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雲山六壯士:寧死不屈跳崖捐軀,他們的事跡比狼牙山五壯士還要早一年

2021-02-13 石家莊黨史

掛雲山位於石家莊西北部平(平山)、井(井陘)、鹿(鹿泉)三縣(區)交會處,它巍峨挺拔,東起華北平原、西接太行山脈,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這座古老的山巒上,抗日英雄兒女們曾為保衛自己的祖國,用他們的滿腔熱血,錚錚鐵骨築起了一道不朽的長城。

1940年9月初,正值百團大戰期間,我八路軍主力部隊成功完成破襲正太鐵路的任務後,奉命向晉察冀腹地轉移,駐石日軍集中兵力展開圍追堵截,企圖將八路軍主力消滅在滹沱河畔。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晉察冀第四軍分區平井獲支隊二大隊三中隊在李鴻山的帶領下,到掛雲山設伏牽制日軍。一同前往的還有建屏縣一區武委會婦女部長呂秀蘭帶領的區小隊,以及三峪、上莊兩村的民兵、青抗先、少先隊。

經過勘查地形,李鴻山和呂秀蘭決定:由呂秀蘭帶領三中隊一個機槍班、區小隊及民兵守衛臥狼堖,李鴻山帶兩個排和三峪、上莊兩村民兵把守主峰,扼住通往掛雲山的通道。

6日黎明,日軍追至三峪、上莊,三中隊故意鳴槍、吹號引誘敵人。日軍誤以為這是八路軍主力,遂兵分5路圍攻掛雲山。

上午10點鐘左右,戰鬥打響,敵人從鍋帽山、黃巖嶺、騎鞍寨、嶺口梁對掛雲山形成合圍之勢。霎時炮聲機槍聲連成一片。此時掛雲山周圍的黃巖、棧道、莊子頭、三峪、上莊、嶺口、天井溝等村都駐滿了日軍,總兵力約有三四千人。

堅守在山上的三中隊,區小隊不足200人,武器裝備簡陋,彈藥不足。但敵人連續的兩次衝鋒都被打了下去,戰士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拖住敵人,消滅敵人。

◇掛雲山六壯士雕塑

戰至中午時分,敵人進攻毫無進展。敵指揮官為弄清虛實,從石家莊調來一架飛機進行空中偵察。趁此機會,李鴻山和呂秀蘭分頭檢查陣地,鼓勵大家一定要堅持到天黑。就在此時,敵人的山炮再次開始轟擊,李鴻山不幸被流彈擊中,壯烈犧牲。指揮戰鬥的重任全落在了呂秀蘭的肩上。呂秀蘭讓基幹隊員李芳芳代替自己在臥狼堖指揮,而自己到主峰擔任指揮全山的戰鬥任務。

此時敵人改變戰術,集中火力強攻臥狼堖。臥狼堖上光禿禿的,敵人的火力壓得戰士們抬不起頭來,戰友們相繼犧牲,最後只剩下李芳芳一個人。子彈打光後,他扔掉機槍,拿起最後兩顆手榴彈,一顆投向了敵群,另一顆則插在腰中,當敵人快走到他身邊時,他毅然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年僅18歲。

正在西側指揮戰鬥的呂秀蘭聽到臥狼堖上的槍聲停了,知道情況不妙,忙組織火力增援。但此時臥狼堖已被日軍控制,密集的子彈打得支援的隊員們無法前進。敵人發動強攻,企圖夾擊留在主峰的遊擊隊員。

時間已至下午4點,掩護主力部隊轉移的任務已經完成。呂秀蘭決定讓大部分同志突圍,自己帶領劉貴子等5名戰士留在主峰,繼續牽制敵人。但是,敵人的火力太強,突圍的五六十名戰士有的當場犧牲,有的被俘,只有少數熟悉地形的青抗先、區小隊的同志倖免於難。

留在主峰的呂秀蘭等6人打完子彈,把槍摔壞,拿著僅有的幾顆手榴彈從主峰的元春廟衝出來分頭突圍。敵人見山上只剩下6個人,於是停止射擊,一起圍上來想抓活的。此時,呂秀蘭已無路可退,她不等敵人靠近,就毫不猶豫地縱身跳下了懸崖。在呂秀蘭身後的青抗先隊員康三堂、李書祥緊跟著跳了下去。接著,三中隊炊事員劉貴子、負傷的三中隊戰士康英英、區公所助理員康二旦也跳下懸崖。由於坡陡崖高,六位英雄兒女全部壯烈犧牲。

敵人佔領了掛雲山,在山上四處搜索,除了炸起的巖石,砸碎的槍枝和幾十具勇士的遺體外,什麼都沒有。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將近一天,頑強抵抗他們三四千兵力進攻的,竟是百十來個「土八路」,連八路軍主力的影子都沒見到。已知上當的敵人,只好強打精神,拖著50多個傷兵和100多具屍體離開了掛雲山。

掛雲山之戰,我軍四十多名同志犧牲、六位勇士跳崖壯烈殉國。成功地阻擊、牽制了敵人,完成了掩護我八路軍主力轉移的光榮任務,震懾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體現了我中華兒女英勇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

相關焦點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這是收錄在小學生課本裡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狼牙山發生的五壯士奮勇捨身跳崖的故事。這五位壯士分別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 副班長葛振林, 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 井陘掛雲山抗日六壯士跳崖壯舉
    狼牙山五壯士的悲壯故事家喻戶曉,他們的英雄壯舉浩氣長存。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這是收錄在小學生課本裡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狼牙山發生的五壯士奮勇捨身跳崖的故事。這五位壯士分別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 副班長葛振林, 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 專家:把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說成"溜崖"有違歷史真相
    六班戰士把敵人引向頂峰的絕路,同時也使自己陷入困境。  棋盤陀峰頂三面懸崖,無障可憑,無路可退。五壯士在班長馬寶玉的帶領下,同敵人激戰5小時。彈藥用盡後,就把石頭石塊砸向敵人。他們打光最後一粒子彈,扔出最後一顆手榴彈,終因眾寡懸殊難以支撐。在最後的危急關頭,5名勇士寧死不屈,他們將所帶槍枝毀壞後,縱身跳下了懸崖。
  • 井陘的六壯士跳崖事跡《掛雲山》,被搬上京劇舞臺
    錚錚誓言鑄信念,豪情滿懷再揚帆……」近日,由石家莊市京劇團創排的現代京劇《掛雲山》在石家莊大劇院成功彩排。該劇以抗戰時期為時代背景,以河北井陘「掛雲山六壯士」之一呂秀蘭的成長曆程為主線,通過「救助傷員」「立志參軍」「發動群眾」「喬裝鋤奸」等情節,將一個「童養媳」追求「解放」,嚮往革命,投身抗戰的感人故事娓娓道來。
  •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史載有據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實,在目前所能見到的有關歷史文獻中,如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及其所屬第1軍分區當年所作的反「掃蕩」戰役總結、年度工作總結、戰鬥詳報,以及《解放日報》《晉察冀日報》等所刊登的有關通訊報導等,都有明確的記載。(一)《解放日報》的相關報導。
  • 掛雲山六壯士
    (語音導遊模式)漫漫七十餘載,人們只知道狼牙山五壯士,很少有人知道更為壯烈感人的掛雲山六壯士。
  • 英雄丨狼牙山五壯士:死戰狼牙 壯士一躍寧玉碎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阻擊日軍戰鬥中,葛振林與四位戰友寧死不屈,壯烈跳崖後被掛在樹上,倖免於難。傷愈後,先後投入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屢建戰功。朝鮮停戰後回國,歷任湖南省警衛團後勤處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隊副大隊長、衡陽市人武部副部長,衡陽警備區後勤部副部長,1982年離休。擔任全國近200家中小學的校外輔導員。2005年3月,葛振林在衡陽病逝,終年88歲。
  • 歷史悠久的狼牙山,擁有當年壯士跳崖的傳說!
    實拍歷史悠久的狼牙山,壯士紀念塔,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屬太行山脈,距縣城達45公裡左右,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的,狼牙山是河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因"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而聞名的。原創 褲網雄
  •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到底有啥意義?
    他們5個人,後來有了一個稱號——「狼牙山五壯士」。25名戰士的英雄事跡報到軍區後,時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代主任的朱良才,向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作了匯報,認為這是弘揚我黨我軍為人民服務宗旨,宣傳革命英雄主義,推動軍民關係建設的典型事例。
  • 當年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竟有2人存活,後來他們如何?
    正是在這次行動中,誕生了我們所熟知的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拖住敵人的追擊,這五位英雄跑入大山深處,利用地形優勢,與日軍展開了遊擊戰。還利用手槍,胡亂朝著天空射擊,造成八路軍人數很多的假象來迷惑敵軍。狼牙山五壯士劇照然而,他們手中的子彈本來就不多。
  • 狼牙山五壯士壯舉是真的嗎?
    獵獵軍旗上,「狼牙山五壯士」幾個大字,展現著百鍊成鋼的鐵血軍魂。七十多年前,五壯士為掩護大部隊及狼牙山地區群眾安全轉移,將敵人引向狼牙山峰頂絕路。戰至彈盡路絕,他們跳下萬丈懸崖。縱身一躍的決絕身影,詮釋了中國人寧死不屈、血戰到底的抗戰精神。近幾年,網絡上不時冒出懷疑和虛構「狼牙山五壯士」抗日鬥爭情節的奇談怪論,混淆了視聽,抹黑了英雄。
  • 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70多年前,五壯士在狼牙山的縱身一躍,被定格在偉大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歷史上。 1941年9月25日,日偽軍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奉命掩護大部隊及狼牙山地區群眾安全轉移。他們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並將敵人引向狼牙山峰頂絕路。
  • 對「狼牙山五壯士」英雄事跡的再尋訪
    原標題:巍巍太行見證英雄壯舉——對「狼牙山五壯士」英雄事跡的再尋訪 開欄的話 黨和人民軍隊誕生以來,無數英雄先烈在炮火硝煙中赴湯蹈火、甘灑熱血,在本職崗位上無私奉獻、鞠躬盡瘁。
  • 「狼牙山五壯士」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跳崖的?目睹全程的日本兵當時...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河北狼牙山的壯烈故事。五名八路軍戰士為了掩護百姓和主力隊員撤退,為牽制日軍主力,而後悲壯跳崖。
  • 最高法:已依法強制執行「狼牙山五壯士」案判決
    據了解,2013年9月9日,洪振快在財經網發表《小學課本「狼牙山五壯士」有多處不實》一文,對狼牙山五壯士事跡中的細節提出質疑。2015年8月17日,「狼牙山五壯士」兩名倖存者的後人葛長生和宋福保分別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洪振快立即停止侵犯行為並公開道歉。2016年6月17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對兩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洪振快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公開道歉。
  • 狼牙山五勇士:寧死不屈,視死如歸
    還有一個月,即將迎來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79周年,五位英雄捨身取義,用生命和鮮血抒寫了了永不磨滅的壯麗華章。如今的狼牙山雄壯依舊,秀麗依舊,向來往的遊客將狼牙山五壯士義舉娓娓道來。英雄精神永存,古老狼牙山便是見證,這是對難忘歷史的銘記,是對革命精神的生動課堂,更是對紅色文化的傳承。
  • 河北日報: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70多年前,五壯士在狼牙山的縱身一躍,被定格在偉大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歷史上。1941年9月25日,日偽軍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奉命掩護大部隊及狼牙山地區群眾安全轉移。他們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並將敵人引向狼牙山峰頂絕路。
  • 登頂狼牙山,緬懷五壯士
    中國記錄通訊社【記者袁軍】2020年9月24日,在保定市川渝商會楊大軍會長親自安排下,我們一行三人驅車前往位於河北易縣西南的狼牙山,瞻仰了五壯士的英雄事跡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抗擊日寇,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跡就發生在這裡。
  • 老劉講史(補遺):掛雲山「六壯士」中有一位曾是道士
    前不久,在與一位從事民族宗教事務工作多年的朋友話聊中向我說:井陘掛雲山「六壯士」中有一位曾是道士。並告訴我,《河北道教史》一書中收錄了他的事跡。我隨即翻閱該書,在第十一章第六節「抗日戰爭中河北道教的愛國壯舉」一文裡找到了有關記載。我馬上給三峪村原支部書記康三竹打電話、諮詢。老康證實,康英英自小在掛雲山出家,排「元」字輩,曾用名康元英;並於第二天將烈士後人保存的《烈軍工屬證明書》拍照發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