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別名金針菜,喜光照,其花蕾和嫩葉可供食用
黃花菜別名:金針菜、萱草、忘憂草等。屬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其花蕾供食用,嫩葉也可作為蔬菜。根為多年生宿根,根系叢生發達,根群分布在20~50釐米土層中,深的可達130釐米。根從短縮根狀莖節處長出,分肉質根和纖細根兩種。肉質根又可分長條和塊條狀兩種,長條肉質根數量分布廣,是組成根的主體,既是同化物質的貯藏器官,又是養分和水分的輸導組織。
塊狀肉質根又稱紡錘根,短而肥大,一般不生纖細根,主要貯藏養分,紡錘根多,象徵植株衰老,不利於水分和養分的吸收。纖細根是從肉質根先端長出來的側根,分權多而細長,經2~3年衰亡。肉質根切斷後,在切口上方長出纖細根,能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初生的肉質根白色,秋季變淡黃褐色,秋苗生長期間,肉質根發生大量的纖細根。
莖為短縮的根狀莖,外皮黑褐色,肉白色,每年形成一節短縮莖,莖兩端略細,中間稍凸,肉質根著生其上,隨著短縮莖的逐年向上發展,新的肉質根也不斷上移,栽培上需要培土。短縮莖分櫱性強,其上著生葉叢,葉鞘抱合成扁闊狀假莖。葉叢生排列兩側,每株有葉15~20片,葉基部互相緊密抱合,葉呈帶形或劍形,綠色或淡綠色,長80~90釐米,寬2~3釐米。葉的長短依品種而異。花薹每年5~6月從葉叢中抽出,每株抽一薹,墓高出葉叢50~90釐米,粗0.3~0.6釐米,其頂端分生出4~8個花枝,並著生花蕾。
花蕾呈黃色,少數褐黃色,尖端嘴部有淡黃、褐、紫等色,紫褐色者加工後顯黑色,商品性下降,蕾1~6釐米長時生長緩慢,6~10釐米時生長快。蕾長10~12釐米,粗0.8~0.9釐米時,應及時採收。花為聚傘花序,每個花薹著生20~30朵,健壯植株多達60朵,花梗長0.4~0.7釐米,花筒長2~3釐米,花瓣黃色,雄蕊6枚,長11~13釐米,花絲長4~7釐米,花在下午5~7時開放。開花後只有少數能結果,自花開至種子成熟需40~60天。蒴果三稜形或倒卵形,成熟後暗褐色,3室,從頂端裂開散出種子。每果有種子10粒左右,種皮堅硬,吸水力弱,成熟種子具有發芽率,可作繁殖用,千粒重22克左右。
黃花菜地上部不耐寒,遇霜枯死,地下部短縮莖和根系能耐-10℃左右的低溫。葉叢生長適溫為15~20℃。結蕾開花期適溫為20~25℃。黃花菜對光照強度的適應性很廣,可在桑園,果園裡間作或在溝邊種植,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植株生長更盛。若盛花期陽光充足,則發生花蕾多而肥大,若遇長期陰雨天,陽光不足,則易落蕾,遇暴風雨落蕾更多。肉質根含水較多,耐旱力較強,抽薹前需水較少,抽薹盛期,則需水量大,顯薹時肥水足,分枝多,花蕾也多,生長快,花期提早;花期遇乾旱,會使花蕾發育不正常而落蕾,採收期短,產量低。
黃花菜對土壤要求不嚴,山地、坡地,平原均可種植。酸性紅壤土或微鹼性黏土也能種植,但以土質疏鬆、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較多的較好。pH以6.5~7.5為宜。黃花菜生長期長,生長量大,需肥量多,需氮磷鉀肥結合。氮肥充足,植株生長健壯,葉面積大,產量高,質量好;但氮肥過多,苗葉徒長,組織疏鬆,花芽分化延遲,易感染病害。磷肥足根系發達,分櫱多,利於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增強萌蕾的能力,提高抗旱、抗寒和抗病的能力,產量和品質佳。鉀肥足,植株組織堅韌,生長健壯,抗性增強,抽薹整齊粗壯,花蕾肥大,延長採收期。黃花菜多採用分株繁殖,在晚秋和「驚蟄」前均可以分植。
選用20年以上的株叢,全部挖起,細心將所有分櫱株分開,除去每株上的老根、朽根,取淨根中的雜草,株只留7~8條新根即可。選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塊,整平作成1.3米寬的畦,按穴距66釐米挖穴,深14~15釐米,直徑20釐米每穴栽7~9株,苗弱時可栽10多株,覆土1.5~3釐米,踏實此法頭一年多不抽薹,第三第四年發旺。也有將20年的株叢切去一部分,從四周切取,原穴保留中央的十幾株,切下的植株,仍然進行分株,此法可保證當年在原菜地有一定的收成,還能起到更新作用。施足底肥地結凍時,每公頃全面撒施圈糞7.5萬千克翻入土中。冬季深施人糞尿1.5萬千克。
陝西大荔縣黃花菜栽培的一項主要措施是墊沙因黃花菜的根莖逐年向地表生長,新根隨之在老根上部發生,所以菜農叫「翻根菜」。因此,施過底肥後再墊一次沙,有利於根系發育。當春季返青後,立即追施提苗肥,每公頃施入硫酸銨25千克,過磷酸鈣750千克,當黃花菜進入抽薹期,追施第二次速效肥,每公頃追施尿素150~225千克,促使抽薹粗壯,分枝多,早現蕾。採收盛期,追第三次肥,每公頃追施尿素100~150千克。春季返青後澆返青水,開始採收時澆一透水,進入盛採期水分不能缺,要經常保持地面溼潤。此時若土壤水分不足,會引起花蕾短瘦,落蕾率高。
因此,盛採期應每隔7天澆水。冬季經霜凍後,葉片凋萎,可將葉子割去,清除田外。黃花菜栽後一兩年,分櫱少,株間大,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可以在其行間間作豆類、茄子、辣椒、小蔥等作物。三年後植株逐漸發大,就不再行間作。黃花菜的花蕾接近開放時生長最快,在此時採收產量最高,品質好,過早採摘不僅產量低,而且蒸後帶黑色,味不濃。過遲採收易散蕾,質脆、纖維多,幹製品質差,貯藏期間易遭蟲害。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