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蘭亭序》,大家都會想到此帖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但是當有人問此帖到底好在哪裡的時候,也有很多人說不出來。既然《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必然有著獨到之處,那麼就逐一找尋蘊藏在此帖中的「秘密」吧。
首先是此帖的文章優美,傳世名帖離不開的一個元素就是文章美,或者是書法家的真實情感表達。此文記述了在一個惠風和暢的日子,一些文人雅士聚會的場景,後半段感嘆世事無常,用詞真切,發人深省。
本文在寫作手法上也很高超,前幾句講述了時間和地點,聚會的場景,然後由淺及深,書法感慨。由近及遠再到由遠及近的寫作手法,從微觀到宏觀的表述書法值得後人學習,用詞順暢,是一篇發人深省的散文。
此帖中蘊藏的第二個秘密就是章法之美,整體看這幅書法,一共三百多字,塗塗抹抹數處,但是毫不影響整體美感,卻帶來一種自然之感。在結字上不求方整,有的字傾斜很大,但是和前後的字形成呼應關係,帶來了整體的穩重,所以說有著字在傾斜飄逸之中尋求一種沉穩之風。
整幅書法只有三百多字,但是字與字之間沒有相連的筆畫,卻能使整幅書法有一氣呵成之感,也是此帖的特點之一。在行與行之間,縱有行,橫無列,強調了書寫的自由性,打破了傳統書法的嚴謹工整之氣,帶來幾分靈動之感。
既然是王羲之的代表之作,就不得不說一下此帖的筆法奧秘了。首先在起筆上,通過單字可以看出,很多字都是以尖鋒入紙,這是王羲之在筆法上表現的最為顯著的特徵。從下面這個永字可以看出,在點畫上一尖鋒入紙,然後在下一筆入筆的時候仍然可以看出尖鋒筆法的運用。
這樣的用筆方法有利於順勢帶出下一筆,讓筆畫順勢而下,有著一氣呵成的連貫之感。在筆畫的相互揖讓上,王羲之用筆獨到,比如下面這個和字,左側的筆畫比較舒展,到了右側有所收斂,雖然不是工整的結字,但是筆畫之間結合的不但嚴謹又有飄逸之感。
如果仔細欣賞《蘭亭序》的單字,就會發現尖鋒在書法中的運用,在尖鋒入紙之後,把筆管方向扭向你將要行筆的方向,也即常說的換面,將下一筆的走勢掌控在筆下,手法高超,令人欽佩。
其實《蘭亭序》中的特點有很多,這三個特點只是其中的顯著特徵,帖子的特點被後世學書人稱讚不已。尤其是唐太宗以後,《蘭亭序》成為很多學書人學習的範本,雖然王羲之的真跡難尋,但是從歷代臨摹版本中仍然可以看出王羲之書法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