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啟蒙,真正要教給孩子的是「玩」數字,而不是數「123」

2020-12-17 果兒媽媽育兒記

遊斯彬,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數學專業,曾登上《我是演說家》的演講臺,它是數學的痴學者,他用精彩的演講告訴大家,學好數學到底有多重要。

它不僅僅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更是人類認識了解世界最底層的思維方式。如果能夠運用好數學,其威力甚至能勝過百萬雄兵。

很多家長都意識到數學很重要這一點,並且也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學好數學,但是大多家長認為孩子數學學得好與壞是孩子智商和老師教學的問題。

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智商和老師的教學是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只是一方面,除了這兩點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孩子的數學啟蒙。在這一方面許多明星家長就做得很好。

例如有不老男神稱號的林志穎曾在微博上曬出自家孩子kimi學習數學的視頻,視頻中kimi在教弟弟學乘法運算,kimi問兩歲的弟弟二乘二等於多少,弟弟很順利的就答出來了。

還有張栢芝,在某檔綜藝節目上,她坦言,孩子還在上幼兒園時,她每天會花四個小時去陪孩子學習數學!

還有嗯哼的媽媽霍思燕。在王府井書店給孩子挑選書籍時被拍到了,她當時在看有關數學啟蒙的書,還向書店導購員請教問題。

作為家長要給孩子啟蒙數學,首先家長要明白數學的難點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難住那麼多孩子?

1、繁瑣且枯燥

不可否認是,數學確實是既繁瑣又枯燥的學科,小到個位數乘除加減,大到積分運算,它需要當事人不停地去計算、證明、再計算。

對於小孩子來說,這是一種費時費力又沒有樂趣的行為,這種行為顯然是不受小孩子歡迎的。

話說回來,提高智商本來就是一件難事,如果那麼容易做到誰還會去羨慕高智商呢?

2、純學術學科

物理有實驗可以做,生物有細胞可以觀察,歷史有文物可以觀賞,語文有名著可以品讀,唯獨數學是最為抽象的。

法國的兒童心理學家蕾姆曾說過,小孩子的思維線程是單線的,並且短時間內只能運行一條。

像虛數這種高深的數學概念暫且先不提,一般人也接觸不到,先說一些簡單的,適合幼齡兒童的。

對於幼齡兒童來說,一個橘子+一個橘子和1+1完全是兩種概念。

也就是說,哪怕外界有其他參照物,讓孩子讀懂並理解數學,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也是許多家長在教孩子簡單的加減法時,容易崩潰的原因。

3、家長缺少教育經驗

家長作為過來人,深知最難的就是教孩子數學,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孩子小不懂事,腦子跟不上家長的思維總是轉不過來彎;二是家長自身的原因。

家長在教孩子較為基本的加減法時,總會有這麼簡單怎麼就是學不會的想法。在大多數家長看來乘法口訣也是簡單的,別說是一位數,哪怕是多位數的運算,只要記住並按照公式,一步步往下計算,就能解出來。

在家長的這種指導方法下,孩子要麼是一直犯錯,要麼遲遲學不會,家長也因此變得不耐煩,脾氣也越來越暴躁。

大人越急孩子越怕,孩子會產生恐懼的情緒,當孩子產生這種情緒時,思維會變的混亂,還會讓孩子牴觸數學這門學科。眾所周知,偏科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厭惡,這都是家長缺乏理性、科學的數學教育手段導致的。

家長知道了數學難點在哪,那麼具體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啟蒙數學呢?

1、通過玩遊戲啟蒙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益智和啟蒙數學的玩具,例如兒歌、拼圖、數字小遊戲等,家長可以讓孩子早一些接觸這些東西,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引導孩子間接的去學習有關數學的知識,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學習,最後達到數學啟蒙的目的。

2、灌輸數學概念

數學不僅僅是數字,除了數字,形狀也是它的一部分,許多家長急於求成,一上來就教加減乘除,孩子一頭霧水,孩子完全聽不懂父母在講什麼,產生矛盾,最後變成厭學。

孩子還處在啟蒙階段,家長可以先從形狀入手,先讓孩子接觸一些視覺上較為有趣的圖形,例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3、多閱讀數學書籍

學好數學並不是說多做習題冊,上輔導班就可以,孩子還應該閱讀數學書籍,家長要重視孩子數學書籍的閱讀。

蘇步青是「數學之王」和「東方第一幾何學家」,在校期間學習數學的經驗就兩點:多做題,多讀書。

他認為,學習數學的第一步是弄清基本概念是什麼和每個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孩子多閱讀並仔細閱讀書籍數學書籍。他曾說過:對於數學書中的某些內容,有些時候還需要反覆讀6遍才行。

即使是有著「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之稱的華羅庚,初三時的幾次數學考試中,他的數學老師王維克認為他一定可以考滿分,直接就不讓他考了,但仍然向他推薦了一些數學書籍讓他閱讀。

由此可見多閱讀數學書籍對孩子學習數學是有很大幫助和影響的。

最後,再向家長分享幾本有關數學啟蒙的書籍:

《邏輯狗》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一種有趣的操作方式來讓孩子參與好玩的智力遊戲。一切答案的尋找,都需要移動不同顏色的原點,既動手又動腦還動目,很多孩子都愛不釋手。

《摩比愛數學》

每一講的第一頁都會將本章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羅列和梳理,像極了我們小時候上數學課時候的樣子,內容的編排非常「學而思」。因此,此書也比市面上一般的書稍有難度,即將面臨幼升小的孩子,我覺得這套書很有必要,幾乎是對入學前數學知識的一次系統梳理。

《其實數學很好玩》

《其實數學很好玩》是美國專業的益智類童書出版社Highlights出版社出版的知名數學啟蒙書籍,其宗旨是:樂得其所,樂在其中。該出版社一直致力於創作高品質的作品,幫助孩子們完善自我,使孩子在「玩兒」中不僅可以獲得玩遊戲的愉悅,還可以獲得邏輯思維的能力,而且每道試題都有對應的答案和提示。

我是果兒媽,6歲女兒的寶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專業兒童潛能開發師,歡迎大家關注、轉發、點讚、評論,想要了解更多育兒乾貨,關注我,持續為您更新優質育兒秘籍!

相關焦點

  • 數學啟蒙除了教孩子數數,做好這4個數字啟蒙,未來數學無壓力!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數學啟蒙中,教孩子數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節。或許有家長覺得教孩子數數很簡單,麻溜從1數到10完全沒壓力,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這類孩子就是只知道無意義數數,機械記憶,不理解數字具體含義的典型。所以,我們才說,數學啟蒙中數數是至關重要的開頭。下面這4個數字教育,家長不妨在給孩子做數數啟蒙時候參考一下。
  • 只教孩子數1到10,不如教孩子這些數字知識點!打好數學基礎!
    要麼教孩子數數,要麼就是刷題,除了各種興趣班外,竟也不知還有什麼好方法了。今天,就和家長聊聊數字這件事,除了數數和刷題外,這5個數字知識一定要學。2、計數很多孩子很小就能數到10,甚至能成百上千的數,但卻並不能理解具體事物的數量概念。這是典型的不懂計數教孩子計數不是「我講你聽,記住就好」的過程,而是要講究方法。
  • 斯坦福教授:想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數感」能力培養是基礎
    文|穎媽談育兒如今數學啟蒙被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但數學的範圍何其廣大,有些家長覺得自己讀書時數學就不好,該怎麼教孩子呢?還有人覺得,數學啟蒙不就是學會「1+1=2」這種運算和規律唄,如果是這樣,那讓孩子背會乘法口訣、加減法口訣不就就夠了。
  • 怎麼教幼兒數數?只需這4步,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擁有數學思維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2歲左右就開始教一些簡單的數字了,讓孩子開始數數,比如教他們從1數到10,或者有更厲害的小孩可以從1數到100,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家長們發現孩子雖然會數數了,但是並不知道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比如讓孩子去拿兩個草莓,但是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看看斯坦福教授怎麼說
    誤區一:認為數學是智力衡量的標準 孩子如果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就認為孩子智商高。 孩子什麼事情完成的好都歸結於他智商高,而不是他的努力,他的思維。 如果孩子對數學的理解能力平平,家長就認為孩子不是很聰明。
  • 孩子數學很難教?這兩個方法保證讓孩子愛上數學!
    其實,這位家長反應的問題,說明了一點:錯過了數學思維啟蒙的關鍵期!說到數學啟蒙,可能有的家長表示不解:明明孩子很小的時就教他數數和加減法了,數學啟蒙上沒掉隊呀?這就是家長在數學啟蒙教育上的一個誤區!數學啟蒙並不是教孩子數數,認數字,背加減法!數學啟蒙強調的是孩子在數字認知過程中對數的理解,在生活中對數學的運用,以及多元化數學思維和能力的培養。
  • 相見恨晚的數學啟蒙玩具,火爆美國幼兒園的小狗天平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數學本身是抽象的過程,學習數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包括鍛鍊抽象邏輯思維和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數學啟蒙,真正要做的是給孩子儲存具體的資源,積累的具體表象越豐富多彩,抽取的過程就越順利。
  • 3歲娃要學會從1數到100?蒙特梭利:數學啟蒙得先培養數感
    上周我帶墨仔去上感統課,在外面等孩子下課的時候和兩個媽媽聊了一會,她兩的孩子差不多都是3歲左右,其中一個媽媽在給我分享要重視孩子的數學啟蒙,數學非常重要,具體咋訓練呢?現在開始就應該帶著孩子唱數字,從1唱到100,然後再認數字,早早給娃練習,以後上學就輕鬆多了。
  • 如何在遊戲中實現數學啟蒙,提高孩子思維能力,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前陣子去朋友家,看到她在家裡教4歲女兒數數,朋友問她:「1+1等於幾?」,孩子愣了半天,說:「11=11」。朋友重複問了幾次,得到的依然是同一個答案。朋友生氣的和我說:「學數學太重要了,鄰居家的小孩都會100以內的加減法了,這可咋辦,早早就輸在了起跑線,以後上學肯定要落後了!」
  • 幼兒園的數學教育,不止是教會孩子數123
    很多家長都覺得幼兒園的數學教育不過就讓孩子學會了數數,其實,幼兒數學在很多方面都給了孩子很好的思維、邏輯啟蒙…… 1 『形狀』
  • 適合3-6歲孩子的數學啟蒙繪本,建立數學思維,為小學打下基礎
    數學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學會的知識,雖然小學會交給孩子基本的數學內容,但對於孩子來說還是很困難的,這就導致很多孩子厭煩數學,作業不會寫等等,所以,家長們要從小給孩子建立數學思維,為小學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 數學啟蒙「三部曲」:寶寶巴士帶你邊玩邊學!
    一提起孩子的數學啟蒙,不少家長就會感到頭疼,覺得自己的數學基礎也不好,更不知道要怎麼教孩子。不想讓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上各種數學輔導班,不想讓抽象、乏味的數學概念將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消磨殆盡,更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數學啟蒙,其實也可以很簡單和充滿歡樂!
  • 數學啟蒙從0歲就開始了?蒙氏數學了解一下!(文末有福利)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前段時間,米粒媽寫了篇數學啟蒙的文章《孩子的數學天分藏著你的啟蒙裡,但可不是數數+乘法口訣蒙氏數學啟蒙注重從培養孩子興趣出發,聯繫生活實際,藉助專門的數學教具,讓孩子由淺入深地認識數學。蒙氏的數學啟蒙是真的好,尤其是將數感的培養貫穿始終。
  • 孩子看到數學就害怕?芝加哥心理學家指出,這可能是數學恐懼症!
    最要命的是,全班的孩子都不願意和兒子玩,經常會有孩子嘲笑他,「涵涵是不是個傻子啊!」上數學課被點名回答問題,也是憋得滿臉通紅,現在只要一提數學張嘴就哭,已經在家休課快一周了,我這老母親都要愁死了。對3歲以前的孩子,他們的邏輯思維還沒怎麼萌芽,死記硬背地記下了1—20個數,但是壓根不理解數字背後的意義,這一連串的數字對於他來說,和聽到的一首兒歌或者一首古詩沒有任何區別。但是父母或者家長卻樂此不疲地讓孩子背,以為會背了將來就能把數學學好。有什麼意義呢?
  • 幼兒園不開學,在家這樣教孩子數學,孩子開心家長省心
    抓好認知規律,從生活入手啟蒙所謂的「認知規律」,通俗的講就是「什麼年齡就做這個年齡段能做的事」,幼兒園階段數學該做的不是加減乘除,而是了解數學,感知數學。幼兒對生活中的新事物都很好奇,所以幼兒數學學習就從生活入手。女兒三歲左右開始對數字產生強烈的好奇,我們沒有直接給她數學書,而是引導她認識生活中的數字。
  • 娃幼兒時期數學啟蒙,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數字和數量不是一個概念,在早期,孩子學會了數數,但是數量的概念並沒有理解,所以點數的方式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 不少家長讓孩子從2歲就開始練習數數,3歲學寫,4歲開始學算數,小學後又開始上各種奧數班,家長們似乎對數學的興趣總是不斷的。 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其實數字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什麼才是數感?
  • 數數是數學的基礎,死記硬背後患無窮,這樣學才能真正掌握
    今天是《6歲前這樣教數學,小學不吃力》專欄的第七節課,我們來聊聊怎麼教孩子「數數」。 數數,是很多家長給孩子上的第一堂數學啟蒙課。不少老人帶孩子爬樓梯的時候,都會一邊爬,一邊念叨「1,2,3」。久而久之,孩子就把數字的順序記下來了。
  • 數學啟蒙,這5個識數小遊戲,讓孩子玩到嗨!快收藏
    3~6歲孩子認識數的規律:孩子總是先從口頭數數開始,然後再點著實物數,接著才能根據數的結果說出總數,再按著實物數拿出同樣多的實物。這一全過程的特點,是由掌握無意義的數字聲音到掌握數的實際意義,由學會認數到會運用數,由形成數的觀念到形成數的概念。
  • 1~6歲的孩子要怎麼進行數學啟蒙?這4個方法,值得收藏
    有一些孩子在2歲左右就可以輕鬆的背出很多數字,但是在計算方面就不行,就是只會數不會運用,其實這個時候我就想到了數學啟蒙,孩子要是只會數數,並不會將數字運用在生活中,那麼這樣的數學啟蒙有什麼意義嗎?家長們要知道一點,數學啟蒙並不是只有數數這一項,而是包含了形狀、空間、排列、大小、幾何、測量等等很多方面。數數隻不過是這茫茫大海中一粟而已。學好了數數也只是學好了數學的一個小方面。
  • 洪恩數學VS悟空數學 哪個才是最合適0基礎娃的數學啟蒙神器?
    ,適合3-8歲的孩子,包含100個核心知識 、400種學習場景、10類探索旅程、5步教學環節,滿足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幼小銜接準備。如對1-5數的認識,在啟蒙課程中先學習1-5實物點數,然後是1-5認識字形,接下來就是1-5數物對應,最後是1-5按數取物。到了基礎課程才教孩子學習5以內數字的書寫。以進階課程第65課時《認識球體》這一課為例,課程流程分為玩—學—練—測這4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