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指揮美國海軍陸戰一師在仁川登陸成功,一時間舉世譁然。此前,除了麥克阿瑟本人外,沒有一個人看好這次行動,因為仁川是世界上最不適合登陸作戰的地點。這次行動的效果是驚人的,它不但一舉扭轉了韓戰的局勢,也將麥克阿瑟的個人威望推向了頂峰,任何人都不敢再質疑麥克阿瑟的決定。但可惜這樣的聲望只持續了一個月,就因為另一次登陸作戰破滅了。
陸戰一師在仁川登陸
仁川登陸帶給麥克阿瑟最大的收穫,並不是切斷了北方軍隊的後路,徹底扭轉了戰爭的攻守之勢,而是給他帶來了無可比擬的個人聲望。上至參聯會主席,下至普通士兵,無不對他頂禮膜拜。如果此時有人想質疑他,首先就過不了自己心裡這一關。
原本就是登陸作戰大師的麥克阿瑟,更加迷信這種作戰方式了,他很快又制定了一個新的登陸作戰方案:元山登陸。如果把仁川登陸比作左勾拳,那元山登陸就是右勾拳。只可惜這一拳打得那麼多此一舉,那麼畫蛇添足。
麥克阿瑟在看心腹的陪同下觀看美軍從仁川登陸
此時北方軍隊已經是兵敗如山倒,美軍第10軍和第8集團軍齊頭並進在後面窮追不捨,雙方實力懸殊,北方軍隊的全軍覆沒已經是不可挽回了。然而就在這危急時刻,第10軍卻突然撤走了,第8集團軍的追擊也停止了,因為元山登陸這場大戲嗚鑼開場了。
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作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一定會引起混亂。元山登陸就是這樣亂糟糟的情況倉促開場的。第10軍沿東線進攻,本已經離元山不遠,攻下元山指日可待。此時卻接到命令,橫穿整個半島,去西海岸的仁川上船,然後繞過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再從東海岸的元山登陸上岸。
仁川港的美軍船隻正在運送補給
接到這個命令的第10軍都懵了,明明有弓弦可走,為何要走弓背?但沒有人敢提出質疑,執行命令吧。當第10軍趕到仁川港後,仁川港立刻陷入了癱瘓。狹窄的航道本來全部用來給第8集團軍運送補給,但現在第10軍要在這裡上船,航道就不夠用了。
麥克阿瑟下令暫停第8集團軍的補給,優先讓第10軍上船,但即便如此,仍然超出了仁川港的運力。麥克阿瑟只要命令第7步兵師趕到釜山去上船。釜山離仁川300多公裡,第7步兵師原本離元山都不到300公裡,麥克阿瑟的這番操作,使得進攻部隊離目標越來越遠。
在一片混亂中,第10軍總算都上船了
原來由釜山港提供的第8集團軍補給任務也暫停了,讓大兵們上船的優先等級更高。仁川、釜山兩地的補給一停,第8集團軍就像沒了油的車子,進攻速度一下就慢了下來,北方軍隊得到了定貴的喘息機會。整個第10軍終於在一片混亂中分兩地上了船,浩浩蕩蕩開往元山,然而等他們到了元山後發現,海面上布滿了水雷。
大約3000枚水雷布放在400平方公裡的海域內,岸上還有大口徑岸炮。麥可阿瑟只得調來日本的掃雷隊排雷,用時三周,損失10艘掃雷艇,付出了200人傷亡的代價後,第10軍終於在元山港登陸了。然而預想中的戰鬥並沒有發生,迎接他們的是李偽軍第一軍,他們早就佔領了這裡,並默默地等候美軍17天了。
第10軍在元山靠岸
這次的大戲演砸了,麥克阿瑟預想的轟動效應沒有出現,萬眾敬仰沒有出現,出現的是第10軍成功地避開了這期間的所有戰役,陷入絕境的北方軍隊成功突圍了。金策大將、金雄軍團長、金武亭軍團長、方虎山師長等一大批高級將領倖免於難,給北方軍隊留下了寶貴的種子。
元山登陸是麥克阿瑟為了滿足個人表演欲的一個笑話
從軍事角度來看,這是一次失敗的行動,貽誤戰機、耗時費力、多此一舉、畫蛇添足。仁川登陸積聚的光環一下消散了,麥克阿瑟被打回了原形。但為了維護他的形象,美軍對此事淡化處理。作為指揮官,麥克阿瑟想的不是如何給對手雷霆一擊,而是如何作秀,他不愧是將軍中最會演戲的,演員中最會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