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瀾湄地區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2020-12-25 海外網

寮國南湃水電站是中老水資源合作項目,於2017年5月實現併網發電。截至2020年11月底,累計發電量13億千瓦時。圖為南湃水電站一景。  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瀾湄合作機制因水而生,水資源合作始終是瀾湄合作的優先領域之一。2020年,中國與湄公河五國陸續啟動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大壩安全、飲水安全、洪旱災害管理等方面20個務實合作項目;11月1日起中國正式向湄公河五國及湄公河委員會秘書處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2019年首屆瀾湄水資源合作部長級會議發布的95個項目建議清單也在謀劃和落實之中。中國和湄公河國家秉持團結互助精神,通過合作修建水利基礎設施、共享水資源信息、設置相關專業機構等多種方式,提高了瀾湄流域水資源調配與管理水平,為地區發展和沿岸百姓民生注入「源頭活水」。

多點發力 改善民生

「每到雨季,湄公河及其支流水位上漲,可能造成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前,工作人員必須拿著測量工具冒雨去河裡測量水位。現在,有了中國援建的水資源信息數據中心,通過水文站的電子設備就可以實時監測水位。」寮國國家水資源信息數據中心主任湄頗對本報記者說。該中心是中國政府援助的示範建設項目,也是瀾湄合作早期收穫項目成果之一。中心的建立讓寮國初步具備了水文信息數據自動採集傳輸、信息處理、預警預報等能力,實現了水資源網絡互聯互通,極大提升了寮國水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和水平,為寮國防洪抗旱減災、水資源綜合利用提供了決策支持與技術保障。

「這兩年,不少人家裡都添置了家電,日子越過越好。」家住洞里薩河岸邊的柬埔寨農民通奇,擁有約1公頃農田。以前,洞里薩河流量隨季節變化巨大,沿岸農田經常在雨季被淹沒,在旱季又被閒置。通奇家的農田一年只能產出2噸稻米。中企承建的阿江水利灌溉開發工程讓一切發生了改變。2017年8月工程交工,成為柬埔寨重點民生項目,主要作用是灌溉兼顧生態供水。項目控制灌溉面積達1.03萬公頃,集中於洞里薩河上遊沿岸農田地區。有了阿江灌溉工程後,通奇家水稻種植從一季增加至兩季,稻米產量翻了倍。通奇說,水稻產量上去了,當地農民的生活也富裕了。

瀾湄水資源合作多點發力,造福整個地區。隨著持續推進水利建設項目一個個落實,瀾湄國家共同預防和應對旱澇災害、有效利用水資源的能力日益提升。

共享資源 照顧彼此

中國一貫強調要充分尊重各國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的正當權益,照顧彼此利益和關切,有事大家商量著辦。

2015年底,受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均遭受不同程度旱災,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為照顧流域國家的關切,中國政府克服自身困難,於2016年3月通過中方境內景洪水電站對下遊實施應急補水。3月15日8時,景洪水電站下洩流量加大至2190立方米每秒,標誌著由中方實施的瀾滄江梯級水電站水量應急調度正式啟動。

數據顯示,這次應急調度惠及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放水3天後,泰國北部清盛地區的湄公河水位從2.3—2.5米上漲至3.29米。「家門口的小河終於又有水了,小木船一點點浮起來,我們全家看到了希望。」越南安江省漁民黃文慶說。寮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宋瑪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由衷地表示:「遠親不如近鄰,中國是負責任的合作夥伴,我們不會忘記中國對湄公河國家的幫助。」

提升合作 共促發展

在寮國國家水資源信息數據中心附近,中企承建的寮國水資源研究大樓正在加緊修建,預計將於2021年6月完工,該項目是湄公河水資源綜合管理項目框架下的子項目,建成後將為湄公河水資源研究提供更好條件。

水資源研究一直是瀾湄合作的一個重點。瀾湄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運轉順利,定期舉辦水資源合作部長級會議和水資源合作論壇,落實《瀾湄水資源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實施大壩安全、洪水預警等合作項目,提升流域綜合治理和水資源管理能力,不斷將水資源合作推向新高度。

六國合作建成瀾湄水資源合作中心、環境合作中心和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分享水文信息。中方從今年開始與湄公河國家分享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這是為深化瀾湄水資源合作提供的又一公共產品,也是為本地區更好應對氣候變化和洪旱災害作出的新貢獻。

瀾滄江—湄公河,跨越近5000公裡奔騰不息,地區各國人民因水結緣、命運與共。隨著《瀾湄環境合作戰略》的加快實施,改善空氣品質、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合作正在逐步展開。這一系列措施,能夠對各國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好這一跨國水系的生態環境發揮重要作用。「瀾湄合作已成為本地區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合作機制之一。瀾湄合作將凝聚各領域合力,為次區域和本地區發展繁榮注入更多活力。」泰國國家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拉西·塔納唐所言正是地區人民的心聲。

(本報曼谷、河內11月28日電)

本報記者 孫廣勇 趙益普 劉 剛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9日   第 02 版)

責編:周璇

31926843,.為瀾湄地區發展注入「源頭活水」,.2020-11-29 09:40:06,.204301,.周璇

相關焦點

  • 中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不容抹黑
    最近,美國又想就瀾湄水資源合作問題「興風作浪」。據悉,12月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湄公河上遊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炒作水資源問題,來離間湄公河上下遊國家的關係。
  • 中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不容抹黑(觀象臺)
    來源:海外網最近,美國又想就瀾湄水資源合作問題「興風作浪」。據悉,12月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湄公河上遊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2019年湄公河遭受嚴重旱災,小灣和糯扎渡電站以減少水庫蓄水、損失單位水量勢能、減少發電量、大幅減少經濟收益為代價,為緩解湄公河下遊乾旱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瀾滄江水電開發僅利用水能,不減少水量,更不會導致下遊發生乾旱。通過上遊電站水庫的調蓄功能,可以有效削減洪峰,並在旱季增加下洩流量,有利於下遊防洪抗旱。瀾滄江梯級電站有助於保持湄公河流量的穩定,這是國際科學界和湄公河委員會的共識。
  • 攜手推進瀾湄六國水資源合作 為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為了促進次區域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增進各國人民福祉,縮小六國間發展差距,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南南合作,六國共同建立了瀾湄合作機制。瀾湄合作因水而生,水資源被確定為瀾湄合作重點優先領域,水資源挑戰和共同發展願景構成瀾湄六國水資源合作戰略基礎2016年3月,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通過的《三亞宣言》,將水資源合作列為瀾湄合作五個優先領域之一,吹響了瀾湄水資源合作的動員號。2018年1月,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通過的《金邊宣言》和《瀾滄江-湄公河五年行動計劃》,進一步確定了瀾湄水資源合作的努力方向。
  • 中國推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不容抹黑(觀象臺)|觀象臺|湄公河|美國...
    來源:海外網最近,美國又想就瀾湄水資源合作問題「興風作浪」。據悉,12月14日,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湄公河上遊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炒作水資源問題,來離間湄公河上下遊國家的關係。
  • 「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柬埔寨項目」在金邊籤約
    2月14日,「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柬埔寨項目」在柬埔寨外交部舉行籤約儀式。中國駐柬大使王文天、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大臣布拉索昆出席儀式。圖為籤約現場。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攝  王文天大使代表中方對柬埔寨外交部給予瀾湄合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投入表示高度讚賞,對柬埔寨瀾湄基金項目順利進展表示熱烈祝賀。
  • 「縱論天下」深化瀾湄合作 奔向發展新徵程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薛筆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簡稱瀾湄合作)第三次領導人會議24日通過視頻方式召開,中國、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越南六國領導人聚首雲端,共敘情誼,同謀發展,擘畫地區合作新藍圖。
  • 柬埔寨瀾湄航空安全運行兩周年
    2017年9月29日,一架以「開屏孔雀」為航徽標識的飛機從柬埔寨西哈努克國際機場迎風而起,瀾湄航空正式起航。在瀾湄合作機制背景下成立的瀾湄航空,以促進瀾湄六國「互聯互通」為己任,經過2年的發展,已成為柬埔寨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致力於打造全球首家新電商的大眾航空公司。
  • 李克強金邊「模擬駕駛」中國高鐵 瀾湄六國合作共謀發展
    當地時間10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抵達柬埔寨首都金邊,與柬埔寨首相洪森共同主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下稱瀾湄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寮國總理通倫、緬甸副總統吳敏瑞、泰國總理巴育和越南總理阮春福出席會議。本次會議主題為「我們的和平與可持續發展之河」。
  • 粵泰國際聯合瀾湄航空創辦瀾湄大學籤約啟動
    該大學由粵泰國際集團與瀾湄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投資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創建。CEO李昆作為雙方代表就柬埔寨瀾湄大學籤訂建設合作協議,標誌著柬埔寨瀾湄大學正式落戶金邊。,對滿足柬埔寨民航業和相關行業蓬勃發展的人才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 瀾湄高校青年志願者博士生論壇在南寧舉行
    本次論壇以「瀾湄合作中青年志願者行動」為主題,獲得了外交部瀾湄合作專項基金委託課題「瀾湄可持續願景與青年志願者行動」的支持,旨在貫徹落實瀾湄合作「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中所提及的「推動青年交流,打造瀾湄青年交流品牌項目」之精神。
  • 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開通 加強六國水資源信息共享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和緬甸等湄公河五國30日在北京共同啟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進一步加強各國在水資源數據、信息、知識、經驗和技術等方面的共享,為流域各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 瀾湄航空機隊又添新成員
    民航資源網2018年5月9日消息:2018年5月8日17時40分,一架註冊號為XU-971的空客A319-100型飛機順利飛抵金邊,正式加盟瀾湄航空機隊,該飛機採用全經濟艙布局,設有150個座位。瀾湄航空副董事長韓雲峰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迎接新飛機和調機機組人員。
  • 李文新:加快推進泛亞鐵路建設 促進瀾湄區域互聯互通和經濟社會發展
    加快推進中國鐵路「走出去」,中國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鐵路規劃、設計和建設等方面的合作,中老鐵路、中泰合作鐵路、印尼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境外鐵路合作項目穩步推進,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 享發展機遇創合作平臺 2018瀾湄合作滇池論壇開幕
    掌上春城訊11月23日,瀾湄合作博覽會以及瀾湄合作滇池論壇隆重開幕。以「國際合作、互聯互通、跨境經濟」為主題的瀾湄合作滇池論壇分論壇之一的「國際創新產業論壇」,誠邀東南亞國家企業家、國際商業組織及商協會機構代表以及相關學者專家作為會議嘉賓,與參會國內外企業機構負責人、高校大學生、留學生代表共同探討、分享「一帶一路」以及「瀾湄合作」所帶來的產業合作的發展方向、創新模式和實踐經驗。
  • 瀾湄六國中泰緬老越柬合作進入新階段
    「瀾湄合作機制」由此進入實質性構建階段。近日,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前駐泰國大使張九桓在曼谷就「瀾湄合作機制」籌建情況接受了中泰記者聯合採訪。他表示,瀾湄合作機制第一次外長會議將於11月12日在中國雲南省景洪市舉行,屆時將宣布瀾湄合作機制正式啟動;未來還將建立包括領導人會議、外長會議、高官會議及其他工作層面在內的多層次合作機制。
  • 瀾湄航空全年旅客運輸量突破百萬人次
    儀式上,瀾湄航空副CEO陳志成向第120萬名旅客THY DASREYPICH贈送了一套往返免費機票以及瀾湄航空伴手禮。據瀾湄航空副CEO陳志成介紹,2019年瀾湄航空完成安全飛行21300小時,柬埔寨基地6架飛機,菲律賓基地3架飛機,機隊規模增至 9架。截至12月31日,通航城市達28 個,發展態勢持續穩中向好。
  • 六國記者深入寮國 感受發展進程中的"瀾湄"力量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瀾湄河水像一條天然紐帶,將中國、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越南緊密相連,形成命運與共的共同體。日前,由人民日報社組織的「瀾湄記者團」赴寮國各地聯合採訪,共同感受瀾湄合作給寮國發展進程帶來的深遠影響 「我們都期待著通車的那一天!」
  • 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開通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和緬甸等湄公河五國30日在北京共同啟動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進一步加強六國在水資源數據、信息、知識、經驗和技術等方面的共享。瀾湄六國共飲一江水,是事實上的命運共同體。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在網站開通儀式上表示,從今年11月1日起,中國水利部正式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旱季水文信息,現在又率先開通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網站,主動分享中方有關信息,系統展示瀾湄水資源合作成果,充分展現了中方作為負責任上遊國家的善意和誠意,充分表明了瀾湄六國有能力把瀾湄水資源合作的事情辦好。
  • 中國寮國雙方籤署瀾湄合作專項基金2018年項目協議
    姜再冬熱烈祝賀協議籤署並表示,瀾湄合作堅持 「項目為本」的理念,在首批13個基金項目已經啟動的基礎上,老方又有7個部委申報的21個項目獲批,這是瀾湄合作框架下中老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中方願與老方共同抓好落實,發揮應有效益,打造合作範本,造福寮國人民。
  • 瀾湄合作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核心
    餘名學員做題為《「一帶一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歐班列與中老泰試驗區發展機遇》的講座,重點介紹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傘翼結構」互聯互通規劃方案、中老泰經濟走廊暨滇老泰試驗區。他認為,瀾湄合作正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核心。劉金鑫提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六大國際經濟走廊之一,以泛亞鐵路網、亞洲公路網、國際陸港網為依託,以昆明為起始點,連接南寧,以沿線經濟中心城市和口岸為節點,聯通中國、越南、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抵達新加坡,是連接中國和東南亞、南亞地區的陸海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