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藍田總公司(下稱「中國藍田」)欲借東方金鈺(600086.SH)登陸資本市場,昔日藍田股份財務造假的主角瞿兆玉欲重返A股,這引起監管層的問詢和市場的廣泛關注。
2月12日東方金鈺表示,鑑於交易對手方中國藍田針對問詢函回復的相關材料目前未能提供,暫時無法回復。公司將繼續督促並儘快核實,並擬於2019年2月17日前完成問詢函回復工作並及時披露。
上證所關注的一大焦點是瞿兆玉與中國藍田和已退市公司藍田股份的關係,其是否存在被列為失信人或其他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情形。
藍田股份1996年上市,在隨後5年中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從4.7億元飆升至18億元,一度創造A股市場業績「神話」。但因受到市場的質疑,1999年證監會表示藍田股份上市存在造假行為,此後藍田股份三度申請配股,均未獲得監管層的核准。2002年,公司因財務造假等原因昔日牛股慘澹退市。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中國藍田與藍田股份關係幾何?藍田造假案給市場和監管層留下的不良印象,引發投資者對此事的高度關注。
2002年前後,中國藍田在金農網上通過《中國藍田(集團)總公司簡介》表示:「湖北藍田股份有限公司是總公司的核心企業,1996年5月由國家批准A股上市,被譽為『中國農業第一股』。」
但此前藍田股份曾在2000年的財報中表示,中國藍田與藍田股份不存在控制關係,二者之間的關係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兼職。藍田股份委託中國藍田總公司為代銷商,中國藍田總公司長期為藍田股份的產品進行廣告宣傳。
公開資料顯示,瞿兆玉於1992年創立藍田公司,任中國藍田總裁,藍田股份前董事長;1999年因企業上市存在造假行為包括瞿兆玉在內藍田股份的負責人被證監會處以10萬元罰款;2004年11月,瞿兆玉因犯提供虛假財務報告和提供虛假註冊資本罪,被湖北省高院判處有期徒刑兩年。
此次,藍田造假案主角瞿兆玉攜中國藍田重回投資者視野,中國藍田的資金實力成為上證所和市場關注的另一焦點。
此前上市公司公告披露,中國藍田承諾將全力支持東方金鈺繼續推進債務司法重整,比如為其提供用於周轉的現金以及擔保增信,還將免除原控股股東為該公司提供的個人連帶擔保責任。
上交所對此表示問詢:東方金鈺實際控制人趙寧和中國藍田需明確說明中國藍田目前財務狀況和主要經營數據,本次股權收購、擬承擔興龍實業債務的具體資金來源;中國藍田為公司提供現金支持和擔保增信的具體資金來源,是否具備相應的承諾履行能力。
那麼中國藍田的實力幾何?根據天眼查披露,截至2017年該公司資產總額超過500億元。預計,在未來3~5年間,公司資產總額將超2000億元。根據第一財經統計,中國藍田註冊資本金4億元,旗下有46家子公司,46家子公司註冊資本金共計46億元。中國藍田通過旗下46家公司又投資了743家公司,有的合資控股,有的是參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