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觀魚,康熙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字,種有杭州唯一的黃舞妃

2020-09-17 上海旭日東升

杭州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城市,這次是第5次過來了,但每次來都會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遊玩第一個景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花港觀魚,是杭州一個很老的景點。東門入口就在蘇堤上,北宋文人蘇軾用疏浚西湖時挖出的湖泥堆築了一條南北走向的長堤,後人為紀念蘇軾,將此堤命名為「蘇堤」。


蘇堤上的公園東門入口,大門上方懸有「花港觀魚」匾額,為著名書法家舒同所題。



花港觀魚,原為一南宋官員盧允升的私家花園。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別墅內鑿池養魚,故名「花港觀魚」。



從蘇堤進入公園,首先吸引遊人注意的便是右邊的碑亭,「花港觀魚」四字是康熙的御筆。來這兒的遊客幾乎都要在這拍張「到此一遊」的紀念照,人多的時候甚至要排隊。



花港觀魚碑亭中,有清朝康熙帝南巡杭州時手書的「花港觀魚」四字,其中魚字的四點有意寫成三點,在我國漢字裡,三點代表水,四點代表火,繁體「魚」字底部有四點,本代表火,可是魚遇水而生,這有些相互牴觸,所以皇帝便將碑文中「魚」字底部的四點改寫成了三點,意味著魚可以永遠歡快地生活在水裡,以示皇恩浩蕩。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碑分為陽文和陰文雙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的字,這在我國碑林史中僅此一塊。



最吸引遊人的就是那一池又紅又大的鯉魚,花港觀魚的特色就是觀賞鯉魚。乾隆帝曾題詩讚道: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微風過處,沿池岸花木落英繽紛,飄浮於水面,好一幅「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動人畫圖。



一棵大樟樹下,是一塊人物像和記述文字全部鏤空的林徽因紀念碑。



由於是剛下過雨,整個景區的遊人不是很多。景區裡鬱鬱蔥蔥,植被非常茂盛,適合慢下來,好好欣賞。坐在湖邊風吹吹,還是很舒服的。



我在想當春暖花開枝繁葉茂的時候,花港觀魚不知道要美成什麼樣子了呢。



去西湖旅遊,除了觀賞西湖的風光外,最不能錯過的就是西湖里盛開的荷花了,那可是西湖最美的一道風景線。7月到9月之間是荷花長勢最喜人也是最好看的時候,去時正好還有好多荷花開放,太美了。



已是9月中旬,好多荷花已經開始凋謝,長出了蓮蓬。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之所以「別樣紅」,是因為西湖荷花以紅色係為主,主打紅蓮,有西湖紅蓮、建德紅蓮、玄武湖紅蓮等。


杭州花港觀魚種有杭州唯一的黃舞妃品種的荷花,「黃舞妃」她是西湖景區從武漢引進試種成功的黃色荷花。


這種荷花名叫黃舞妃,在眾多紅、粉色系的荷花中顯得格外搶眼。黃舞妃為新成員,是2015年正式下水西湖的,由西湖水域處特別從武漢引進,主要是為了豐富西湖荷花品種以及觀賞性。



以前還不知道有「黃舞妃」荷花,今天看到還真有荷花的別樣風姿!

相關焦點

  • 【這就是杭州】花港觀魚
    紅魚池前面石立碑題有「花港觀魚」四字魚為三點水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西湖十景之一。地處蘇堤南段西側。一九六四年二期擴建工程結束,佔地面積達二十公頃。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 2013北京園博會:杭州園再現西湖「花港觀魚」
    2013北京園博會:杭州園再現西湖「花港觀魚」時間: 2013-05-07責任編輯: 楊林旅遊_中國網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北京園博會的杭州園(見圖)展現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景觀,仿佛一幅新古典畫卷在眼前展開。杭州園佔地2650平方米,以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為主線展開,配以桶栽桂花、茶花、含笑、缸栽睡蓮、荷花等植物表現杭州地方特色。以「牡丹亭」為制高點,俯瞰全園,「紅魚池」上架設「九曲橋」,池中金鱗紅魚結對戲水,全景展現「花港觀魚」。
  • 西湖十景竟有兩個錯別字,分別出自康熙和乾隆,是哪兩處景點呢?
    不過,廣為人知的還是最初的西湖十景,分別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映月、三峰插雲、雷鋒夕照和南屏晚鐘。身邊人也是個有眼力勁兒的,看著皇帝心情甚好,於是立馬請皇帝題字,而康熙大筆一揮就寫下「曲院風荷」四個大字,而並未深究到底是哪個「曲」,這也讓後來的遊客一直尋找「曲院」。其實,「麯院」本是南宋朝廷的釀酒作坊,就在靈隱路洪春橋附近,與如今的曲院風荷離得很近,當時還沒有簡化字,所以不能寫作「曲」。
  • 千年賞魚勝地:花港觀魚
    若論賞魚勝地,南有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北有圓明園坦坦蕩蕩,而坦坦蕩蕩是仿照花港觀魚而建的,如今圓明園盛景早已不見,便從「花港觀魚」中一探究竟吧!陽面是康熙三十八年,玄燁駕臨西湖,在此題字「花港觀魚」,刻石碑建於魚池畔,本來是個再正常不過的事兒,唯獨特殊在「魚」字上!大家都知道,「魚」的繁體寫法是4點,但碑石上的卻是3點,難道是不小心刻錯了?
  • 蘇堤一景「花港觀魚」,康熙題書,乾隆作詩,碑林史中僅此的一例
    全長近3公裡,由南向北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座石橋。橋南的御碑亭立有康熙皇帝題寫的「蘇堤春曉」碑刻。蘇堤兩端景點較集中,南端有蘇東坡紀念館可免費參觀,北端有嶽王廟、曲院風荷等景點。還有六橋作為連接,景色真是美不勝收。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景點是位於蘇堤上的「花港觀魚」。觀紅魚在西湖的梅雨季,園內的遊客很是稀少,但這絲毫不影響魚兒們的熱情。
  • 浙江行|(一)花港觀魚
    這花港地處西湖西南,三面臨水,一面倚山,實際是一個西湖外的大型公園。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故稱花港。因景色恬靜,遊人萃集,雅士題詠,被稱為「花港觀魚」。康熙三十八年,玄燁駕臨西湖,題書「花港觀魚」,刻石碑建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碑分為陽文和陰文雙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的字,這在我國碑林史中僅此一塊。乾隆做詩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之語。
  • 花港觀魚,最美的不是花也不是魚,而是遇到最美的自己
    西湖花港觀魚,不僅僅是西湖十景,更是物我兩忘,放空自己的好地方,說她是心靈的家一點也不為過。花港觀魚是西湖邊上比較大的一個自然景觀漂亮的公園,從剛開始的一池一碑三畝地的小小盧氏莊園變成現在有花,有魚,有碼頭,還有密林和大草坪的大公園,花港觀魚面積據說擴大了近百倍,達到了三百多畝。花港觀魚,我去過好多趟了,到現在我也沒有把花港觀魚完完整整地逛完。
  • 風景名勝,杭州悠久景點,花港觀魚魚嘬花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杭州西湖悠久景點。花港觀魚,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的西南隅,其地名來歷,並非以花得名。據志書記載,在西湖群山之中,南高峰之北,有三峰儼峙,稱三臺山。三臺山東北有大麥嶺和小麥嶺。在兩嶺之南有一座花家山,山麓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澗自西往東注入西湖。這條溪以山得名,稱花港。南宋期間,內侍官盧允升在花家山麓建別墅,名日盧園。園內栽種奇花異木,疊石為山,鑿地為池,引花港水於其中,畜養金螂魚數十種,一時遊人雲集,雅士題詠,盛極一時。南宋寧宗(1195-1224)時,宮廷畫院畫師馬遠、祝穆等把盧園列為十景之一,題日花港觀魚。不久,盧園被廢。
  • 杭州5月最驚豔的景點如何遊玩?賞櫻觀魚,吹風發呆!
    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一個杭州5月最驚豔的景點:花港觀魚!景點由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西湖十景之一。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接下來跟大家介紹下遊玩方式。遊玩方式一:賞櫻觀魚,園內有山櫻、染井吉野、日本晚櫻等等,還引進了河津櫻在南門的大草坪上,早春時節滿樹亮粉的櫻花,少女又浪漫!另外錦鯉成群,帶點魚食能和魚玩上好久。遊玩方式二:吹風發呆,園內人跡寥寥,可以細細漫步,靜靜觀魚。公園裡一步一景,花語湖影,群魚嬉戲,被濛濛雨絲籠罩著,花非花雨非雨,一切都那樣的靜怡和諧,宛如童話世界一般美,吹風發呆最為合適!
  • 花港觀魚曾經是南宋大宦官的私家花園,這是真的嗎?
    進門處的這堆假山石,大有來頭,——清代康熙欽定花港觀魚所留下來的院落遺址。 回到南宋,那時候的花港觀魚,其實不是一個公園,老百姓也不能隨隨便便到這裡看魚賞花。因為這裡,是一位朝中重臣的私家花園!這位大臣名叫盧允升,官至近侍,因為不離皇帝身邊,所以很有權勢,他在大麥嶺花家山小溪流入西湖的交界,(現在的望山橋的位置)給自己造了一座別墅「盧園」。史書記載有「鑿池引水,畜異魚十幾種」,看得出,盧允升造這個園子花了不少心思尤其是在養魚這件事情上。
  • 花港觀魚最初並無花
    「花港觀魚」景觀自南宋以來,就一直是「西湖十景」之一。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南巡時,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養魚,築亭建園。現在康熙御題的「花港觀魚」碑就建在花港觀魚公園東門入口的右側,碑亭為歇山頂亭木屋架,簡瓦,四石柱。
  • 這個「魚」字有意思 ,要是猜對含義你就是康熙帝的水平!
    漫步在杭州西湖,在秀麗的湖光山色中徜徉,西湖是怎麼看都美呀,尤以西湖十景為佳,在西湖邊居住的這半個月,我陸陸續續遊覽了十景中的多個,前面已為大家展現了蘇堤春曉和斷橋殘雪,今天想給大家說說花港觀魚再往前走,就是康熙帝的御碑亭了,康熙不比乾隆愛題字,他老人家的墨寶還是比較珍貴的,據說全國才有三處。
  • 花港觀魚,除了觀魚,還能怎麼玩?|遊遍杭州·春
    為了一睹杭州唯一一株「國寶級」綠櫻花的風採,這周選擇了去相對熱鬧的花港觀魚和三潭印月。
  • 杭州西湖花港觀魚遊記
    春暖花開,疫情已日趨平穩,杭州連續數日來為零增,屬於低風險地區了,我也就蠢蠢欲動,就去逛逛西湖,看看風景,走著走著就來到了花港觀魚景區。"花港觀魚"為西湖十景之一。據記載,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故稱"花港"。
  • 遊西湖花港觀魚餵魚賞牡丹,碧水紅花真是最美的四月天
    花港觀魚是由花、港和魚相融合的風景,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有各種觀賞魚和栽種各樣花草樹木,四月正是牡丹花盛開時節。我從對面的太子灣公園,走進花港觀魚,看到橋上很多人在餵魚,風景優美如畫。
  • 悠悠十景(二)|花港觀魚
    但以我的評判來看,它並非最弱,因為我們了解它最初曾是南宋朝廷官方營建的作坊,且至少有像玉帶橋這樣深入人心的標誌性建築;而十景中有一處,我們回想起來,其之始建既非朝廷官方行為,也非豪傑名士作品,而且我們也回想不起來它的景觀中有什麼標誌性的建築。甚至,它的位置在歷史上數次變遷,它的名稱更是幾乎古今迥異。這就是同樣位於西湖一隅,與曲院風荷南北相望的花港觀魚。下圖,民國時期的花港觀魚。
  • 西湖十景之六——花港觀魚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燁駕臨西湖,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養魚,築亭建園,勒石立碑,題有「花港觀魚」四字。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碑分為陽文和陰文雙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的字,這在我國碑林史中僅此一塊。 乾隆題詩為:「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
  • 遊杭州西湖,發現康熙皇帝也會寫錯別字,現在的名稱是將錯就錯
    題字、題詩是很多古代皇帝最樂意做的事情,一個地方倘若被皇帝垂愛,必定身價百倍,名聲大噪。多次到杭州西湖「曲院風荷」觀光,和其他遊客一樣,最初從字面上理解,覺得這個知名景點的園林構造應該是彎彎曲曲的後來,乾隆登基做皇帝,還是對此事耿耿於懷,特地找了個理由幫爺爺自圓其說。他曾在石碑上題下「莫驚誤筆傳新榜,惡旨崇情大禹同」,意指爺爺有隱惡揚善之意。有意思的是康熙在杭州西湖的題字中,不單把「麯」字錯寫成「曲」字,花港觀魚的「魚」字也寫少了一點。
  • 花港觀魚,花家山下流花港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當年,乾隆皇帝遊杭州西湖時對景吟詩,「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的妙地即是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如今,花港觀魚為西湖風景區內規模最大的公園,地處西湖西南,位於蘇堤南段以西,是由花、港、魚為特色的西湖十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