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
數學啟蒙中,教孩子數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節。
或許有家長覺得教孩子數數很簡單,麻溜從1數到10完全沒壓力,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
因為如果只教孩子口頭數數,家長慢慢會發現,孩子只會口頭唱數,不知道第幾是什麼意思,更不懂按數取物。
舉個例子,孩子可能數到20沒壓力,但是當家長說出「幫我去第二個柜子的抽屜裡拿個盤子」,「幫媽媽拿5個勺子」等要求時,孩子往往陷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狀態。
因為他不知道第幾是什麼意思,更不知道5個勺子到底是多少。這類孩子就是只知道無意義數數,機械記憶,不理解數字具體含義的典型。
所以,我們才說,數學啟蒙中數數是至關重要的開頭。
下面這4個數字教育,家長不妨在給孩子做數數啟蒙時候參考一下。
點數
點數是指一邊用手指一個物體,一邊口頭說出對應的數。
通常,孩子在2歲半左右,就能指物說數到2或3;在3-4歲的時候,可以完成手口一致的點數。
家長可以利用平時生活中孩子能接觸到的,熟悉的東西,幫助孩子學習點數這一技能。
比如陪孩子玩玩具時,可以把著孩子的手指,一個一個數玩具,逐漸過渡到孩子自己數,甚至看到感興趣的會主動點數。
序數
表示次序的數目,通常是在整數前加「第」,如:第一,第二。
在孩子掌握基數,即口頭數數的基礎上,家長可以引入"序數"的概念。
幫助孩子理解序數,首先要教孩子序數的含義,並且能讓孩子用序數詞(第幾)正確表示10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
生活中,最簡單的就是和孩子一起爬樓或者坐電梯,引導孩子說出並理解第幾層概念。還可以通過樂高或者積木等實物,用來加強孩子序數的理解。
奇偶數
可能有家長會說,奇偶數是小學知識,其實認識10以內的奇偶數,確實是幼兒園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識。
給幼兒園孩子講解奇偶數時,「能被2整除的整數叫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整數叫奇數」,這樣抽象的數學語言,孩子是不能理解的。
家長可以選擇使用實物,讓孩子直觀看到奇偶數兩者之間差別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奇偶數概念。
比如將奇偶數分成兩組,按照寫好的數字兩兩堆樂高,每次都多出單獨一個沒有小夥伴的樂高時,就是計數,剛剛好都有好朋友的樂高,就是偶數。
按數取物
能夠按照給出的數字,取到相應數量
通過上文的點數鍛鍊,可以在點數的時候,讓孩子理解點完的數字,就是這些實物的數量,引入數量概念,幫助孩子理解"總數"。
當孩子理解了"總數"的概念時,可以根據數好的物品數量,找出要求的數字對應的正確數量。
這個同上文一樣,多和孩子互動,從身邊和生活出發,給孩子創造具體的數學,對他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更簡單。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更多關於幼兒學前數學問題,請關注【何秋光學前數學】,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