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新聞·錢江晚報評論員 高路
12月7日晚間,有網友發微博稱,疑似一輛滬N牌照的救護車閃著警示燈在浦東機場接機,並稱滿滿一車免稅品的購物袋塞在車子裡 ,一群打扮時髦的年輕人上車走了。
這極不和諧的畫面隨即引發社會關注質疑。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根據車牌查詢,確認該車並不是上海院前急救系統救護車。
當日深夜,上海機場集團官微發布回應稱,經查實,該救護車系浦東機場所屬,為浦東機場當班員工私自違規使用,機場方面將按規定對當事人作出嚴肅處理。
12月10日21時左右,上海機場集團官微再次通報員工私用救護車接機以及相關人員處分情況。
實際情況正像大家質疑的那樣,救護車被私自用於接送親戚朋友了。浦東機場飛行區管理部科長俞某打電話給消防急救保障部,通過他們安排了一輛救護車到1號航站樓到達層出口處接與他妻兒同行的3名從國外旅遊回來的朋友,將3人接駁至浦東機場場區內停車場。
根據機場方面通報的核查情況,至少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用機場的車接自己的朋友,這是公車私用了;用救護車接機Ω是違反了特種車輛的使用管理規定。俞某作為管理人員,一聲令下,駕駛員不該出動也出動了,不該開出的車也開出去了,這說明,員工的素質存在問題,也說明機場方面的車輛管理體系存在問題。
機場對9人作出處罰,當事人俞某、當班司機喬某被行政開除,其他相關人等都受到了嚴厲的處罰,正是對調查情況的真實反饋。該負起責任來的、該反思的不止是俞某、喬某,還有失職瀆職的相關管理人員。
大家之所以格外關注浦東機場發生的這件事,一個是公車私用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不能不引起重視;另一個是破壞了救護車救死扶傷、社會生命通道的形象。
法律規定救護車享有優先路權,其他車輛和行人都應該讓行,每至擁堵路段,警示燈一響,私家車紛紛讓行,不讓還要受到處罰,這是給生命救助讓出通道。
每一次讓行都是基於對生命的呵護,對救護車的高度信任,救護車挪作他用,會嚴重傷害自身的公信力,並進而威脅到生命通道的通暢性。這幾年,給救護車讓道已經成為不少市民的自覺行動。浦東機場發生的這起風波雖然是個案,但是破壞力不小,不可小視。
俞某作為管理者,應該明白制度的重要性,應該明白救護車公共屬性的特殊性。俞某是始作俑者,濫用手中的權力,應當受到嚴懲。而當班司機喬某被開除也一點不冤。有人,說命令是俞某下的,活是閔某派的,他最多只是個執行者;上級派的活,能不幹嗎,敢不幹嗎?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員工服從上級管理的前提是在制度的約束之下,任何一名員工都以法律和單位的規章制度為原則,而不應該把上級的喜好當成做事的標準。這也給那些「唯領導是命」的人提了個醒,不能領導一張嘴就啥事答應下來,違反制度的事也幹,違反社會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的也幹,最後受罰的就是自己。
說到底,他們都是對生命、對制度缺乏敬畏心,才導致在是非問題面前做錯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