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面上1米多長的大鮁魚非常多見 記者 李娜 進入5月,以往不常見到的10斤以上的大鮁魚頻頻亮相海鮮市場。一條大鮁魚的賣價高達兩三百元,不少魚販稱,最近幾年都沒見到這麼多的大鮁魚。 「大魚!這個大魚比我長。」20日,紅利市場,一個小男孩看到1米多長的鮁魚後,不停地向媽媽比劃著。 在4月底5月初,市場上的鮁魚、鱸魚、刀魚個頭並不算很大。不過進入5月中上旬,體長1米左右的大魚變得多起來。20日上午9點多鐘,記者在紅利市場走了一遍,雖然已經過了市場交易的高峰期,但是還有4個攤位上擺著大鮁魚,總數有10多條。這些大鮁魚價格在28元一斤,一條大鮁魚就得兩三百元錢。魚販們說,大多數都被酒店買走了。 「以前管四五斤的鮁魚叫『大鮁』,這種十多斤的鮁魚豈不是得叫『超級鮁魚』了?」一位經營海鮮生意15年的魚老闆說,大鮁魚每年都能見到,秋天的時候較多,在春季這麼多大鮁魚上市還是很少見的。除了大鮁魚,還有大鱸魚、大刀魚,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購買海鮮的時候也感慨,今年大個頭的魚類多了。 煙臺大學海洋學院教授邱盛堯最近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他說,這些鮁魚都是自然野生的,已經有10多年沒有出現過大鮁魚魚群了。鮁魚屬於暖性上層魚,以中上層小魚為食,夏秋季結群洄遊,部分進入渤海產卵。「5-6月是鮁魚捕撈的好時節。」邱盛堯說,今年氣候較冷,鮁魚洄遊的時間向後推遲了近半個月。最主要的是,現在正好是鮁魚洄遊渤海灣的時節,所以捕撈量比較大。但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大鮁魚,他們也沒得出具體結論。 市場上魚的種類不少,價位也很可觀。一般的鮁魚價格是15元/斤,馬步魚14元/斤,針良魚根據大小价格在23-28元/斤。海腸38元/斤,爬蝦25元/斤。 休漁期快到了,海鮮價格雖然還挺高,但並沒有阻擋市民吃新鮮海產品的熱情。進入休漁期後,市場上的海產品將主要以冰凍類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