後來才參加演出,協奏原來的主調。

豬血糕啟示我們:最有分量、最令人驚嘆的菜餚,是凝練的菜餚,這種菜餚刪掉了一切多餘的東西,一切可以不出現的東西;只保留非出現不可的東西。這就是自然質樸。不然,烹飪的自然質樸美有些什麼標誌呢?

最近我四處考察客家菜,發現有幾家標榜創新的餐館推出「涼拌蕨類」,做法是蕨菜汆燙後,上面注入大量的美乃滋,再覆以花生粉,有人甚至添灑許多彩色巧克力絲。我料想廚師大概覺得蕨菜略具澀感,才會畫蛇添足地用美乃滋修飾;這時候的美乃滋、巧克力絲是造作的裝飾,像疊床架屋的形容詞,喧囂而魯莽,徒然消滅了蕨菜原有的清爽,搞得不明不白,如此這般弄得滿嘴美乃滋,不如去喝豬油算了。我問餐館為何這樣侮辱蕨菜?竟回答說點食率很高呀,年輕人喜歡。

自然,就是合乎事物本來面目,就是不浮誇、不矯飾的烹煮手段。質樸,就是精確、樸實的呈現。自然和質樸,就是那種看起來正確明了、不靠擺飾、不靠吹噓,好像只是隨意揮灑,就能夠把深邃的味道、深沉的意思融合在恰如其分的菜餚當中。

我期待臺灣高廚,充分利用豬血糕,研發出更多佳餚美饌。

竹筒飯

竹筒飯是將米裝在竹筒內烹熟的米食,做法是:取新鮮青竹,每節鋸開一端。浸泡糯米三小時,添加調味料,拌勻,填進一端開口的竹筒內約八分滿,再注水至九分滿,密封開口端,煮熟。另有燒烤法:青竹如前述鋸開,洗淨,浸泡竹筒半天。筒內填入約三分之一調過味的米,加水如前。密封竹筒,平放在炭火上翻轉烘烤至熟。

各地竹筒飯做法不同,臺灣當地少數民族所制有煮有烤;海南黎族都用火烤,其竹筒飯有肉飯、豆飯、鹽巴飯,皆以山蘭稻之香米為原料,燒烤時以香蕉葉封口,將青竹烤至焦黃。

竹筒須選用新鮮青竹,常見的是孟宗竹、桂竹和麻竹,節距以較長者為佳。竹筒之封口則多用鋁箔紙、乾淨溼布條、新鮮香蕉葉。臺中「竹之鄉」的竹筒採用竹子底部的竹頭,相對特殊。

竹筒烹飯味道好,又非常環保,用過的竹筒還可以當燃料。竹筒之為用大矣,裝米炊飯,也可以烹菜。鹿谷「天鵝湖茶花園」「豐閣民宿餐廳」經營竹筒全餐,除了炭烤竹筒飯,還有各色竹筒菜,如竹筒香菇雞、丸子、紅棗山藥、菇、筍、南瓜等,並附贈竹碗,另點燃竹筒炮娛賓。又如傣族、哈尼族、景頗族用竹筒制茶菜:將茶葉填塞進竹筒內,樁實,先令多餘茶水淌出,再以灰泥封口,使其發酵,待兩三個月茶葉變黃後取出晾乾,加香油醃漬調味,當菜餚食用。

臺灣的竹筒飯源自當地少數民族的慶典活動,勇士狩獵、出徵總是少不了它,不僅是臺灣當地少數民族的主食,亦是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黎族常吃的米食。由於竹筒內有一層薄膜,烹熟後,竹膜會脫落,包覆筒內的米飯,吃起來竹香撲鼻。

有人在竹筒內添加肉、香菇、魚等,當然這些材料都必須剁得細碎,才無礙口感。不過,竹筒之為物不僅是裝飯的容器,竹筒飯的美學內涵是飯香中表現竹香,取竹子的清香滲透入米飯中,以清淡為尚,佐料不宜多,米飯也不宜過度爆香調味,以免遮掩了輕淡的竹香:有人在米中加進滷肉、腊味、燻味,實不足為訓。

馬來人的竹筒飯(Lemang)也常作為饋贈佳禮,他們制竹筒飯與我們頗為不同,除了用椰奶取代清水,在填米入粗大的竹筒前,會先在竹內墊一圈香蕉葉,其實已隔絕了竹香。我曾經旅行馬來西亞Port Dickson,走出建於海上的Avilion Resort酒店,來到齋戒月市集,有好幾個食攤正烘烤著竹筒飯,人群聚集在不斷升騰的炊煙前,廣場上流動著強烈的飢餓氛圍。

竹筒飯多於山區野外製作,也可於風景區。我們在烏來老街、溪頭,到處在賣竹筒飯。它和其他食物一樣,不免隨著時代在變易,臺東「鹿野溫泉酒店」就改變傳統,加入地方農特產如香椿、福祿綠茶、鹿野土雞肉,燜燒,令米香融和竹春和茶香,有一種健康保健的暗示。此外,食品加工業也大量生產,我們在量販大賣場,隨時可以買得到。

竹筒飯召喚臺灣少數民族胃腸的鄉愁和記憶,也連接著漢人的野炊記憶。如果在鄒族所在的阿里山區吃竹筒飯,蘸一點阿里山特產的新鮮山葵研磨的芥末醬油,風味更迷人。阿里山出產的山葵長相俊秀,我逛東京築地市場時,看攤商標榜所賣的中國臺灣山葵,價錢、風味、外觀都非日本土產能望其項背。

我曾獨自爬山,在烏來一處瀑布下野餐,山明水秀,印象甚好;後來帶家人再去,吃竹筒飯,升火煮咖啡,泡茶。瀑布依舊在,只是已經滿地垃圾,吸引來不少蒼蠅。我好像挨了一記悶棍,忽然覺得無處悠遊於天地間。

本期到這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大家分享討論。

相關焦點

  • 嘴裡叼著豬血糕最適合發朋友圈,不信你試試
    當然啦,還有我們的豬血糕!豬血糕,又稱米血糕,其原材料就是豬血和糯米就是用這樣簡單的食材製作而成的美食卻被英國旅遊網站評為全球十大最怪食物之首在臺灣,豬血糕隨處可見,不管是傳統市場,還是街邊小攤幾乎所有的火鍋店都有這一美味甚至很多高級餐廳也會利用豬血糕烹製成名菜
  • 備受臺灣人喜愛的豬血糕,外國遊客慕名而來,直呼:吃完捨不得走
    眾所周知,中國是個美食之國,在中國各個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特色美食。對於吃貨朋友來說,能夠邊玩邊吃那是最滿足的事情了。雖然人們現在都說美食不分國界,但是有些美食還是要到當地才能吃到的呢。今天小優要跟大家分享的一種美食是來自臺灣地區的特色美食,這特色美食的名字就叫做「豬血糕」。
  • 豬血糕是個什麼東西?
    具有兩種意義,一種是作為食品原料的豬血糕;另一種則是用前述食材作成的小吃,名稱依照種類的不同可以是豬血糕、花生米血或花生豬血糕。豬血糕是豬血加糯米凝固再蒸熟,吃的時候再蒸熱,沾醬油膏、辣椒醬、花生粉、香菜,或是煮湯、當火鍋料都行,另外還有用鴨血做的鴨血糕,鴨血糕一般都是煮湯比較多,阿給這個名字是日文發音(阿不拉給)演變來的,是把油炸豆腐中間挖空,填入粉絲跟魚漿煮熟,加甜辣醬吃。
  • 閩南小吃豬血糕,你品嘗過沒?
    黏黏的、糯糯的一塊,吃起來,非常有嚼勁,這就是閩南小吃豬血糕。近日,記者在石獅老街一家傳統老店裡品嘗到豬血糕。  記者了解到,豬血糕來源於昔日農家在殺鴨之後,基於節儉美德,不忍心倒掉鴨血,故以食器盛米和鴨血,蒸熟後沾醬食用。然而鴨肉價高,養育費時,鴨血供不應求,而雞血又不易凝固,於是漸以豬血取代鴨血,成為「豬血糕」。
  • 「小臺北」崑山的臺灣味道:臺灣人的一縷鄉愁
    想吃正宗的寶島美食不必非要飛去臺灣,在有著「小臺北」之稱的崑山亦能如願。蚵仔煎、大腸包小腸、豬血糕、滷肉飯……這些耳熟能詳的臺灣風味美食早已落地崑山,為當地人帶來新鮮感十足的美味的同時,也勾起了在昆臺灣人的一縷鄉愁。  鳳梨果酥、小米麻糬……崑山市黃河路上的「古早人小吃」是臺灣美食擁躉不錯的選擇。
  • 閩南人的美味豬血糕竟然被評為:「全球最怪食物」
    不過在閩臺兩地,豬血糕卻是人人青睞的美味。蒸好後的豬血糕呈紫紅色,只要放入油鍋中煎炸,陣陣香氣在熱油的催逼下便能恣意釋放。若再蘸上點甜辣醬,味蕾間便有了甜、香、鹹、脆等諸般滋味。豬血包裹著密密的糯米,此時已變成好看的紫紅色。迫不及待想嘗鮮的,可將剛出鍋的豬血糕切塊,趁熱裹上花生粉食用。這種炮製方法得來的豬血糕軟糯綿粘,只是味覺上沒有太多驚豔的感受。好在閩臺百姓自有辦法來挽救這平庸的口感——他們將豬血糕請入油鍋中煎炸。經熱油一催逼,豬血殘餘的腥味瞬間被趕得無影無蹤。而此時的糯米更是毫不客氣地釋放出濃濃米香,為豬血糕的味覺層次錦上添花。
  • 旅遊的時候有人會去臺灣,但對臺灣小吃了解不多,給大家介紹一下
    旅遊的時候有人會去臺灣,但對臺灣小吃了解不多,給大家介紹一下臺灣小吃,是一系列臺灣的特殊街頭食物的總稱,也是臺灣在地文化的最佳代表之一。常見臺灣的小吃,如:珍珠奶茶;而由於小吃的變化性極高,易於隨地域、時間有突破性的發展,因此廣義的來說,亦可以包括那些於臺灣興盛、創新,而於臺灣隨處可見甚至發揚光大的庶民美食,如:生煎包、蚵仔煎、爌肉飯、肉粽、擔仔麵、起司馬鈴薯[1]、滷肉飯[2]、碳烤雞排、蜜汁燒烤等;至於最廣義的定義,甚至可以包括任何在臺灣十分普及的小吃,像是臺灣蔥油餅[3]、臭豆腐、豬血糕等。
  • 豬血糕燉白菜,有了這菜再也不怕霧霾,既美味又能排出毒素
    豬血糕燉白菜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閩南一帶的傳統小吃之一「豬血糕」,「豬血糕」是用糯米及新鮮豬血混合製作而成的。在個人小時候家裡要做「豬血糕」都要提前把糯米裝盆裡,然後交給屠戶。屠戶殺豬後,就把新鮮豬血按比例倒入糯米裡。
  • 黑布丁 英國的「豬血糕「
    環球餐廳嗒味  文/記者曾繁瑩 實習生高珊  一提起英國的美食,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鬆餅、炸魚薯條、烘肉餡餅等,但是黑布丁你又聽說過沒?  聽到黑布丁三個字,以為是黑色的甜點,像是咖啡布丁或巧克力布丁之類的,但一看到黑布丁的樣子,也許有些人就會望而生畏、聞之色變了,但它卻是不折不扣的英國美食。據說是13世紀一位叫Boudin的廚師發明的。初看外觀,黑布丁是一個黑漆漆的圓形食物,感覺黑到發亮,表面則呈現點綴著淺色塊狀的東西,有點讓人不敢領教。而吃起來的時候,發現口味帶點鹹味和血腥味,和以往我們吃的布丁大相逕庭。
  • 華晨宇活動透露在準備新專輯和演唱會!現場卻意外被「豬血糕」帶偏!
    粉絲回答說:「羊腿、冰淇淋、火鍋,還有豬血糕」 !華晨宇回答說:「(豬血糕)那是我最不喜歡吃的,煩死了!吃的我都可以,除了豬血糕」! 論華晨宇與「豬血糕」的愛恨情仇,所以花花與「豬血糕」這個梗就是過不去了是吧?也有的粉絲更是直接表示是誰提的「豬血糕」?快出來挨誇!哈哈,不得不說火星人們也太可愛了吧!
  • 舌尖上的鄉愁:記憶中的泡湯肉
    微信朋友圈除了詩和遠方與所謂的「心靈雞湯」外,圈裡刷屏嗮出的殺豬飯、泡湯肉不由得勾起微友們舌尖上的鄉愁和久違的記憶。一張張熟悉的圖片,一道道兒時過年過節才能吃上的美味佳餚,衝擊著在外遊子的腦洞,童年塵封的往事,就像放電影一樣,不斷地閃過。
  • 舌尖上的臺灣~美食小吃
    臺灣可是一個美食天堂,不管是中餐、西餐、料理各種美食都在這裡雲集。臺北,高雄兩個大的都市,總會有許許多多的饕餮美食雲集,若想吃海鮮,花蓮、墾丁、是個好去處,在那裡,吹著海風,吃著可口的海鮮,十分的愜意;九份的夜市很熱鬧,甜品、燒烤、應有盡有。十分的舒心。
  • 吃貨的福音——解析臺灣美食
    臺灣美食作為寶島的臺灣,除了各具特色的風景和民風民俗,臺灣的美食也是鼎鼎有名的。除卻很久之前就傳入的的珍珠奶茶,前幾年傳入大陸的小吃「雞排」也很受大陸民眾歡迎,以致大陸內部也興起了不少與珍珠奶茶和雞排相關的飲食行業。雖然前幾期給大家介紹了不少的臺灣著名景點,但是臺灣有意思的可遠遠不止小編文章內所寫的,例如還有臺北101大樓、北回歸線紀念碑、西門町等。
  • 調糕藕粉,是老昆明人記憶中的小吃,也是昆明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調糕藕粉是雲南老昆明人記憶中的小吃,也是昆明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調糕藕粉對於昆明人是特別的存在,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一份調糕藕粉是極其珍貴的。在那個時候,調糕藕粉是病人滋補身體的營養佳品,一般都不太捨得吃。
  • 臺灣自由行開啦!去臺灣怎麼吃?
    你值得一試的臺灣美食臺灣美食聞名世界,每一款美食都是你我舌尖上的享受。那些臺灣美食,你值得一試……豬血糕,豬血+糯米製作而成。哎呦,我去,豬血和糯米還能做成如此高大上的美食,不服不行啊……花枝燒,又叫「烏賊燒」,是臺灣極具特色的美食之一。難道是我審美的問題,怎麼看都覺得這貨不像是美食……
  • 竹筒飯,你好野
    竹筒飯常見於臺灣、廣東、廣西、海南、東南亞等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多種美食文化的融合。想像力豐富的西南人民顯然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用竹筒燒飯,他們似乎是把一切能和竹筒搭配的美食都嘗試了個遍。 竹筒飯本是鄉野山林間的美食,算得上是物質匱乏時期人們最簡便美味的食物了。
  • 臺灣美食:饕餮美味 從夜市開始(定州首屆臺灣美食節今天開始啦!)
    許多夜市小吃的典故由來,都反映了當時臺灣的社會經濟處於比較困苦的狀態。在無法飽食的情況下,老百姓們不斷發明許多替代糧食,知名的小吃蚵仔煎就是這麼來的!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也就是福建一帶所稱的海蠣煎,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老一輩人常食用的傳統點心。除了蚵仔煎,豬血糕也是近年來經常登上國際媒體版面的一種地道小吃,而西方人對於這道小吃尤其感到好奇。
  • 臺灣美食最全清單
    其實呢,對於始終堅信海鮮兩岸是一家的我來說,蔡英文的陰謀都是小事,臺灣的這些美食才是大事,臺灣美食最全清單,吃過了才真正的叫臺灣遊。驕陽和驟雨交替上演的五月天,提前讓人感受盛夏的熱辣脾氣。在臺灣人氣爆棚的綿綿冰,是給我們無數個盛夏裡最好的禮物和安慰。
  • 舌尖上的古城:特色早餐炸餈糕、肉包子、胡辣湯,難忘的美食記憶
    2020年1月15日,古城安徽六安一小區附近的早點攤,顧客在排隊購買油炸餈糕、糖餃子和獅子頭、菜包子,1.5元一個的價格算便宜了,胡辣湯 也是1.5元一碗。雖說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但這些都是當地人喜愛的早餐。小店只有一間門面,每天都要排隊才能品嘗到。
  • 臺灣美食最全清單;去臺灣不把這些美食吃一遍等同白去了
    其實呢,對於始終堅信海鮮兩岸是一家的我來說,蔡英文的陰謀都是小事,臺灣的這些美食才是大事,臺灣美食最全清單,吃過了才真正的叫臺灣遊。滷肉飯,特色在於肉醬和肉汁,它們是製作的關鍵部分。滷肉飯在臺南、臺中、臺北的製作方法和特點均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