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武勝縣公安局堅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爭當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踐行者
「基礎強,則社會穩。」近日,武勝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楊波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安派出所處在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不僅是打造平安中國的重要一環,更是完善社會治理的有力「抓手」。
今年以來,武勝縣公安局堅持民需警應理念,傳承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深化派出所改革為突破,聚焦「六進六邊」工作標準,推動警務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積極構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矛盾不上交 建設百姓家門口的派出所
近年來,武勝縣公安局聚焦精幹人員,改進「一室兩隊」勤務模式,按照「532」標配警力,形成以社區警務隊為基礎的「金字塔」型警力結構,深入踐行「楓橋經驗」,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模式,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
「喂,110嗎?我這裡遇到點麻煩,能不能過來幫我一下?」近日,在武勝縣弘武大道經營門窗生意的文友萍向民警求助道。
沿口鎮河東社區警務室民警楊成華接到報警後,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了解情況。原來,文友萍在弘武大道經營門窗生意4年多時間,平時與左鄰右舍相處融洽,近期卻因門市天花板漏水與樓上居民王鴻源產生糾紛。文友萍表示,對方一直不願意配合查看漏水原因,無奈之下只好向社區民警求助。
經過楊成華的仔細排查,漏水系王鴻源家下水管道老化破裂所致。王鴻源認為自己房屋購入不久,下水管道漏水應找之前的房主,自己並沒有義務解決問題。
雙方僵持不下,楊成華只得組織文友萍和王鴻源來到社區警務室調解室。在調解員的耐心調解下,雙方最終達成協議:由王鴻源更換下水管道,並賠償文友萍天花板修繕金額1000元。「我們社區警務室的民警出警迅速,調解員調解能力強,結果不僅讓我滿意,也讓對方服氣!」文友萍說。
近年來,武勝縣公安局堅持現場化解矛盾糾紛,建立「網格調解室」,積極探索創新矛盾糾紛網格調解、警務室調解、社區人民調解等多種調解模式,推動社會組織、調解志願者等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全面推行「公調對接」「公律連調」「五老民調」等多元化解模式,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確保矛盾不激化、不上交。
截至目前,全縣公安派出所正式運行駐所人民調解室14個,到位專職調解員20名、兼職調解員79名。已調解各類民事糾紛1200餘起,初調成功率95%以上。
平安不出事 「小網格」推動「大警務」
「請問你是哪裡人?有沒有居住證?」11月26日,在武勝縣嶺秀郡小區旁新開的生鮮超市內,社區民警陳玉波正在對商家個人情況進行了解。
不僅要對轄區內商家進行登記,與陳玉波同行的輔警鄧玉榮、金雞嶺社區工作人員及2名「紅袖章」網格員還會定期對嶺秀郡周邊進行巡邏排查。
「平時在小區玩耍時,順便觀察有沒有『可疑分子』,如果有就及時在微信群裡給社區民警傳達消息,為小區治安出出力。」金雞嶺社區網格員王清鳳說,她平時喜歡在小區與其他業主拉家常,十分熟悉小區的環境狀況,對於自己的網格員工作,她感到很光榮。
像王清鳳這樣的社區網格員,在武勝縣各村組還有很多。為推動警務前移工作,武勝縣公安局按照「1+1+N+N」(1名民警+1名社區工作者+N名輔警+N名網格員)模式,大力學習推廣「朝陽群眾」「紅楓義警」「戰旗大媽」「成都學警」等先進經驗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該縣始終堅持將警務融入民眾,發揮最強民力,夯實網格巡防,推動社區民警與5000餘人的「紅袖章」、樓棟長、環衛工人、治安積極分子等最強民力全面融合,並建立警民聯繫微信群78個。此外,社區民警每月進社區召開一次「警民院壩會」,向轄區群眾通報治安狀況,宣傳整治成效,引導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築牢「心防」安全牆。
圍繞巡邏防控、人口管理、矛盾糾紛化解、便民服務等基礎工作,武勝縣社區警務室開展多形式的「平安守護」行動,構建警民共治格局,為治安環境從「小安」到「常安」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
服務不缺位 打造「15分鐘辦事圈」
「張大爺,這裡是拍照區域,請把頭正對攝像頭。」11月27日,在武勝縣公安局飛龍派出所現代農業園區警務室內,輔警陳佩正在指導67歲的村民張開富辦理戶籍證明。
「以前辦理業務要到場鎮或者縣城,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了,太方便了。」拿著剛辦理好的戶籍證明,張大爺喜笑顏開。
「現在不僅可以辦理機動車、駕駛證電話號碼變更等業務,還可以在這進行機動車違章處理。」飛龍派出所現代農業園區警務室民警楊雲瓊說,現在戶籍、車管業務「不出村」就能辦理,大大方便了群眾。
對照「楓橋」經驗,武勝縣公安局緊盯「服務不缺位」,準確把握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服務期待,將部分戶政、車管業務下放到派出所、警務室窗口,並在派出所、治安警務平臺和重點警務室設立警務自助服務機,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服務。
近日,已經在重慶買房的武勝居民謝國華為方便孩子上學,準備將戶口遷到重慶。「現在把準遷證辦好了,後面的資料在微信客戶端就能提交審核,既省時又省力。」謝國華說。
據武勝縣城中派出所民警唐海廷介紹,謝國華辦理準遷證後,可在微信提交資料審核,審核通過後,用郵政快遞將原件郵寄到派出所就能辦理戶口遷移,整個審核過程不超過15分鐘。
除此之外,為深入推進公安「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武勝縣公安已接入廣安公安「微戶政」,利用微信客戶端為群眾辦理戶政業務,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業務諮詢、資料預審、時間預約、快遞服務等便民程序,大大提升了便民服務水平。
原標題:爭當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踐行者(來源: 廣安日報 陳力 武勝記者站 肖雪 本報記者 龍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