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聰) 每到周末,鼓樓區江邊路上的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都會迎來不少江豚「粉絲」,他們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或是牽著家長手的幼兒園小朋友。他們在站裡了解江豚的知識,在江邊觀察「微笑天使」。他們還懷揣著一個小願望,在站內的江豚郵局裡,給遠方親友寫信、寄明信片,捎上江豚寶寶的可愛形象,送去新年祝福。
監測站由市綠化園林局與下關濱江管委會合作打造,佔地205.2平方米,是全省首個以長江江豚保護為主的保護監測站。進入站內,遊客可以看到長江江豚檔案,通過監測畫面可以觀測到野生江豚的身影,在沉浸式江豚多媒體科普宣教展廳裡了解江豚的習性和居住環境。
「這裡不僅是監測站,也是科普館。江豚書屋和江豚郵局,是最吸引孩子們的區域。」南京江豚保護協會秘書長姜盟說。在江豚書屋的一角,記者看到一個綠色的郵筒。很多「10後」的小朋友,已經不知道郵筒是幹什麼用的。家長解釋說:「給遠方朋友寄信,給江豚寶寶寄明信片,都可以放進郵筒裡。」
在一旁的書桌上,監測站志願者步其敏為孩子們準備了含有江豚元素的明信片、郵票及郵戳。明信片很漂亮,長江大橋下,波浪起伏,兩隻江豚在江面上「乘風戲水」,十分可愛。
張曦月是南師附小二年級六班的學生,她認真地在明信片上畫上長江大橋的圖案,還畫上在江中遊弋跳躍的江豚寶寶,寫下「祝你新年快樂」的寄語。她蓋下郵戳,把明信片投入郵筒,給外地的好朋友寄去,希望能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對江豚的祝福,共同守護江豚。
姜盟說,監測站於去年10月30日啟用,目前仍處於試運營期間,雖然只在周末開放,但郵筒裡還是能收到不少孩子的信件與明信片。他說:「眼下投入我們郵筒的信件,由我們轉送至郵局的郵筒內。我們正與郵局談合作,希望以後可以實現系統對接。」
目前,站內的幾名志願者,成了孩子們的「信使」,把郵筒裡的信件和明信片,送入郵局的郵筒。志願者步其敏是公安系統退休的老同志,護學中考、防汛巡邏中,都有他的身影。「江豚是長江的精靈,保護它們,就是守護長江。」他笑著說,幫孩子們送信,祝福江豚,這份使命讓自己更有活力了。志願者王丹丹說,信件加深了孩子們對江豚的情感寄託,稚嫩的祝福文字,常常感動自己。
下班後,大家收集好信件,再投遞到附近的挹江門郵政支局去,幫助孩子們、遊客們及市民們完成心願,把帶著江豚元素的祝福,寄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