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劃分上,愛爾蘭島是不列顛群島的組成部分,但愛爾蘭島和大不列顛島在歷史、文化和宗教方面,存在諸多差異。愛爾蘭島居民的祖先是歐洲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凱爾特人,他們最早起源於歐洲大陸的塞納河、萊茵河和多瑙河的上遊地區。而大不列顛島上居民則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後裔。公元829年,盎格魯薩克遜人統一了不列顛島的中南部地區,並將其命名為英格蘭。
大不列顛島對愛爾蘭島的入侵,主要開始於12世紀。1155年,教皇哈德良四世(他是第一位英國人教皇)授權亨利入侵愛爾蘭去懲罰墮落和貪汙。1169年亨利二世的軍隊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171年他本人率領一支強大的艦隊登上愛爾蘭。亨利二世是第一個登上愛爾蘭的英格蘭君主。
1542年亨利八世下令愛爾蘭直接由英格蘭國王管轄。亨利八世擔心外國勢力如西班牙會在愛爾蘭挑唆反英格蘭的叛亂,於是特別將愛爾蘭從一個公國提升為一個王國,並將愛爾蘭與英格蘭關係定位為共主邦聯,亦即是愛爾蘭的國王和英格蘭的國王是同一人。說英語的英格蘭成為新教國家。然而說蓋爾語的愛爾蘭人始終信仰天主教,從而造成了信奉新教的外來殖民者與信奉天主教的土著之間的尖銳矛盾。
此後數個世紀,面對殖民者,愛爾蘭人開展過持續不斷的抗爭,但都遭到鎮壓。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期間,尋去獨立的愛爾蘭人說服拿破崙在愛爾蘭對英國開戰。拿破崙遣送了一支2000人的部隊到愛爾蘭南岸,但他的軍隊和愛爾蘭的農民都很快就被鎮壓了。農民起義的首領被捕和處決,其他參與的人也被捕。
對此,英國政府擔心愛爾蘭會與法國站在同一陣線,決定將兩個國家合併成一個統一的國家。經由兩國議會決議,於1801年1月1日生效。1801年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時創計使用的旗幟如今仍然是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旗,由英格蘭國旗和蘇格蘭國旗再加上代表愛爾蘭的聖派屈克十字層疊而成。
1922年12月6日,愛爾蘭成立了一個新的自治領——愛爾蘭自由州。不出所料,信奉新教的東北6個郡「北愛爾蘭」立即選擇退出這個新國家。這造成了愛爾蘭民族主義的分裂,並導致了愛爾蘭內戰。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大部分地區的聯合被重新命名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也就是現在的英國。從1801年到1922年,大不列顛與愛爾蘭王國存在了121年,也是英國歷史上最為鼎盛時期。
19世紀聯合王國時期,英國達到發展頂峰,圖為維多利亞女王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