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把文明「端」上餐桌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耀
今年3月5日召開的甘肅省全面推進文明餐桌行動新聞發布會上,我省提出全面推進文明餐桌行動,到今年12月底前,全省各類餐飲服務單位要實現文明餐桌全覆蓋。現在已到年底,效果到底如何?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
按需點餐不求排場
「如今,許多餐飲服務單位主動為顧客提供『半份菜』『小盤菜』,服務員也主動提醒顧客適量點餐,為顧客免費打包。」在蘭州市西固區天慶社區附近一酒店用餐的市民李煜說,這就是蘭州市民越來越文明的體現。
連日來,記者走訪蘭州市多家餐飲店發現,不論是大中型餐飲企業,還是街頭巷尾的小餐飲店,都在大堂、餐桌、窗口等位置醒目地張貼了「文明餐桌」的相關提示。在七裡河區萬輝商場一家火鍋店內,大廳牆面上張貼著「拒絕浪費、吃多少點多少」的提醒。而另一家餐飲單位的餐桌上則擺放著印有「食為天、禮為先」「不剩飯、不剩菜」等提示語的菜譜,還有卡通形象麥寶寶的「文明就餐」提示牌。
記者在安寧區蘭州海關附近一家火鍋店看到,一桌6人用餐,已點了素菜8個、葷菜6個,顧客還在選菜,此時服務員馬上進行了善意提醒。
「現在消費者浪費飯菜的問題有了明顯好轉,酒店每日的泔水量也明顯減少。」印象呂梁餐飲酒店負責人說。
推行公勺公筷分餐制
除了提倡「光碟行動」,近年來,我省文明餐桌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使用公勺公筷、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禁止吸菸等文明理念也得到較好的推廣和落實。
記者採訪發現,蘭州市的不少餐飲單位都張貼著「使用公勺公筷」「文明用餐」的溫馨提示,服務員擺臺時,也會給每位顧客擺放一紅一黑兩雙筷子,並加以說明。
「客人落座後,我們會按照標準,為客人提供公筷公勺分餐夾。而且提供的公筷和私筷明顯不同,很容易區分,非常方便。」城關區一家酒店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推動文明餐桌和公筷公勺普及,已全面覆蓋全市各類餐飲企業,倡導文明、節約、健康的飲食習慣。通過改變以往合餐方式,引領公眾積極接受文明健康的用餐新模式,力爭年底前全市餐飲單位100%實現分餐制。
「餐飲單位要為食客配備明顯差異的『公筷公勺』等公用餐飲具,使之成為每張餐桌的標配。」甘肅省市場監管局局長王忠習表示,要變革理念、轉變陳舊觀念,主動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取餐,推行大型聚餐及農村紅白宴席以自助分餐用餐,摒除「一雙筷子吃天下」的舊習。
「推行文明餐桌行動,勢在必行。」甘肅省文明辦負責人表示,我省已將文明用餐相關內容寫入《甘肅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法規條文形式將群眾在生活當中倡導的良好生活習慣、生活習俗、社會風尚上升為社會治理的制度約束,推動餐飲行業和從業人員認真履行餐飲衛生、健康文明的社會責任。
健康、營養美味受市民青睞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在餐館吃飯,吃得油膩或是不健康時常為人詬病。為解決這些問題,我省一些餐飲單位一直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現在顧客需要更有內涵的菜餚。以前吃飽就行,現在顧客則需要更高的生活品質,這就要求廚師做出更有『品位』的菜餚。」甘肅隴菜協會副會長單玉川說。
今年4月28日,在蘭州市舉行的「工匠心、隴菜韻、廚藝美」烹飪技術比賽及「抗疫」新菜品發布會上,我省名廚推出的一些新菜品讓大家耳目一新。
「疫情出現後,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中醫藥發揮了很大作用。中醫講究藥食同源,據此,我們新研發的33道隴菜均有滋補養生,提升免疫力的功效。」甘肅省隴菜協會會長趙長安指著一道全家福菜餚說,這道菜裡增加了炙甘草,它能夠益氣補中,健脾、增加肺部免疫力。
健康美味的餐飲受到了市民的青睞,如今省內一些餐飲單位加快了中醫膳食菜系開發應用。「我們將每桌就餐顧客的年齡、性別、人數等情況傳送到後廚,由營養專家為每桌搭配藥膳套餐,確保就餐質量。餐廳定期會請中醫專家指導,更換一些中醫藥膳菜譜,既美味又保健,十分受歡迎。」一家印象酒店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省衛生健康委連續多年在多個市州舉辦了「甘肅省藥膳食療與膳食營養師資培訓班」,對轄區內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營養膳食相關人員進行藥膳食療與膳食營養培訓,讓他們更好地為老百姓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