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中10句人生格言,中正為人,中肯做事!

2020-12-13 國學小土豆

《中庸》闡明誠意和正心為修身之前提,主要講天命性道,中心思想為「過猶不及」。宋儒程頤解釋道:「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中10句人生格言,中正為人,中肯做事,

1.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喜歡學習便接近了智慧,身體力行便接近了仁義,懂得羞恥便接近於勇。

2.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禮記·中庸》

修養身心便能夠確立正道,尊敬賢達之人便不會有思想困惑。

3. 凡事預則立,不豫則廢。——《禮記·中庸》

做任何事情,事先有預備就會成功,沒有預備就會失敗。

4.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禮記·中庸》

別人一次便能夠做好的事情,自己做上百次也能夠做好。別人坐上十次的事情,自己肯做上千次,也能夠完成。

5.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平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愚蠢的人總是自作聰明,地位低賤的人總是自以為是;生長在現在的時代,卻想著恢復古代的法令,這樣的人一定會有災禍。

6.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所謂的「中」是天下正確之道,所謂「庸」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7.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得到了一種好的道理,便應當牢記心中,而且永遠不失掉它。

8.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治:對付;懲處。用那個人對付別人的方法,去對付那個人自身。

9. 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

流:隨波逐流。矯:剛強。君子對待別人和氣,但是不會隨波逐流,這才是所謂剛強的表現。

10.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禮記·中庸》

君子不能不修養自身;要修養自身,不能不侍奉親人;要侍奉親人,不能不了解人道;要了解人道,不能不了解天道。

相關焦點

  • 《中庸》10句格言,感悟聖賢智慧!
    四書五經,是儒家必讀經典,其中的四書,指的就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今天和大家學習《中庸》的10句格言,感悟一下古人的智慧。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第一章》點評:上天所賦予的人的智慧德能,就是人的「自性」;能夠順應自性去做人做事,就是「道」;能夠使人去遵循道的規律,就是「教」。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格言聯璧》5句格言,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格言聯璧》是一部集結古聖先賢格言警句的古代佳作,作者是清代的金纓先生。內容包括學問類、接物類、持躬類、處事類等等,以人生哲學、處世之道為主,這些做人的道理,充滿了智慧,對我們非常有益。今天分享其中的五句做人方面的格言,希望大家喜歡。
  • 做事最忌諱走極端,不偏不倚,「中正」才是做事之道
    《論語》有云:中庸之為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庸這種道德,應該算是最高境界了!可是人們卻很長時間缺乏它。在儒家思想裡,中庸是做事最高的德行,應該被人們珍惜和重視。這個恰到好處的分寸就叫做「中」,偏離了這一分寸,就是「失中」。這樣做事絕不會達到最佳效果。一天,子貢問孔子:「師與商也孰賢?」師與商都是孔子的學生,就像子貢一樣。師,就是子張;商,就是子夏。孔子回答說:「師也過,商也不及。」意思是說子張這個人做事容易過頭,而子夏則常常跟不上。
  • 《增廣賢文》十句格言——為人處事的法寶!
    《增廣賢文》雖然本是兒童啟蒙讀物,講的卻都是大實話,裡面精選的這些古代諺語、格言,都是人生至理,經驗之談,是為人處事的智慧總結,值得我們去學習。今天我們挑選其中的十句,繼續分享:一,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
  • 《易經》:修養品德,懂得待人中正,自能收穫好的結局
    所以修養自己品德,是人生重中之重的事情。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進於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 中庸在人生哲學中的含義,你知道多少?
    同步公眾號古典命理原創文章,11月10號誤刪,現在重新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中庸作為書的名稱好理解,但中庸作為一種倫理思想指中庸之道時,一般大多數人會認為中庸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這種理解當然沒錯,但中庸的含義卻不僅僅於此。經過上千年歷史的演變及中國歷代思想家的詮釋,中庸之道不但是種倫理思想,還是種方法論原則,中庸一詞已經從詞語的一般概念上升到哲學範疇的高度,其含義極其複雜豐富。因此,本文在辯證古人詮釋的基礎上,講一下中庸在人生哲學中的諸多含義。
  • 這些年,習近平告訴青年的10句人生格言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網友們梳理了習近平告訴青年朋友的10句人生格言,供青年朋友們學習參考。 1.關於人生理想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
  • 中庸之道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中庸之道的詳細解析
    這個問題是《中庸》的基礎,又難又不難。小編現在就給各位想學《中庸》的人科普一下,希望大家能夠愛上中庸的學問。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理論:第一層理論: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
  • 微信正能量勵志籤名一句話大全 100句經典簡短人生格言座右銘
    微信已經蛻變成了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一個社交APP了,今天為大家帶來100句「正能量的微信經典勵志籤名」,可以把它們當做你的人生格言座右銘,它可以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積極向上,其次,勵志籤名不光可以激勵自己,更是可以為周圍的人帶來無限正能量!
  • 天金虛的人剛健中正,為人粗獷豪爽,率直自重!
    天金虛的人剛健中正,為人粗獷豪爽,率直自重,為人乾脆,好講義氣,好抱打不平,自由自在,好競爭,辛勤果斷,富有正義感,具有俠義之風,嚴謹認真,重視自尊,好講原則,知廉恥有自知之明。在人際上,天金虛的人天性耿直,容易相處,樂天豁達,喜歡與朋友合作做事,看到別人有難會仗義疏財,因此他們深得人望,朋友多。特別是他們正直無私,豪俠仗義,討厭虛偽不公的個性深受長輩喜愛,經常會意外得到,上司提攜,親朋好友互助,他們也通常會懂得充實自己,知恩圖報。在戀愛上,天金虛的人對愛情也富有自己的原則。
  • 千年的文化傳承,五十句經典格言!
    這句話是說,人的才幹和思想只有在不斷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強和提高,如果沒有實踐的激發,才思就會枯竭。《治家格言》譯文:即使是一頓粥、一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縷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這是我國傳統的「治家格言」,它提醒人們要時刻注意節約用度,珍惜勞動果實。
  • 10句積極向上的人生格言,句句穿透人心!(建議收藏)
    1、人生並不像火車要通過每個站似的經過每一個生活階段。人生總是直向前行走,從不留下什麼。2、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我們應該順其自然,立在真實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強虛偽境界,把真正人生都歸於幻滅。4、不應當急於求成,應當去熟悉自己的研究對象,鍥而不捨,時間會成全一切。凡事開始最難;然而更難的是何以善終。5、世界如果是個舞臺,那我們在化妝室裡要花多少時間來無聊地裝扮自己呢?
  • 《周易》的中正思想:學會擁有中庸處世的態度
    生活中,用手去掂量一個物體的重量,你無法給出一個具體數字,但如果用秤去稱,讀數多少便一目了然,秤的準度越高,你得到的答案越接近於真實。《周易》一卦有六爻,繫辭中針對六爻的功能說道:「二多譽,三多兇,四多懼,五多功。」二爻和五爻很好,居中守正,多譽多功。三爻和四爻因為處在上下卦交界處,變化莫測,所以多兇多懼,但它並不是不好,它處在全卦中心,象徵的是大道和正道,是對人生奮鬥的真實寫照。
  • 中庸作為天地萬物的本體,其實現的順序和過程,就是中庸
    一方面,中庸是道自身的根本本性,它貫穿天道和人道;另一方面,中庸是人存在於世的方法,它規定並指導了人們的生活、思想和言說。 但中庸就其自身而言究竟有什麼含義?中一般指中央、中心、中間等。這往往會被理解為與邊緣相對的核心。如果對事物區分為核心和邊緣的話,那麼這不免落入了二元論的窠臼。但中庸的中並非如此,所謂的中是正中或中正。中意味著它不是事物之外,而是事物自身。
  • 經典名言《格言聯璧》,充滿人生智慧!
    《格言聯璧》經典名言228句,句句精華,充滿人生智慧!《格言聯璧》是古人對生活經驗的總結,通過格言的方式流傳給後人,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第一集01.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格言聯璧·接物類》02.怒是猛虎,欲是深淵。
  • 2017最新經典人生格言警句精選 2017人生成功勵志格言大全
    2017 經典人生格言警句精選 2017人生成功勵志格言大全時間:2017-03-01 11: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 經典人生格言警句精選 2017人生成功勵志格言大全 人生格言,又叫是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範的言簡意賅的語句。
  • 女孩起名:這些出自於《中庸》的名字,讓你的寶寶清麗脫俗!
    《中庸》本來是《禮記》中的第31篇,是由戰國時期孔子的孫子子思編寫。南宋朱熹將其與《大學》、《論語》、《孟子》一起並成為四書。其實,最早提出「中庸」觀念的是孔子,但是孔子沒有明確給中庸下過定義。《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認為中庸是一種德行,是至高的德行,不過民眾很久未曾有了。
  • 英語格言勵志短句300句 勵志英語經典短句
    英語格言勵志短句300句 勵志英語經典短句 2019-04-20 18:02:33 來源:網絡資源
  • 老祖宗古訓:「做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到底什麼是天理?
    這期間,老祖宗們吸取了很多人生教訓,也總結了許多人生經驗,最終在歷史長河中沉澱為濃縮的大智慧,並代代傳承,時刻訓誡著後世。古人從日常的生活中,總結出了許多簡單卻蘊藏大道理的警言佳句,這樣的古訓還有很多,筆者限於篇幅就不一一介紹了。
  • 稻盛和夫《心》:人生精進之格言
    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敗也好,所有一切,歸根結底,要看我們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性,讓它變得更純粹、更美好。換句話說,要看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人生精進之格言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創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分別是1959年創辦的京瓷株式會社,1984年創辦的KD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