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到了半人馬座α三星系,會碰上傳說中「三體問題」?

2020-12-18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流浪地球》中地球去了比鄰星,比鄰星有三個太陽,那地球豈不是會遇到三體問題?

三體問題所導致的恆星混亂運動軌跡就是三體文明要逃出三體星系的真正原因!也許很多朋友不太清楚三體文明從哪裡來,那麼幾句話簡單介紹下:三體文明是劉慈欣的另一部《三體》的長篇科幻小說中從未現過世的三體星系文明,他們所在的星系由於混亂的三星運動導致三體文明所在的行星時而被這顆恆星捕獲,時而又遠離恆星被另一顆捕獲,寒冷的時候堪比冥王星,酷熱的時候比金星還要熱,所以他們必須逃離這地獄一般的世界!那麼地球的目的地是三體星系中的比鄰星,也會落入「三體文明」的覆轍嗎?

設置了起始位置的三體運動,仍然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已經足夠表現三體星系的混亂了!如果在上面有一顆行星的話,那麼這顆行星就是三顆恆星搶奪的目標,甩來甩去,要麼熱死要麼凍死,好日子過不了幾天!

所以才有上圖的橋段,當然各位看看笑笑也就了事了,因為真正的半人馬座α三星系並不是這樣,而是設定了條件的三體運動!

上圖是半人馬座α三星系恆星的相對位置,大致比例上就是兩顆大的是雙星,小的那顆環繞兩顆公轉!

和太陽的大小質量比例,比鄰星很小,大約只有太陽質量的12.5%,因此地球到達比鄰星系後是不會落入無序的三體運動的,只要操控技術沒問題,環繞Proxima公轉並沒有毛病!但有毛病的是比鄰星這顆恆星並不穩定,時不時的會來幾次超級日冕物質拋射活動,希望2500年後比鄰星「長大一點」,穩重了才行那個哈,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比鄰星既不會長大了,也不會更穩定,它就這副德行,而且還將在世上萬億年!

而且比鄰星本來就有一顆行星哦,地球的2500年後到達,人家是不是得出來搞個歡迎儀式?

相關焦點

  • 半人馬座α,現實中的三體世界!有生之年我們能能見到外星人嗎?
    現代天文觀測表明,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是半人馬座α,距離我們地球約4.3光年。劉慈欣的《三體》裡的三體文明的原型就是來自於這個星系,這個星系擁有3個太陽,當然與小說不同的是,現實世界裡的這三個太陽並不是三體混沌系統,而是一個能夠預測軌跡的簡單系統。
  • 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讀過劉慈欣三體小說的人都知道三體是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群體。在這部科幻小說中,人們了解了離地球4光年的三體文明,以及三體世界是什麼樣的。其實,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現實宇宙中也有三體世界。這顆三體恆星距離地球23光年,質量是地球的8倍。這是什麼樣的世界?
  • 《流浪地球》:地球去的比鄰星有三個太陽,會不會遇到三體問題?
    《流浪地球》:地球去的比鄰星有三個太陽,會不會遇到三體問題?文/猿飛日月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想必大家都已經看了,關於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看得熱血沸騰,這部電影更是被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之作,其實流浪地球和三體一樣都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不過這確實是兩個世界的故事,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交集。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太陽什麼時候會滅亡?
    在某個時間,地球在被淹沒之前就已經移到太陽系的宜居區之外,不再適合生命存在,反而在那個時候,火星將完全進入宜居區。  比鄰星是可能的歸宿嗎?  半人馬座比鄰星是除太陽之外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距離我們4.2光年。如果真的有「流浪地球」計劃,地球真的流浪到半人馬座比鄰星周圍,那裡的環境適合人類生存嗎?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劉慈欣能分多少?難怪《三體》他不想拍
    難怪《三體》他不想拍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首日突破2億,兩天4億,三天6億,六天17億,33天46億…… …… 《流浪地球》上60映天,票房已經突破46億,累計觀看人數在3月25日就已經突破1.5億人 。
  • 「三體」已被發現?美國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其天空有3個太陽
    這顆紅矮星的亮度足以照亮大氣層,但還沒有亮到足以徹底蓋過這顆行星的亮度。並且,即使它沒有大氣層,或者它的大氣層沒有生物特徵,巖石行星在圍繞紅矮星的近軌道上也相對常見。那麼《三體》中的三體星究竟是哪三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間隔太陽只要4.25光年。
  • 想要看看「流浪地球」的目的地?試試 NASA 出品的太空旅行工具
    半人馬座 α,一個也許聽過卻不怎麼熟悉的名字。不過若指出它其實是由三顆恆星組成的三合星系統,那很容易就會聯想到那部著名的《三體》——事實如此。劉慈欣小說中的三體世界便是基於半人馬座 α 設想而來的。事實上,半人馬座 α 可能是在科幻作品中登場最多的系外星球:阿西莫夫在上世紀創作的小說《Homo Sol》以及《基地》系列中均提及遷徙到半人馬座 α 的人類文明;《阿凡達》故事的發生地潘多拉星則是半人馬座 α 星 A 恆星系裡的一顆衛星;而最近大熱的《流浪地球》設定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正是半人馬座 α 三合星之一的比鄰星。
  • 讀完《三體》,再讀這些古代神話故事,忽然感覺三體世界真的來過
    讀過科幻小說《三體》的讀者,對亂世紀這個詞一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當亂世紀到來臨時半人馬座α星將面臨巨大的災難,每一個亂世紀過去後,他們的文明將會倒退百年甚至千年。所以,在半人馬座α星裡的生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像地球這樣,始終是一個太陽晨起夕落有時間規律的星球。他們把這樣的時間段稱為恆世紀。讀完《三體》,或許大多數人會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們太幸運了,因為我們擁有地球,一個美麗溫和的家園,雖然天災時有發生,可是與半人馬座α星相比,已經是天堂中的天堂了。
  • 一個雞蛋就能摧毀地球?——揭秘《三體》中的高級文明武器:光粒
    十分慶幸,大年初一《流浪地球》終於要上映了,光看預告片,給讓人熱血沸騰,它到底會不會成為中國科幻片的先驅者呢?《流浪地球》是作家劉慈欣的一部小說,而他最著名的小說就是傳說中的——《三體》。《三體》裡面涉及到許許多多的物理知識,有些有點天方夜譚,但好歹都有點根據,所以如果《流浪地球》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的話,相信《三體》的電影也不遠了。光粒小說之中高級文明有著許許多多的高科技武器,有些遠遠超過了地球人的理解,今天我們來揭秘一下《三體》中的比較「低級」的武器:光粒。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然後,到現在《三體》電影已經難產了5年。《三體》的電視劇改編同樣也是一波三折。已在去年立項,原定今年3月開機,因疫情原因延期到6月。同時,劉慈欣在很早的時候就曾談到過,《三體》的影視改編難度非常大,想在視覺、故事層面完美實現《三體》影視化比較困難。《三體》最大的問題不是太長,涉及的概念太多,而是主題太複雜。對於科幻電影來說,背景可以複雜,故事可以複雜,但主題一定不能複雜,不然無異於影視化上的自殺。
  • 太陽的後裔劉慈欣:流浪地球最終到達三體人所在星系
    不出意外,電影《流浪地球》火了。這對於國內的科幻電影發展是很大的激勵。 說《流浪地球》的大火不出意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流浪地球》的原作者劉慈欣。他最著名的作品《三體》獲得過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因而贏得了遠超出科幻迷圈子的名氣。
  • 霍金想要刺探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到底是個什麼鬼?
    那麼問題來了,半人馬座α星到底是什麼鬼呢?讀過科幻小說「三體」的朋友應該知道,這不就是三體人的老巢嗎!接下來,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個現實中「三體星系」。三個太陽的世界半人馬座α星系是一個三體星系,所謂三體星系,直白地說就是這個恆星系有三個太陽。這三個恆星分別被命名為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和半人馬座α星C,其中A星和B星相距較近,組成了一個雙星系統,C星則在較遠處受到引力作用與這個雙星系統相互關聯。
  • 以人類現有的能力,將如何向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移民
    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中,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上千座巨大的行星發動機,以用來推動整個地球前往4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幻想總是美好的以我們目前的情況,既不需要面對太陽爆炸的危險情況,當然也沒有建造行星發動機的能力,那太難了。
  • 圖書館邀您共讀《流浪地球》原著
    截至2月19日,《流浪地球》票房突破40億大關,超越累計票房36.5億元的《紅海行動》,位居國內電影票房總榜的第二位。這部前期缺乏宣傳的電影,憑藉其精美的特效製作、流暢的情節和魔性的臺詞,在賀歲電影中脫穎而出,成為春節檔電影的最大黑馬。
  • 如果流浪地球到達比鄰星,能否看到三個「太陽」升起?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按計劃將會泊入比鄰星的宜居帶中,成為繞行比鄰星的行星。而比鄰星所在的南門二(半人馬座α星)恆星系統是一個三合星系統,比鄰星還有兩顆伴星,分別是南門二A和南門二B。那麼,在那時的地球上,人們每天能否看到三顆「太陽」升起來呢?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劉慈欣最著名的作品為《三體》,曾經得到2015 年的雨果獎;可能是因為《三體》的成功,大眾對《流浪地球》的期望水漲船高。故事發生在公元2070 年代左右的農曆新年。當時候科學家發現太陽正急速膨脹,在五百年內會吞沒地球。人類見此組織了統一政府,傾全球之力建造了一萬個推進器將地球推離太陽軌道,向4.2 光年外的人馬座恆星進發;航程預計耗時2500 年。
  • 《三體》中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以黑馬的姿態脫穎而出,讓全世界的人認識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巨大進步。而《流浪地球》這部作品,出自科幻作家劉慈欣之手。熟悉大劉的人都知道,劉慈欣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並不是這個兩萬字的中篇,而是收穫無數榮譽的《三體》。
  • 太陽氦閃、木星風暴漩渦,《流浪地球》裡的科學真相
    毫不誇張地說,大劉憑一己之力,在中國掀起了科幻狂潮,其代表作《三體》常年雄踞小說暢銷榜前十。   2018年3月傳出亞馬遜有意投資10億美元購買版權,並計劃將其拍成系列劇。   太陽將會在大約五十億年後變成一顆紅巨星,這是很多人都了解的天文常識。假如人類活到那一天,該如何逃離地球被吞噬的命運呢?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環境,生物會如何進化?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帶來了一波科幻熱,影片中地上的環境因為地球在遠離太陽而變得異常寒冷,不適合人類生存,因此人類都居住在地下城裡。那麼,除了人類,地球上還有那麼多生物,在這種地球環境下,生物又該如何進化呢?
  • 艾菲爾鐵塔如螻蟻,《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大?
    艾菲爾鐵塔如螻蟻,《流浪地球》中推動地球的發動機到底有多大?最近中國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席捲全國,掀起一股科幻熱。靠《三體》火遍全球的科幻作家劉慈欣設定的劇情腦洞實在太大,讓許多網友都大呼過癮。除了驚為天人的點燃木星,我想大家最覺得新奇的就是那些推動地球就像推動一艘船一般的行星發動機了。人類舉全球之力,建造了上萬臺行星發動機,讓整個地球坐上了火箭。這得是多大的力?多大的「火箭」?根據電影裡的設定,我們去拿行星發動機和已有的幾個著名人類建築做比較,去看看那個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的上萬臺行星發動機們,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