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怎樣學好數學?親子教育專家:要讓孩子心中有「數」

2020-12-09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少家長看了我前幾天發的一年級孩子如何學語文?教育專家:從提升語言能力開始」這篇文章都希望我能再講講「一年級的孩子如何學數學?」。

今天我就還是以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老師的《陪孩子玩出學習力》一書中的學習方法結合自身的經驗,整理出這篇文章。

一年級有哪些學習重點?

1、熟練運用20以內的數字,包括識、寫、掌握順序和大小、區分幾個和第幾等;

2、初步了解加減法含義,熟練掌握一位數加法和十以內減法;

3、初步學會運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等符號,並學會運用;

5、初步了解和運用分類概念;

6、初步認識金錢、時間等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常識;

7、初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等常見圖形。

那麼,了解了一年級孩子應該掌握的數學學習內容之後,家長要怎麼幫孩子學好數學呢?

要讓孩子心中有「數」

付小平老師認為,要想讓孩子學好數學,家長要先讓孩子心中有「數」,才能由點帶面的完成一年級的數學學習。

只有當孩子對這些「數」的概念、順序和含義瞭然於胸、應答如流,才能算是做到心裡有「數」。

家長具體可以這樣做:

1、認識數字

數字其實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比如一個數字「5」放在這裡,可以是「5隻小狗」、「5根冰棍」、「5集動畫片」也可以是「第5名」、「第5天」……

這對孩子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家長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使用和遊戲幫孩子理解數的數值、序數和數位的用法。

經常和孩子數一數生活中遇到的「數」,比如出門時數一數門口停了幾輛車、自家的車排在第幾。

還有一個比較好的複習方法,家長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給家長上課。通過模擬的課堂互動,幫孩子更深層次的理解自己的所學。

2、提高計算能力

計算是小學數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將來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能力。

付小平老師在書中提到:整個小學階段,計算都是數學學習中的重中之重,估計將佔據60%~70%的比重。

一年級所學的20以內加減法又是計算中的基礎內容,因此非常重要。

推薦兩個用撲克牌就能玩的數學計算親子遊戲,可以幫孩子鍛鍊計算能力。

(1)十點半

花牌記為半點,A代表1,2~9分別代表2~9。

家長和孩子輪流發牌,幾個玩家根據自己手中的牌決定是否繼續要牌,如果幾張牌加起來的數字大於十點半就算輸,其他則按照數字大小排名,剛好十點半或最接近十點半的為贏家。

(2)數字累加

去掉花牌,A代表1,2~9分別代表2~9。

家長和孩子輪流抽出3張牌,然後將三張牌數字累加,進行搶答比賽,誰能最先計算正確誰就是贏家。

這個遊戲,可以通過減少牌(比如去掉5以上的牌,或者每次只抽2張牌)等方式降低或增加難度。

家長也可以加入輸贏的獎勵和懲罰,激勵孩子更多的通過遊戲提升口算能力。

3、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理解數學

付小平老師認為:很多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我們要給孩子創設更多的生活情境,讓孩子在生活中理解深奧的數學知識。

比如在購物的時候,讓孩子幫忙計算價格,讓他簡單算一算需要找多少零錢等。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趣味數學: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趣味數學遊戲,親子活動這樣做
    聖誕節和元旦節即將到來之際,餘老師給大家推薦幾款超有趣的趣味數學遊戲,讓父母和孩子都能感覺到十分好玩,這樣的親子活動會更有教育意義。親子趣味數學遊戲一:誰先數到30(適合學前班和小學一年級)家長和孩子比賽交替數數,無論誰先數,從1開始數,每次最多可以數2個數,最好數1個,誰數到30誰勝利。比如家長數開始1;孩子數2,3;家長接著數4,5;孩子數6,7;家長8,孩子9,10;....
  • 幼兒園的數學教育,不止是教會孩子數123
    很多家長都覺得幼兒園的數學教育不過就讓孩子學會了數數,其實,幼兒數學在很多方面都給了孩子很好的思維、邏輯啟蒙…… 1 『形狀』
  • 如何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學好數學?特級教師支招,遵循數學認知規律...
    孩子發展的不平衡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孩子抽象思維發展快,有些孩子形象思維發展快。即使是聰明的孩子,也會有某些方面發展比較遲緩,這都很正常。對於家長來說,一是要有足夠的耐心,二是適當給予引導。同事的外甥,很多方面有過人的表現,就是左右不分,讀一年級了依然如此。
  • 小學一年級數學寒假怎麼學?報補習班別盲目,孩子看這些就夠了
    放寒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有很多一年級家長向我諮詢:孩子在假期需不需要補習數學 ?怎樣指導孩子學習數學?又怎樣能讓孩子學到新的有關數學的知識呢?今天為家長們帶來一份小學一年級數學寒假作業清單,請家長們參考,希望家長們能創造性的指導孩子,在高高興興過好新年的基礎上,讓孩子做好數學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 上奧數課,多刷幾套題孩子就能學好數學?蘇步青:這樣做才重要
    著名學前教育專家何秋光曾說過:數學差的孩子,其思維邏輯性比較差,推理或空間想像力都比較弱,行萬事都很難!關於孩子的數學能力,不同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樣的,這種能力上的差距,在小學階段就已經開始了。比如,同樣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你問他3+4等於多少時,回答都是7,再問7是如何得來之時,不同孩子的回答截然不同:有孩子說,因為7可以分為3和4,所以3+4=7;也有孩子說,伸出4個手指,然後往上數5、6、7;也有孩子馬上伸出3個手指,右手伸出4個手指,逐一點數手指後得出7。
  •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文/小作家起跑線對於小學一年級孩子的語文學習來說,拼音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孩子先熟悉一部分最簡單最形象的漢字,產生對於語文的興趣,之後再接觸拼音,就不會覺得那麼枯燥抽象了。下面,小作家起跑線就結合自家孩子學習拼音的經歷,來說一下一年級孩子如何學好拼音。我女兒現在上小學二年級了,她的拼音學得還是很不錯的,很少有拼錯的時候。
  • 孩子看到數學就害怕?芝加哥心理學家指出,這可能是數學恐懼症!
    一到上數學課,就緊張得手心冒汗。做家庭作業,總是把數學拖到不能再拖。題目明明算對了,結果卻會抄錯。從一年級就偏科,語文前幾,數學墊底。一聽到數學要考試,立馬張嘴就要哭。最要命的是,全班的孩子都不願意和兒子玩,經常會有孩子嘲笑他,「涵涵是不是個傻子啊!」上數學課被點名回答問題,也是憋得滿臉通紅,現在只要一提數學張嘴就哭,已經在家休課快一周了,我這老母親都要愁死了。
  • 數學成績出類拔萃的孩子,他們有怎樣的特點
    而且一直以來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語、數、外都是分值最大的三門主要學科。尤其是數學,它是拉開大家分數差距的一個重要利器,高的可以接近甚至拿到滿分,低的可能二、三十分也不奇怪。人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有人說:數、理、化不分家。
  • 如何引導一年級孩子透徹理解數學符號
    往期數學文章索引為什麼一年級孩子要透徹理解數學符號一年級孩子的數學學習基本都是各種數學概念的理解,比如20以內的加減法但為什麼一二年級的孩子數學學得很好,到了三年級以後,數學成績漸漸就拉開距離了呢?孫路弘老師在《媽媽教的數學》一書裡面有句話給出了答案。學數學,並不是能夠模仿過程就等於學會了,重要的是真的從概念的層面理解詞彙。
  • 小學生怎樣學好數學?100以內乘除法要能脫口而出
    在會上,記者採訪到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史寧中,浙江省功勳教師、浙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主編張天孝,幫家長問一問,怎麼樣才能學好數學?克服粗心有沒有好的辦法?有些學生數學特別好,是不是天生的?
  • 數學啟蒙,真正要教給孩子的是「玩」數字,而不是數「123」
    很多家長都意識到數學很重要這一點,並且也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學好數學,但是大多家長認為孩子數學學得好與壞是孩子智商和老師教學的問題。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智商和老師的教學是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只是一方面,除了這兩點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孩子的數學啟蒙。在這一方面許多明星家長就做得很好。
  • 2020年一年級數學期末考試真題,教育改革從一年級就開始了
    前些天,各地都相繼完成了期末考試,每年考試完,小徐老師所在學校的老師們總要討論一下題型變化,捉摸一下每年都在體現的教學改革方向,拿數學來說,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初中、高中,這兩年的出題形式變化是最大的。因為高考、中考是教育改革的指揮棒,因此,只要我們略加注意,就會發現,教育改革從一年級就開始了。拿今年的數學期末考試來看,題型越來越靈活,力求提高孩子們數學與生活相聯繫,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下圖所示,第一二題旨在考查計算能力和對數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同時也考查了讀題和理解能力。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答案一、填空題。,儘管說,老師不會告訴你孩子在班上的排名,但是你要問,老師還是告訴你個大概情況,如果考的好對於孩子今後的學習信心是有很大幫助的,所以為了孩子的學習,我們應該早做準備,這就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 「孩子數學太拉分了……」孩子數學成績差如何逆襲?父母都該看看
    但是,這個過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想要學好數學,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有的父母恨鐵不成鋼,對待孩子的態度也好不到哪去,經常會批評孩子。 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會出現裂痕,難以修補。
  • 孩子都已經「提前教育」了,為何一年級老師還說難教?真相太扎心
    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最重視的問題,如今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進行學前教育,就是為了能在上小學的時候,輕鬆地趕上老師的教學任務。既然大多數的孩子都接受了提前教育,小學一年級的老師應該是最輕鬆的,為何還會有老師說一年級難教呢?真相太扎心!
  • 邏輯思維差的孩子很難學好數學,專家說,用幾個紙杯就能訓練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15節課,我們來聊聊怎麼教孩子「方位」的概念。PS:已經購買了專欄的小夥伴,謝謝你們的信任。由於小樣媽沒辦法直接找到你們,我會在更新完16節課後,把配套資料以圖片形式放到第17節課中,大家記得查看和保存。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私信我哦。
  • 1~6歲的孩子要怎麼進行數學啟蒙?這4個方法,值得收藏
    有一些孩子在2歲左右就可以輕鬆的背出很多數字,但是在計算方面就不行,就是只會數不會運用,其實這個時候我就想到了數學啟蒙,孩子要是只會數數,並不會將數字運用在生活中,那麼這樣的數學啟蒙有什麼意義嗎?家長們要知道一點,數學啟蒙並不是只有數數這一項,而是包含了形狀、空間、排列、大小、幾何、測量等等很多方面。數數隻不過是這茫茫大海中一粟而已。學好了數數也只是學好了數學的一個小方面。
  • 孩子會從1數到100,卻不懂得「找錢」!是犯了這幾個「數學誤區」
    數學知識的應用可以說是貫穿了我們平常的生活,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也不是對文科類知識的貶低或者看淡,文理科都很重要,不過如果單從求生技能方面來說,理科方面的知識可能會佔據更多的知識空間運用。
  • 美國孩子數學差,卻培養出最多的科學家,原因藏在美式數學教育裡
    美式數學教育一、美國人的數學不是真的差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美國人的數學差,但並不代表所有美國學生的數學都差,美國人在歷史上也曾經經歷過像中國這樣的全民教育階段,在那個時候數學是美國人的驕傲,當時的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也一直由美國人把持,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左右。
  • 中國科學院院士告訴你,怎樣才能學好數學?
    聽說他經常告誡學生,「要學好微積分和線性代數,歸根結底一切高級的數學都是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的各種變化。」所以,我們學習必須有重點,不能夠鋪開學,太多了,反而學不好。現在有各種活動吸引我們,但是我覺得對於學習來說,這些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最重要的還是在課堂上學習,把正課學好。把小學的數學,最簡單的算術學好,把中學數學最簡單的代數和幾何學好,把大學的數學學好,就是把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學好,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