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跑者,特別是剛剛開始學習跑步的跑者,跑步時遇到最痛苦的事是什麼?岔氣絕對讓你無可奈何。一開始熱情滿滿的準備跑個上個幾公裡,結果剛跑沒多遠就發生岔氣,小腹疼痛難忍,剩下的也是無法堅持到底了。岔氣發生的本質就是身體從靜態突然進入動態,肌肉緊張,突然需要大量氧氣,而肺臟不能如肌肉那樣迅速提高吸氣量,以滿足肌肉活動時所需要的氧氣,於是在交感神經的作用下促使膈肌驟然做功加大,導致膈肌收縮不協調,從而產生膈肌僵硬等現象,就會有疼痛產生。另外呼吸不得法也是引起岔氣的原因之一。只是加快呼吸頻率,而呼吸較淺,也能引起呼吸肌的緊張並導致痙攣。
一、什麼是岔氣?其實很多運動員都曾被岔氣「困擾過」。有很多國內外的運動專家都在研究岔氣的問題。學名叫做「運動性短暫腹痛」。二、發生岔氣原因是什麼目前關於岔氣的形成原因,並沒有明確的結論。但總體來說,無非以下幾個方面:
飲食問題。在鍛鍊前和鍛鍊過程中飲用高糖和高滲飲料會導致岔氣的發生。飯後或大量飲水後立即進行跑步,使胃腸繫膜受到過分的震動牽拉,也會引起疼痛。呼吸的方式不對。跑步的開始階段速度過快。
三、如何避免岔氣的發生
既然知道了大致的原因,在平時的跑步中,避免這些問題,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有效緩解岔氣的問題。
飲食問題。除了在跑步之前少吃高糖和高滲透的飲料。也建議在跑步之前一兩個小時進食。剛吃完飯,就暫時不要跑步了。正確的呼吸方式。用鼻子吸氣,嘴呼氣是合理的呼吸方式。當腳在開始呼氣的時候落到地面時,會產生很強的衝擊力,並且此時的核心的穩定性也最差。這個時候,就是最容易岔氣的時候。包括很多資深的跑者,在呼吸的時候都可能犯以下幾個錯誤:
只用嘴呼吸。雖然進出氣量都比較充足,但嘴呼吸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患上呼吸道疾病,最終造成氣喘。
只用鼻子呼吸。在運動強度較小時,鼻子呼吸沒問題。但隨著運動強度加大,需要吸入的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量越來越大,這時候單靠鼻子呼吸是不夠的,要用嘴輔助呼吸。
一種比較合適跑者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收回,就好像在用腹部呼吸一樣。其實是通過橫膈膜、腰方肌、背闊肌等深層肌肉,控制呼吸,可以達到更深的、更有力的呼吸效果。跑步開始階段速度過快。很多初學者最容易犯這個錯誤,上來就想跑很快,甚至連熱身都不做,直接開跑。結果當然是還沒跑太遠,就喘得不行,備受挫折,這時候最容易岔氣。其實,只要以比走稍微快的速度甚至以走路的速度慢慢跑,哪怕是新手,連續跑3~5公裡都是沒問題的。對於這種原因,解決方法很簡單,跑慢一點,再慢一點。
四、一些可以有效避免岔氣的建議如果你突然發生岔氣,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說不定有奇效:
用痛的那側手緊握一塊石頭,用力擠壓15秒鐘,岔氣導致的疼痛就會消失。堅持擠壓3~5次,同時深呼吸,可以緩解岔氣導致的疼痛。跑步前至少2小時吃完飯。跑前、跑中和跑後適當補水,保持體內含水量。跑前充分熱身,然後逐步提高配速,而不是一上來就猛衝。呼吸時注意保持一定的深度和相對穩定的節奏;可以跟步頻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節奏,如:3步為吸,2步為呼。預估自己的跑步強度,以適當的呼吸與之對應。跑姿合理、流暢。儘量在較軟的路面跑步,以減少衝擊力。加強核心肌群。如遇岔氣等特殊情況,需降低配速,深呼吸,直到減輕或解決,如果狀況持續不減輕,則要立即停止跑步。
岔氣本身除了疼痛外不會有更多的損害,而且隨著運動的繼續,身體逐漸適應,,肌肉痙攣的情況會慢慢得以緩解,疼痛會慢慢消失,岔氣會漸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