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文化上的強盛,一直到晚唐,依舊還是人才輩出,湧現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所寫的詩歌 ,一點也不亞於盛唐時期的詩人。他們在無論是在詩歌的題材,還是在詩歌的形式上,應當說是有過創新,一些人不再只是關注於自己的內心,而是把筆觸伸向了更遠的地方。
晚唐時期就有這麼一位詩人,他就寫出了一首令人毛骨悚然的詩,相信只要讀到這首詩的人,那麼都會顫慄,會體現到戰爭的殘酷。應當說這是一首非常殘酷的詩,那麼便是晚唐著名詩人曹松的《己亥歲二首.其一》。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首詩可以說是這著讓人讀了之後,能夠感受到戰爭殘酷的詩,在這首詩裡,尤其是那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試想有多少的將軍,那是踏在了無數的屍體上,才成就一位將軍。所以對於戰爭來說,那就是一場災難,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來說,那都是巨大的災難。
曹松的這首詩,應當說是非常的好理解,大致的意思是:美麗富饒的山水江山,都已經繪入到了戰爭地圖裡,百姓的日子越來越艱難,想要打漁,砍柴,卻是再也不可能了。不要再說什麼封侯的事情了,一位將軍,那是踏在了多少士兵的屍體上,才最後成為了將軍?
曹松是晚唐,非常重要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歌,那都是有著對於現實的批判,也正是他的這種批判精神,使得他的詩歌,有了更為濃烈的現實意義。特別是這首《己亥歲二首.其一》,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在他心目中原本美麗富饒的國土,淪為了戰場,看到那些士兵在戰爭中,一個一個地死去,最後成為了一堆白骨。
唐朝有很多的詩人,都寫過很多關於戰爭的詩歌,但是唯獨曹松的這一首,可以說是最為殘酷的一首,在這首詩裡,作者很明確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是不願意看到戰爭發生,也不願意看到那些將士犧牲。這對於他來說,內心是非常的痛苦。
由於戰爭的原因,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同樣的跟著遭殃,要不是由於戰爭的原因,那些普通的百姓,也可以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正是有了戰爭,連普通的百姓都沒有辦法好好地生活。他們原本是可以去山上砍柴,可以去到海裡打魚,但是因為有戰爭,他們不敢出門,再也無法過上安定的日子。
唐朝自從安史之亂後,便陷入了一苦海之中,一個偉大的時代,也在那場戰亂中慢慢地在消亡,到了晚唐之後,當年大唐的盛世繁華再也沒有了,有的只是無盡的戰爭,人與人之間的戰爭。我們的詩人,是不希望有戰爭,所以他才會寫下:「憑君莫話封侯事, 一將功成萬骨枯。」你即使是由於戰爭,被封了侯,那又能怎樣呢?你的成功,還不是用那千千萬萬士兵的生命換來的?
應當說曹松的這首《己亥歲二首.其一》,是一首非常的殘酷的詩,殘酷的讀了之後會令人顫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