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宋寧華)張江科學城裡的餐廳有什麼「科技範」?近日,位於碧波路上的張江科學城首家智慧餐廳正式投入運營。作為科學城「家門口的食堂」之一,這裡已成為了不少張江人打卡地,吃飯只需「刷臉」,菜價精準到分。
圖說:張江科學城首家智慧餐廳正式投入運營。宋寧華 攝
智慧餐廳怎麼吃飯
記者看到,該餐廳佔地面積近600平方米。和一般餐廳裡窗口服務員等眾多不同,這裡只配置了少量服務人員,點餐、拿菜、收銀等一系列操作都交給了顧客。
到智慧餐廳怎麼吃飯?張江科學城智慧餐廳總經理王守虎介紹,就餐者只需要憑手機在入口處完成註冊充值,就可以拿起託盤綁定,在自選區內自助取餐。
原來在餐廳中央的自助餐柜上,每一份菜品下面都有一個稱重器。當顧客自取餐品放置到託盤上時,底部實時稱重器內置的智能系統就馬上自動計算出這一份菜的價錢,一片菜葉子、一條肉絲都能感應到,計算價格精準到「分」,讓人通過真金白銀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圖說:餐廳結算精準到分。宋寧華 攝
據悉,這一套系統的關鍵是打菜之前「刷臉」取餐盤的過程。通過刷臉將人臉信息與固定的餐盤暫時綁定,識別區域通過測量得出食物重量並計算價格之後、與餐盤綁定人臉的對應帳戶劃扣。
「每一個餐具下面都帶有智能晶片,餐盤會自動連接識別餐品,計算價格用時短,顧客不用人擠人,保持了適當的社交距離,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王守虎表示。
不斷提升餐飲配套標準
目前,在張江智慧餐廳內,每天供應40種餐品,工作日中午可同時供應200人次用餐。而食堂經營者可以從系統中獲得營業數據、菜品銷售排行、顧客新增數據、就餐實時效率等運營數據,從而做到按需購材。
在切實響應光碟行動的同時,智慧餐飲系統背後是龐大的菜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結合精準計量技術,可以準確分析用戶每一餐各類營養元素攝入量並推送至個人手機App。
今後,張江高科還將全力推動合作機構提升餐飲配套標準升級,讓「張江男」「張江女」們,在這座城工作著並幸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