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2020-12-16 尋歷史真相

針,所以縫也。——《說文》

01

俗語作為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人們。

如果你生活在農村地區,你一定在長輩口中聽說過不少俗語。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就喜歡學習俗語,每次回老家都會學上那麼幾句。

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出門在外,哪怕是衣服破了,想要一根針用來縫補衣服,也有難處。

農村俗語大多是舊時人們經驗的積累,是一種傳統文化,自然就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如果放在現代社會,因背景不同,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大多數的人從現代思維的角度去理解,就會是現代社會的烙印。要準確理解這句話,還得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

02

針線物件雖小,在過去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過去普通百姓穿的大多是補丁衣服,衣服隨時破了隨時補,要不然破口子越扯越大。因此,針線是家中常備的日常用品。針是很便宜的東西,記得小時候,村裡女人們可用一個幹雞肚子皮,或幾個桔子的幹皮,就可到貨郎那裡換好幾根針。不過,「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針」,不是專指平常用的針,而是代指一些出門在外所需的日常生活小物件,形容很細小的一些東西。這一點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其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村裡有人外出為生產隊「找副業」(做手藝)時,家裡老一輩的人就會千叮嚀萬囑咐,少不了這句「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出門在外,不可能所有日常用的小物件都帶齊,不要因為這些小東西而捨不得花錢,讓自己陷入窘境。

03

舊時民間有一句俗話:「窮家富路。」是那時的一種出行的習俗,意思是出門在外,因路途遙遠(舊時大多靠兩條腳步行),不比平常在家裡,該花的錢要花,決不能太吝嗇了。如果捨不得花錢的話,一是出門在外,讓自己為一些只有「針」這麼大的小事為難;二是捨不得花錢的話,包括肚子餓了,該吃的不吃,人生病了,該看病的不去看病,等等,結果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不但不划算,還有可能把性命丟在外面。這就是「出門千裡不拿針」真正意思。

農村類似的俗語還有一句這樣的話:「千裡黃金夜不收」。這句話的意思與「出門千裡不拿針」意思既相反,又說的是同一個問題,即前句說的是在家裡,後句說的是出門在外。意思是,一些重要的東西,到晚上了,該休息就得休息。如正值莊稼收割季節,夜幕降臨了,有的人還在地裡拼命搶收,老人就會說:「你們不要命了,沒有明天了,老話說得好,千裡黃金夜不收呀。」說的是要注意休息,以身體為重。這兩句俗語說的都是要注意身體。

04

「出門千裡不拿針」到現在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出門在外的人,或是人在旅途的人,忌吝嗇,該花的錢要捨得花,不能為了省幾個錢,該吃的不吃,該住的店不住,該用的錢不用,以損傷自已的身體為代價,是不划算的。一個人,只要有一個好身體在,不愁找不到更多的錢。

05往期精彩內容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已成為現代人眼中的糟粕

古人講「男人無毛貴似金」,那「女人」呢?老祖宗的生活經驗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俗語「人到四十,兩不碰,三不動,四不換」怎麼理解?有道理嗎?

參考資料《說文》《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

文章題目: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俗語:船裡不走針,甕裡不走鱉,啥意思?老祖宗話裡有話
    俗語:船裡不走針,甕裡不走鱉,啥意思?老祖宗話裡有話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注重文化的大國,自古以來便產生了很多的文人墨客,在這些人當中,有的人擅長書畫,有的人擅長寫作,而有的人擅長藝術。總之,在我國古代,文化這個東西是絕對不可以低估的,也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才支撐起了我們如今的知識燦爛的大中國。就包括如今上學的孩子們,每天也都在傳頌著這些名家們的作品,像我們所熟知的必備古詩詞,俗語諺語,都在這個範圍當中。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大家一同來看一看俗語背後所蘊藏的深意。
  • 和現在意思一樣嗎?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古謠諺》文章題目:常聽人說「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有何深意?和現在意思一樣嗎?
  • 紫砂壺的「明針」是什麼針?
    一些玩壺比較久,段位比較高的壺友談起紫砂壺製作來如數家珍,什麼拍身桶,推牆刮底,清線腳,明針等張口即出。對於新手來說,拍身桶這種還好理解,字面意思嘛,應該是拍壺身之類的工序吧,可這「明針」是什麼東東?做紫砂壺還需要用針麼?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不僅是我們老祖宗的俗語,還是外國的一些諺語,對人們的起床都有合理的解釋。那麼這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這是真的嗎?李子來回答。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俗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所以來說,在這方面,老祖宗們比我們講究多了。
  • 俗語「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然而農村老人對於知識的重要性,卻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就比如這句俗語「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它具體講述的是什麼意思呢?「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我們可以先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很久之前的農村,如果在房屋的前門不點上一盞油燈的話,那麼房屋的後院就會顯得非常昏暗。」字面上似乎沒什麼稀奇,但是這句俗語蘊含了老祖宗的智慧!
  • 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民間俗語,又稱為老話,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經歷了千百年的發展,已經頗具規模。我們讀俗語文化,大多數都會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尤其是我國農村,對俗語文化更為推崇。老祖宗總結出的這些俗語,都是自己人生經驗的總結,為了使後代子孫少走彎路而發明出來的。
  • 俗語「面不仰臥,腿不張胯」是什麼意思?古人的忠告字字在理!
    它不同於那些束縛於條條框框之中的高雅文化,老祖宗在創作俗語時,都會用接近於白話的形式來體現,言語簡練,通俗易懂,用簡短的幾個字就能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總結的透徹又鮮明,讓世人在日常聊天時就可將其引入其中,不但不會覺得彆扭還為聊天內容添加了生動有趣元素。俗語,可謂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傳於後世的珍貴財富!
  • 「十羊九不全,一羊座殿堂」啥意思?一字之差謬之千裡
    所以時至今日,人們依舊把「命運」常掛在嘴邊來講,因此在社會上,還廣為流傳著「十羊九不全,一羊座殿堂」這樣的一句俗語。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相信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不過大家都會知道,「十羊九不全一人坐殿堂」這句老話和生肖有關。因為在我國歷史以來的農曆和生肖,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傳承,那麼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和生肖有關的話題。
  • 俗語「慈不掌兵,義不養財」,是什麼意思?老祖宗說的有道理嗎?
    一個人的性格,能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同時也能決定這個人適合幹什麼,不適合做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據說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雙胞胎也都性格各異,這是細分之下的結論,其實籠統一點分的話,性格也可以群分,比如:懦弱、剛強、熱情、孤僻等等。
  • 「七不出,八不歸,初九出門惹事非」,究竟是什麼意思,長見識!
    我國農村的俗語文化,歷史悠久,深入人心。民間俗語又叫老話或者諺語,多半都是老祖宗對以前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凝結成一句短語,方便記憶和背誦。俗語的表面意思大多數都是一聽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深入發掘其中的道理,卻是十分深刻的。
  •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犬」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犬」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諸多俗語中,一些口口相傳的文化遺產中依然保留著極其濃烈的色彩,人們喜愛俗語,喜愛老祖宗留下的生活經驗。父母常常念叨一句話「哪有瓜連藤,全是藤連瓜」出門在外,母親也總是十分的牽掛,如:「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若孩兒病了,父母能夠砸鍋賣鐵只求能在死神手裡搶救自己的孩子的命。那么子女對待父母卻被老祖宗這樣形容「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犬」。
  • 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過年天氣怎樣
    老祖宗說:「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啥意思?過年天氣怎樣南北素來天氣差異明顯,尤其是冬季。當北方的初雪已經降臨,南方的人們卻只能感知冷空氣的氣息,沒法感受它帶給我們的訊號。不知道是因為年齡的增長,還是因為大自然的規律,小編覺得今年的冬天特別的冷,一回到家就鑽進被窩裡不願意露頭,家裡的長輩可是經歷了風霜雨雪,不論是熱或冷忍一忍就抗過去了,才不會像小編這樣畏畏縮縮。奶奶在床上就呆不住,總是要走著才舒服,因此閒來無事的奶奶就給我講了這麼一個老祖宗有關冬季氣象的俗語:南風送大寒,正月攆狗不出門。
  • 農村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額擠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五不起房,六不遷居,七不出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麼?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什麼意思?老祖宗說的句句在理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什麼意思?老祖宗說得句句在理!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的老祖宗不僅僅留下四大發明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還留給我們眾多民間俗語,如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夫不可扶」「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它們言簡意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反映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諸多經驗和願望,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
  •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
    那麼,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古人早就使用「寸陰」這個詞了。據歷史記載,在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南宋陳亮《上光宗皇帝鑑成箴》:「當效禹王,寸陰是惜;當效文王,日昃不食。」此處均是用「寸陰」代表光陰。
  •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中國的民間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農村文化就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之一,迄今為止在農村裡還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農諺,而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今日依然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 輪廓針打幾次效果最佳呢?整容針又是什麼針?
    不用猜就應該知道今天作者要寫的內容是有關輪廓針了,一般輪廓針的意思就是將凹凸不平的輪廓打造成纖細輪廓的意思,有些人適合輪廓針,有些人不適合,那到底哪些人適合打輪廓針呢?接著向下看!一般面部早上和晚上大小有差距的人適合打輪廓針,顧名思義輪廓針適用於浮腫的臉。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臉部浮腫100次按摩不如一次輪廓針,輪廓針可以說是浮腫的天敵。如果本人屬於骨頭大的類型則無法通過輪廓針見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想要最佳效果最好跟專家面診,然後按照本人的具體狀態來選擇最好又最有效的方法。
  • 俗語:「千裡不販馬,百裡不販蔥」, 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農村中廣泛流傳著許多俗語,經過長期的實踐而總結出來的一些言簡意賅的道理。相信很多朋友,也聽過不少農村的俗語,「千裡不販馬,百裡不販蔥」,就是這樣的一句,你聽說過嗎?你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嗎?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
  • 據說是定海神針
    好像取得了什麼重大成績,天天宣揚。什麼叫定海神針呢?就是說,只要這個東西被兩方承認,那麼,兩岸關係,就「定」了。兩岸關係「定」了是什麼意思?是穩定嗎?是和平嗎?是走向臺灣的解放嗎?或者是走向內地統一這個島,還是「兩岸的統一」,或者明白地說,是臺灣統一大陸?
  • 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俗語有著很明顯的教育意義,很多的俗語雖然第一次讀起來沒有太多的意思,但是在自己感悟之後,我們就會發現,老祖宗的話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起碼在當時是有教育意義的,今天我們來了解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