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主題的郵戳見過沒?錢湖少年郵局的學生出手了

2020-12-07 瀟湘晨報

設計者 東錢湖中學 潘文靜

東錢湖,以秀麗的山水風光和深厚的人文積澱而著稱。如今,在其湖畔的東錢湖中學,又孕育著富有自己學校和地區特色的郵品文化。

在疫情期間,東錢湖中學給該校全體初二同學布置了一份特殊的網上雲作業,要求學生為該校的「寧波錢湖少年郵局」設計一枚以「寧波抗疫」為主題的宣傳郵戳。

「這郵戳是要蓋在信封、明信片等郵件上的,尺寸非常小,所以設計圖案要簡潔易懂,不能太過於複雜,這也是本次創作中的一大難點,要在如此小的空間內設計表達出宣傳抗疫的主題,難度挺大。」該校美術高級教師、錢湖少年郵局指導老師劉峰說。

這個活動自3月10日發起後,同學們積極響應參與。昨日,持續了一個月的活動結束了,同學們的作業已經全部上交。這些郵戳形狀多為圓形或長方形,圖文結合,圖案設計簡潔明了,既能表達對抗擊疫情的想法,又突出抗疫的主題。

據了解,寧波錢湖少年郵局是寧波市首家入駐校園的少年郵局。經寧波市郵政局正式命名列入局建制檔案,直屬寧波郵政局領導管理。

劉峰表示,接下來,學校將選擇優秀的設計作品,由寧波郵票公司支持協助將手稿製作成原子戳形式的宣傳郵戳,代表寧波市向全國發行。現代金報記者鍾婷婷 通訊員劉峰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湖北這些郵戳,全程記錄抗「疫」歷程
    在新冠肺炎疫情從突然爆發、艱苦奮戰到吃勁防控、決戰決勝的過程中,湖北各地郵政先後啟用一批宣傳戳和紀念戳,彰顯出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的堅強決心,堪稱郵政和集郵文化角度下的中國抗「疫」歷程之「『鄂』戰篇」。湖北是全國疫情防控鬥爭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這些郵戳在眾多收藏愛好者和廣大民眾心目中的地位無可替代,已成為不可多得的歷史珍藏。
  • 每一份寄往山區的禮物,都蓋上了上海這間少年郵局的原創郵戳
    圖說:「唱響國歌·禮讚中國」迎國慶主題班會在鳳城新村小學舉行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圖說:主題郵戳由鳳城新村小學三(3)中隊的何歆藝設計繪製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位於上海市楊浦區鳳城少年郵局成立至今已經
  • 老黨員自製40餘枚紀念郵戳信封 記錄戰「疫」重要節點
    「這裡的每一個郵戳,記錄的都是戰『疫』重要時刻。」杭州市集郵協會副會長、63歲的老黨員吳文興一邊指著自己精心設計的紀念郵戳一邊介紹。這一枚枚郵戳,凝結著他的心血。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堅持設計製作戰「疫」主題郵戳、紀念封,直到現在已經完成40餘枚。他用這種特殊方式,記錄舉國戰「疫」的重要節點。
  • 石家莊市方北小學少年郵局五歲了
    10月9日,石家莊市方北小學舉行了方北少年郵局五周年慶典暨《集郵伴我樂成長》新書首發儀式,河北省少先隊工作專家和河北省集郵協會、石家莊市集郵協會、裕華區教育局部分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方北少年郵局五周年紀念郵戳
  • 手繪明信片致敬戰「疫」英雄,武漢少年郵局的孩子們線上傳情
    日前,15張出自武漢兩家少年郵局孩子們之手的手繪明信片代表作,已正式登陸中國郵政數字明信片平臺湖北戰「疫」專區。據了解,全省首家少年郵局——武漢少年郵局所在的礄口區南垸坊小學是「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範基地」,該校960多名學生全部參加了這次線上戰「疫」手繪作品徵集活動。武漢真美少年郵局所在的東西湖實驗小學也是一家「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範基地」,共收到在線報送的「武漢·戰『疫』必勝」手繪作品240餘件。
  • 梅江區首所少年郵局落戶金山小學
    金山小學少年郵局的「營業員」給信件蓋上郵戳。(林翔 攝)  本報訊  6月28日上午,梅江區第一所少年郵局授牌儀式在金山小學舉行,在熱鬧的掌聲和祝賀聲中,金山小學少年郵局正式成為我市第三所少年郵局。  據介紹,該所少年郵局經市郵政分公司正式命名並列入建制檔案,刻制有正式的郵政日戳,按郵政業務規章進行管理和營業運作,可以開展書信收寄、信封、明信片、郵票等小額物品的銷售及報刊分發等郵政業務。
  • 國內首家航海郵局在上海北外灘「啟航」-航海,上海,郵局,郵戳,中國...
    上海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中國航海日,其中全國首個航海郵局在北外灘提籃橋郵局「開航」。在滬設立全國首家以「航運文化」為主題、集多種郵政服務於一體的特色郵局,對宣傳普及航海及海洋知識有深遠意義,將成為上海展現航運文化的又一名片。為紀念航海郵局設立,上海郵政今天發行一枚紀念封。
  • 無錫一中學校內建彩虹郵局 學生當郵遞員收發信
    「局長」在為同學們寄出的明信片敲郵戳。   據了解,彩虹郵局屬於審批通過的少年郵局。目前全國已經註冊的少年郵局總共有70多家,在江蘇有三家,其中蘇州兩家,無錫一家。  「彩虹郵局其實是我們學校的一個社團活動。」
  • 暖心力量援馳抗疫 熊貓郵局發布「致敬英雄」明信片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1日電 (何浠)2月21日,為了致敬抗疫一線人員,傳遞祝福與希望,中國郵政文創品牌熊貓郵局特別推出一套「致敬英雄」抗疫公益明信片,為抵抗疫情獻上一份溫情力量。  據了解,此次熊貓郵局發布的抗疫明信片共有六個主題,包括「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白衣天使,人民衛士」「綠衣軍團,郵政使命」「川軍出徵,滴水湧泉」、「勝利告捷,櫻花盛開」,以此致敬這次戰「疫」過程中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環衛工人等行業,以及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願這場戰「疫」早日結束,迎來春暖花開。
  • 天安門郵局推紀念版郵戳
    本報訊(記者 張穎川)近日,為了紀念建黨90周年,從本月初開始到10月31日,天安門郵局推出「紀念建黨90周年」地標戳。據了解,這套地標紀念郵戳包括韶山、上海、南昌、井岡山、瑞金、延安、古田、遵義、西柏坡和天安門10個地標紀念郵戳,郵迷可以免費到郵局加蓋。活動持續至10月31日。
  • 江豚郵局孩子們「團寵」萌寶郵戳
    小朋友在明信片上蓋江豚郵戳。 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供圖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聰) 每到周末,鼓樓區江邊路上的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都會迎來不少江豚「粉絲」,他們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或是牽著家長手的幼兒園小朋友。
  • 主題郵局,獨特的「郵政綠」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著名的神山岡仁波齊峰腳下,一家以神山聖湖為主題的郵局頗受遊客歡迎。該郵局配置了集郵、函件文創產品、西藏特色產品、旅遊紀念品等專櫃,為廣大遊客提供「特色銷售+寄遞」「旅遊紀念品+郵戳」等特色服務。圖為遊客在投遞明信片。
  • 北京地安門郵局郵戳上的"二十四節氣"亮相
    夏至老北京該吃什麼……記者2月2日獲悉,從2月3日立春起,地安門郵局將在每一個節氣當日推出應季的主題郵資機宣傳戳,開展 「二十四節氣」系列郵政文化創意活動。2月3日是農曆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地安門郵局將啟動「舌尖上的二十四節氣」系列郵資機戳之「立春-春餅」郵資機宣傳戳。
  • 「抗疫」主題郵票今發售 上海爺叔耗時1個月製作187張紀念卡
    來源標題:「抗疫」主題郵票今發售 上海爺叔耗時1個月製作187張紀念卡 東方網記者汪偉秋5月11日報導:郵票總是記載著歷史。
  • 中國古動物館設立臨時郵局,1.2億歲顧氏小盜龍亮相郵戳
    1.2億歲的顧氏小盜龍被「復活」在郵戳上。今天上午,中國郵政推出「顧氏小盜龍」郵資機宣傳戳,在西外大街郵政支局內的古生物臨時郵局亮相啟用。集郵愛好者可加蓋「古動物館(臨)」和「古生物(臨)」郵政日戳。下半年,西城郵政還會將有更多古生物被搬上郵戳。
  • 「抗疫旅遊公益宣傳」郵戳傳播貴州正能量
    3月3日,遵義會議會址郵政所內,集郵愛好者徐先生高興地請工作人員在自己寄給在杭州的集郵愛好者的信件上蓋上「抗疫旅遊公益宣傳」郵戳。指著宣傳戳上的「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在貴州等你」字樣和美麗的貴州風景圖,他高興地說:「蓋上宣傳戳太有意義啦!
  • 扶貧日,蓋上自己設計的郵戳給西部小夥伴寄封信
    圖說:郵戳受到了許多收藏愛好者的追捧。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陸梓華)昨天是全國扶貧日,一大早,徐匯郵政支局門庭若市,上海紅色少年主題郵局、上海浦東青少年郵局、上海寶山少年郵局、上海嘉定少年郵局、上海鳳城少年郵局、上海張聞天少年郵局的師生設計的「扶貧日」郵戳受到了許多收藏愛好者的追捧,紛紛前來蓋戳。
  • 郵局函件莫成「慢遞」-函件,郵局,平信,寄出,郵戳,閔行,服務行業...
    最近,家住嘉定區塔城東路的查先生向媒體反映,他2月初收到一封從閔行寄出的平信,一看郵戳,這份信1月中旬就寄出了,收這封信足足用了近半個月。長沙朋友告訴他,說也給他寫了一信,5月14日發出,可5月21日卻還沒收到,又是整整7天了,明後天又是周末休息,將更是收不到信了。這位職工說,過去寫封信從嶽陽寄長沙最多3-4天,如今卻要8-9天才收到。現在交通更發達了,鐵路還提速了,倒是越來越慢了,郵政部門的人到底都幹什麼去了?郵政部門這樣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態度能行嗎?是什麼原因哦?難怪大家對他們越來越不信任了。
  • 收藏郵戳之旅 盤點美國最古怪的十大郵局
    原標題:收藏郵戳之旅 盤點美國最古怪的十大郵局1、皮奇斯普林斯郵局(亞利桑那州)至少在上世紀60年代,皮奇斯普林斯郵局便開始盡最大的努力向一個印第安人村落遞送包裹,這個名為蘇佩的小村莊位於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底部。
  • 50多年前西沙群島剛設郵局 便有英國人求郵戳(圖)
    海曙收藏家老趙,元旦搶到了一個1959年的求戳封  50多年前,西沙群島剛有郵局  就有英國人通過外交部求郵戳  本報記者 鄒洪珊  有這麼一句話:出國易,上西沙難。說到寧波人去西沙,我們目前能查到的資料,是2013年5月,19個寧波人乘坐首航,來到了這片中國最美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