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工作是在茫茫大海上和時間賽跑,24小時待命,365天無休,十年救下將近200人。網友稱她為「最帥女搜救隊長」,她的每次亮相,都能收穫成噸的尖叫和讚賞。每一次上節目,宋寅都會被要求戴上飛行員頭盔,放下防曬面罩扮神秘。然後在眾人的熱切期盼中,左手在頭盔上輕輕一掰,面罩收起,露出清秀帥氣的臉龐和乾淨的笑容,瞬間收穫滿堂的「哇」。
全國一共只有兩名海上救助女飛行員,我就是其中的一個。」尖叫聲、喝彩聲、掌聲滾滾而來,那一刻,宋寅的心裡總是美滋滋的。但下一秒,立即有人高聲質疑,直升機救援,應該是更適合男性去幹的工作。
無論是男是女,成為飛行員的要求和標準都是一樣的。她聲音不大,但足夠堅定。人們總會傾向於給這個職業貼上性別標籤,女飛行員無論做得好還是不好,都會被無限放大。作為第一代,也是目前僅有的一代女性搜救機長,宋寅面對的質疑,遠比讚美要多得多。
東海救助飛行隊前來招生的時候,她整天幻想自己成為一名飛行員,穿一身連體飛行服,戴上頭盔,開著飛機在艱險惡劣的環境裡拯救無數傷患無助的人。感覺特別酷!特別帥!一看校園裡發出的招聘啟事裡竟然有招女飛行員的,她樂了。這可不就是夢想成真麼?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和同專業的50多名女生一起報了名。飛行員的體檢之嚴格,比起當初報考航海專業,那可苛刻多了。一向自認身體素質非常好的宋寅,都差點被淘汰。
其中一項檢測是醫生給考生一些不同的頻段,測試大家是否聽得出來。第一次,宋寅沒有通過。醫生看了看她,「這個可能不行。」她心下一咯噔,要被淘汰了麼?隨之,她給自己爭取了第二次機會。「好像剛才走廊裡有點吵,要不再聽一次?」這次,她過了。合格的人數隨著體檢項目的增多而不斷減少。最終留下的只有宋寅和一個名叫萬秋雯的女生,她是全國僅有的另一位海上救助女飛行員。宋寅和萬秋雯,全國僅有的2位海上救助女飛行員加入飛行隊後,她們很快便被送往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飛行學院進行為期15個月的初始培訓。
宋寅常常形容,飛行學院的15個月,過得比高考還苦。全英文教學,每天早上從8點到夜裡12點都在學習,完全沒有接觸過的科目一個接著一個,書本摞起來比整個人都高,還有不斷接踵而來的各種考試。一開始,塔臺通話的全英文都聽不太懂。因為他們的英文語速不僅非常非常快,而且發音也不太一樣。不僅如此,她們每天還要接受高強度的專業飛行訓練。學院裡用於實踐練習的房間是24小時開放的。不上課的時候,宋寅就一直待在那裡,練習操作固定儀器,模擬假儀器,玩命兒的練。
2010年2月14日,是情人節,也是大年初一。但對宋寅來說,這都不重要,因為這天是她最後一次飛行考核。一旦通過,意味著她將成為一名真正的直升機飛行員。換上飛行服,給鏡子裡的自己加油打氣。一出門,沒想到自己的教官正等在門口。原來他是特意來給宋寅送紅包的,你考試裝著它,紅色吉祥。也許真是吉祥的紅色帶來的幸運,那天的宋寅發揮極好,如願通過了考核。當從教官手裡接過那本藍色的飛行執照時,她覺得就像是完成了生命裡一場無比莊重的交接。此後,飛行將是她生命裡最重要的事情。
作為隊裡僅有的2名女性隊員,宋寅和萬秋雯在剛入隊的一周,享受了明星般的待遇。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人主動跑來跟她們打招呼。這個行業沒見過女的啊。她們幹得下去嗎?在教導員原本的計劃裡,針對她們的訓練時長要比正常的培訓多一倍,各項要求也會更嚴格。可幾番接觸之後,他發現所有的擔心都是沒有必要的。每天的例行訓練,救援演習,水下逃生……她們完成的毫不遜色,甚至可以更好。
2010年12月27日,作為副駕駛的宋寅第一次參與救助。一名漁民在作業中受傷,大腿骨折,情況緊急。但在隊員的協力配合下,僅僅十分鐘他們就成功把受傷漁民吊到機艙,隨後把他送往了醫院。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心有餘悸,但是卻很興奮。隱約感受到了一些責任,也深深地感到這份工作的意義。我在心中默默許諾:要好好幹下去。
她最難忘的一次救助經歷,是在2012年12月27日。那是她到目前為止,救助人數最多,救援任務難度最大的一次。那天下午,值班室接到任務,一艘漁船起火,10名船員已經被困11個小時。他們沒有猶豫,立即換裝出發。可就在直升機剛開出不到10分鐘,塔臺來報,漁船定位有偏差,與原計劃差了二三十海裡。這意味著留給救援的時間只有15分鐘了。此時天空小雨不斷,直升機有結冰的可能,而已經起火的漁船又有爆炸的危險,能不能救?怎麼救?
波濤洶湧的大海上,小漁船就像一片葉子在水上跳躍,感覺隨時都可能被海浪吞噬。甲板上一片溼滑,漁民們站都站不穩,更別提接住救生員扔來的高繩了。幾番思量之下,他們只能讓救生員冒險下降。此時,飛機和船的距離已經很近了,稍不注意,就可能碰到船上的障礙物。雨更大了,煙更濃了,時間不多了,這場救援能按時完成嗎?隨著晃蕩的繩子,救生員直接朝著船上的障礙物,撞了上去。
所有的人都捏了一把汗,但幸運總是眷顧他們的,絞車很快恢復了運作,救援速度也在加快。宋寅聽著耳機裡一直傳來的傷員已進艙,傷員已進艙……心裡激動無比。她在微博寫道,「這是上海入冬後最冷的一天,也是最溫暖的一天。
2015年3月,宋寅正式升為機長,佩戴四道槓的肩章。比起副駕駛的三道槓,機長新增加的這道代表的是「做了機長,就要把整個機組的安全承擔起來,不僅僅是機組成員,還有需要我們去救援的人,以及每一個人背後的家庭。」肩章上的四道槓分別代表專業、知識、技能、責任。也就在這一年的11月28日,作為機長的宋寅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務——救助一名被扣在船底36小時的遇險人員。
那天風浪很大,救助難度很高,遇險人員的生命體徵也很微弱。宋寅和隊友一起接力,用最快的速度把潛水員和形狀不一的潛水設備安全送到了救助船上。這次救助幾乎持續了一整天。在她們返航的路上,無線電裡傳來了好消息,救到了,救到了,是個活人,是個活人。當時看著夕陽,宋寅只覺得這份工作真的太好了。
打開宋寅的飛行數據管理平臺,從業十年的數據一目了然。截至2017年5月8日,她已經執行救助193起,救助人數178人,總共安全飛行2331小時。
最帥女飛行員的稱號頻頻出現在各種文章報導裡。雜誌請她作廣告,電視臺爭相採訪她,走在路上會有人認出她,就連去商店買東西,老闆都可能會直接送給她。但除了飛行隊安排的工作外,其餘的工作宋寅一律婉拒了。「沒想做明星,我只想做好飛行員!」
但現在因為她的關係,很多人開始關注到這個職業,也有很多人想要成為「下一個宋寅」。為參觀救助隊的小朋友進行講解在每一次的節目裡,宋寅總會被問同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這份工作?
她是這樣回答的:「有時候我也在想,直升機飛行對我來說,真的是最好的職業嗎?直升機飛行非常危險,紫外線很強,在高空,那我本來就很黑,又曬出來很多斑,沒有空調,冬冷夏熱,二十四小時值班待命,沒有節假日。
但是直到我真正參加了救助任務之後,我才知道救助飛行它不僅是飛行,而是把生的希望帶給別人。救助隊裡有這樣一句話:我們24小時待命,但我們希望永遠只是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