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最牛博導,曾在百家講壇上走紅,32歲才考入大學十分勵志

2020-12-18 騰訊網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這句成語來形容王立群先生再合適不過了,對於17、8歲就邁入高考行列的大學生而言,在32歲才考入河南大學的王立群先生已經算是大器晚成。

但和尋常大學生不同的並不僅僅是年齡,王立群先生被稱為「河南大學最牛博導」,並且曾經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走紅——百家講壇。

「百家名師」

百家講壇雖然在如今的網絡時代已經過了當初最輝煌的時期,但它自十多年前開播便火爆全國,甚至許多中小學生的寒暑假作業中都包括觀看這檔節目,而它的成功並不僅僅是優秀的策劃和經典的宣傳,更是因為有出色的名師加盟而產生的化學作用。例如王立群老師的搭檔易中天、閻崇年在百家講壇的盛名中功不可沒。而王立群老師自然也是其中一員虎將,他以講宋史、史記而出名。

「王立群讀史」甚至一度膾炙人口,口口相傳。在厚重蒙塵的歷史面前,王立群老師卻能將晦澀難懂的古文攤開,猶如書卷般展現在觀眾面前,他不僅學富五車,更能將這萬般學問化成生動流暢的語言,清晰的表達出來。

倘若沒有對王立群老師有深刻的了解,我們很難想像,這位從百家講壇中走出來的名師,並沒有和其他的許多講師一樣,畢業於985或是211的高校,甚至在他當初的介紹中,他連大學這一欄都是空白,但他最終還是憑藉著自己對學識的渴望和才華成為了「河南大學最牛博導」。那麼,身為「百家名師」且勤奮有才的王立群先生,為何沒能考上大學呢?

命運三折

其實早在1965年,王立群先生便參加過高考,在那個志願幾乎等於成敗的年代,甚至由於考試的感覺很好,王立群先生信心滿滿的考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但就在這時,他遇見了人生中第一個轉折點——政審。由於政審的原因,王立群現先生沒等發榜就到開封市一家小學當起了代課教師,錯過了自己的第一次邁入大學門檻的機會。

來到開封的王立群先生,在這裡一待便是十四年。七年小學,七年中學。

他在小學教書的7年時光中,幾乎包攬過全部的教學科目,他教過語文、數學、書法、美術,甚至還教過音樂。為了教音樂,幾乎沒有接觸過樂器的他,硬是用一星期的時間學會了腳踏風琴。也是在這裡,他撿到了學校唯一一本《史記》,這是他與史結緣的開端。

原本人生的軌跡即將這樣平淡下去的王立群,迎來了人生中第二次轉折的機會,這一次,命運給他的不再是遺憾,而是幸運。1978年國家恢復招收研究生,王立群當機立斷下了考研的決心,並決定就近報考河南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雖然在77年時32歲的王立群已經有機會靠近大學校門,但由於年紀和學屆問題,他最終走了研究生路線。雖然人人都知道高中生直考研究生困難重重,不僅是沒有教材,無大學課程打底,更是因為當時參加考試的人年齡層參差不齊,不少人工作繁忙。但王立群先生一個一個克服了這些困難,他的一腔熱血和決心,無人可擋。

沒有教材,那就去借;沒有人教,那就自學。

他先向單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科《俄語》教材,撿起了十四年學習的語言,僅在大半年的學習後便成功考過。而當年的政治考試也是如出一轍,王立群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開始啃起了開封市委組織部發的三本政治經濟學宣傳小冊子,一天一本。第四天,則是看了艾思奇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在政治課僅僅複習了四天的情況下,他拿下了91.5分的高分。最終,他順利進入了河南大學。從78年開端到現在的40多年光景裡,王立群先生和河大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在河大任教期間的王立群成為了文學院的教授博導,帶出了一屆又一屆優秀學子。

王立群先生提起那段時光時常說:「來到開封,來到河大,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邂逅。」

原本應該在河南大學安度餘生的王立群先生,在2006年,突然迎來了人生中第三個轉折,他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開始講述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的系列人物,這一講便一發不可收拾,後來還出版了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

勵志人生

人們驚訝於他對歷史通透的理解,可是他自己卻說:「真正讓我讀懂《史記》的,是現實。」也許少了人生的三番波折,他就會錯過歷史,也不會有如此深厚的理解。命運為他關上了一道門,給他製造了一個遺憾,可是當命運打開一條窗縫時,他卻順著其中找到了光明。

艱難的經歷成為了他的養料,十四年被改變的軌跡也未能將他擊垮,在這樣的人面前,他不火,誰還能火?

最終,憑藉著百家講壇節目的火遍全國和過人的學識,王立群老師成為了河南大學中最有名的博導,可他從未因此而自滿。儘管已經到了退休年紀,王立群老師的身影仍然活躍在河大的學校之中,他愛這裡,愛河大的滄桑優雅,也愛它的底蘊深厚和波瀾不驚。

他說:「河南大學註定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的,也許早在十四年前,這個安徽出生的小夥,從錯失了清華大學的土木工程後,來到了這裡,就註定和歷史結緣,和底蘊結緣。他對河大的深愛是他期望用自己的餘生之力來回報母校,他對歷史的深愛是期望經過自己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傳達中國前史。

這位已經年過七旬的老師,如今仍然筆耕不輟,堅持通過自己的筆來書寫前史華章,從未改變。

文/平南

相關焦點

  • 32歲才考入大學,如今已成河南大學最牛博導、百家講壇著名人物
    32歲才考入大學,如今已成河南大學最牛博導、百家講壇著名人物喜歡看《百家講壇》的朋友們一定對王立群很熟悉。畢竟,能夠講晦澀難懂的《史記》變得通俗易懂是很難做到的事。令人佩服的是,王立群並不像其他名師諸如易中天、於丹一樣是畢業於名牌大學,反而王立群在當初憑藉著自己的履歷,連大學都考不上,但是卻憑藉著自己的頭腦一步步成為了大學內的知名老師,堪稱一份大學老師界的傳奇。出生在安徽的王立群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了河南,據親朋回憶說,王立群小時候就十分聰明,尤其是對歷史,可以說是到了十分熟悉的地步。
  • 他是河南大學的驕傲百家講壇人氣最旺嘉賓,大器晚成32歲考入大學
    在我國古代有一位典型的大器晚成者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姜子牙了,甚至在《封神演義》中這位老者被描繪成為了一位神仙般人物,但是從史書記載當中姜子牙直到70多歲才遇到人生中伯樂,最終憑著對商朝討伐的功勳而聞名天下。
  • (人物)《百家講壇》名嘴排行 四位名嘴來自山東(組圖)
    一個以文化人、歷史專家、教師為主的《百家講壇》在娛樂當道的年月裡成為熱門節目,到現在,在《百家講壇》推出過講座的人已超過了20位,這些人在上「講壇」前,影響力只限於小圈子裡,但在央視走了一遭,他們名氣爆增,成為公眾眼中的明星。他們能走紅,除了央視這個造星平臺外,他們所具有的獨特氣質才是成為觀眾追捧的主要原因。
  • 從百家講壇到詩詞大會,王立群帶你品經典宋詞國學精粹
    兩次高考失利,33歲撿起丟下14年的俄語,從高中生「直升」研究生;留校授課24載,從講師到教授再到博導,再到《百家講壇》三尺書卷一部史記,一舉成名天下知。之後,去青歌賽做評委,去《中華百家姓》做嘉賓,去《中國詩詞大會》做點評,他成了如今家喻戶曉的王立群。
  • 我國最勵志的2位保安,1位考入北大,1位自學讀研成為了大學教授
    提到保安對於很多人來講很難會和一位大學教授或者高學歷者牽涉上關係,畢竟保安對學歷的要求並不高,而且往往都是一些年齡比較大或者學歷比較低的人去當的職業,但是在保安這個隊伍當中一直不乏勵志的典範,有些人成功逆襲為了富翁,有人成為了企業家。
  • CCTV-10《百家講壇》名家對話賀州文化
    11月20日,第六屆中國(賀州)新媒體群英會暨廣西賀州長壽文化節在黃姚古鎮開幕後,隨即舉辦遇見黃姚·《百家講壇》名家對話賀州文化沙龍活動。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經理郭本敏,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博導,編輯出版(新媒體)系主任吳煒華,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詹新惠,北京國富祥華副董事長閆俊傑等文化名家,賀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劍思,賀州市副市長楊育智參加活動。
  •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做客湖南中醫藥大學 暢談醫學與人文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南大學文學院楊雨教授走進湖南中醫藥大學。講座現場。互動環節,學生提問。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記者 孫潔 通訊員 張覓)11月18日下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南大學文學院楊雨教授走進湖南中醫藥大學杏林人文大講堂,以「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疾病文學與生命悲歌」為主題,講座由湖南中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宋翠平主持。楊雨教授認為,文學和醫學二者關注的主體都是「人」,醫學偏重研究人的身體,文學則偏重研究心靈。
  • 教師不寫論文講課獲好評 曾拒百家講壇邀請
    在此前32年的教學生涯中,常萍的職稱一直都只是講師,河南大學也從未為某一位教授單獨舉辦過聘任儀式。上過常萍古代文學課的學生大多會被她震撼:知識淵博、語言精彩且詩意,而她授課時的激情澎湃,專注投入更是鮮有老師可比。成為「傳奇」的是常萍從不出書、不寫論文、不申報職稱,甚至「兩拒《百家講壇》邀請」。
  • 臺灣著名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胡雪巖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於11日19點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11月11日21時39分,微博官方認證帳號@曾仕強-教授 發布了該消息。曾仕強教授於1934年生於福建,祖籍漳州,長於臺灣,後遊學歐美等國,先後獲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和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並歷任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羅浮山國學院院長等職務。
  • 用最詳實的數據告訴考生,考入復旦大學要多少分
    5、從復旦的錄取數據,可以看出一個網絡上炒的沸沸揚揚的「700分進不來清北」是真實存在的,主要是集中在兩個老大難省份:河南、河北以及天津。但如果學生不顧及專業,只是為了上清華、北大而報考清華、北大,其實700分以上是沒啥問題的!這個很複雜,有機會我會專門和大家一起探討。但之前老馬就說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從我的視角看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簡稱「河大」,新老校區(金明校區、明倫校區)均坐落於河南古城開封。建校面積220萬平方米,有97個本科專業,研究生近萬人。說起建校時間河大可比鄭大早得多,河南大學的前身是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這在當時可是與南洋公學、清華學校並稱為三大留學培訓基地的學校,創建時間是1912年,創建的時候有袁世凱及張振芳的支持,後來馮玉祥將其改為第五中山大學,1930年正式命名為河南大學,再後來又經歷了幾次改名,到了1984年的時候恢復河南大學的名稱。
  • 百家講壇主講人談歷史劇:小細節應該允許編
    >   全講趣味故事還不如聽評書  5月17日,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商傳應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之邀,為大學生們舉辦專題講座。他還在瀋陽建築大學、瀋陽師範大學、遼寧大學舉辦了《朱元璋的十個為什麼》、《走進晚明》等系列講座。商傳為著名歷史學家商鴻逵之子,曾師從著名歷史學家謝國楨教授(梁啓超弟子)。《百家講壇》曾播出商傳主講的《永樂大帝》,即將播出他主講的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5月18日,商傳在瀋陽師範大學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談及對《百家講壇》以及明史熱的看法,他認為,學術講座不是說評書,學者也不是明星。
  • 臺灣學者試登「百家講壇」講《易經》
    寫作不是「六經注我」    本報訊(記者張弘) 近日,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傅佩榮結束首次內地學術之旅,返回臺灣。他演講所到之處激起的波瀾並未平息,「傅佩榮解讀五大經典」系列圖書也引起了讀者的關注。9月15日上午,傅佩榮在央視百家講壇試講《易經》,獲得了現場觀眾的好評。百家講壇編導王詠琴表示,「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還是有區別,最終能否合作我們還要再討論。」
  • 河南大學賦-河南大學新聞網
    清政府接受呈請,於當日諭告全國:「著即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整整延續了一千三百年的封建科舉制度,至此壽終正寢。(6)留學歐美預校:即河南大學前身——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1910年代之初,正處於辛亥革命前夕的河南教育界,諸多有識之士極力呼籲創辦大學,以改變河南的落後狀況。
  • 百萬年薪不代表就業質量,26歲985高校博導才是名校畢業生的追求
    ,似乎代表了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就業質量會很高,然而在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眼中,高薪不代表就業質量,就像華中科技大學電子信息與通信學院副教授許煒對學生說的一句話:「你從7歲讀到30歲,就是為了卻百度、騰訊工作,何必苦這麼多年?
  • 八朝古都開封公主樓,河南大學最美建築
    提到河南省開封市,很多朋友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宋京城汴京,其實開封不但是大宋的國都所在地,歷史上她曾八次為都,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歷史古都。除了河南貢院遺址,河南大學還有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博文樓、大禮堂等建築,但提到河南大學最美的建築,非博雅樓莫屬,這座上世紀20年代中西建築藝術完美結合的建築精品還有另外一個別致的名字——公主樓,單單聽這個名字,你就能想像這是一座怎樣的唯美建築。
  • 山西大學附中:33考取清華北大,80%學生考入211大學,太牛了!
    日前山西大學附中發布該校2019年高考喜報:據悉,2019山西大學附中高考參考人數542人,有 33 名學生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附:北大、清華錄取學生名單另外還有6名學生被香港名校錄取,23人考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13人考取中國人民大學、20人考取哈爾濱工業大學。
  • 河南人,施一公,他的爺爺今年高壽110歲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後,施一公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工作,直到評為終身教授。2008年,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 3位中國最牛女博士:不受婚姻困擾,在世俗中活成一束光
    1顏寧,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學霸,一個有趣的女科學家。19歲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的博導,37歲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42歲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湖南「最美大學」走紅,是景區造就了大學,還是大學造就了景區?
    湖南大學依靠著嶽麓山而建,在山上我們能夠看到這裡有著很多的人文古蹟,像「愛晚亭」,「嶽麓山寺」等等的景點我們在這裡都能看到。到了秋季這裡的景色最為迷人,是在秋天最適合前來遊玩的景點。現在很多的城市都有美食一條街,在這座大學之中也有著美食街的存在,各種美食散發出的味道,讓這裡吸引來了很多「饞蟲」。這裡的一家「帥哥燒餅」還上了電視,成為了很多人打卡的小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