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觀察丨花卉苗木產業,能否成為湖南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

2021-01-11 騰訊網

紅花檵木是特產湖南的珍貴鄉土彩葉觀賞植物,中國特色花卉品牌產品之一。湖南紅花檵木名聞中外,瀏陽市更被譽為「中國紅花檵木之鄉」。圖/李長宏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長沙報導

1300多年前,唐代詩人譚用之用「秋風萬裡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來描寫湖南美景,詩文中芙蓉與薜荔(又稱木蓮)皆為花名。「白蘋茫茫鷓鴣飛」「醉別江樓橘柚香」……古往今來,在遊歷湖南的名家筆下,瀟湘大地上的花卉草木,映襯著湖南的山水,勾勒出一幅幅錦繡文章,彰顯著花與「芙蓉國」不朽之緣。

瀟湘大地跨越千百年,如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湖南,全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5030億元(數據截至2019年),其中包括油茶、竹木加工、森林旅遊、林下經濟四大千億產業。

而作為湖南傳統優勢產業,也是綠色富民產業的花卉苗木產業,在這一朵朵花,一株株苗背後,能否誕生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紅網時刻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解讀花木產業發展的趨勢與困境。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花色繁茂豔麗。圖/李長宏

潛力滿滿:多姿多彩的花木產業

花木產業是以花木作為商品,並圍繞它開展研究、開發、生產、貯運、營銷、服務等一系列的活動。

事實上,花木在湖南作為經濟作物栽培繁育已有300餘年歷史。在全省農業和林業產業中,花木產業佔有重要地位,是極具前景的綠色產業。

花木產業的潛力有多大?專家測算,種植花木畝產值可達到2萬—3.5萬元,相當於種糧或其他經濟作物的3-5倍;而且,花木產品每銷售1元,能帶動綜合產值5—6元。

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9年,全省花木種植面積165.82萬畝,年直接銷售額139.95億元,帶動工程、食品、醫藥、觀光、休閒、康養等實現年綜合產值達600億元,種植面積、產業規模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十。

據統計,全省現有花木企業50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400家,龍頭企業68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全省有花木市場266個,年銷售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5個,其中長沙紅星花卉市場年銷售額高達25.3億元,是湖南省目前最大的花木市場。全省有花木產業從業人員約41萬人,有專業技術人員8千餘人。

同時,花木產業可帶動上遊種苗、種球、種子產業,以及下遊加工、物流和服務業發展,並可延伸到地產、景觀、旅遊、休閒、醫療、保健、食品、展會、化妝品等領域,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輻射帶動能力十分強勁。

花木產業不僅是城鄉綠化美化建設的重要支撐,還是充實人們精神文化、滿足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載體,更是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是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於一體的綠色產業。

水仙花。圖/朱麗萍

三大產業帶 引領花木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經過多年發展,全省花木產業基本形成了「百裡花木走廊」產業帶、食用與藥用花木產業帶以及城郊花木產業帶三大產業帶。

「百裡花木走廊」產業帶,以長沙縣、瀏陽市、長沙雨花區、株洲石峰區、湘潭嶽塘區為核心,花木種植面積達50餘萬畝。其中瀏陽河花木產業帶是中南地區綠化苗木的集散中心之一,瀏陽市柏加鎮、雨花區跳馬鎮、石峰區雲田鄉是第一批「中國花木之鄉」。主要特色產品是以紅花檵木、杜鵑、茶花等為主的系列花木,以百合、紅掌、鳳梨等為主的鮮切花與盆花產品等。

柏加鎮的園藝場。

食用與藥用花木產業帶,則是以邵陽、懷化、衡陽和湘西為中心。隆回縣是全國生產規模最大的金銀花原生態種植區;作為全國百合集中種植區的龍山縣,2019年全縣百合產量8.5萬噸、產值達9億元;邵東縣的玫瑰、牡丹及祁東縣的黃花菜都有其本地特色。

城郊花木產業帶,包括市民們十分熟悉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園、長沙潯龍河花卉小鎮、湘潭盤龍大觀園、常德桃花源景區、瀏陽大圍山森林公園等,這些開發現代花木旅遊的景園,節假日觀光休閒遊客絡繹不絕。

良好的發展基礎,以及便利的區位優勢,使得湖南花木產業立足本地,由傳統單一的花木種植和園林綠化向花木精深加工、藥用食用、觀光旅遊、休閒養生、配套服務等轉變。觀賞苗木規格與類型齊全,品種較多,且產區分布相對集中,為湖南花木產業引導、規範、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新業態模式蓬勃生長

當前,湖南省花木產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同時,一批新業態模式也逐步顯現。

湖南華中苗木雲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南首家致力於發展花卉苗木大數據應用的企業,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搭建苗木智慧雲平臺。華苗木雲總經理蔣雷介紹,爭取在三到五年內,將公司打造成為中國智慧城市生態園林板塊中最具創新活力和行業影響力的綜合運營服務商之一。

以苗木通、苗多多為代表的一批新型苗木電商服務平臺逐步建成,形成線上交易市場,通過平臺建立信任機制,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苗木通創始人陳自力介紹,為了讓苗農不愁苗子無處銷,採購方找苗不用跑斷腿,成立於2014年的苗木通,截至2020年1月,註冊用戶已經超100萬,在線上有7000多個品種,年交易額達1.5億元,形成了一個輻射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用戶數據網,是國內移動端用戶規模領先的園林行業電商平臺。

以都市花鄉為代表的現代花卉綜合超市持續「升溫」。據悉,長沙市有花卉零售店約1000多個,大多開有連鎖店,提供體驗式消費、綜合服務,引導新生活理念。

說到鮮花,荷蘭的鬱金香,保加利亞的玫瑰,以及雲南省的鮮花,名氣都很響亮。然而,湖南省花卉出口也逐漸起步。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湖南出口鮮切花創匯132.81萬美元;2018年出口盆景盆花庭院植物創匯24.87萬美元。

2020年10月23日,長沙雨花區首屆園藝技能人才比武大賽在跳馬鎮育景園舉行。

拓展全產業鏈 多種問題亟待解決

儘管新業態模式不斷發展壯大,在產業層面來看,這些一個個突出「點」,尚未串聯成線,拓展成面。

同時,傳統花木產業仍有許多問題,亟待尋求解決之道。

湖南花木產業主要表現在個體散戶經營為主,生產培育方式傳統,生產加工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程度低。在全省現有花木企業(合作社)中,生產面積在2000畝以上的只有76家。

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推廣應用也比較少,產品附加值較低。如龍山縣、隆回縣百合除少量加工為精粉、麵條、茶飲等產品外,基本以鮮料、乾片的初級產品形式外銷。

同時,湖南雖然有較多數量的花木市場與零售店,但規模不大,市場體系並不健全。省內經國家林草局和中國花卉協會認定的重點花卉市場僅有紅星花卉市場一家。

還有科研開發和新品種培育滯後的問題。湖南特色品種和拳頭產品不多,專家介紹,除紅花檵木、羅漢松樹樁、紫薇、百合、金銀花等品牌外,其它多為常規種類,究其原因,這與特色花木種質資源開發利用、新品種培育原始積累、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產學研銜接等多種因素密切有關。

專業技術人才嚴重不足,也成為湖南花木產業發展壯大的一個瓶頸。據省林業局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省從事花木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僅佔從業人員的1.95%。專業人員數量的短缺,使得標準化與規模化生產和新技術推廣應用率低,導致生產方式粗放,苗木產品質量達標率不高,附加值較低,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

湖南林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花木產業宜適量擴大種植規模,重點調整產業結構,延長和融合花木產業鏈。同時,應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合理布局市場流通與新型營銷平臺建設,構建花文化綜合發展體系,建立示範基地,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推進花木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區域化、服務專業化,著力提升花木產業質量與效益。

年綜合產值已達600億元的湖南花木產業,如何更上一層樓,邁入千億產業之行列?這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員:苗木花卉產業已成為朝陽產業
    苗木花卉生產面積現有200多萬公頃,每年可出圃各類苗木400多億株,年產值達45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苗木花卉產業已成為朝陽產業。」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19日在安徽合肥說。資料圖:「苗交會」現場。
  • 蕪湖林產業劃重點:傳統產業、苗木花卉、生態旅遊
    正是3年前的這個決定,讓蕪湖林業產業就此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2015年,安徽省蕪湖市啟動創森,當年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60億元。2016年-2017年,蕪湖林業產業總產值分別達70億元、80.17億元。  全市林業產業實力不斷增強,也讓一批林業新銳企業脫穎而出。
  • 2015中國花卉苗木產業之十大新聞
    中國苗木產業聯盟成立2015年3月27日,中國苗木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杭州蕭山召開,中國苗木產業聯盟正式成立。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彩楊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成為聯盟首批主席團主席。此次成立大會討論通過了《中國苗木產業聯盟章程》《中國苗木產業聯盟首批主席團主席名單》《中國苗木產業聯盟產品交易規約》等,並對產業聯盟未來發展規劃提出了具體的討論意見。中國苗木產業聯盟是由國內從事園林苗木生產經營的相關企業發起組建的非營利性質的行業性聯盟,其主要群體是業內規模化種植的苗木生產企業並聯合產業上下遊企業組成。
  • 大棚蘭花寒冬綻放 成為我縣苗木花卉產業新亮點
    大棚蘭花產業是我縣苗木花卉領域的一次新探索與新嘗試,也將成為苗木花卉產業的又一新亮點。 在我國人們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貴、典雅的象徵,與梅、竹、菊合稱花中「四君子」。蘭花樸實無華,葉色常綠,葉質柔中有剛,花幽香清遠,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 潛江:著力打造苗木產業 "中潛3號"成"搶手貨"
    中國園林網12月28日消息:12月13日,湖北省潛江市總口農場八分場苗圃收到了第一張來自湖南的苗木採購訂單,苗圃業主張為國向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說,他今年育的200畝「中潛3號」楊樹苗可望成為市場的「搶手貨」。
  • 陝西出臺加快苗木花卉產業發展意見 三年建100個示範園
    《意見》指出,全省現代特色苗木花卉產業發展要以尊重規律、因地制宜,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龍頭帶動、扶優扶強,產業融合、集約發展,統籌兼顧、群眾受益為原則,到2020年,建成中國暖溫帶森林文化博覽園,10個苗木花卉產業集聚區,30個苗木花卉產業示範縣(區),100個特色苗木花卉產業示範園,10個苗木花卉種質資源庫,5個國家級重點花卉文化示範基地,全省苗木花卉生產面積達500萬畝,年綜合產值突破
  • ​麻章區花卉產業園:花卉產業「綻放」正當時「以苗木起步,以...
    早在隋朝初期,該區就已成為雷州半島的一個交通、商貿重要中心,自唐天寶年間始有「商旅攘熙,舟車輻輳」的美譽。而在宋代設置雷州鐵杷縣(縣治在今湖光鎮舊縣村)後,該區更成為了雷州半島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中心。一時商賈雲集,歷代達官顯宦、文人墨客紛至沓來。除了地理區域優勢,麻章區還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該區地處亞熱帶海洋性季節氣候的海濱,其土地肥沃、雨水豐富,很是適合種植花卉。
  • 四大產業格局顯實效丨去年,我市林業產業實現產值近240億元!
    四大產業格局顯實效丨去年,我市林業產業實現產值近240億元!、政策扶持、龍頭帶動等措施,堅持「以生態興產業、以產業促生態」的發展思路,走生態與產業雙贏、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的林業產業發展之路,大力發展油茶、茶葉、中藥材等為主的林下經濟。
  • 2020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暨安徽省第八屆花卉博覽會新聞...
    今年將首次實行「雲上」辦展,同期同地舉辦安徽省第八屆花卉博覽會,實現線上線下聯動,苗木與花卉深度融合的展示格局。「線上招商」平臺,展示2019年「苗交會」以來成功落戶安徽的林業投資項目建設成果,宣傳推介新一批林業招商項目,並開展線上洽談。4.「線上推介」平臺,組織省內外推介苗木花卉產業項目、技術成果、優良品種、新產品、新工藝,發布供需信息。5.
  • 瀏行40年:花卉苗木基地 長出「富民果實」
    作為湖南省林業重點縣(市),瀏陽花木如同瀏陽花炮,是這座城市鮮明的符號。早在2002年10月舉辦的湖南花卉苗木博覽會上,瀏陽便獲得7金7銀8銅的佳績,居全省參展的地、州、市之首,瀏陽花木產業立穩了在全省的重要地位。時至今日,花木產業仍然是瀏陽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重點項目。
  • 望江高士鎮:人大代表視察調研林業產業發展
    近日,高士鎮組織部分人大代表視察調研林業產業發展規劃中期執行情況,通過聽取鎮分管負責人的匯報、實地走訪、現場詢問等方式深入了解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執行情況。代表們指出:一要堅持《望江縣林業產業發展規劃》指導作用,以林長制為抓手,穩步推進林業產業發展;二要做大做強林業經濟,抓好產業升級和特色經濟林建設,逐步建立起綠化苗木交易集散中心,歸行入市;三要加強技術支持和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懂林業、愛林業的技術型人才,為我鎮林業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甘肅:徽縣苗木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徽縣縣委、縣政府緊抓國家扶持林業、加大生態建設和建設「三北」防護林等歷史機遇,精心培育苗木產業,一手抓政策扶持和引導,一手抓多元化投入,使苗木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繁榮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範縣」、「國家側柏良種基地」。
  • 大數據融入小樹苗,華苗木云為花木產業插上信息化「翅膀」
    冬天草木蕭瑟,但在華苗木雲現代花木產業園內,上百種從國外引進的新優品種奼紫嫣紅,分外妖嬈。「300畝的現代花木產業園,依託智慧園林系統,平時只需要四五個人管理。」冒著凜冽的寒風,湖南華中苗木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苗木雲」)創始人周開明興致盎然地向記者介紹公司的新品種和新技術。
  • 萬株花卉苗木將亮相國際園林綠化產業博覽會
    章帝 攝星沙時報訊(記者 李生輝)近日,記者從長沙縣自然資源局獲悉,全縣將有12家園林花卉企業攜七大類、數萬株花卉苗木集體亮相2020中國(長沙)國際園林綠化產業博覽會。近年來,長沙縣花卉苗木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帶動區域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產業。
  • 2020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11月27日舉行
    今年大會將首次實行「雲上」辦展,同期同地舉辦安徽省第八屆花卉博覽會,實現線上線下聯動,苗木與花卉深度融合的展示格局。本屆苗木花卉交易大會以「『苗會』美麗中國 建設美好安徽」為主題,旨在用好展會線上線下交流合作渠道,推進苗木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化林長制改革,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實現途徑,打造更高層次、更加豐富、更加開放的綠色發展平臺。
  • 萬樟集團: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林業產業扶貧
    產業模式 湖南萬樟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打破傳統造林模式,以珍貴樹種、名貴花卉、優質水果和「三茶」(油茶、茶葉、茶花)苗木綠化荒山,創建10萬畝、100餘平方公園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又將產業園與當地山水林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整合,打造成「中國花湖谷」旅遊景區,並發展相關農產品加工業,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優質扶貧產業。公司對標國家提倡的低碳經濟、綠色環保產業,緊貼「三農」,做強了農業產業,美化了農村環境,帶富了當地農民。
  • 湖北:潛江瞄準中部花卉苗木製高點
    朱自清玩味的春光勝景,正成為人們節假日閒暇追尋的雅趣。賞花熱暗藏無限商機,9日潛江市悄然啟動一座全國一流的花卉苗木研發基地,基地園區芳齡三歲的櫻花、玉蘭、海棠早已搶灘華東華南市場。春來賞花 櫻花最搶眼 春姑娘總愛花枝招展,桃花、梨花、海棠、櫻花,甚至冬梅也來湊熱鬧。去武大,去磨山,賞花看景已讓江城市民甘之如飴。
  • 廣西林業產業快速發展,成全國最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
    大新縣石山旅遊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恢復建設協調發展,接待遊客人數年增長20%以上,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河池市整市推進核桃產業,種植面積超過17萬公頃,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核桃產業基地。這是廣西林業產業的成績單:2018年,木材加工產業產值達2395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11.5%;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5628億元;林下經濟發展面積超過5300萬畝,惠及林農1500多萬人。如今,林業已成為廣西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豐富的木材資源奠定了「千億元產業」造紙與木材加工業基礎。
  • 山東:苗木成為濱州百姓致富的「搖錢樹」
    截至目前,全市林業育苗面積達24.6萬畝,實現苗木產值36億元,苗木產業呈現出布局調整、園區帶動、產業優化、加速發展的趨勢,育苗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又一特色產業。品種優化創名牌優勢為避免與周邊地市苗木產業趨同,濱州市立足自身實際,科學布局,將白蠟、國槐、北美海棠、紅豆杉等苗木做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品牌,並把地域特色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
  • 樂至國家級林業科技示範區建設推動全市生態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堅持產業化經營,推動產業基地建設。精心編制國家級現代林業科技示範區38000畝總體規劃和10000畝核心區產業規劃。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利用,建成行業領先、西南唯一的生物技術組培中心、園林花卉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