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在玉米上的黑粉菌,農民看到就頭疼,如今是城裡人愛吃的美味

2020-12-24 鄉村美食行

寄生在玉米上的黑粉菌,農民看到就頭疼,如今是城裡人愛吃的美味

記得以前在農村裡生活的時候,最喜歡玩耍的地方就在野外或者是玉米地裡。有些時候還會偷摘一些玉米去烤著吃,以前還經常看到玉米上有一種黑粉菌,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呢?

玉米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的粗糧,對於農民來說,種植玉米是比較好打理的。但是卻有一種黴菌喜歡寄生在玉米上。這一種黴菌就是黑粉菌了,想必大多數朋友都沒有見過。

朋友們看到圖中這一種灰色的東西就是黑粉菌了,黑粉菌寄生在玉米上面。這是玉米內部基因發生病變而長出來的,農民一看到這黴菌就頭疼,如今卻是城裡人愛吃的美味。

雖然這黑粉菌看起來有些讓人害怕,但它卻是一種能吃的野味。它用來炒著吃十分美味,而且聽說營養價值也是很不錯的呢。不知道朋友們在農村裡有沒有見過這一種野味呢?

對於城裡人來說,肯定這一種野味就十分少見到的,但是對於經常會種植玉米的農民來說就很熟悉了。而且農民還十分頭疼玉米長出這一種黴菌,因為玉米上要是長出這黴菌的話,這玉米就壞掉了。

不過,現在這一種野味在城裡卻很受歡迎,在不少餐廳裡卻有這樣的美食。它直接炒著吃就很美味了,而且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一種野味呢?

相關焦點

  • 玉米地裡這東西,農民看到就犯愁,外國人卻稱它為「天然黑松露」
    ,不過玉米在種植的過程中,還會出現很多的病害,農民們經常為此發愁。在玉米的病害裡面,有一種病比較特殊,玉米生病的時候,會長出很多黑黑的「腫瘤」,很多人都會把這些病變的玉米都給扔掉。這種東西在國內被很多的農民嫌棄,而它在國外,卻被譽為「天然黑松露」,是一種很難得的美味食材。玉米地裡這東西,農民看到就犯愁,外國人卻稱它為「天然黑松露」。
  • 玉米上長的「包子」叫玉米黑粉菌,是美味佳餚,外國人當它是寶貝
    玉米市場生活中經常吃到的一種粗糧,在小的時候家裡都會種很多很多的玉米這種農作物,而且那時候每次以種玉米的數量都是好幾畝地。那時候畢竟不能天天去地裡照看,就會出現一些危害農作物生長的蟲害,而玉米上長出來的這種「包子」也是會影響玉米生長的。
  • 玉米上這種黑乎乎的東西,珍貴「天然黑松露」?看到別人了
    我小時候,沒有現在的孩子這麼幸運,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很貧困,日子緊巴巴的,小孩子根本吃不到零食,那時候我最喜歡的夏天了,因為夏天我可以吃到很多天然的美味。醃芭蕉,酸姑奶,洋媽媽,還有山黃瓜,那些都是我最愛吃的野果子和野菜,現在回想起來還要流口水呢。
  • 外國人當寶貝,玉米地裡的「天然黑松露」玉米黑粉菌,你敢吃嗎?
    玉米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種植。而對於農民來說,玉米生病是件非常痛心的事,一些生病的玉米,它們的苞裹皮上會長一種黑包。而這種黑包就是玉米黑粉菌,這東西禍害莊稼,讓很多農民痛恨!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難看的玉米黑粉菌卻是某些外國人的最愛美食,一些外國人甚至會把它們當做一種非常珍貴的食材。
  • 玉米上這種黑乎乎的東西,珍貴「天然黑松露」?看到別人了
    我小時候,沒有現在的孩子這麼幸運,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很貧困,日子緊巴巴的,小孩子根本吃不到零食,那時候我最喜歡的夏天了,因為夏天我可以吃到很多天然的美味。醃芭蕉,酸姑奶,洋媽媽,還有山黃瓜,那些都是我最愛吃的野果子和野菜,現在回想起來還要流口水呢。
  • 玉米長滿「毒瘤」後身價暴漲 收購農戶:一根難求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瘤狀固體遍布玉米表面,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寄生組織湧出包裹著的葉片,這場面多少令人有些不忍直視,但在懂行、會吃的農戶眼裡,這些布滿玉米表面的黑粉菌卻是美味。在距離北京百餘公裡的河北保定雄縣,黑粉菌是老李的童年味道,做這門生意也做了兩三年,他說黑粉菌難尋所以售價不低,運氣好的時候一畝地最多尋得二兩菌。
  • 玉米上長的「灰包」,農民一見就愁,外國人卻稱為「天然黑松露」
    玉米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農村都有種植,種植範圍廣泛,它是一種產量高又易於農耕管理的農作物,同時也是受病蟲害較多的作物之一。今天我們就介紹一種常出現在玉米身上的一種病害。這東西一出現在玉米地裡,農民看到就惆悵,但在外國人眼裡,這種所謂的「病害」卻被稱之「天然黑松露」,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它到底是什麼?
  • 玉米壞成這樣還能吃?
    玉米黑粉菌餡兒的墨西哥夾餅,真 「黑暗料理」 | 圖源:Wikipedia、Hexodus對於墨西哥農民來說,損失玉米,得了黑粉菌,在市場上可以賣出更高的價錢。過去,很多國家的農民和我們一樣,覺得這玩意兒糟蹋玉米,見一個除一個,最多做青貯餵牲口。後來一些國家開始看到玉米黑粉菌的價值,甚至鼓勵農民引入。
  • 這東西,農民痛恨不已,殊不知是「天然黑松露」,50元一斤
    在日常生活中,說起美食來相信很多人會津津樂道並如數家珍般說出各種美味佳餚。在正常認知上,食物當然是新鮮時食用才美味,若食物發生黴變不僅有特別的氣味有的還含毒。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很多食材經過黴變後反而成為美食,比如蝦醬、臭鱖魚、黴豆腐,黴莧菜梗。
  • 農民痛恨的寄生植物,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草中黃金」,是怎麼回事
    如果說提到寄生植物我們的農民朋友會相到什麼?估計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枯萎而死的小麥、高粱和玉米吧。確實,因為一般的寄生植物都是會生長在農田裡面,它們竊取其他農作物的養分,直到這些農作物枯萎而死。比如野菰,這種植物簡直是植物的惡夢。這些寄生植物的出現都會是農作物或植物的災難。
  • 玉米上長出一種灰黑色的菌,以前毀莊稼現在很值錢,你吃過嗎
    說起玉米,相信很多人都喜歡把,有的吃起來軟糯,有的吃起來香甜多汁,用來煮湯或者清蒸都很不錯,好吃又有營養。而對於農村人來說,玉米想吃多少都有,因為自家地裡就種有非常多的玉米。玉米上長出一種灰黑色的菌,以前毀莊稼現在很值錢,你吃過嗎而在農村,這玉米地都是隨處可見的,玉米杆子長得比人還高,等到玉米成熟了,就可以掰下來吃了。不過有時候,玉米上會長出一種灰黑色的菌, 有大有小,長得很不規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其實這種菌就是玉米黑粉菌,又稱玉米黑黴。
  • 玉米上這「黑蘑菇」,其實是一道珍貴美食,在國外被稱天然黑松露
    玉米一直是農村和城市地區非常流行的農作物。作為粗糧,具有良好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今天,我將向您介紹一種常見的玉米病。農民討厭這種病。它是玉米白粉病的黴菌,在農村也被稱為黴菌和黑粉病,但在國外很深。喜歡,它也被外國人稱為「天然黑松露」。
  • 玉米樹上結的黑乎乎的玉米,看到不要扔了,是天然黑松露價值高
    玉米樹上結的黑乎乎的玉米,看到不要扔了,它是天然黑松露價值高玉米是農村一種常種的農作物,幾乎是每家每戶都要種的莊稼了,自從小吳懂事起,老媽每年都會種玉米的,那時會在菜園邊上,種植的紅薯地邊,種上幾行玉米,兒時記得老媽種的玉米都比較少
  • 收購價50元一斤,人稱「天然黑松露」,鄉下小孩都吃過,如今少見
    在北方農村,眼下正值秋忙是各種農作物收穫的時候,不少農民朋友忙著將地裡成熟的玉米,地瓜,山上的核桃,桃子等採摘儲運。在農村種莊稼都盼望著有好的收成,可是如果作物遇到了病蟲害就會使莊稼欠收,影響收成。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高粱常見的病害,農民看見就發愁,卻味道鮮美,鄉下孩子都吃過,如今30元一斤有人收。
  • 他打開玉米驚見「黑色物體」,內行網友:是「松露」
    黑玉米、白玉米、糯玉米……黃白水果玉米都是我的愛!但是不包括「嚇人」的玉米黑粉菌呀!記得有一次,剝玉米時發現一株格外獨特的,剝開一看嚇si個人,一塊黑色東西長在了玉米上,好像科幻片裡的外星生物巢穴,扔都扔不及!沒想到同樣的「悲劇」也發生在以下這位網友身上,不過還好,我比他見多識廣,這位可憐的孩子還以為玉米上趴了只青蛙。
  • 這種美味是茶樹上的寄生,以前農村娃經常吃,如今很少有人認識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這種美味是茶樹上的寄生,以前農村娃經常吃,如今很少有人認識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事物,比如大自然中的一些植物,沒有根系也能生長,最佳的例子就是黃藤和桑寄生,它們都沒有根,卻能在其他植物身上旺盛的生長著,這得益於它們的寄生能力,它們寄生在別的植物身上,靠吸食其它植物的汁液為生,就像人肚子裡的蛔蟲一樣,屬於寄生物種。
  • 過去農民用來餵豬的芋頭梗,如今城裡人搶著吃,好吃又有營養
    以前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們,除了在農田裡種植農作物之外,在家裡還養了很多的牲畜。其中養豬,養雞鴨鵝就是最常見的了。不過,那個時候農村條件比較艱辛,農民一般都是採摘農田裡的野菜餵豬,餵牲畜吃。就像下面這一種野菜,以前就是農民用來餵豬的了。
  • 玉米眼看成熟了顆粒卻變黑?別急,那是「天然黑松露」,價格挺貴
    但不管是煮玉米,還是燒玉米,都會選擇哪種看起來非常完好的,當然,長得稀疏的玉米粒燒出來味道更香,這是經驗之談。但倘若撕開玉米殼,看到一粒粒已經變形的、變黑的玉米粒,您有何感想呢?眼看玉米就要成熟了,可成熟前它的顆粒變形變黑,要不要噴農藥呢?懂行的農民會告訴你:想吃都不一定買得到呢,那是好東西。
  • 農地裡的黑粉菌你們見過嗎?不僅可以吃,而且還可以解毒!
    現在的季節玉米已經種進地裡了,等待四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收穫玉米了,但是玉米在生長的時候會有個別的長出一些黑色的玉米黑菌。這個你們知道嗎? 在農村生長大的孩子我估計應該在小時候都吃過這個。現在給大家說一下這個黑粉菌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