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少家長看了我前幾天發的一年級孩子如何學語文?教育專家:從提升語言能力開始」這篇文章都希望我能再講講「一年級的孩子如何學數學?」。
今天我就還是以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老師的《陪孩子玩出學習力》一書中的學習方法結合自身的經驗,整理出這篇文章。
一年級有哪些學習重點?
1、熟練運用20以內的數字,包括識、寫、掌握順序和大小、區分幾個和第幾等;
2、初步了解加減法含義,熟練掌握一位數加法和十以內減法;
3、初步學會運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等符號,並學會運用;
5、初步了解和運用分類概念;
6、初步認識金錢、時間等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常識;
7、初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等常見圖形。
那麼,了解了一年級孩子應該掌握的數學學習內容之後,家長要怎麼幫孩子學好數學呢?
要讓孩子心中有「數」
付小平老師認為,要想讓孩子學好數學,家長要先讓孩子心中有「數」,才能由點帶面的完成一年級的數學學習。
只有當孩子對這些「數」的概念、順序和含義瞭然於胸、應答如流,才能算是做到心裡有「數」。
家長具體可以這樣做:
1、認識數字
數字其實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比如一個數字「5」放在這裡,可以是「5隻小狗」、「5根冰棍」、「5集動畫片」也可以是「第5名」、「第5天」……
這對孩子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家長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使用和遊戲幫孩子理解數的數值、序數和數位的用法。
經常和孩子數一數生活中遇到的「數」,比如出門時數一數門口停了幾輛車、自家的車排在第幾。
還有一個比較好的複習方法,家長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給家長上課。通過模擬的課堂互動,幫孩子更深層次的理解自己的所學。
2、提高計算能力
計算是小學數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將來孩子學習數學的基礎能力。
付小平老師在書中提到:整個小學階段,計算都是數學學習中的重中之重,估計將佔據60%~70%的比重。
一年級所學的20以內加減法又是計算中的基礎內容,因此非常重要。
推薦兩個用撲克牌就能玩的數學計算親子遊戲,可以幫孩子鍛鍊計算能力。
(1)十點半
花牌記為半點,A代表1,2~9分別代表2~9。
家長和孩子輪流發牌,幾個玩家根據自己手中的牌決定是否繼續要牌,如果幾張牌加起來的數字大於十點半就算輸,其他則按照數字大小排名,剛好十點半或最接近十點半的為贏家。
(2)數字累加
去掉花牌,A代表1,2~9分別代表2~9。
家長和孩子輪流抽出3張牌,然後將三張牌數字累加,進行搶答比賽,誰能最先計算正確誰就是贏家。
這個遊戲,可以通過減少牌(比如去掉5以上的牌,或者每次只抽2張牌)等方式降低或增加難度。
家長也可以加入輸贏的獎勵和懲罰,激勵孩子更多的通過遊戲提升口算能力。
3、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理解數學
付小平老師認為:很多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我們要給孩子創設更多的生活情境,讓孩子在生活中理解深奧的數學知識。
比如在購物的時候,讓孩子幫忙計算價格,讓他簡單算一算需要找多少零錢等。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