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好牛排 不必加醬汁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10-07-12 14:19:00   

  咬勁十足的紐約客,被喻為男人的肉。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今年開放美國帶骨牛肉進口後,一時之間,五星飯店或是頂級牛排館便輪番推出各式牛排,帶骨肋眼、丁骨牛排……,還有各種新奇的烹調手法,例如乾式熟成等等,各有學問。
   
  於是,搞懂各式肉品的名稱、部位、油花分布及烹調方式,是入門當老饕的必要準備。
   
  一塊好牛排 不必加醬汁
   
  過去消費者吃牛排只會以牛種、部位和油花分布為判準,如今還得知道怎麼處理,會更美味。西華飯店行政主廚陳重光說:「讓消費者知道,一塊牛排不用加醬汁就很好吃。」
   
  陳重光表示,早期臺灣人吃牛排,客人點好餐後,服務生多半會詢問,「要幾分熟」,以及「要加什麼醬料」。這幾年,信息發達,大家出國機會多,廚師引進新觀念,帶動臺灣牛排的快速發展。被美食界譽為島內兩大「牛排教父」的鄧有癸和陳重光,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這次美國牛肉進口掀起帶骨牛排風潮。維多麗亞酒店牛排館擔任顧問、主廚鄧有癸說:「以前就算是帶骨,也會把骨頭去除後再上桌。」
   
  帶骨不帶骨 風味大不同
   
  陳重光表示,帶骨牛排之所以贏得饕客青睞,關鍵是筋肉連著骨頭的地方有油脂包覆,而油脂是食物美味的關鍵,烤出來的風味不同,更具層次感。
   
  鄧有癸做鐵板燒起家,接連打造華國飯店的帝國牛排館、臺北國賓A-CUT牛排館。知名的老饕牛排Rib Eye Cap亦出自他之手,在饕客間廣為流傳,這幾年累積不少忠實粉絲,甘心跟著他吃牛排。
   
  老饕嘗肋眼 發現大驚奇
   
  「老饕牛排是無心插柳的結果。」鄧有癸說:「鐵板燒時期,跟肉商進了一塊肋眼,每天切一小片試味道,覺得不行再放回去。一再反覆,直到只剩下一小段、不賣不行了,卻意外發現那部位的美味。」
   
  傳奇的老饕牛排看起來像蓋子,也被稱為「上蓋肉」。它兼具嫩度和油花,風味十足。一頭牛隻能做十二份八盎司的老饕牛排。烤的方式有點像洗三溫暖,讓牛肉歷經不同的溫度:先以二百二十度煎烤上色,休息十分鐘,抹上橄欖油和香料等「保溼」後,再放進七百度的烤箱烤三分鐘。烤出來後休息一下才能切,以鎖住肉汁。
   
  惡魔吃牛排 迷風乾熟成
   
  還記得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裡,「惡魔」梅莉史翠普要安海瑟薇買牛排,最後又說跟人有約了,讓安海瑟薇氣得丟到垃圾桶裡嗎?那塊牛排,是來自紐約知名的Smith & Wollensky餐廳,該店使用的是特殊的乾式熟成的技術。
   
  牛排為什麼需要熟成?《分子廚藝首部曲——揭開美食奧秘的科學革命》一書中,以實驗尋找會影響牛肉嫩度的各種因素。研究小組得到的結論是,屠宰後立即冷凍,會讓肉變得堅硬,因為肉品急速低溫後,會因抗壓性而變得更難切。
   
  低溫熟成的原理有點像風乾火腿。把肉品置於攝氏零至二度、溼度約百分之卅的熟成室內約二十一天。過程中牛肉的蛋白質會產生酵素、軟化組織,牛肉的甜度會更集中,肉質也更嫩。
   
  熟成二十一天 更甜更柔嫩
   
  「牛排熟成和水果有點像,有些水果買回來之後,要擺放一陣子才能吃。」五年前引進乾式熟成技術的陳重光說。牛排乾式熟成後把外表風乾部分去除,一塊肉進了熟成室再出來,可使用的部分少了百分之二十,因此價格較貴,多只用在頂級美國牛肉。
   
  乾式熟成技術發起了臺灣的牛排革命。過去消費者吃牛排只會以牛種、部位和油花分布為判準,如今則在舊有元素之上加了處理方式,「讓消費者知道,一塊牛排不用加醬汁就很好吃。」
   
  揪團點特餐 三部位通吃
   
  如今,不少對美食懷抱熱情的人,吃牛排不甘於只吃一個部位。前陣子便有饕客揪團,請陳重光準備特別的牛排餐。對方希望主廚準備丁骨、肋眼和紐約客三種不同部位的牛排,用同樣的方式烹調,一口氣比較三個部位的口感差異。
   
  「我把這些牛排比喻成男人的肉、女人的肉和小孩的肉。」陳重光說。乍聽令人驚駭,但仔細想想還挺相符的,男人的肉指的是帶著咬勁的紐約客,女人的肉是脂肪較多的肋眼,小孩的肉是肋眼上蓋肉(老饕牛排)。
   
  這是新的「行話」,也許過不了多久,你就會在餐廳裡聽到點餐的廚師喊著:「男人的肉,一份!」  

  制表/祁玲、梁玉芳
   
  2010/07/12 聯合報】

 

責任編輯:包瑋瑋

共1頁

 

相關文章

   

聚焦臺島

  更多

臺島夜話

  更多

臺灣新聞排行榜

   

熱門評論

 

熱門關鍵字

  更多

頻道特別推薦

   

相關焦點

  • 醬汁牛排+自製的醬汁,堪比西餐廳的黑椒牛排,你也可以做到的
    女兒喜歡吃黑椒牛排,可每次吃得歡時就會忘了,結果第二天滿口的潰瘍而且每次至少都有4、5個喝水都痛。所以,女兒想吃牛排的時候我就只能自己在家做給她吃。其實做牛排我感覺並不難,醃製和火候把握好了的話,基本不會筐瓢。下面我來教教你沒有胡椒的,我自己配製的醬汁牛排吧。
  • 煎牛排有訣竅,多加這一步,牛排鮮嫩多汁,比西餐廳的還要好吃!
    哈嘍,大家好,我是顏小廚,今天小廚又來給大家更新美食菜譜啦!煎牛排有訣竅,多加這一步,牛排鮮嫩多汁,比西餐廳的還要好吃!說起牛排,我就會想起牛排那嫩嫩的肉質,美味的醬汁,咬上一口,鮮嫩多汁,真讓人垂涎欲滴啊!難怪那多人都喜歡吃牛排,但是經常去西餐廳的又不划算,價格貴不說,而且分量也少。
  • 醬汁牛排,做法不容小噓,考究它的歷史發展,才能得此正統做法
    要做好醬汁牛排,首先要追溯到他的歷史、發展,與營養、口味。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做出一道好的醬汁牛排。法國人的牛排則講究的是,用各種各樣的醬汁調配,這就是有名的醬汁牛排 ,吃起來口味獨特,吃後回味悠然。然而英國人是怎麼做牛排的呢:他們則是將切成大塊的淹制好的牛排用叉子叉起來烤制,而後再醮上調料食用。
  • 牛排醬汁裡放這幾樣,好吃到你撐到爆!
    牛排醬汁有數不盡的種類,小編煎牛排時,都會根據手邊現有的材料來製作牛排醬汁,不用說這樣肯定會出現各種類型的醬汁,但牛排醬汁基底是不會變的,小編這裡就來教大家如何簡單製作絕對不會失敗的牛排基醬。迷迭香和牛排是絕配做法:牛排提前放到水裡或室溫回暖,然後用廚房紙巾擦乾血水,兩面撒鹽和黑胡椒
  • 為了一塊安格斯牛排,我饞了三天三夜
    自古以來,上海菜油重味濃,每家每戶雖有自家的獨特手藝,但永遠離不開一份濃稠的醬汁。在嘗每一道糖醋小排、四喜烤麩的時候,我們沉浸在菜品的甜、香上,卻往往忘記了食材本身的味道。糖醋小排好不好吃在乎的是醬汁調的好與壞,而非排骨是否講究。
  • 牛排醬汁做得好 好吃到你上癮
    牛排雖然是西方的美食,但有很多東方人也愛吃。吃多了就會慢慢發現,牛排好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配它的醬汁。那麼好吃美味的牛排醬汁要怎麼做呢?今天就來教教大家。牛排本來是西方的美食,但後來傳入中國,受到很多中國人的喜愛。
  • 好牛排不加醬,加醬的牛排真的不好
    每次去吃地攤的牛排,哇,從未吃過這麼嫩的牛排,哇,這在加上醬汁,真好吃啊。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原來地攤上的牛排是拼接的,是不是牛肉都不確定。醬汁原來都含有大量的防腐劑,我靠,我可以活著純屬因為我的胃「百毒不侵」。
  • 嫩滑牛排,淋上鮮美的日式醬汁,一不小心就吃三碗飯
    首先菜就要做得少,不然會為了吃菜不停加飯;其次米飯也要好,這樣即使吃得少,幸福感也不會減弱。 所以第一餐,我做了一個牛排飯。 把整塊牛排煎到三、四分熟後,切成薄片,牛排嫩且滑,淋上鮮美的日式醬汁蓋到米飯上就成了。
  • 對牛排味道沒好感?可能醬汁沒選對,簡單兩步,讓你吃上美味牛排
    大家好!我是有米熙子~歡迎來到有米熙子美食日記~很多朋友對牛排沒什麼概念,或者是對牛排的味道沒什麼好感,因為印象中的牛排,好像都是一塊乾巴巴的肉,吃起來並不容易挑起味蕾,加之價格不菲。似乎在廣州,牛排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一道菜~但其實吃到好的牛排,跟選擇它的生熟度有關:
  • 牛排怎麼吃?這4種醬汁讓你味蕾升級!
    真正的好牛排確實是不需要澆汁的,這樣是為了保證吃吃到牛排的原味,但是如果不喜歡原味的牛排,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加濃醬,更具風味。醬汁一般有黑胡椒汁、香草黃油、蘑菇醬汁、洋蔥紅酒汁。蘑菇醬汁1、在煎牛排剩下的湯汁裡,加一些橄欖油;2、倒入蟹味菇炒軟後,淋一些醬油和葡萄酒,就可以出鍋了;3、也可以選用其他的菌類,但是建議不要選香菇,尤其是幹香菇,味道太香不合適;4、這種醬汁的特點在於比較下飯
  • 洞悉一塊完美牛排的秘密(全文)
    牛排也需要「醒」! 或許你是第一次聽說牛排也像酒一樣需要「醒」,但其實在「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年代,一塊上等的牛排一定是需要「醒」的,一直到60年代,牛排的製作都會有這道工序。如何善待一塊好牛排? 無論是從超市買回來,還是從冰箱裡取出來的牛排,都要將肉放置一會兒,使溫度和室溫差不多,這樣做,可以讓你更好地控制火候。
  • 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肉眼牛排|牛排|牛肉|法式牛排|和牛|西餐廳
    烤制的剛剛好的切片牛裡脊,放在一片麵包上,看起來就像一個未完成的三明治。當時美國的牛排晚宴,所提供的牛排擺盤都是非常簡陋和粗暴的,因為在美國人心中,當時的牛排本身就是為了給男性一個緩解壓力放鬆心情的場景下提供的。直到女性擁有了投票權。政治家在進行集會的時候也要加入女性選民一起參與,牛排館的氛圍才被真正改變。
  • 如何做出一塊完美的牛排
    牛排是健身減肥時很不錯的蛋白質來源。不過想要做出一塊口感完美的牛排,既要嫩,要香,又要多汁,並不是一件易事。製作牛排時,用肉錘錘肉(或嫩肉粉、木瓜)這一步可以讓肉質更鮮嫩。要達到汁水足則要保證烹飪溫度的穩定。
  • 如何從牛排中煎制醬汁
    不要害怕,因為你可以用一點湯汁或酒,少許芳香劑,芥末和一點冷黃油,把那一鍋湯汁變成一個美味的牛排醬。潘醬基礎潘醬料旨在打開焦黃位在鍋底,親切稱為喜歡,到做成調味醬或肉汁的熟肉製品基地。建立一個平底鍋醬發生在四個快速的步驟。在製作醬之前,最好先準備好配料。
  • 在家怎麼做出好吃的牛排 教你做經典的黑胡椒醬汁
    西餐廳裡的牛排肉質鮮嫩,醬汁美味。我們自己在家也可以做牛排。牛排好吃的關鍵是醬汁。製作黑胡椒醬汁的關鍵是一定要用現磨的黑胡椒,這樣才有充足的香味。西餐廳裡的牛排肉質鮮嫩,醬汁美味,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但其實我們自己在家也可以做出好吃的牛排。牛排的選料和醃製都很講究。
  • 牛排的家常做法,醬汁很重要,口感鮮嫩多汁,香氣四溢,好吃
    可以光明正大暢開肚子吃,好吃的同時還不長肉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可不能讓你狂吃之後,摸著長在自己身上的肉,來抱怨是我讓你們變的嘟嘟肥了,所以給大家準備的是一道硬菜《甜椒牛排》,好吃,不長肉,還有情調,你值得擁有…想到牛排,映入腦海是高腳紅酒杯,一塊牛排,一塊蛋糕,刀叉擺在旁邊,還有一束散發著芬芳的鮮花,耳邊傳來的是悠揚的輕音樂,身心放鬆舒暢,與喜歡的人一起輕聲私語
  • 如何在家煎出一塊好牛排?
    誰說在家不能煎出一塊好牛排?
  • 所有牛排醬汁的基礎,正宗好吃的牛骨醬
    牛骨醬,DEMI GLAZE,是所有牛排醬汁的基礎,通常的做法是將牛大骨熬煮2天以上,耗時耗力,工序複雜,操作頗具難度,現在絕大多數餐廳在製作時,都是以黃汁粉代替,但是有一些特別高級的餐廳還在堅持使用傳統的做法。
  • 學會牛排醬汁做法 在家享受美味西餐
    牛排是西餐的主食之一,好吃的牛排的重點不僅僅在於好的牛肉,更在於好的醬汁。很多人知道牛肉怎麼肉煎,但卻不知道醬汁如何做。今天就跟著小編學習做醬汁吧。牛排是西餐的主食,隨著經濟文化的全球化,牛排也成為了亞洲人喜愛的餐點之一。牛排的吃法一般來說就一種,但是它的味道卻可以很多種。
  • 一塊八分熟牛排引起的尷尬
    well done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厚重。那常見的牛排哪個熟度好?RIB EYE肋眼牛排也叫沙朗牛排,肉質很嫩,大理石紋較多分布均勻,肋眼牛排的中心部位有一塊明顯的油花,煎制時一定要烤到七、八分熟,把油脂燒透,散發出牛油香味來吃才是最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