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東至】凍米

2021-03-05 今日東至

堯舜之鄉,山川秀美,

古往今來,人文薈萃,

這片土地上,曾留下無數美麗的詩篇。

今日的堯鄉,在世人眼中,又是怎樣的模樣?

是朝夕相伴者眼中的詩意家園,

是偶然駐足者心中的一闕憶江南,

是遠行遊子心底永遠的牽掛……

縣融媒體中心、縣作家協會

聯袂推出《東至故事》之《話說東至》,

我們將用文字描繪家鄉風景,品味古老傳說,回憶流逝歲月,記錄遙遠鄉愁,展望更為美好的未來。

今日推出第十期《凍米》。

凍米

倪國先

一進冬月,開始降霜,上凍,風裡透著寒意,冷了。母親抬頭看天,鍋底一樣黑的天上,鑲滿粒粒星子。看樣子,接連晴上幾天應該沒有問題。

母親將甕裡的糯米舀出來,用井水淘,淘三遍,倒進大盆裡浸著,浸三天。第四天中午,母親將糯米撈在筲箕裡瀝水,瀝乾後,倒進飯桶裡,飯桶坐在柴鍋上,鍋下是乾柴與烈火。一時半刻,鍋裏白煙翻滾,米香四溢。母親掀開桶蓋,用筷子搛起一小坨,送進嘴裡嚼一嚼,餈、糯、不夾生,釀飯熟了。釀飯是凍米的前身。我的最愛。一聞著釀飯特有的香氣,早止不住口內生津。我以少有的勤快在一旁給母親打下手——鍋下添根柴,鍋上加瓢水,忙得不亦樂乎。一聽母親「照了」的口令,趕緊將準備好的毛巾遞過去。母親用毛巾包著飯桶兩邊的耳子,一咬牙一發力,起!母親有些費勁的端著飯桶,疾步到堂心,將飯桶安放在椅子上,抄起鍋鏟,一鏟一鏟將釀飯鏟到洗刷一淨的大團箕裡。團箕裡排列有序的釀飯,靜靜臥著:晶瑩剔透,豐腴潤澤,粒粒飽滿。這樣的釀飯,母親通常要蒸好幾桶。等最後一桶釀飯蒸畢,夜已深沉。母親一邊捶著酸痛的腰肢一邊走出大門去看天,天還是那麼黑,星子還是那麼亮,母親微微一笑,把提著的心放進肚裡。釀飯在團箕裡臥三天,一坨一坨,凍的梆硬,力氣小的,扳都扳不動。第四天頭上,母親起得比往常更早,天還不大亮,就著十五支光的燈泡,母親將釀飯掰開,用手掌細細揉搓,揉搓成釀飯的前身,大米的模樣。當太陽還在東山頂上伸懶腰時,母親的工作已基本完成,這時候的釀飯不再是釀飯,脫胎換骨成了凍米。在晴好的太陽下,曬上五六天,捻起一粒,牙齒一咬,嘎崩一響,凍米幹了。可以裝進甕裡收著了。臘月裡的某一天,不定晴雨,揀個雙日子,凍米與細沙桐油一起在柴鍋裡翻炒。正月裡來客,抓兩把凍米,泡三個茶蛋,加一匙白糖,是最好的待客點心。大年夜,上七,十五元宵節,母親會特意蒸幾屜凍米園子。同釀飯一樣,凍米園子也是我的最愛。炒好的凍米,母親仍用大甕裝著,甕口用棉絮包著的木塞塞嚴實。到來年的夏天,凍米仍脆脆的,香香的。當然,那年月,有幾家人家的凍米能吃到來年的夏天呢。我們家幾乎沒有這種可能。母親的凍米,總有一半要進到別人家。屋前申奶家的老大來,母親照例要量三升,小佬來,照例要量三升;橋頭的「大先生」,橋下的何伯伯,母親也總要量三升……如此,一鬥,兩鬥,早不見了影蹤。還有其他的一些人情,需要凍米充當禮尚往來的橋梁。每每這時,我心裡總是捨不得。母親說,你小伢不懂,人頭難頂吶。再看母親的臉,很奇怪,總笑笑的,看不出絲毫勉強。

鄉愁是一條彎彎的山路,

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

作者簡介:倪國先,市作協會員,作品散見於《少年文藝》、《安慶晚報》、《池州日報》等報刊。

圖片來源:李永中 王珣

策劃  | 王孝純

編審  | 趙傳群

            朗誦  | 周   震            

組稿  | 史秀娟

編輯  | 夏   凡
監製  | 李永中

你「在看」嘛

相關焦點

  • 贛菜系列:豐城凍米糖小吃
    豐城凍米糖,江西省豐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豐城凍米糖為豐城市優秀傳統產品,俗稱"江南小切",以其"潔白如雪、香脆酥甜、落口消融"的獨特風味聞名天下。據《豐城縣誌》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豐城開始製作凍米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 凍米糖——品出年味與情懷
    他說,做凍米糖的起因就是在外面做生意時,別人說現在凍米糖沒有原來的味道了,為了找回這個味道,他開始凍米糖的手工製作。 豐城凍米糖非遺傳承人 遊兵幹(讓每一個豐城人民和別人分享豐城凍米糖的時候都有一種自豪感,這是我最終堅持把豐城凍米糖的傳統工藝做到今天的最終動力。)
  • 江西老字號,豐城凍米糖名揚天下
    豐城凍米糖為什麼會叫凍米糖?是因為我們老祖宗教我們做凍米的時候一定要在立冬以後,因為這個時候空氣和土壤的水分都很少,非常乾燥,然後溫度也比較低,水容易結凍,這個時候做出來的凍米子它是自然的,陰乾而不是暴曬,一般應該要達到3到4天。
  • 風物誌丨凍米糖,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家裡要切凍米糖的時候,那就是離過年很近很近了。在我的印象中,我家就切了一次凍米糖。因為切凍米糖是一門技術活,要有經驗豐富的師傅來掌控這糖油的火候,還要用專門的模具,不是過年,一般人家也不切糖,也不會備著切糖的工具。
  • 京城的東至仿古家具街
    有人把這兩條街稱為「東至仿古家具街」。  高碑店仿古家具一條街,長達千餘米,兩旁店面林立。「紅利古典家具店」店主鄒濟明來自東至坦埠鄉,在這條街上已「摸爬滾打」了十多年,如今在街上租了一個很大的店面,還辦起了加工廠。據他介紹,在高碑店和呂家營兩條仿古家具街上各有1000多名東至人,其中像他這樣有店有廠的有30多人,這些人大多來自坦埠、張溪、大渡口等鄉鎮。
  • 江西傳統特色小吃,年貨,凍米糖的加工方法
    凍凍米糖是中國的傳統年貨,屬於糕點類。凍米糖酥脆香甜,清白如雪,清香爽口,入口即化,風味獨特口感好,食後令人回味無窮一直以來深受大家的喜愛。在中國做凍米糖的方法多種多樣,我今天介紹的是江西凍米糖的加工方法,江西凍米糖也有好多種類,今天選一種最高檔的凍米糖與大家分享。
  • 被乾隆「帶火」的豐城凍米糖 在匠人的「傻氣」裡傳承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四四方方的紙包,一包凍米糖、一包燈芯糕,分別用紙繩紮好,這是豐城人拜年時必帶的兩樣點心。」江西省級「非遺」保護項目豐城凍米糖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遊兵幹告訴新京報記者,「記得我小時候,每年過了臘八,家家戶戶開始做凍米糖,油炸糯米的焦香和著麥芽的麥香,整個村子都包裹在一種過年的甜蜜裡。」
  • 安徽東至縣人呢?這些東至美食,請為家鄉味道點個讚!
    舌尖上的安徽,推薦5道東至美食,池州人的美食記憶,請頂起來!葛公豆腐先是道教仙人葛公遺留的一道美食——葛公豆腐。說的就是東至米餃,炸米餃酥脆鹹甜,蒸米餃柔韌鮮甜。怎麼吃都好吃!東至麥魚然後是東至特產名片美食——東至麥魚。
  • 【白色凍米糖】吃不膩的味道中藏著故鄉
    這邊,鄧建國新出鍋的凍米糖剛被打條切片,80歲的曾華初婆婆慢悠悠地拈起一片,細細地品嘗起來。甜而不膩、鬆脆爽口、落口消溶,一片凍米糖下肚,曾華初心滿意足地說:「『大興齋』的凍米糖不愧是『百年祖傳』手藝,與眾不同。」
  • 曬魚乾 做凍米糖 年味撲面而來
    農家手工製作的凍米糖不但口味好,而且花樣繁多,把糯米、粳米、小米與芝麻、瓜子、花生等分別混合在一起,能做出二三十種不同口味的凍米糖。在物質匱乏的那個年代,魚乾的鮮香和凍米糖的鬆脆,曾經是許多人甜蜜而溫暖的鄉愁。如今時代進步了,人們生活條件好起來,但過年曬魚乾、吃凍米糖的傳統被一直保持了下來。這一口,就是舊時光裡人們新年甜蜜的味道。
  • 傳承不變的「江南小切」凍米糖:浸潤年味與情懷
    數九寒天,又到了凍米糖飄香時節,已經做了23年凍米糖的王誠忠也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香松酥脆的凍米糖。金東宣傳部提供王誠忠是浙江金華金東江東鎮上王村人。浙江一帶喜甜,糕點、甜食的品類數不勝數,金東也不例外。這其中,凍米糖承載了大多數金東人兒時的美味。凍米糖相傳已有兩百多年的生產歷史,以「江南小切」而出名。
  • 江西豐城凍米糖,香脆酥甜,風味獨特,你吃過嗎?
    豐城凍米糖是江西眾多傳統名小吃中的佼佼者,曾被評為江西五大傳統名點之一。豐城人民矢志不渝的發展創新凍米糖,同時傳承、豐富其內在精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小小一塊凍米糖也轉變成了豐城人寄託鄉愁的符號。江西豐城凍米糖是豐城市優秀傳統食品,俗稱"江南小切"豐城凍米糖為什麼會叫凍米糖?
  • 凍米糖裡的年味!小時候的零嘴你還記得啥滋味嗎?
    在金華,歷來就有過年切凍米糖的習俗。凍米糖種類很多,早米糖的香,糯米糖的松,小米糖的脆,玉米糖的甜,米花糖的酥,土生土長的金華人都有深刻感受。傳說此俗已流傳了近千年,至今仍在延續著。
  • 東至特產有哪些?新編的東至土特產、美食與小吃名錄,史上最全!
    東至雲尖、東至麥魚、仙聚翠蘭茶、葛公豆腐、東至米餃、升金湖大閘蟹、馬坑香茗、八都湖銀魚、官港香菇、高山麻餅、堯渡棗糕、七裡湖鯽魚、劉氏豆腐乳、東至蕨菜、建新珍珠、龍溪麻油、升金湖青蝦、陶公菊茶、辣椒粑、酒糟魚等20種東至縣特產、美食與小吃,你都見過嗎?
  • 今日常山丨凍米糖,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
    片片凍米糖,件件躬耕事,悠悠歲月情……三百六十五個日子,緩慢而有力地穿行在二十四節氣裡,也許你不曾留意歲月的味道,但我十分清楚:凍米糖,是凝固在舌尖上的芳華歲月!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像個淘氣的孩子,有時躥在「年」前,有時躲在「年」後,真正的孩子們卻一直無憂無慮地泡在年味裡,享受凍米糖般的舌尖美味!唯有勤勉的老鄉悄悄地開啟新一年的凍米糖醞釀之旅!走向春意萌動的田野,捯飭好甘蔗種苗床,只待驚蟄一聲雷響,就可順利入駐,及至清明時分擇優株移入大田靜待茁壯!
  • 【生活.記錄】凍米糖裡的徽州
    (圖片來自網絡)「凍米糖」,想起來都是個香氣四溢的詞語。它縈繞在甜美的徽州鄉村情愫裡,在這臨近年關的寒冷冬夜,飄蕩浮現,招惹得我舌下生津。 童年記憶裡,在臘月初的某個陽光璀璨的日子,母親把當年新收回家的糯米在大鍋上蒸熟,待到涼透後,小心的搬到陽光下去曬,太陽稍微偏西失去了熱情,趕緊收回家晾在廚房的閣樓上。
  • 立冬後老底子美食重現江湖 土香腸、凍米糖生意開張
    浙江在線11月15日訊  每年立冬時節,杭州閘弄口農貿市場裡有兩樣東西特別受歡迎:金華蘭溪於師傅的傳統香腸和來自江蘇徐州馮師傅的凍米糕,他們都各自有一大撥「粉絲」。  昨天,讀者杜先生打進本報96068熱線說:「於師傅的傳統香腸和馮師傅的凍米糖又回來啦,今年好像還有一些新品種,你們快去看看吧。」
  • 4.16調圖,東至火車站列車時刻有變化(附東至站時刻表)
    小編從東至火車站獲悉,2017年
  • 東至特產有哪些?不止東至雲尖,其它17種東至特產,你了解嗎?
    東至雲尖、東至麥魚、仙聚翠蘭茶、葛公豆腐、東至米餃、升金湖大閘蟹、馬坑香茗、八都湖銀魚、官港香菇、高山麻餅、堯渡棗糕、七裡湖鯽魚、劉氏豆腐乳、東至蕨菜、建新珍珠、龍溪麻油、升金湖青蝦、陶公菊茶、酒槽魚等18種東至縣特產、美食與小吃,你都見過嗎?
  • 北京朝陽區三四環間有條「東至仿古家具街」
    池州日報5月12日訊在北京市朝陽區三環東路呂家營和四環東路高碑店鄉有兩條仿古家具街,在兩條仿古家具街經營的多半為安徽人,而在安徽的經營者中八成是東至人,有人把這兩條街稱為「東至仿古家具街」。    日前,記者與池州駐京辦事處負責同志一起來到高碑店仿古家具一條街。這條街長達千餘米,兩旁店面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