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致癌成分首次確認!你還敢吃嗎?

2020-12-23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0日訊 嗜好檳榔的人稱,吃過檳榔之後如同喝下高度白酒,臉色潮紅精神亢奮。這些狀態並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物鹼的影響。

檳榔中含有多種生物鹼,檳榔鹼和次檳榔鹼是最主要的成分。這些物質和其他生物鹼一樣都會對人體機能產生影響。其中,檳榔鹼可以刺激內源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結果是腦垂體釋放更多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之後讓腎上腺產生更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

簡單的說,那就是:在人體內產生了興奮過程。

但長期吃檳榔的危害也顯而易見。早在2003年,檳榔就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認為1類致癌物(代表對人類有明確致癌性),是致癌物中的最高級別。同類別的,還有甲醛、砒霜、石棉……

在2012年更新的1類致癌物清單中,與檳榔相關的致癌物增加到了3種。

檳榔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此前尚未確認具體是哪種成分致癌。但近期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的學術論文,揭開了「魔果」致癌的謎底。

檳榔致癌成分首次確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評估,由於提神、上癮,全球有10%-20%人口咀嚼檳榔,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的湖南、雲南、海南和中國臺灣地區。

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柳葉刀-腫瘤學》發表了對檳榔主要活性成分——檳榔鹼(arecoline)致癌性的主要評估結論。基於有力的機制研究證據,檳榔鹼被定為2B類致癌物。

IARC指出,儘管此前檳榔已被IARC歸類為1類致癌物(確定會對人體致癌),但一直未確認其中確切的致癌成分。這是IARC工作組首次對檳榔鹼進行評估,非常重要,促進了人們對於檳榔如何致癌的認識。

The Lancet Oncology

從成分性質而言,與尼古丁一樣,檳榔鹼也是一種生物鹼,也作用於菸鹼乙醯膽鹼受體,同時,檳榔鹼還是其他受體(包括毒蕈鹼乙醯膽鹼受體)的部分激動劑。

檳榔鹼與亞硝酸鈉反應還可以形成N-亞硝胺,這也是一類致癌物質,也已經在咀嚼檳榔的人的唾液中發現。

IARC工作組評估了來自全球各地學術機構對檳榔的機制研究證:

1.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檳榔鹼具有致癌物的多種關鍵特性,這些證據來自於在人原代細胞(human primary cells)中以及多種實驗條件下所開展的研究。

2.在實驗動物中,有限的證據顯示檳榔鹼具有致癌性。在兩項小鼠飼養研究中,檳榔鹼增加了總的腫瘤發生率。在多項致癌性研究中,檳榔鹼在小鼠中誘發惡性食道腫瘤,在大鼠中誘發良性食道和舌頭腫瘤。

3.在人類中,尚缺乏關於檳榔鹼致癌性的充分證據。

基於上述主要證據,IARC專家組將檳榔鹼定為2B類致癌物。

近年來,檳榔和口腔癌的密切關聯也多次受到關注,此次IARC更新檳榔具體成分的致癌信息,無疑再次強調了檳榔的健康危害。

國人嚼檳榔的歷史由來已久

在東漢楊孚的《異物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檳榔,若筍竹生竿,種之精硬,引莖直上,不生枝葉,其狀若柱……因坼裂,出若黍穗,無花而為實,大如桃李……以扶留藤古賁灰並食,下氣及宿食,去蟲消谷。」目前來看,這是關於檳榔的最早記載。

到宋朝之後,檳榔的用途開始有了轉變。它們不單單是簡單的藥品,更多情況下扮演了嗜好品的角色。大家是為了愉悅來嚼檳榔,特別是在海南以及廣東等嶺南地區,並且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了下來,並且一度成為王公貴族的休閒方式。直到鴉片和菸草傳入我國之後,檳榔才慢慢從嗜好品之王的神壇上走下來。

南北朝的時候,幹陀利國(今蘇門答臘島)進貢檳榔,朝廷轉賜大臣,朝臣答謝的詩詞多錄於《梁史》。

南唐後主李煜寫他的大周后,有「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的詞句,檳榔、美人、情郎,歷歷如畫在目。

乾隆好檳榔,有兩個用來裝檳榔的波斯手工和田玉罐是長壽的乾隆一生摯愛。兩物今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嘉慶在摺子上御批:「朕常服食檳榔,汝可隨時具進」、「惟檳榔一項,朕時常服用,每次隨貢呈進,毋誤」。兩折今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到了現如今我國市面上的檳榔,主要產於我國廣東、雲南、臺灣、廣西、福建。國外以印度尼西亞、印度、斯裡蘭卡,菲律賓等地產量最多。

在海南,很多公共場所都不客氣地寫著——「禁止嚼檳榔!」

初到海南的人會很奇怪,街道上經常會有很多紅色血跡一樣的東西,讓人不得不懷疑,「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到街上來吐血呢?」其實這些紅色物質根本不是血,而是咀嚼檳榔的人吐出的汁液。

如果只是單純地嚼檳榔,即便把它們嚼的再碎也不會出現鮮紅色汁液。倘若這時真的出現紅色汁液了,那很可能是因為牙齦和口腔黏膜被刺傷了。要想獲得紅色的果,就必須把檳榔,貝殼灰和蔞葉一起嚼。

在這貝殼粉和蔞葉的協助下,檳榔中的檳榔紅色素(一種酚類物質)就會發生明顯變化,顯現出血一樣的顏色。更要命的是,這種檳榔紅色素不大容易被清除,所以吐在街道上的檳榔汁液很是讓人討厭。在這點上,檳榔倒有點像口香糖,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城市牛皮癬。

所以,在公共場合禁止嚼檳榔也就不奇怪了。

每年狂賣百億,為何很多人仍不知其害?

檳榔原產於海南,卻流行於湖南。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湖南省的檳榔產業總值已超300億元,佔據全國檳榔總產值的3/4,目前仍在高速增長。在海南,有近230萬農民種植檳榔,檳榔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

可以說,檳榔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這個龐大的檳榔商業帝國裡,一些關於檳榔危險性的發聲,很難讓大眾知曉。

此前,央視新聞頻道《新聞30分》曾報導檳榔的強致癌性。

湖南省口腔醫學會會長翦新春教授,是中國首位發現長期嚼檳榔會導致口腔黏膜病變的口腔醫生。他和同事長期宣傳「檳榔致癌」,曾遭到恐嚇「80萬買你的人頭」。

對此他表示,「很能理解,畢竟那麼大塊蛋糕被我動了。」

甚至有不少年輕化的檳榔品牌頻頻被植入到熱播網劇中。

然而,看起來人畜無害卻含致癌物的檳榔,真的能和健康二字掛鈎嗎?

由於檳榔的成癮性,美國早在1976年就嚴禁各州之間運輸檳榔果,加拿大、澳大利亞全國禁止銷售檳榔產品。 

另一個檳榔消費大國印度,政府也要求檳榔果外包裝要添加口腔癌圖片,起到警示作用。

我國廈門市在1996年出臺政策,嚴禁檳榔的生產、銷售和食用,這份禁令延續至今已有24年,當地兩大醫院幾乎沒有發現因長期嚼食檳榔而誘發的口腔癌病例。

對比鮮明的是,去年4月,專家調研團統計了湖南省湘雅醫院病房中45位口腔癌患者,其中44人有長期、大量咀嚼檳榔病史。

2019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方案第二部分「具體行動」第三條提到:在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以長期咀嚼檳榔對口腔健康的危害為重點,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口腔健康檢查,促進牙周、口腔黏膜病變等疾病早診早治。

如果你好奇想嘗鮮,鑑於檳榔的危害,還是建議不要碰。如果你身邊有人對嚼檳榔上癮,還請讓他看到這篇文章。

相關焦點

  • 檳榔的致癌謎底首次被揭開
    嗜好檳榔的人稱,吃過檳榔之後如同喝下高度白酒,臉色潮紅精神亢奮。這些狀態並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物鹼的影響。檳榔中含有多種生物鹼,檳榔鹼和次檳榔鹼是最主要的成分。這些物質和其他生物鹼一樣都會對人體機能產生影響。
  • 看完你還敢吃檳榔不?
    看完你還敢吃檳榔不? 不過你以為 你吃的只是檳榔嗎? 就在這一次次的下手後 大腦的耐受性被鍛鍊了出來 想要迷倒大腦 下藥的劑量就得越來越大 這就是你吃檳榔越吃越多
  • 揭秘「檳榔致癌」:專家發布致癌論遭生命威脅
    9月22日,有媒體稱報導稱「我國檳榔消費區患口腔癌人數與全國沒有差異」。記者還採訪了5位重量級專家,稱作為檳榔食用大省的湖南省「口腔癌的死亡率,與全國的口腔癌的死亡率,沒有顯著差異」。時代周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IARC(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在2003年8月7日特別刊物第85卷中,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此結論令醫學界長期以來對嚼食檳榔與致癌之間因果關係的懷疑得到了確認。而早在 1985年,IARC進行的一項評估認定,咀嚼檳榔製品和菸草對人體有致癌作用。2003年,IARC所作評估則進一步得出結論,認定咀嚼檳榔製品,即使並不同時咀嚼菸草,也還是對人體有致癌作用。
  • 「魔果」的致癌謎底首次被揭開
    檳榔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此前尚未確認具體是哪種成分致癌。檳榔致癌成分首次確認其中包括中國的湖南、雲南、海南和中國臺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評估,由於提神、上癮,全球有10%-20%人口咀嚼檳榔,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的湖南、雲南、海南和中國臺灣地區。
  • 檳榔功效與作用 看完你還敢不敢吃
    近幾年來,吃檳榔的人越來越多,特別受男生歡迎。檳榔屬於我國的南藥之一,產地在海南省,冬天是檳榔果實成熟的時期。但是檳榔不能多吃,吃多了會上癮。近幾年來,吃檳榔的人越來越多,特別受男生歡迎。檳榔屬於我國的南藥之一,產地在海南省,冬天是檳榔果實成熟的時期。
  • 吃檳榔可以抵抗新冠病毒?關於吃檳榔,你需要多點了解
    新冠病毒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非常希望有什麼能夠治療這種可怕的疾病,這時候有些沒有證實過的謠言就被散播出來,聲稱吃檳榔可以抵抗新冠病毒,一時間也是引起很多人哄搶。吃檳榔真的可以抵抗新冠病毒?關於吃檳榔,你還真需要多點了解。
  • 你還在吃檳榔嗎?檳榔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一級致癌物!
    哈嘍,歡迎大家觀看本期文章,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文章是:你還在吃檳榔嗎?檳榔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一級致癌物! 前不久,關於「檳榔致癌」的消息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研究幾十年檳榔的湖南省口腔醫學學會會長翦新春,在其發表的一篇關於檳榔論文中提到,經過實驗研究證明,檳榔中含有致癌因子,有咀嚼檳榔習慣的地區比不咀嚼檳榔的地區口腔癌發病率高!
  • 檳榔為什么女生不能吃 檳榔有這些功效
    檳榔是一種常見的水果,檳榔的原產地是馬來西亞,檳榔主要是長在熱帶地區,檳榔的營養十分豐富,裡面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元素,那麼請問檳榔為什么女生不能吃?檳榔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吃檳榔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檳榔吃多了或致癌,專家提醒:3種蔬菜儘量少碰,傷害不比檳榔小
    相信大家對於癌症這種病都是特別害怕的吧,因為完全就像個無底洞,除了需要花很多的錢之外,還未必能治癒,其實有非常多的癌症都是因為自己飲食不當所導致的,比如說前些年特別受大家歡迎的檳榔,吃檳榔除了可以提高人的精神之外,還可以讓人的身體變得暖和,但是檳榔吃多了比較容易導致口腔癌,現在已經成為了
  • 不要再吃這些蔬菜了,可能比檳榔還傷身,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一些食物其實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危害,例如檳榔這種食物,相信大家不陌生吧,有部分人平時有吃檳榔的習慣,認為它很美味,但是卻不知檳榔已經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蔬菜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壞處,但其實它比檳榔還傷身。不要再吃這些蔬菜了,可能比檳榔還傷身,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 市場觀察:質疑檳榔致癌 須防矯枉過正
    近日,一則關於檳榔為一級致癌物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更有專家指出,有60%左右的口腔癌患者和吃檳榔有關,「檳榔致癌說」因此一度傳得沸沸揚揚。然而,另外一個客觀事實是,《本草綱目》《御藥院方》等中國古代著名藥典中均有關於檳榔具有健體、益身的記載。
  • 從臺灣民俗到大眾食品 檳榔真能致癌?
    【天地網訊】  檳榔對大多數北方人來說是陌生的,但是對於在偏南方地區生活的人來說,檳榔也許是生活中一味不可缺少的調味劑。檳榔古時在臺灣、海南等地本來是當地居民民嗜食的食物,吃檳榔來禦寒,一直被視為中下勞工階層的專屬。由於嚼檳榔產生的檳榔渣汁被吐得遍地都是,因而被中上階層認為不雅不潔,被視為社會底層百姓的食物。
  • 檳榔是什麼?吃多了會上癮嗎?
    吃檳榔主要影響中樞和自律神經,在中樞方面,記錄吃檳榔時腦波的變化和反應動作的速度,實驗結果發現,吃檳榔可以提高警惕,反應動作會更靈敏,同時也會比較平靜,吃檳榔會增加心跳,但是血壓上升相當輕微。都說吃檳榔生丹津,吃後面紅耳赤目眩,如同醉酒一樣。小編去海南旅行時吃過,確實是讓人身體發熱。。(捂臉)。
  •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檳榔的功效是我們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很多在坐車的時候都會買一點檳榔,因為它的營養是比較豐富的,而且也可以幫助我們來提神,是非常不錯的提神食物。但它的危害也是非常的大了,女性朋友如果長期吃檳榔的話,很容易不孕的,所以,不是必不可吃的食物還是不要吃的為好。那麼,你知道檳榔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吃檳榔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來介紹一下。
  • 經常吃檳榔的人後悔了,會出現3個惡性變化?希望你一個都沒出現
    同時,過去還有把檳榔當做藥材來使用,在那時候可謂是很神奇的食物,又能吃又能治病。但是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人仍然很喜歡吃檳榔,甚至是拿檳榔當做自己每天必要的食物。可到了2003年的時候,即使是大家還是那麼喜歡檳榔,檳榔的本質也發生了變化。
  • 檳榔之殤: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還嚼檳榔麼?
    然而,檳榔卻是醫學界公認的「致癌毒果」。因為它和菸酒還有一個共同之處——致癌!嚼檳榔到底是怎麼導致癌症的呢?一般認為,檳榔纖維粗糙,長期咀嚼會造成牙齒與牙周黏膜物理損傷,導致口腔潰瘍、黏膜纖維化,最終產生一系列的牙周疾病。
  • 【深度】「致癌」漩渦中的檳榔:患癌45人中44人長期大量嚼
    論文中提及,咀嚼檳榔之所以能導致口腔癌,因為檳榔中的多種活性成分和代謝產物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這些物質包括檳榔生物鹼、檳榔鞣質、檳榔特異性亞硝胺和活性氧等。實際上,早在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檳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
  • 海南的生檳榔吃法,用樹葉包著粉末吃,你敢挑戰嗎?
    說到檳榔,這應該是很多湖南人的最愛了,畢竟我國湖南的檳榔世界都有名。但是檳榔是一種原產於馬來西亞的食物,在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檳榔不僅可以直接吃,還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我國的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還會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但是經常吃檳榔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 小夥子吃三包檳榔後呼吸衰竭、渾身抽搐!這幾種惡性病都跟檳榔有關
    小夥子說事發前曾經吃了一顆檳榔,沒想到一顆檳榔還沒咀嚼完就這樣了。據主治醫生介紹說:嚼食檳榔能夠讓人感覺到精神興奮,但由於檳榔中含有檳榔鹼,這種東西有毒。部分人群嚼食完檳榔後,會出現出汗、氣喘、口唇腫脹等症狀。
  • 隔夜菜、隔夜水真的會致癌嗎?專家勸告:真正危險的是3種食物!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你仍然很擔心,你也可以重新加熱水,這樣你就可以放心了。 因此,通宵的菜餚和通宵的水不會致癌,營養師彭新瑞提醒你,真正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可能導致癌症的危險物質。