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緊鑼密鼓的防治沙漠蝗災害工作

2020-12-24 網易新聞

近日,西藏拉薩海關工作人員在阿里普蘭口岸開展沙漠蝗監測工作。

近日,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林草局開展了除治沙漠蝗災害應急演練。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一輛小轎車在馬路上正常行駛,突然車前不遠處有一大團低矮的「烏雲」,車很快鑽入「雲」團中,頓時聽到「啪啪啪」的聲響,玻璃窗上滿是黃色的汙點,兩隻活著的蝗蟲趴在車前玻璃的雨刷器上,不時晃動著觸角,扇動著翅膀。原來那朵「烏雲」就是沙漠蝗蟲遷飛的「軍團」。這是網絡上一段流傳甚廣的視頻,相關信息顯示,該視頻於近日拍攝於巴基斯坦,記錄下了沙漠蝗蟲在當地集體遷飛、鋪天蓋地來去的駭人場景。類似的視頻近日在網絡上熱傳,使人們對沙漠蝗蟲造成的災害印象深刻。

巴基斯坦只是沙漠蝗蟲最近入侵的國家之一,此前沙漠蝗蟲已經肆虐了從非洲東部到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的廣大地區,波及16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影響約20個國家。鑑於沙漠蝗蟲給農業和綠色植被帶來的巨大破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秘書長兼緊急救濟協調員馬克·洛考克等近日發布了一則聯合聲明,呼籲國際社會採取更加果斷的措施控制沙漠蝗蟲災害的蔓延。

巴印地區與中國接壤,沙漠蝗蟲侵入該地區無疑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警示我們必須未雨綢繆,科學評估可能面臨的沙漠蝗蟲侵入風險,同時切實做好各項防治準備工作。

多原因導致國外災情重

沙漠蝗是非洲、亞洲熱帶荒漠地區的河谷、綠洲上的主要農業害蟲之一。據報導,今年東非肯亞遭遇70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災害,僅其中一個大的蝗蟲群,就達長60公裡、寬40公裡。自2019年6月,衣索比亞東部和索馬利亞北部聚集了大批沙漠蝗蟲,並快速發展成為該地區25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入侵事件。巴基斯坦遭受沙漠蝗蟲危害程度超過了1993年史上最嚴重的蝗災,今年的損失僅小麥就可能達10億美元。

沙漠蝗災害年年有,為什麼今年災害特別大,以至於形成了持續性、大範圍災害呢?對此,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和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教授石旺鵬解釋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沙漠蝗泛濫成災是前幾年累計的結果,由於往年基數較大,造成產卵多;今年東非地區降雨等條件適宜沙漠蝗集中孵化,形成龐大種群,既能對抗天敵的掠食,也大大超過了當地防治能力限度,導致其規模特別龐大,危害非常嚴重。此外,氣候變化和東非草原系統因過度放牧造成的生態破壞,也是沙漠蝗泛濫的重要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沙漠蝗作為是蝗總科沙漠蝗屬下的一種昆蟲可以進行生態相的突變,即可以由散居變為群居,而這正是其造成極大破壞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況下,沙漠中稀少的植被只能維持少數沙漠蝗蟲的生命,它們各自分散生活,夜間飛行,不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當集中了大量雨水,植物驟然生長,沙漠蝗大量繁殖。隨著擁擠程度的增加,其行為方式從個體散居夜間活動,轉變為群體群居結成蝗群,數量可達幾十億隻,橫亙大片土地上,並能隨風進行長距離遷飛,橫掃所經過地區的各種植被,造成極大破壞力。

沙漠蝗的遷飛能力是種群擴散和危害性增強的重要原因。由於其身體結構適宜長時間空中滑翔,沙漠蝗在溫度適宜的時候,可以藉助風力完成長途遷飛旅程,因此,其種群經常從東非越過距離為300公裡的紅海,到達阿拉伯半島,進而入侵南亞地區。研究表明,沙漠蝗曾憑藉風力從西非地區飛越大西洋,侵入加勒比海地區。

防禦治理「兩手」都要抓好

基於對沙漠蝗侵入風險的科學評估,中國有關部門制定了相應的防治戰略並緊鑼密鼓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嚴陣以待。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執行好「御蝗於境外、備戰於境內」的策略就必須對境外「蝗敵」發展情況有準確了解和研判,與有關各方做好溝通協調工作。2月23日,中國國家林草局草原管理司派員參加農業農村部組織的工作組,赴巴基斯坦參與並指導該國有關面開展沙漠蝗防控工作,並與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分享災情情報,開展協同防控,探索建立國際合作機制。此外,中國有關方面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緬甸等有關方面密切溝通,建立信息交換機制,提前預判沙漠蝗遷飛中國的可能性和可能的途徑。

「御蝗於境外」就要切實守好「國門」,加強口岸監測及入境檢疫。為此,全國海關系統迅速行動,強化入境口岸疫情監測,特別是加強對非洲和印巴地區進境貨物和運輸工具的植物檢疫,嚴防沙漠蝗蟲卵、幼蟲及成蟲從口岸進入國境,一旦發現,立即做除害處理。

根據預判的沙漠蝗蟲可能的入侵途徑,加密布設邊境地區監測站點並加強監測力度。根據《預案》,農區沿中國與印度、巴基斯坦、緬甸的邊境線,在200公裡範圍內,以縣為單位布設一批監測點,第一時間掌控沙漠蝗遷入動態。此外,在雲南、西藏、新疆等地的邊境重點地區設置一定量的監測點,並安排專人觀測遷入情況,一旦發現侵入蝗情,第一時間報告。

3月10日上午,一場針對沙漠蝗災情的應急演練在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打響。由該區林業和草原局組織的專業撲火隊投入除治沙漠蝗災「戰鬥」,隊員們攜帶噴殺裝備,模擬某地發生沙漠蝗侵入災情,緊急出動,錘鍊應急防治能力。這是按照《預案》,雲南省有關方面組建的治沙漠蝗隊伍並開展的演練活動。

《預案》要求,到3月底前,在雲南、西藏、新疆等沙漠蝗可能遷飛入境的邊疆地區,依託社會化服務組織,組建50支應急防治專業隊伍,每支隊伍按照日作業能力不低於2000畝標準,因地制宜配備高效施藥機械。此外,《預案》提出,對防治隊伍要加強技術培訓、應急演練並配足物資。

風險小但不可掉以輕心

擅長遷飛的沙漠蝗已經侵入印巴地區,接下來會對中國造成怎樣的威脅呢?根據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三部門近日聯合制定印發《沙漠蝗及國內蝗蟲監測防控預案》(以下簡稱《預案》),沙漠蝗遷飛入侵中國的機率很小,採取的是「御蝗於境外、備戰於境內」的防範策略。

沙漠蝗可以飛越大西洋侵入加勒比海地區,為什麼侵入中國的機率很小呢?對此,中科院院士、生態和昆蟲學家康樂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進行了詳細解釋。他說,得出上述結論是基於沙漠蝗的生存和繁殖的條件和其可能侵入的路徑的環境因素。

具體來說,沙漠蝗的生存和繁殖必須依託於熱帶和亞熱帶沙漠,必須滿足一定的溫度條件,研究表明,沙漠蝗蝗卵在18℃以下和45℃以上時,無法發育。當溫度在20℃或低於20℃時,蝗蝻活動減弱。40℃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蟲遷移活動的條件,蝗蝻和兩性成蟲正常發育和迅速成熟的相對溼度需要達到60%以上。受益於青藏高原的隆起,中國西南同緯度地區未發育出熱帶和亞熱帶沙漠,地理環境和溫度條件均不適宜沙漠蝗生存,也就是說,東西綿延2400多公裡,南北寬度200至300公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是一道阻擊沙漠蝗侵入的天然屏障。

高原和高山雖可以阻擋沙漠蝗侵入內地,但鑑於沙漠蝗可以擴散到尼泊爾、印度地區,西藏與兩國接壤地帶就面臨侵入風險,加強西藏南部與兩國毗鄰區監測至關重要。

新疆、內蒙古有廣闊的沙漠,有沒有可能成為沙漠蝗侵入並生存的區域呢?對此,康樂持否定觀點,他認為兩地的沙漠屬溫帶沙漠,冬春季溫度太低、夏季降雨太少,不能滿足沙漠蝗繁殖條件。對於從雲南侵入這條途徑,康樂認為概率也很低,因為如果沙漠蝗從這個方向遷飛過來,就必須突破孟加拉國、緬甸的雨林,而雨林不適宜沙漠蝗。

概率很小,但是可能性是存在的,農業農村部拉薩有害生物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站長王文峰提醒說,受印度洋季風影響,沙漠蝗可以從印度經孟加拉國遷飛至緬甸,它們有可能會從雲南方向進入中國,造成侵害,不可掉以輕心。

(原標題:防治沙漠蝗 中國緊鑼密鼓)

(責任編輯:王婷婷_lf03)

相關焦點

  • 治蝗工作組考察巴基斯坦後判斷,沙漠蝗蟲遷徙到中國可能性很小
    近日,來自中國的蝗災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克卡的蝗災區考察。視頻截圖專家表示,目前蝗蟲的密度仍比較大,且正進入交配繁殖階段,蝗災比預想得要嚴重。當地植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如果蝗蟲順利完成繁殖,幼蟲將帶來更大災害——它們無法飛行,將留在農作物附近啃食,幾天內就能吃光一片地。另外,工作組認為,巴基斯坦的沙漠蝗災較為嚴重,但飛到我國的可能性很小。巴基斯坦的蝗災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沙漠地區,我國沒有適合的自然環境。從歷史記錄看,中國也沒有沙漠蝗成災記錄。
  • 專家6句順口溜教你識別沙漠蝗!就這麼簡單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在眾多蝗蟲中,沙漠蝗有哪些特點?它有哪些危害?普通人如何準確分辨沙漠蝗?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研究員、森林保護研究所所長閆爭亮近日從沙漠蝗的危害、識別、預防和及時報告四個方面,編寫出沙漠蝗防控順口溜。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句子,配上分辨圖片,讓廣大群眾可以瞬間準確地認識沙漠蝗,可更好地預防沙漠蝗災害,動員廣大群眾參與滅蝗治蝗。
  • 能吃能生會咬人的沙漠蝗,可能真的要入侵中國了
    最新消息是,3月2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發布緊急通知:我國面臨沙漠蝗侵入風險,需「切實做好」應對沙漠蝗和其它草原蝗蟲災害的防控工作。通知稱: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判斷,這次始於非洲的沙漠蝗災因為初期控制不力,可能會延續到2020年6月,屆時蝗群規模可能增長至當前的500倍。
  • 沙漠蝗全球預警!約10000000000隻蝗蟲在這些地方停留!是否入侵我國
    有專家指出,蝗災暫時還沒有對世界主要糧食產區造成根本性衝擊,災害還不足以帶來全球性的糧食危機,但要警惕部分受影響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傳導效應。而鑑於沙漠蝗蟲強大的繁殖能力,早期的控制不善已經使得目前全球範圍內的防治資金規模不斷升級。
  • 2020年鬧得人心惶惶的沙漠蝗蝗災,沙漠蝗蟲防治行動規模有多大
    2020年以來,非洲沙漠蝗蝗災鬧得人心惶惶,沙漠蝗蟲防治行動規模有多大你知道嗎?2020年7月28日,畢糧農組織東非抵禦力小組組長Cyril Ferrand在肯亞首都內羅的訪談上說到:「數字每天都在變化,因為我們每天都在開展監測和防治工作。但是從1月初到6月底,我們已經在60萬公頃的土地上開展防治工作,對這個區域而言,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面積。我們估計,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整個區域消滅了超過4000億隻蝗蟲。那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 動圖還原沙漠蝗災路線,治蝗不靠鴨子靠的是什麼?
    其中,肯亞的沙漠蝗蟲災害是70年來最嚴重的,而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正在經歷25年來最嚴重的蝗蟲入侵,影響了百萬人的生計。巴基斯坦也在本月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何以造成新一輪沙漠蝗危機?引發這場災害的主角是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沙漠蝗蟲。
  • 沙漠蝗會影響我國嗎?2020年幾月會進入中國雲南
    沙漠蝗直接遷飛進入我國內陸可能性極小  專家表示仍須警惕  近期非洲暴發沙漠蝗災,並有向亞洲蔓延趨勢,其是否會對我國產生影響成為許多公眾關注的問題。1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地形原因,沙漠蝗直接遷飛進入我國內陸地區的可能性極小,但如果沙漠蝗在境外得不到有效控制,夏季進入我國境內的概率將升高,仍須警惕。  張澤華介紹,沙漠蝗蟲被認為是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之一,每天可以隨風飛行150公裡,存活時間3個月左右。
  • 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牧鴨治蝗不適合巴基斯坦
    「目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階段,實驗時間延後,疫情過後將會和團隊前往新疆相關科研機構進行實驗,會儘量儘快促成這一工作。」盧立志說。 另據央視新聞報導,26日,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喀拉蚩召開新聞發布會,專家組在回答當地媒體提出的中國政府是否會派大量鴨子到巴基斯坦來進行蝗災治理時表示,從目前的考察情況來看,在巴基斯坦不適合採用這一技術,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的噴灑更有利於緊急治理巴境內的大面積蝗災。
  • 科普| 為什麼對付沙漠蝗災,化學防治最為有效?
    2月27日,中國蝗蟲防治工作組在巴基斯坦喀拉蚩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防蝗防治工作組成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龍表示,中國自古就有「牧鴨治蝗」的方法,但這個方法是在蝗災小規模爆發和特殊的地理環境下使用,效果有限。
  • ...一個沙漠蝗群一天能吃3.5萬人口糧,專家測算今年2月非洲沙漠蝗...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今年年初以來,蝗災肆虐的消息時有報導,引發關注。據悉,這次肆虐東非、南亞等地區的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之一:沙漠蝗。而讓沙漠蝗數量開始激增的導火索與氣候變化有關。
  • 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抵巴基斯坦 應對27年最嚴重蝗災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抵達巴基斯坦 幫助巴方應對27年來最嚴重蝗災△圖:中國專家組抵達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暴發27以來最大規模的蝗蟲災害後,中國政府派出的由中國頂尖治蝗專家組成的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
  • 沙漠蝗重新映入人眼球,我們來說下沙漠蝗災跟澳大利亞山火的關聯
    上一篇我們說了下10萬鴨子軍出徵巴鐵消息不實,這一次我們說下沙漠蝗災為什麼會出現,它和澳大利亞山火有什麼關係呢? 那接著說沙漠蝗,由於印度洋氣候不正常,而另一端的阿拉伯半島南端,它們這邊往年這時都是乾燥少雨的,忽然這一下子就下多了,下了兩三次大規模暴風雨。這就為蝗蟲大量繁殖省長創造了條件,因為蝗蟲是卵生,而卵生當環境溼潤時候它就會大量繁殖聚集,然後它們沒吃的就會到處找食物。這時候他們有一大批乘著風飛過了紅海到了東非那邊;另一路就過了波斯灣跑,到伊朗那邊,然後開始大量肆虐!
  • 自然資源部工作組指導調研崇陽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1月22日,由地質災害防治專家宋軍組成的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防治指導調研工作組一行到崇陽縣指導調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湖北省自然資源廳地災中心主任杜琦、鹹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周洪恩、崇陽縣副縣長黃齊飛、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等陪同參加調研。
  • 肆虐非洲的大蝗災因何而來?專家:或與氣候環境密切相關
    災難締造者沙漠蝗給肯亞、衣索比亞、索馬利亞、蘇丹、烏幹達、坦尚尼亞,西亞的伊朗、葉門、阿曼,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十多個國家帶來糧食災難和生態災難的,就是它,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小小的沙漠蝗。沙漠蝗為何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沙漠蝗蟲繁殖能力強,種群密度激增,加上其食量驚人,大批蝗蟲所經過之處植物綠色部分被啃食殆盡。在千年歷史上它是引發非洲蝗災的「頭號選手」,如遇大發生年份,可波及整個非洲大陸、中東以及地中海沿岸的57個國家。
  • 周小雲主持召開方山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
    原標題:周小雲主持召開方山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5月7日,縣委副書記、縣長周小雲在政府二樓會議室主持召開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部署會議,副縣長崔凱出席會議,各鄉鎮黨委書記、地質災害防治領導組成員單位等參加會議。
  • 李衛林調度和平溪鄉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6月24日,縣委書記李衛林深入和平溪鄉毛坪村一組調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時強調,要強化值班值守制度,實時監測和排查險情,要抓緊治理,徹底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盡最大可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縣領導胡偉平、蒲必華參加。
  • 射洪市明星鎮召開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王曦萌/ 龐小龍 遂寧報導)近日,射洪市明星鎮組織召開2020年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通報了甘孜九龍"11.23"滑坡事故,傳達全市非汛期地質災害防止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安排部署了全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要求全鎮上下齊抓共管,堅持"五到位"原則,全面抓好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地質災害防治。思想認識到位。鎮、村(社區)幹部要高度重視,牢固樹立防範勝於救災的理念,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堅決克服"非汛期無地災"的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排查整改到位。
  • 浦北縣領導檢查防汛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5月13日下午,浦北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楊永衝帶領縣應急、水利等部門和江城街道辦負責人檢查防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檢查六橋村委龍頭二隊地質災害隱患點隨後楊永衝檢查了六橋村委龍頭二隊、北河社區越秀路等幾處地質災害隱患點,詳細了解了地質災害隱患點動態及防治情況。
  • 雲南江城:一個邊境縣的「人蝗大戰」
    這次滅蝗工作前後進行了不到一個小時,期間,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治忠抵達現場視察。▲7月16日上午,一支無人機滅蝗工作組抵達瓦洛小組鐵廠箐無人機操控工作人員介紹,一桶藥可以噴灑3-4分鐘,「以前對松樹林滅蟲害,一桶藥可覆蓋面積20畝,但這次我們只追著竹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