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團三名遊客歐洲旅遊失蹤 旅行社遭32萬索賠

2020-12-14 中國網

武漢3名遊客去歐洲旅遊,湖北康輝國際旅行社將3人委託給北京的竹園國際旅行社,沒料到3人在國外「失蹤」。因遊客擅自脫團、非法滯留國外,竹園旅行社將湖北康輝旅行社告上法庭,索賠32萬元經濟損失。

昨日,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因雙方分歧較大,法院將擇日宣判。

武漢3名遊客歐洲旅遊「失蹤」

湖北康輝旅行社介紹,張某(化名)等3人是武漢某公司員工,今年4月,張某等人與該旅行社籤約,前往歐洲旅遊。按照規定,為防止遊客滯留國外,旅行社要收取遊客一定的保證金,若遊客不返回,保證金不退還。

張某的單位出具了擔保證明後,張某等3人與旅行社籤約,並向旅行社交了5萬元保證金。

隨後,湖北康輝旅行社將3人委託給竹園國旅,組團前往歐洲旅遊。但張某等3人到達歐洲後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昨日,湖北康輝旅行社負責人表示,他清楚3名遊客滯留國外的事實,並稱事發後,他們拿著蓋章的擔保書,與張某的單位取得聯繫,對方承認張某等3人為公司員工,但對擔保書上的印章表示異議,認為和公司公章不一樣,公司不應承擔責任。

「3人究竟是預謀出逃,還是遭遇不測,還一直沒有結論。」該負責人說。

湖北康輝旅行社遭32萬索賠

事發後,竹園國旅將湖北康輝旅行社告上法庭,索賠32萬元經濟損失。

竹園國旅稱,由於遊客非法滯留國外,給旅行社造成了不良影響及經濟損失,竹園國旅與湖北康輝旅行社籤訂了擔保書,由湖北康輝旅行社為3名遊客非法滯留承擔擔保責任。根據雙方約定,如果發生滯留不歸之類的情況,湖北康輝須向竹園國旅賠償各項經濟損失每人10萬元。

昨日,庭審前,雙方同意和解,但對賠償數額有分歧。竹園國旅要求湖北康輝按照擔保條款支付保證金30萬元及2萬元律師費,但湖北康輝覺得「要價過高,接受不了」。湖北康輝稱,由於3名遊客只交了15萬元保證金,他們只願支付收取的這筆費用。

相關焦點

  • 武漢三遊客歐洲旅遊失蹤 旅行社遭32萬索賠
    武漢3名遊客去歐洲旅遊,湖北康輝國際旅行社將3人委託給北京的竹園國際旅行社,沒料到3人在國外「失蹤」。因遊客擅自脫團、非法滯留國外,竹園旅行社將湖北康輝旅行社告上法庭,索賠32萬元經濟損失。昨日,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因雙方分歧較大,法院將擇日宣判。
  • 珠海19人旅遊團在臺灣蘇花公路一帶失蹤
    其中,珠海有一個19人的旅遊團(18名在珠海參團的遊客、1名珠海導遊)受困在蘇花公路,至今未能聯繫上,珠海在臺的其他21個旅遊團陸續將返回珠海。  據新華網報導稱,該團所乘的旅遊大巴是在蘇花公路116公裡處遭泥石流掩埋的。  珠海方面已啟動了應急預案跟蹤此事,一旦有珠海遊客最新消息,將及時向媒體公布。  截至昨晚11點,珠海19人旅遊團仍然未能聯繫上。
  • 17名大陸遊客臺灣失蹤始末:旅遊團疑似"打工團"
    7月13日晚,17名大陸遊客晚間到臺灣旅遊時失蹤。7月20日,臺灣「交通部觀光局」證實此事,「觀光局」局長蘇成田說,這17名大陸旅客由中正機場合法「入境」,但出關後並未向旅行社導遊報到。導遊接不到人,緊急通報相關單位,並立即展開追查。   臺灣警方初步查出,旅遊團可能是偷渡集團安排到臺灣打工的「打工團」。
  • 遊客遭集體拒籤告旅行社 被告:團員填出境記錄不實所致
    原標題:遊客遭集體拒籤告旅行社   稱旅行社偽造機票信息,導致赴歐洲旅遊團籤證被集體拒籤,吳女士等人向中國太和旅行社有限公司索賠44萬餘元。昨天,該案在東城法院開庭。
  • 中國赴韓旅遊團19人集體失蹤——疑為偷渡韓國打黑工
    韓國法務部昨天稱,19名中國旅遊團成員上月28日從大連出發,搭乘國際客輪於29日上午抵達仁川港。該旅遊團成員在仁川市內一個小旅館留宿一夜之後,次日上午全部失蹤。根據以往的經驗看,這些人很可能偷渡到韓國打「黑工」。
  • 在韓失蹤19名中國遊客由瀋陽某旅行社代送籤證出境
    中新社瀋陽1月7日電 (記者 秦逸)19名陝西籍遊客在韓國失蹤一事,已有陝西、吉林、遼寧多家旅行社牽涉其中。就「19名遊客由吉林省環球國際旅行社轉團給瀋陽某旅行社組團出境」的說法,瀋陽市旅遊局有關負責人7日予以否認並稱,該旅社只負責代送籤證服務。
  • 12人歐洲遊被拒籤起訴旅行社 歐洲遊被集體拒籤
    原標題:12人歐洲遊被拒籤起訴旅行社   吳女士等12名遊客通過旅行社去歐洲旅遊,認為旅行社偽造機票信息,導致赴歐洲旅遊團籤證被「集體拒籤」,吳女士等人將中國太和旅行社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賠44萬餘元。近日,該案在東城法院開庭。
  • 12人歐洲遊被拒籤起訴旅行社
    吳女士等12名遊客通過旅行社去歐洲旅遊,認為旅行社偽造機票信息,導致赴歐洲旅遊團籤證被「集體拒籤」,吳女士等人將中國太和旅行社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賠44萬餘元。近日,該案在東城法院開庭。  歐洲遊被集體拒籤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吳女士等12人於2014年6月25日與太和旅行社籤訂合同,約定由對方代辦12人的歐洲申根旅遊籤證和赴德、意旅遊的地接服務,並為此支付了人民幣123422元。同時,吳女士等人向旅行社提交了機票和酒店預訂單。
  • 10名在韓國失蹤中國遊客已找到 在建築工地非法打工
    ■ 「赴韓旅遊19遊客失蹤」追蹤昨日,19名中國遊客在韓國失蹤一事有新進展。涉事地陪——韓國大華國際旅行社相關負責人崔女士介紹,上周五,韓國法務部專門調查組找到10名中國遊客的下落,並找到3名負責聯絡的「蛇頭」。截至昨日,吉林、陝西省成立的調查組尚未對此事予以回應。
  • 臺公路受颱風影響塌方19名大陸遊客失蹤
    新華社發國家旅遊局新聞發言人張堅鍾稱,據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消息,受颱風「鯰魚」影響,10月21日臺灣普降大到暴雨,蘇花公路沿途多處發生水災、泥石流和山體塌方。目前已造成大陸旅遊團1名領隊死亡、1名遊客輕傷,33個團受困(其中一個19人旅遊團失去聯繫)。
  • 出國7日遊5次變故 寧波19名遊客旅行社索賠
    新華網杭州2月9日專電(鄭黎、陳韜)春節期間,結伴參加泰國旅遊的寧波市19名遊客怎麼也沒想到,從旅遊一開始便遇到客車拋錨、飛機迫降、機場滯留,回程又發生航班誤點和客車撞欄,這樣短短的出國7日遊居然發生5次變故。當事人陳小姐表示,所有遊客已向旅行社提出了索賠要求。
  • 旅遊途中遊客意外身亡 死者父母狀告旅行社索賠
    其父母認為在此過程中,導遊代表旅遊公司履行導遊義務,卻並未出面勸阻糾紛,遂起訴旅遊公司索賠——新聞事件旅遊途中被毆致死——死者父母狀告旅行社2006年7月,楊帆的工作單位與武漢某旅遊公司籤訂了一份旅遊合同。
  • 泰國旅遊遇大巴側翻 兩名中國遊客摔骨折告旅行社索賠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於忠洋)高先生、周先生稱自己在2016年1月隨某旅行社赴泰國旅遊,在返程乘前往泰國機場時,其所乘坐的大巴車發生側翻,導致高先生左小腿脛骨骨折,周先生左足周骨骨折。高先生、周先生認為,旅行社嚴重違約,應當賠償全部損失,起訴至法院請求賠償。
  • 海南遊客新馬泰被馬咬 向旅行社索賠27萬元
    近日,來自黑龍江的遊客孫女士向海南多家媒體反映,她參加了海南海之緣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之緣)的新馬泰十日遊,在旅遊期間被馬咬傷,致使她身體不適,且無法工作,她索賠27萬餘元。海之緣對此認為,事發後,他們積極配合孫女士的檢查、治療,也將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賠償,如不能達成一致,或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 遊客境外浮潛不幸溺亡 旅行社告保險索賠敗訴
    本報訊(記者王薔)中國遊客赴泰國旅遊,在浮潛時不慎溺死,旅行社向死者家屬支付賠償金後,起訴保險公司要求代償。日前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旅行社的訴訟請求。2013年11月,連某夫婦與北京某國際旅行社公司籤訂合同,約定二人參加旅遊團赴泰國旅遊。但連某在浮潛時溺水死亡。事故發生後,死者家屬訴至法院,2014年5月法院判決某旅行社賠償家屬80萬餘元。
  • 如何選擇歐洲旅遊線路
    歐洲遊屬於高端旅遊產品,雖然前景良好,還需高端的服務支持,產品的品質好壞將決定歐洲遊市場能否健康發展。各旅行社使出渾身解數,推出了五花八門的旅遊線路,面對「盛宴」,遊客該如何選擇呢?  此外,在時間的長短上,考慮到中國人休假的習慣,以10到12天為限,這條四國線路以往有「歐洲金三角」之譽。8國15天,舒適度較四國線路略差,針對的主要是一次想去多個國家的遊客。但比市場上的11國15天已經較輕鬆了。一般11國15天以45人以上組團,而精品遊是以32人成團。
  • 旅遊團韓國「集體失蹤」 案件告破牽出合同詐騙
    組織他人偷越國境案開審,9名犯罪嫌疑人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  以旅行團的名義出境,再在當地集體失蹤,近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這起組織他人偷越國境的案件,9名涉案人員全部被公安機關抓獲。
  • 27人旅遊團在冰島遭甩團,只因旅行社間「神仙打架」禍及遊客
    旅行社具備履行條件,經旅遊者要求仍拒絕履行合同,造成旅遊者人身損害、滯留等嚴重後果的,旅遊者還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賠償金。」 2.《旅行社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旅行社及其委派的導遊人員和領隊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一)拒絕履行旅遊合同約定的義務;……。」
  • 失蹤遊客家屬赴臺 1名遇難者最高可獲賠200萬
    19名遊客可能墜入大海據悉,此次仍然失蹤的20人,其中19人全部是珠海這家旅行社組織的團友,領隊名叫胡剛。昨日,臺灣搜救部隊還找到了一個背包,內裝有20名大陸遊客護照。珠海旅行社負責人昨日證實,從護照信息看,這些護照並非珠海19名失蹤者的。
  • 「27名中國遊客冰島遭甩團」,兩家涉事旅行社最後怎樣了?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2017年8月,一則中國27人旅遊團在冰島遭遇地接社甩團,並滯留冰島大使館的新聞曾引發媒體關注。雖然在冰島大使館等多部門緊急協助下,滯留的27名旅客得到妥善安排並順利回國,但該事件仍給旅遊市場造成了惡劣影響,涉事的藍色假日與瑞景假日兩家國內旅行社之間的經濟糾紛也未能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