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嶽高速荊嶽大橋省界收費站開拆
楚天都市報10月28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朱茜丁慧 )10月26日,隨嶽高速荊嶽大橋省界收費站主體設施拆除工程正式啟動,標誌著隨嶽高速「撤站」攻堅進入衝刺收尾階段。
荊嶽長江大橋是湖北省高速公路網中唯一一座「一橋跨兩省」的特大型長江公路大橋,連接鄂、湘兩省,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許(昌)廣(州)高速公路(G0421)湖北段隨(州)嶽(陽)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湖北中部交通重要的「橋頭堡」,於2010年12月9日建成通車,共設置有9條出口車道,日均入出口雙向流量達2.2萬輛以上,節假日高峰期流量高達6.2萬輛,位於全省第一方陣。
據隨嶽高速「撤站」專班人員介紹,特殊的橋梁結構、地理位置以及高負荷的車流頻率,使荊嶽大橋撤站施工形勢變得尤為嚴峻,安全保暢壓力空前,如何做到「精準」施工,最大程度保障道路安全暢通,是其「壓軸」施工的主要原因。荊嶽大橋省界收費站主體設施拆除工程分為ETC門架系統安裝和收費站改造兩大部分,涵蓋省界收費站頂棚拆除、ETC門架系統軟體標準化建設改造、省界收費站路面瀝青攤鋪等具體施工,採用機械拆除為主、人工拆除為輔的方式實施拆除,在此期間,將對左側5條收費車道進行拆除,保留右側4條收費車道供社會車輛通行。
為最大程度減輕「撤站」施工給荊嶽大橋省界收費站帶來的不利影響,隨嶽管理處多次組織召開專項工程聯席會,協同高警、路政、監理、施工、設計等單位深入研究討論荊嶽大橋省界收費站主體設施拆除施工及保通方案,創新探索出收費車道前置模式,在監利服務區內建設前置收費點及綠通查驗點,對去往荊嶽大橋的收費類貨車與綠色通道車輛提前進行收費與查驗,同時,通過加強施工期間收費現場的交通疏導,合理調補人員配置,優化車道布局,提前進行車道渠化、政策宣傳、機電設施維護等,不斷提升收費效率,在可控範圍內避免大量車輛積壓。
據了解,荊嶽大橋省界收費站拆除工程預計在12月10日全部完工,12月31日24時將實現全國聯網,啟用新的計費模式,屆時,經過荊嶽大橋的車輛將無需停留,可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