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11項大獎,排片卻只有1%,又要逼《氣球》「跪求排片」?

2020-12-13 青石電影

11月25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活動期間,有一部展映的國產片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它就是來自萬瑪才旦的新作《氣球》,這是第七部藏語長片,也是他又一部自編自導的作品。

電影於2019年在國內電影節進行首輪放映時,一票難求,並且在映後收穫很高的口碑評價。

同時,影片不僅獲得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提名的作品,還先後去了包括威尼斯在內的全球60多個電影節,拿下11個獎項,被影評人、電影史學家讓-米歇爾·付東評為「威尼斯電影節最美的電影」

不少影評人評價說,這是「萬瑪才旦最好的電影」,豆瓣7.9的成績似乎也印證著這個說法。

但是就這麼一部幾乎可以稱作是2020年國產片最佳的電影,排片卻著實讓人心疼。

除了20號上映首日排片佔比有2.4%之外,接下來的兩天,《氣球》的排片佔比都只有1%,很多地方更是一天一場都排不到,上映四天票房僅400餘萬。

逼不得已,導演萬瑪才旦在微-博發聲,「跪求排片」這四個字讓人看了心痛,說真的,《氣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氣球》

《氣球》講述靈魂和現實的緊張關係。

故事背景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藏區,影片開篇就是由一個保險套引發的尷尬。

主人公達傑的兩個小兒子,意外發現父母藏在枕頭底下的保險套,於是就吹起來當作氣球玩。

達傑發現後又羞又惱,面對封建保守的老父親的疑問,他只能「承認」:那就是氣球。

可一轉頭,他就把這倆「氣球」給戳破了。90年代的藏區,民風封閉保守,「性」更是難以啟齒的話題。

達傑的妻子卓嘎擔心沒有「氣球」會再度懷孕,迫於計生政策和生活壓力,她找到當地的女醫生,想要做結紮手術。

但手術排期只能排到下個月,接下來的一個月只能靠醫生勻給她的一個「氣球」來保護。

可沒想到的是,「氣球」又一次被兩個孩子發現了,還被當做交換玩具的籌碼,結果卓嘎意外懷孕了。

與此同時,影片中還在另一條線。

卓嘎的大兒子江洋一直以來都很受寵,原因在於他的背上有一顆和奶奶一樣的痣,於是他被家人認為是已故奶奶的轉世。

而就在卓嘎確認懷孕前沒多久,達傑的爸爸因病去世,根據上師的預言,達傑爸爸的亡靈會轉世到自己家裡。

結合恰好懷孕的卓嘎,自然而然,這個未出生的孩子就被認定是達傑爸爸的轉世。

達傑滿心歡喜,可卓嘎卻陷入了兩難。

一方面是家裡的經濟狀況,一個孩子上中學,兩個孩子即將上學,實在無力撫養新生兒,另一方面則迫於政策壓力,怎麼辦?卓嘎想到了墮胎。

卓嘎最後成功了嗎?影片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卓嘎從家裡「逃離」,和妹妹去了寺廟「贖罪」,而達傑和兩個兒子則看著天上越飛越遠的紅氣球。

雖說電影的「好壞」見仁見智,但《氣球》絕對可以算上是目前為止萬瑪才旦最「好看」最「主流」的一部電影。

影片的故事雖然簡單,但是故事性極強,且節奏流暢,矛盾清晰。更重要的是,關於影片裡的人物的兩難抉擇,即便是沒有身處藏地,有著文化壁壘,也不難理解。

甚至於影片中想要表達的困局,放到哪裡都成立。

王家衛導演曾說:

「萬瑪才旦電影的迷人之處,在於可以深看,也可以淺看。淺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脫。」

《氣球》看下來,首先從電影裡我們看到的是在世代信奉「生死輪迴」的藏區,卓嘎陷入了打胎難的困境。

一邊是相信靈魂會轉世回家的達傑和家人,一邊則是必須面對的生存難題,卓嘎「理智」的想法無疑會是阻止一場親人間的再次團圓的障礙。

而這對於有信仰的藏族家庭來說,顯然難以被原諒和接納。於是就有了現實對撞信仰,也成了《氣球》裡最容易被讀到的矛盾主題。

然後細究下去,若說矛盾,影片中裡的每個人都是矛盾的結合體。而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則是因為影片想要傳遞的第二層矛盾現代對撞傳統,文明對撞原始。

比如男主人公達傑,他出場時候的形象就是很好的說明。

他裡面穿著方便「時尚」的T恤,外面裹著傳統的藏族服飾,騎著一輛摩託車,和老父親說著「現在已經沒有人騎馬了」。

達傑這樣的人,他其實不像父親那樣死守傳統,他明白現代帶來的好處。

當一家人在電視上看到試管嬰兒時,老父親覺得是「世界末日」,可達傑卻能夠接受一部分。

但當傳統的東西觸碰到了信仰,他還是會選擇傳統。

上師說,父親會轉世到家裡,在卓嘎還沒查出懷孕的時候,家裡的情況似乎也不允許再有孩子,達傑心中或許也有過質疑。

可當卓嘎說出「上師的話可能是錯的」的時候,達傑還是第一時間反駁「你懷疑上師的話嗎?」

而在第二次卓嘎提出要打掉孩子,一向溫和的達傑更是直接打了卓嘎一巴掌,稱她是「妖女」

尼姑妹妹卓瑪也是一樣,雖然她也受過傷害,但是她在面對姐姐的問題時又是極為傳統和保守的。

「既然亡靈選擇了你的肉身,那麼拒絕他的降生,對他來說多痛苦啊。」

包括她自己因為情傷選擇出家,但面對又一次重逢的初戀情人又有放不下的一面,為了保留《氣球》這本書,不惜把手伸進爐子裡。

就連看似最有主意,滋生「反骨」的卓嘎也一樣,她一方面因為「生育」陷入傳統思想的桎梏,一方面她也是傳統的維護者。

在面對妹妹初戀的時候,她不惜撒謊、燒書,也要讓妹妹做大家看來對的事,斬斷情絲,不留念想。

又或者她也是相信亡靈的,所以她才會在最後有負罪感的離開。

從始至終,電影裡的三個主人公都是矛盾的,直至影片的結尾,卓嘎也沒有做出明確的決定。

而他們三人真實的結局,也是萬瑪才旦電影極具魅力的一點。

「我幾乎不會站在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給鏡頭下的人物安排一個宿命。人物一旦成型了,就會跟著她自己的命運去走。」

《氣球》看到最後會發現一個問題,關於「氣球」難以啟齒的情形,只會發生在藏區嗎?

影片中用了大量筆墨來描述藏民對於「氣球」的羞於啟齒,先是達傑用了一個謊言來矇混過關,然後為了臉面還是將孩子們的玩具「氣球」戳破。

然後是卓嘎,她來到衛生所找女醫生,說的是「再給我一些那個東西」,因為「羞恥感」,她甚至連「保險套」三個字都說不出口,還要擔心會被路過的人聽到。

甚至於她想要「氣球」和動手術這種事都只能找女醫生,無法對男醫生開口。

還有是看起來已經「看破紅塵」的尼姑妹妹卓瑪,她在找書的時候不小心翻到了卓嘎藏在枕頭底下的「氣球」,在卓嘎趴在她耳朵邊說明這是什麼東西之後,她像是丟「髒東西」一樣的把它丟在床上。

達傑的兩個兒子拿「氣球」和小夥伴換口哨之後,對方家長因為過於羞憤找上門來,吐口水,吵架,甚至打架,就因為這個小孩在玩這個見不得光的東西。

似乎在這群藏民心裡,「性」不是人之常情,而是羞於啟齒的東西。可是當我們把這群人的身份轉變一下,換成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似乎也並不違和。

而這,也就是《氣球》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原因。

現實對撞信仰,現代對撞傳統,文明對撞原始,諸如此類的矛盾主題,常見於萬瑪才旦的每一部作品中,比如萬瑪才旦導演的藏地故鄉三部曲《靜靜的嘛呢石》《塔洛》《老狗》。

《老狗》裡的老人用激烈的方式維護文化尊嚴,《靜靜的嘛呢石》裡的孩子樂於接受新科技,《塔洛》則是聚焦的是城鄉年輕人對於文化棄留的不同觀點。

當初《塔洛》上映的時候,因為一首情歌老家的老人就和導演說:「看你的電影搞得我們很尷尬」。

如今在《氣球》裡,這三個主題都說到了,用萬瑪才旦的話說:「這次恐怕會更尷尬」,但尷尬的應該不止藏民老人,而是我們每一個人。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影像呈現上對比前幾部作品是不一樣的風格,影片用手持攝影的跟拍長鏡頭,將人物拉得與觀眾很近,營造出「沉浸感」的敘事氛圍。

此外,電影從畫面色彩到構圖都有很大的轉變,或者說是視覺上的享受,還有《氣球》在日常寫實之外,幾處超現實的場景才是點睛之筆,特別是江洋那個寓意頗深的夢境,值得反覆回味。

其實《氣球》不像萬瑪才旦的其他影片,改編自他筆下的小說。相反《氣球》是先有的劇本,再有的小說。

而它的誕生,其實僅僅是一個偶然。

有一年秋冬時節,萬瑪才旦去民族大學時經過中關村,看到了一隻氣球在風中飄。那一刻,他忽然就被意象吸引,然後就想做一部跟紅氣球意象有關的電影。

一開始關於這個畫面想到的只是結尾,之後慢慢有了這個故事,後來就把它寫成了劇本。

因為種種原因,當時的劇本沒能立項通過,於是,萬瑪才旦又把《氣球》改編成了小說,收錄在小說集《烏金的牙齒》中,只有一萬多字。

後來,當電影拍攝重新又有了契機,萬瑪才旦便將一萬字的小說再次擴充成三四萬字的成熟劇本。

在擴充的故事裡,最重要的一條故事線就是卓嘎的妹妹卓瑪。

哦,原來「氣球」這個意象除了影片的矛盾中心的「那個東西」和孩子期盼已久的玩具之外,它還是一本小說,也是妹妹卓瑪觸碰到禁忌的一絲悸動。

萬瑪才旦用了極其巧妙的意向,把他想要說的東西都包進去了,白氣球和紅氣球、生與死、信仰與現實、傳統和現代、性與非性、保守與開放,舉重若輕,不得不佩服。

《氣球》是萬瑪才旦導演第一部真正意義上在全國院線發行的影片,從《塔洛》的「限量發行」到《撞死一隻羊》的「藝聯及片方指定影城」,不得不承認,《氣球》的進步很大。

《氣球》這樣的排片幾乎是在倒逼影人去求排片,但這樣的多作品確實值得更多人去關注去了解。

因為,我們不能就這樣讓一部優秀的作品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擦肩而過。

青石電影編輯部 | 老孟

相關焦點

  • 評分超劉德華新作,包攬11項大獎的電影,為何國內上映無人問津?
    同時也讓很多人對遙遠的西藏心生嚮往,但是近日一部純正的藏地特色的電影卻無人問津,搞得導演都想要跪求排片了。今天《氣球》的導演萬瑪才旦在社交軟體上痛心疾首地感嘆,影片排片量讓人痛心,呼籲多增加點排片,並在社交平臺上發言表示希望「跪求排片」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了。
  • 一個保險套引發的電影《氣球》排片僅1.2%,徐崢呼籲給藝術電影多些...
    一部新片上映排片率不足2%,只有1.2%,這樣的排片率就是再好的電影也無法獲得好的票房成績。2020年11月20日由萬瑪才旦執導的電影《氣球》上映,6天過去,這部電影只收穫了460多萬的票房,這不免讓導演心寒。
  • 《氣球》高口碑低排片 導演坦言很悲哀
    一方面是高口碑 ,一方面卻是可憐的排片,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又一次出現,對於正在上映的《氣球》的這種窘況,11月25日出席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論壇」暨第六屆青蔥計劃啟動儀式的萬瑪才旦導演坦言,雖然朋友圈看到很多人在呼籲排片
  • 《氣球》排片遇冷?導演萬瑪才旦:好電影更需要通過大屏幕讓觀眾看到
    然而,最近幾天,他卻一改往日形象,就其正在上映的新片《氣球》遭遇低排片一事,公開表達不滿。作為萬瑪才旦執導的第七部影片,《氣球》被譽為其「集大成之作」,於11月20日登陸大熒幕。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氣球》上映後,排片比繼續走低,每天大約只佔1%-2%左右。目前,大數據給《氣球》預測的最終票房不足700萬。
  • 《路邊野餐》只放十天 導演:沒想掙錢不跪求排片
    原標題:「我沒想過掙錢,不跪求排片」 「10天的確是夠了,沒必要再多幾天去浪費別人的排片。」導演畢贛淡然道,如果10天以後還有人想看,那就證明這個市場需要改進,「下一次再有這樣的電影上映,可以拉長到15天了。」   他坦言,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掙多少錢,只是為了獻上一道口味不那麼相同的菜。在國內累計要跑將近20場路演,再加上之前的海外地區,總共不少於50場,讓畢贛對觀眾也有了新感受。「其實觀眾的口味相差蠻大的。
  • 【電影排片】環球影城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排片表
    【電影排片】環球影城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排片表
  • 郭敬明公然跟《拆彈專家2》搶排片?他讓粉絲打電話求排片
    例如先前有某些觀眾對《晴雅集》的出演之一鄧倫有好感,但由於郭敬明過去著作的用戶評價而遲疑要別看《晴雅集》,郭敬明就答覆不必由於自身而討厭鄧倫,那樣的回應迅速就走上了熱搜單。自然一部電影可以在電影產業颳起多少的驚濤駭浪,還和電影的排片經營規模有非常大的關聯。因此 儘管郭敬明自己並不承擔發售,卻依然費盡心思一切辦法去勤奮提高影片的排片。
  • 排片表:天山電影院
    排片表:天山電影院2002年06月06日01:00:20 網易報導  上海第六屆國際電影節排片表:天山電影院 播放日期秋日奏鳴曲 瑞典 92   20:30 對壘風暴 美國 132 2002-6-11
  • 王小帥"我11"排片遇冷很無奈:拍電影不能只衝著錢
    王小帥"我11"排片遇冷很無奈:拍電影不能只衝著錢 昨日,王小帥隻身來到杭州下沙浙江傳媒學院為《我11》進行宣傳。和《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魏德聖一樣,王小帥也擔心影院對該片的排片太少,觀眾無法看到影片。但他也強調,自己抵押車房拍出這部影片,也是想告訴外界,電影有它的魅力,拍電影不能只衝著錢:「票房和獲獎讓我二選一,我一定會選擇獲獎。因為榮譽不是金錢能買到的。做人,做電影人,永遠不能被富貴左右,向榮華低頭。在我的身體裡,絕不允許奴性的出現。」
  • 姚晨新片《送我上青雲》票房慘澹,導演滕叢叢發親筆信求排片
    《送我上青雲》導演滕叢叢發親筆信求排片,該片由姚晨監製&主演,口碑過硬但排片極少,上映兩日票房僅520萬。《送我上青雲》16日上映首日2.3%的排片率到第二日下降到1.5%,成為近期上映新片中排片率最低的電影。周五、周六上映兩日票房僅收520萬元。但電影口碑持續飆升,上座率不降反增,拿下本周國產新片中上座率第一的成績。
  • 【電影排片】環球影城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排片表 賀歲影片零點首映
    【電影排片】環球影城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排片表
  • 第八屆德國電影節百老匯排片新鮮出爐!
    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及北京百老匯影城東方新天地店的排片表和售票渠道新鮮出爐,將於11月7日本周六14:00(非會員)準時開票,會員可在13:50提前十分鐘搶購。特別放映單元排片及預約信息也在緊鑼密鼓地安排中,請持續關注我們的推送。
  • 2020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片單及排片表第三批公布
    ●《消失》  導演:波德文·柯爾  類型:劇情  時間:8月21日16:00-9月3日16:00  如何與至親告別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必修課題,破碎的家庭關係在挪威冰天雪地的自然奇觀中得到彌合。  ●《叛徒》  導演:馬可·貝洛基奧  類型:劇情/犯罪/傳記  時間:8月23日13:00 1場/8月29日20:00 1場/9月1日20:00 1場  這部義大利黑幫片去年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時便好評如潮,被譽為「當代黑幫電影新經典
  • 復工首日,全國影院排片超過9900場!
    當日上午11時,全國票房破100萬元,票房排在前三位的城市為上海、杭州、成都;下午4時,《第一次的離別》成為首部單日票房突破100萬元的影片。復工首場電影在「零點」7月20日,廣州、上海、深圳、成都、武漢、重慶、杭州等全國31個城市迎來電影院復工。
  • 呂克貝松監製電影《訂親》上映 高品質年代戲值得排片
    由呂克·貝松監製、法國影星凡妮莎·吉德、朱麗葉·貝松攜手國內實力演員劉佩琦、何政軍、杜旭東、曹雨童、丁嘉麗、曹力等主演的中法合拍片《訂親》已於11月8日登陸登錄全國各大院線。影片由喬偉出品並編劇,安建軍、楊惠龍執導,劉永升擔任製片人。
  • 美食教學:蒜片培根雞腿排,紅棗杏鮑菇麻油雞
    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兩種家常菜的詳細教學,分別是蒜片培根雞腿排,紅棗杏鮑菇麻油雞,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蒜片培根雞腿排食材去骨雞腿排2~3片、培根2片、蒜1顆、醬油1大匙、澱粉適量、鹽1小匙、黑胡椒1小匙、蔥花適量、油3大匙。
  • 《我11》法國領先上映 排片吃香受追捧
    爸爸和孩子 法國版   王小帥執導的青春殘酷電影《我11》今日在法國全面上映,較之於國內至18日方能登上大銀幕,法國的上映時間則足足提前了9天之多。而作為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法合拍影片,《我11》在法國也受到影迷們的熱捧。據法國發行方伊莎貝拉(Isabelle)透露,《我11》在中法兩國是享受本國電影待遇的,在法國影院的排片極有可能達到和好萊塢大片平齊的數量,而票房將有可能達到8萬張左右。   一直以來,王小帥的電影都備受國外觀眾的矚目,尤其在充滿浪漫氣息的法國。
  • 泡腳也能排溼瘦身?讓你輕鬆瘦的日本小方片排溼足湯火爆來襲
    沒錯這個「調料」就是來自日本的小片方排溼足湯。記者了解到,近日一款由浪姐黃聖依和李維嘉推薦的一款泡腳養生減肥神器「日本小片方排溼足湯」在國內養生群體中引發了搶購熱潮。作為資深泡腳大戶,王女士向記者說道:「最近深得我心的養生瘦身產品就是這款來自浪姐黃聖依推薦的「日本小方片排溼足湯」了,用它泡腳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
  • 好萊塢古裝史詩片最後的高峰
    時光網特稿 2001年的奧斯卡獎,羅素·克勞憑藉《角鬥士》拿下最佳男主角獎,臺下的華金·菲尼克斯興奮到坐立難安,一個勁兒地拍手,笑到露出小虎牙。  將近20年過去,華金·菲尼克斯憑藉《小丑》中的精彩表演,也拿下了奧斯卡影帝。當年的青澀小夥,已是面容慈祥、滿面鬍鬚的大叔。  時光如梭,史詩片經典《角鬥士》已經上映整整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