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字字珠璣,為何葉聖陶當初要修改部分內容才收入課本

2021-01-20 美詩美文

在筆者看來,好的作品不一定都有資格被收錄進語文課本,畢竟還要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程度等。但能進語文課本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夠經典、夠有水平的。

不過仔細查看了多個版本的語文課本後,大家會發現收錄的文章變化挺大。這種變化一方面體現有的經典文章被刪,換上了一些新的作品,比如嶽飛的《滿江紅》就被換成了鑑湖女俠的《滿江紅》;另一方面,則是同一篇文章收錄的內容也不太一樣,這一點體現在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荷塘月色》上。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這篇散文一共1300多個字,是現代散文中絕對的精品。一提到這篇散文,筆者就會想到清華園裡那一汪清冷的荷塘和那個寧靜的夜晚。《荷塘月色》是建國後第一批入選語文課本的文章,當時編訂課本的是我國著名教育學家、作家葉聖陶先生。

葉聖陶是一名優秀的語言藝術家,由他來編訂語文教材可謂眾望所歸,正是因為他慧眼識好文,我們才有機會讀到那麼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現在的語文課本中,仍有大量的文章是當年葉聖陶選入的。葉先生之所以會把《荷塘月色》選入課本,一方面肯定是因為他本人非常喜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朱自清先生是很受大家敬佩的文人。

很多人提到朱自清,想到的都是他的才華,卻忽略了他還是一個有骨氣的文人。他寧可挨餓,也不願意領外國人不安好心的救濟糧,並因此傷了胃,最後於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逝世,那一年朱老年僅50歲。

《荷塘月色》寫得這麼好,可謂字字珠璣,作者又是這樣一位值得所有人敬佩的文人,按道理這1300多字的文章,葉聖陶應該一字不改地全文收錄。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葉聖陶是修改了文中的部分內容後,才讓它入選課本的。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如果自己的文章被發表或者被選入文集時,被編者修改掉部分內容,顯然不是一個令人開心的事。當時朱自清先生雖然已經離世,但他的妻兒都還在,葉聖陶這樣做明顯是冒著得罪人的風險的,那為何他要這麼做呢?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得弄明白被改動的內容。首先,葉聖陶刪掉了兩處比喻,第一處是「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第二處是「峭楞楞如鬼一般」。很顯然第一處被刪是因為它寫得太直接,不太適合孩子們讀;而第二處的比喻,也不太符合當時的唯物科學觀。所以這兩處的被刪,在當時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處被刪除的,則是梁元帝的一首賦文的節選,如下:

大家看看這篇賦文的內容,自然就明白了它會被刪的原因。這篇賦文是根據江南採蓮的情形寫的一首舞樂曲賦,文中內容有南朝的綺麗之氣,這段描寫採蓮女內容也是十分直接的。千年文壇中有那麼多經典古詩詞,在當時來看確實沒有必要讓學生們了解這一類的作品。

三處被改動的內容,都是作刪除處理。在當時來說,每一處都改得有道理。估計很多朋友會有疑問:我們現在的課本中明明有這三處,為何說它被刪了?這是因為咱們現在讀到的,都是把這三處內容加了回來的,也就是朱自清當年寫的原文。之所以加回來,一來是因為加上去後,文章更加流暢,讀起來也更有美感;二是,時代在變,學生們的接受能力自然有在進步,教育專家們覺得現在讓孩子們讀這三段文字是沒有問題的。

是得,都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那一代也自然有一代的接受能力。朱自清這篇散文如今能一字不改地選入課本,是一種進步。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家長聯名建議課本刪除《荷塘月色》,只因朱自清用了這8個字
    提起《荷塘月色》,大家肯定會想到兩個版本,一個是中學課本中的課文,是朱自清的經典散文。另外就是鳳凰傳奇演唱的一首中國風歌曲,裡面的歌詞很有韻味。在廣場上聽到這樣的歌曲,會情不自禁的跳起廣場舞來。但我要講的不是這首歌曲。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家長提議從課本中刪去,只因其中8個字!
    近期,有家長建議有關部門從課本中刪除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引起了廣泛爭議。 1922年,朱自清與葉聖陶合作創辦了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刊——《詩》月刊,開創了新詩的先河。
  • 荷塘月色
    於是,打開電腦搜索,才知道是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裡面的話。乾脆找出文章重新仔細地看了一遍。《荷塘月色》是中學語文課本裡的文章,幾十年了,我看著看著,還依然能夠浮想起讀書時學這篇文章的一些情景來。我記得在學這篇課文之前,我沒有見過真正的荷花,當然知道「荷花」這個詞,或者說這種植物。但之前並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或者沒有什麼深的印象。學了這篇課文之後,當時真的很想一睹它的芳容。
  • 家長聯名建議刪除《荷塘月色》課文,只因朱自清用的這8字比喻?
    讀書時代總有一些課文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與《荷塘月色》。 不過,近年來《荷塘月色》卻因為文中用到的比喻而備受爭議,今天說的有家長建議刪除《荷塘月色》課文一事也是因為「比喻不當」。
  • 朱自清《荷塘月色》,對荷花的第3種比喻,為何讓很多家長不滿?
    《荷塘月色》在我們所學習的中學語文課本中,收錄了朱自清先生的諸多散文作品,比如說《春》、《背影》、《荷塘月色》等等,這些作品放在中學書本中,都是要求學生們進行全文背誦的,學生們在初次接觸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時,相信由於年紀較小很多情感還不能完全領會。
  • 專家建議《荷塘月色》從語文課本中刪除,只因這8個字「涉黃」!
    《背影》原本是初中八年級語文課本中的一篇文章,文中最讓人熟悉的一段話莫過於「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朱自清看著父親為了購買橘子翻越鐵道時,肥胖而又努力的背影,頓時黯然泣下。整篇文章通過描寫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把父愛描述的非常細膩而真摯,而有些專家卻建議把此文從教材中刪除,只因為朱父的行為違反了交通規則。
  • 三代人心底的語文記憶:《荷塘月色》曾刪了什麼
    它打動了翠翠,同樣也會打動十五六歲的高中生,」杜老師說,「在課本中感受純潔朦朧的愛情之美,在我讀書的年代,是想也不敢想的。」談起教科書中的「禁忌」話題,正在暨南大學讀書的周淘還記得,「幾年前,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荷塘月色》,說文中『剛出浴的美人』在老版教材中是沒有的,直到2000年才開始復原。」但是,同學們對此嗤之以鼻,紛紛表示不解那六個字有何不妥。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爭議不斷,被指「涉黃」,只因其中8個字!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爭議不斷,被指「涉黃」,只因其中8個字!而除了「背影」之外,其實朱自清的另一篇「荷塘月色」也被編入教材之中,不過這篇「荷塘月色」卻產生了巨大的爭議,甚至有一部分家長要求將其移出教材,同樣是出自朱老先生之手,為什麼一篇引起人們的共鳴,而另一篇卻爭議不斷呢?
  • 《背影》違反交規,《荷塘月色》低俗,朱自清在課本中真到頭了?
    《背影》曾經是中學課本中的一篇文章,文中的父親去給孩子買橘子的場景很多人至今都記得。很多人依舊在玩這個梗:你站在這裡不要動,我去買幾個橘子。 在朱自清的筆下,父親那並不偉岸的身軀,突然都變得高大了起來。少時初學這篇課文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很能難理解朱自清文章中的感情。
  • 《荷塘月色》都寫了什麼?為什麼受這麼多人喜愛?
    《荷塘月色》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自誕生以來,它向來膾炙人口,經常是中學課本中的必選篇目,被千人讀、萬人誦,廣為流傳。那麼,《荷塘月色》都寫了什麼?為什麼受這麼多人喜愛?一、遊覽荷塘的緣由(「心裡頗不寧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生在俗世就難免被煩惱困擾。
  • 朱自清荷塘月色賞析及優秀教案
    文章借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 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我們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荷塘月色》中的「出浴的美人」顯然是不符合的,「那個年代,女同志別說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臍都要受批判。」
  • 《荷塘月色》圍繞疊詞的教學設計
    《荷塘月色》在景物描寫上精雕細刻,細膩傳神:首先,朱自清先生把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荷塘月色」細分為「月色下的荷塘」與「荷塘上的月色」兩部分。文中的第四段,以月色為背景,重點描寫了荷葉與荷花。第五段,以荷塘為背景,重點描寫了月色的層次變化。
  • 榆林市榆陽區荷塘月色度假村
    聯繫人:韋華聯繫電話:15909218111手機:地址:中國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荷塘月色度假村建立於2007年,佔地66700平方米,位於榆林市榆陽區牛家梁鎮,距榆林市區10公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榆林市第一家以綠色生態花園式為一體的農家樂度假村。
  • 名作重讀:如何解讀《荷塘月色》的主題
    由此可見,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通過對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的描寫,通過對梁元帝《採蓮賦》和南朝樂府詩《西洲曲》裡的詩句的引用,所表達的不正是對寧靜、純潔、美好的精神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對自由、幸福、美滿的現實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嗎?那麼,作者為什麼要在這篇散文裡抒發這麼種一情感呢?這裡既有時代的原因,也有作者家庭方面的原因。
  • 大沽河同題詩《荷塘月色》52首
    我想,你是憂鬱的 要不 荷塘怎麼會圍起了高高的堰 . 我想,你是歡樂的 要不 荷葉怎麼會嗨得翻飛了天…… .荷塘月色 文/彈石. 生活在天堂 卻要向地獄求救 一雙赤身的手 拉黑了盛世的荷塘 .荷塘月色 文/重慶北魚 . 那麼多荷擠在池塘裡 他們是病了 要等待天上的月光就診 .
  • [同步課堂]《荷塘月色》之爭重現江湖
    《荷塘月色》是朱白清的代表作,是公認的現當代文學「美文」,是公認的中學語文典範篇章。然而, 《荷塘月色》的主題、內容、意味究竟是什麼?《荷塘月色》在藝術上的特色究竟是什麼?《荷塘月色》 「美文」的美究竟在哪裡?可以說,自《荷塘月色》發表75年以來,一直也沒有得到令人心悅誠服的解釋。
  • 課本裡的文學
    陳維賢:印象最深的不多,《雨中登泰山》《荷塘月色》等,或許是因為教材裡許多小說都讀過的緣故,沒什麼印象了。課本裡文學作品和現在差不多,主要是詩歌、散文、小說、戲劇。     肖復興:我上學那會兒,語文課本裡選的我國作家魯迅的《藥》《故鄉》,葉聖陶的《多收了三五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小桔燈》《櫻花贊》,孫犁的《荷花澱》,吳伯簫的《菜園小記》,茅盾的《白楊禮讚》,張天翼的《華威先生》,袁鷹的《井崗翠竹
  • 水彩畫:畫一幅荷塘月色,讀一讀朱自清!
    水彩畫:畫一幅荷塘月色,讀一讀朱自清! 每天用2分鐘陪您和孩子一起畫 荷塘月色 夜晚的荷塘倒映著圓圓的月亮 抒發詩意之地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讀後感
    □劉濼君(南上山街小學六年級六班)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每每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心中不禁蕩起一波又一波的漣漪……  從古到今,有無數詩人用詩詞歌賦讚賞過那「出淤泥而不染,濁清漣而不妖」的荷花,但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荷花卻讓人為之動容
  • 余光中批判《荷塘月色》中的比喻「不健康」,專家:開篇就有貓膩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稱中國近代散文中的經典佳作,還被納入教材,成為一代又一代學子的共同記憶。《荷塘月色》自發表以來,廣受讚譽。直到1992年,詩人余光中的雜誌《名作欣賞》中發表了一篇《論朱自清散文》的文學評論。也由此作為發端,學界開始對《荷塘月色》一文產生了不少尖銳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