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人到中年,兩不碰,三不換」,究竟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諸葛品歷史

俗語是在民間流行的一種文化,雖然跟詩詞歌賦相比,略顯直白粗俗,甚至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但俗語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蘊含的道理不容小覷。俗語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少是教人向善的,比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告誡人們不要做壞事,否則遲早會被發現,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當你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向朋友或家人尋求安慰,他們往往會對你說:「別想那麼多,船到橋頭自然直。」由此可見,俗語至今仍然有很大的作用。對於處於中年的人們來說,不妨多了解一下相關的俗語,也許不能讓事業風生水起,但至少可以讓你看透一些問題。咱們今天講的是這樣一句俗語:「人到中年,兩不碰,三不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一、兩不碰

1、賭博

賭博的危害無需多言,無論貧窮還是富有,一旦染上賭博的惡習,下場都會非常悽涼,甚至妻離子散,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用心觀察身邊的親戚朋友,凡是平時沉迷於打牌的人,幾乎沒有過得多好的。如果只是作為娛樂,和三五個好友打紙牌,並不能稱之為賭博,這一點需要分清。

或許你聽過「小賭怡情」,其實屬於嚴重的誤解,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包括賭博這類壞習慣。賭徒心理,歸根結底是一夜暴富的幻想,沒有腳踏實地去幹,總是想著輕而易舉發大財。那些在賭桌上的人,輸得時候不甘心,會想盡辦法再去賭,憑運氣贏了一些,也不懂得及時收手,想著自己手氣好,趁熱打鐵再搏一搏,最終自食其果。

人到中年之後,但凡是賭博的事情,無論如何都不能碰,假如身邊朋友有賭博的行為,必須要遠離他,這種朋友不值得交往。以家庭為主,培養良好的習慣,把家庭責任放在第一位,如此才有可能獲得幸福。

2、不該有的感情

所謂不該有的感情,指的就是婚外情。人到中年,尤其是那些事業上還不錯的男人,身邊容易出現鶯鶯燕燕。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年輕貌美的女子,也許做不到泰然自若,但一定要保持距離,不能做出違背道德和原則的事情,更不能有婚外情。

大量事實證明,有過婚外情的人,大部分人的結局都不好。輕則導致家庭破裂,被別人指指點點,重則被騙光錢財,最後成為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生活中處處存在誘惑和陷阱,作為理性的中年人,一定要認清婚外情的危害,不能做出傷害家人的行為。

二、三不換

1、不換妻子

古人云:「糟糠之妻不下堂。」對於中年人來說,妻子陪你走過風風雨雨,在你最無助的時候依舊陪在你身邊,替你生兒育女,確實很不容易。有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嫌棄妻子人老珠黃,富裕之後就和妻子離婚,然後另娶他人,其行為實在令人不齒。有錢就換老婆的男人,不僅對不起老婆孩子,還會被眾人唾棄。

2、不換工作

意思是說,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不要輕易換掉現在的工作。四十多歲的人,精力肯定比不上從前,也許很想換個工作環境,多增加一些收入,但要認清自己的能力,輕易跳槽會有太多麻煩。父母的年齡大了,孩子正在上學,或者剛走出社會,家庭的負擔很重,除非能力真的很突出,否則跳槽不是明智之舉,穩穩噹噹從事現在的工作,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三、不換朋友圈

每個人都有玩得不錯的朋友,對於中年人來說,人生之路已經走了一半,那些交往多年的朋友,都是關係相對很好的,有事情相互幫忙,彼此知根知底。從新結交新朋友的話,需要用很長的時間了解對方的人品,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俗話說,融不進的圈子,最好不要擠破腦袋往裡進,容易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穩定的朋友圈,三兩個知己,這就足夠了。

人到中年,學會看淡,珍惜家庭和朋友,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改掉那些不良嗜好,不去過度攀比,幸福才會悄然而至。在你看來,賭博和婚外情相比,哪個是你最不能接受的?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俗語:人過四十,三不動,三不換,三不碰,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不管你怎麼做,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必須要考慮到這些。俗語說,人過四十,三不動,三不換,三不碰,就是這個意思。那麼具體該如何來解釋呢?人過四十三不動,當然是指事業不動,家庭不動,圈子不動了。這個年紀的男人,事業基本上很穩定,不能輕動。即便你有更換工作的想法,你也要考慮到家人的感受,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性子胡來。
  • 農村俗語:人生過了三十歲,三不動來三不碰,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是件很幸福的事,這裡雖然沒有城市那麼繁華熱鬧,但農村的環境優美風景怡人,鄰裡之間的關係相處的非常和睦,農民們的生活也很豐富多彩,尤其是到了傍晚的時候,大家都會從家中走出來,三五成群的聚在大街上嘮家常,這個過程中就會有人說一些農村的俗語老話,以下這幾個農村俗語不知道你們聽過嗎
  • 俗語「人到四十兩不碰」,啥意思?下一句忌諱更是十人九不知!
    俗語「人到四十,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中年人不妨看看!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
  • 俗語:「四十望財,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比如"春雨貴如油""馬無夜草不肥"等,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在生活中不斷積累以及總結出的經驗,在現實生活中依然富有哲理,因此流傳至今,一直未被遺忘有深刻的意義,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都有好處,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四十望財,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人到四十,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啥意思?中年人不妨看看
    說到俗語,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甚至有那麼幾句俗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成了順口溜,俗語是口口相傳的,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俗語能夠流傳至今,說明它還是很有作用的,一些俗語對我們現在的生活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是有這樣一句俗語它不僅很有意義,而且還有著警示的作用。
  • 人到四十:三不動,三不換,三不沾都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一般孩子們更喜歡跟老人在一起湊著,老人們總是有著講不完的奇幻故事,分分鐘就勾住小孩子的好奇心。有時候老人說出來的一些俗語道理,那時候還不懂,慢慢的隨著長大,閱歷開始豐富起來,漸漸也就能體會到了。之前有句老話是老人們常說的,這農村俗語便是:人過四十,三不動,三不換,三不沾。很多人其實並不懂,這到底是啥意思呢?這其中又有什麼道理,說的通嗎?
  • 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導語: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說的「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 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究竟是什麼意思?
    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究竟是什麼意思?在大城市生活過快捷又舒適的生活之後。很多人都開始懷念在農村閒雲野鶴般的日子,每當吃飯的時候,很多村民也就會來到同一地點各自討論有趣的故事,這樣的生活也是令人非常的嚮往的。
  • 俗語:「女人菜籽命,好壞都靠碰」,啥意思?女人嫁對人很重要!
    之前農村流傳下來了很多關於生活經驗的俗語,這些俗語其實也折射到大多數人的生活之中。小時候不懂人情世故,難免理解起來會很困難,但是長大之後漸漸明白這就是人心。古代女子社會地位低下,尤其婚嫁更由不得自己,男人可以挑選,女子卻只能順從,也常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說法。
  • 為什麼有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短一長?意義是什麼呢?
    為什麼有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怕兩短一長?意義是什麼呢?什麼是三長兩短?最早這個詞是用來說棺材的,你數一數,棺材用了幾塊板子?
  • 民間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究竟是什麼意思?
    哲學家黑格爾有句名言,那就是「存在即合理」,別看只有短短五個字,卻被很多人奉為經典。意思不難理解,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有合理的原因,要不然就不會存在了。聽起來貌似挺有道理,一時間找不到反駁的觀點,仔細推敲一下會發現,其實並非如此,比如以前的一些俗語。
  • 在農村,老話說「人到中年,四不貪、三不借」指的是什麼?啥意思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人到中年,四不貪、三不借」,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耐人尋味的俗語老話,每一句俗語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而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言簡意賅,細細品讀能讓人悟出很多哲理。
  • 民間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究竟啥意思?到底準不準?
    民間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究竟啥意思?到底準不準?其中「俗語」就是古人留給我們多種文化的其中之一。顧名思義,俗語就是一種通俗易懂的語言,它沒有很華麗的辭藻,反而都是一種很簡單的語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個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這句話,有一首歌也有這樣的歌詞:左眼皮跳跳,好事要來到,不是要升官就是快要發財了!可見我們還是有很多人很「信任」這一俗語的。
  • 農村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為何碰不得?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 禁止轉載古人經常會根據自己的各種經驗總結出一些教訓,並且把這些經驗教訓濃縮成一句簡短的話語,慢慢的流傳下來就成為了我們現在的農村俗語和諺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句農村俗語"上山甲魚,下山野雞不能碰",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民間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呢?
    民間俗語:「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什麼意思呢?文|一路說古說今在民間很多的地方,哪家要辦酒席會提前按輩分把人分好,就是說,哪個桌坐什麼人都是分好的,不是混亂做的。就是輩不一樣的人不會坐在一起,每次都是把小輩放在一起,讓他們隨便鬧。長輩們在一起可以說話,喝酒,猜拳,都是有的。
  • 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真長見識!
    雖然科技水平在當時並不發達,但是每個人都嚮往美好的生活,因此老祖宗在生活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從而發明了一些至今我們都耳熟能詳的俗語。俗語文化盛行在民間,從字面的意思來說,就可知道個八九不離十,但是俗語背後的道理卻是引人深思的,即便放在當下,也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多的指導意義。
  • 民間常說:「好食不留種,美女累其夫」,究竟是什麼意思?
    如果說唐詩宋詞是陽春白雪,那麼民間俗語、諺語就是下裡巴人,前者屬於高雅的文化,後者屬於通俗易懂的文化,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受眾人群不同。民間俗語包羅萬象,有些是講民風民俗,有些是講為人處世,有些是講求學經商。雖然時代不同,思想觀念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但很多俗語仍然沒有過時,所蘊藏的道理值得認真領悟。今天我們介紹這樣一句俗語:「好食不留種,美女累其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明年辛丑無春年,俗語:「牛碰寡婦年,來年糧滿倉」,啥意思?
    導讀:明年辛丑無春年,俗語:「牛碰寡婦年,來年糧滿倉」,啥意思?在歡聲笑語中,孩子們關心著新年的新氣象,而作為耕地的農民,更多的是關心明年的莊稼地會怎麼樣,今天特意翻看了下日曆,發現明年是辛丑年,也就是牛年,很多老人說「牛碰寡婦年,來年糧滿倉」,其實筆者對於這句俗語有點一知半解,但經過仔細研究後發現,這牛年真的不簡單,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仔細分析下這牛年碰到寡婦年會是怎樣一種際遇。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是那時的一種出行的習俗,意思是出門在外,因路途遙遠(舊時大多靠兩條腳步行),不比平常在家裡,該花的錢要花,決不能太吝嗇了。如果捨不得花錢的話,一是出門在外,讓自己為一些只有「針」這麼大的小事為難;二是捨不得花錢的話,包括肚子餓了,該吃的不吃,人生病了,該看病的不去看病,等等,結果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不但不划算,還有可能把性命丟在外面。這就是「出門千裡不拿針」真正意思。
  • 「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對飲」究竟是什麼意思,越早知道越好!
    各地民間文化的風土人情和俗語,有的只在當地流傳而未普及開來,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這些俗語文化生命力十分的頑強,經過千百年的洗禮,依舊屹立不倒,可見其受老百姓的喜愛之深。俗語文化,由於其表面看起來樸實無華,沒有華麗的辭藻作為修飾,所以更加讓人感覺通俗易懂,尤其是教化未開的偏遠地區,用談經論道的方法很容易會被人忘記,但是用這些直白的話語,人們便會記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